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忒修斯上 > 第14章 C-3-1

忒修斯上 第14章 C-3-1

作者:第一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20:13:35 来源:文学城

姜颂顿觉如坐针毡。

明王妃见状,轻笑出声,瞥了眼李攸宁的反应,语带调侃:“公主好眼光,这可是我朝大才子。陛下舍得割爱么?”李攸宁亦忍不住附和,语气急切:“正是正是!父皇定不会应允的,郡主还是另择良配吧。”

李载璋眉头微蹙,低声呵斥:“四妹,休得无礼。此乃大人议事,不得插嘴。”

雍莽顺势揶揄道:“世子意下如何?若随郡主入乡随俗,往后相见只行抱胸礼,即便腿脚不便,也不至跪伏失仪,有损体面。”

李攸宁刚坐稳,闻听此言,登时按捺不住,扶案欲起,却被明王妃眼疾手快捂住口唇,用胳膊压回座位。

皇帝闻言,亦含笑附和:“嗯——不错,公页以为如何?”

姜颂掩面清咳起来,席间众人忍俊不禁,笑声四起。

“世子哥哥,你可愿喜欢我?”朵兰纳直截了当地问道,眼神清澈真挚,仿佛答案再简单不过。

姜颂被这猝不及防的问题问得一怔,僵立原地,一时语塞。眼见冷场,季风正要轻推他一下,却被姜颂顺拽了过来。

季风会意,唇角微扬,指了指自己,语气轻松:“公主,您瞧在下如何?”

“好。”朵兰纳毫不犹豫,脸上依旧挂着宽和的笑容。

姜颂紧绷的肩膀这才稍松。季风又指了指一旁太子,笑问:“那太子殿下呢?您看如何?”

朵兰纳眨了眨眼,二人举动令她既困惑又不悦。她思索片刻,点头道:“也好。但天下不是只有一个男人娶很多女人的风俗吗?天朝陛下若送三个夫君给朵兰纳,是知道我有两个好朋友么?”

席间众人再次忍俊不禁。殿上,李观权的笑声洪钟般回荡,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殿中三位年轻人——太子、世子、长子,眼中带着深长的笑意。

“太子,世子,长子,”李观权缓缓开口,语含调侃,“今夜本应有两个‘小子’在场。”

太子李载璋便知道其中一人是谁了,道:“陛下是说三弟吗?他镇守京畿,越是年下,越是一丝不能懈怠。”

“是啊,所以朕不怪他。河州樊氏进献了上等葡萄美酒与硕大青提,偏偏人未至,倒叫朕有些抱憾。朕观之,樊小将军倒像是公主的良配。”

“那是万万不能的呀。”汗王忙苦笑着推辞。

樊小将军?姜颂懵懂的留意。

樊姜两家间有一段难言的旧事,只不过平日里一个在京城,一个在关外,相隔十万八千里,也是相安无事。

樊家与季家,皆为李观权麾下亲信,昔日季家功成身退,而樊家与姜家之间,却始终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当年姜康受封为王,满朝文武之中,唯樊家挺身直谏,言其无功受禄,何以服众?

这些年来,姜家安居王都,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而樊家却为李观权在河西浴血奋战,直至香火难续,一命一命得了个戍边侯的虚名,终日与风沙为伴。

老侯爷带兵回河西之时,心中郁结,竟至气绝身亡。自此之后,樊家虽仍兢兢业业为皇帝办事,但主家之人却再未踏足王都半步。近年来,樊家难得开口向朝廷索要些东西,李观权大喜过望,岂料展开信笺一看,还是樊家要和梁疆王的结梁子,明里暗里说白了,樊小将军特别惦记梁疆北头,那一长溜、宽广肥美的河川平原。

姜康目光微垂,神色如常。樊家上书之事,看似小辈不知天高地厚,贸然胡闹,然若非皇帝默许,樊家折子岂能递至御前?

恐怕早在布耶尔的队伍启程之初,樊小将军便对一些事胜券在握。

雍莽微微一笑接过话头:“陛下,不来也罢。樊家如今仅此一脉单传,河州至王都,往返一趟少说两三月。臣听闻,河州一日不可无小樊将军坐镇,他若离了河州,恐边陲不稳。”

就在汗王忐忑的冷汗直流时,雍莽的目光却转向姜康,带着试探:“梁疆王阁下,您说是吧?”

季风目光一凛。

宫宴上登时剑拔弩张,一片肃杀之气。

姜康神色从容,含笑拱手:“雍阁老所言极是。小樊将军年少有为,英姿勃发,镇守河州多年,边关晏然,功不可没。樊家世代忠良,老侯爷更是直臣,为朝廷鞠躬尽瘁。臣对小樊将军,亦是钦佩有加。” 他语气平和恳切,满是赞赏。

他抬眼,见皇帝正含笑望着自己,目光深邃难测。姜康心里明白了大半,却也不恼,只微微躬身,语气恭敬从容:

“当年陛下初登大宝,开国肇基,臣蒙圣恩,得封梁疆王。这些年来,姜家安享王都富贵,皆是仰赖陛下洪福。陛下仁德宽厚,待姜家如兄长遗泽,此恩此德,臣等铭感五内。功劳与否,早不足道,唯陛下信重厚爱为重。臣等唯有殚精竭虑,为陛下分忧,方能报效万一。”他语带恭敬与感慨。

“说来惭愧,臣子嗣稀薄,膝下仅有二子,梁疆虽广,亦无福多封子孙。”姜康话锋微转,从袖中取出一件东西托人呈上御前,他声音低沉几分,带着感慨:“常言道,物尽其用方为上策,此更乃两全其美之事。臣自然不胜荣幸。”

皇帝看了他呈上的东西,表情里难以隐藏的蔑视令姜康并不意外。他平静的颔首饮酒。这块地对皇帝的诱惑力是致命的,成功率远高于用其他普通的土地。只是不知当初皇帝把姜颂从自己身边夺走,这十年来可曾有过刹那的愧疚?姜康缓缓放下酒杯,如果他还是自己侍奉的君主的话,大抵是没有的。

那是一份梁疆封地的地图,是紧挨着河州这个西域之门的一绺沿河水草肥沃的跑马场,这片跑马场不仅是经济资产,更是战略要冲。皇帝可以在此驻扎中央军,彻底杜绝梁疆势力死灰复燃的任何可能。并且,拿到了这块地,就等于扼住了梁疆故地的咽喉。

但同时,也是一个彼此心知肚明的炸药包。

“梁疆北头那片河川平原,水草丰美,小樊将军正值壮年,独撑门庭,勤勉为国。臣一介闲人,留之无用,他若得此平原,既可厉兵秣马为国效力,亦可为樊家开枝散叶,延续宗祧。”

皇帝展颜一笑,动容间尽显帝王心术:“爱卿如此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准奏。”

雍莽则眯了眯眼拍手,似笑非笑地看着姜康:“梁疆王果然深明大义。”

这是一场博弈,一次羞辱,也是一次权力的交接与转移。——这一刻,三个男人都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

并且将在未来付出代价。

姜康微微躬身,语气沉稳恭敬:“陛下,臣观郡主对中原男儿皆颇为欣赏,若两家联姻,自是姜府之荣。然则,无论世子赴贵国,或郡主嫁入我国,均涉两国邦交,理应由朝廷礼部商榷,从长计议。臣以为,此事不宜仓促定夺。”

雍莽见状,胜利般的朝殿上拱手道:“臣附议。”

何不为也随之附和,语气沉稳:“臣附议。”

季风亦点头响应,神色恭敬:“臣也附议。”

李观权摆手笑道:“此非朝堂,诸位爱卿免了罢。”目光转向阿汉王和朵兰纳,语带调侃:“公主,可听见了吧?”

听见什么?听不明白这群人在说什么,朵兰纳只好回之一笑。

“不过公主择婿的标准,是依她哥哥定的吧?”

布耶尔忙应道:“回陛下,班布尔王子已在偏殿外候旨。”

李观权微颔首示意。太监高声宣道:“传——阿汉班布尔王子进殿!”

殿门缓启,这位兼具阿汉与前朝血脉的王子身着华服,步履从容入内。他面容俊朗,目光温润,殿中目光齐聚,各姜康抬眼暗忖:这场联姻之议,恐方启帷幕。

班布尔长身玉立,行礼之际,余光扫过朵兰纳,流露出一丝既严厉又关切的神情。举止从容,却隐透威仪。

此人竟是碎发!像是既从了阿汉习俗又守了代国规矩,虽然立于古典王殿略显不伦,却令姜颂眼前一亮。

明王妃语气平淡而深长:“你乃阿汗后裔,又是中原子民,既着本朝衣冠,见君王为何不拜?”

班布尔微微躬身,恭敬却不卑不亢:“启禀圣上,本部自前朝起便为王都附庸。阿汗三部十二落乃陛下草原子民,阿汗首领向陛下行此礼以表臣服。臣身为部族一员,不敢逾越首领之礼,望陛下明鉴。”

李观权眼中掠过深意:“班布尔,“你母亲是迎黛公主吧?前朝倾覆前,便随你父远赴草原了。”

班布尔神色如常:“是。母亲常念及中原风物,言及陛下仁德,心怀感念。”

雍莽轻笑,目光锐利:“那她可曾提过,前朝覆灭时是如何对待尔等‘前朝遗脉’的?”

班布尔微抬眸,与李观权对视一瞬,旋即低眉:“母亲只教导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陛下英明神武,乃天命所归。臣等既为陛下子民,自当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李观权盯着他,片刻后大笑:“班布尔,你比你父更通晓中原言语。”转头看向布耶尔,语意深长,“汉王,你有个好儿子啊,当好生相待。”

布耶尔心中一凛,连忙起身,道:“陛下明鉴。臣此次入京,一是为朝贺陛下万寿,二是、确实为……为求一桩婚事。若能得陛下赐婚,实乃我阿汗部族之幸。”

李观权微微颔首,语气意味深长:“联姻是好事。尤其朕听闻阿汗部族近年来在草原上风头正盛,多亏你这个‘草原共主’一心休战。”

布耶尔脸色微变,连忙躬身:“陛下明鉴!那些不过是无知部族的妄言,臣绝无此心!阿汗部族永远是陛下的子民,绝不敢有半分僭越!”

李观权轻笑,不置可否:“阿汉王切莫妄自菲薄,草原三十二部,豪杰辈出,然唯‘草原共主’方得见朕天颜。区区婚事,朕理当嘉许。”转头看向班布尔,语气忽转温和,“然中原讲究好事成双。班布尔,你可曾有亲事?”

班布尔微怔,答道:“回陛下,臣与舍妹均未议亲。”

李观权点头:“既如此,朕倒有个提议。不如让朵兰纳郡主多与朕的子侄亲近。至于你……”他顿了顿,目光深邃,温和中带着不容抗拒的威压:“班布尔,你身为阿汗王子,又通晓两边礼仪,不如长留王都,为朕分忧,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