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逃婚的前夫求我复婚 > 第2章 第 2 章

逃婚的前夫求我复婚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林一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2:28:28 来源:文学城

得了迎亲队伍要来的准信儿,许连夏也松了口气。

晚膳没用几口,便拿着信件回了房间。

就着昏黄的夜灯,许连夏抚摸着那上面的字迹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后紧紧抱在胸前,感受着此刻的心安。

自父亲母亲去世之后,她便飘如浮萍。

来到南城的这三年,无异于独坐异乡,寄人篱下。

她生在南城,却长在盛京,这些年对盛京的记忆早就多过了南城,是以同叔父也算不上亲近。几位妹妹弟弟们对她也算不上喜爱,住在许家的这三年,她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待在自己的房中练字绣花,偶尔同春露说说话,从不出去碍别人的眼。

只有这院中,花开花落的白梨花会陪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孤寂的夜晚。

许连夏垂眸,如今她终于要出嫁了。

她又要回到盛京了。

许连夏心中忍不住跃出一丝悸动。

如论如何,这一点都是值得她高兴的。

她将信件放置在梳妆台上,手中握着母亲送她的羊脂玉佩。

说来心中也还是忐忑不安,到底离京多年,不知京中如今是何种光景。从前在京中还有两个相熟的姐妹,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还有她那位未婚夫。

旁人或许只记得他年少成名的不朽功绩,却不知他生于德惠帝最宠爱的纯贵妃,长在孝仪皇后膝下,同先帝昌明帝一道长大,又与当今圣上一母同胞,可谓是真正的天潢贵胄。

但许连夏对他记忆最深的还是他十五岁那场征西之战,昌明十七年那一役,边境战局焦灼,西部戎敌有备而来,朝廷派出十数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和数万兵士,却也只换得一个勉强拖延战败的局面。若不是平南王临危受命领兵出征,力挽狂澜,反败为胜,岂会有今日和平。

只可惜最后还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连夏敛眸,她的父母还是在那场战役之中丧生了。有人战功赫赫荣誉加身,在征西之战中成名,也有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在此战中丧命。

她沉息一瞬,不愿回忆那些往事。只是记起从前父亲母亲还在世时,也曾提及过这位。

父亲说他为人聪慧,屡出奇招,行事又果决,是个带兵的好苗子,只是性子有些张狂桀骜,不是个好惹的主儿,但他这人又格外护短,打仗从不吃亏,是以跟着他的将士都对他死心塌地,手下的军队堪称铜墙铁壁。

她还记得母亲当时也说:“平南王此人,与他为敌可怖,与他为友享福。这样的人,好相处得很,你莫与他针锋相对便是。”

许连夏攥紧手中的玉佩,其实她对这桩婚事心中也暗藏几分怀疑与不安。

可到底是父亲母亲选定的人,就如叔父所言,想来他们的眼光不会太差。更何况,平南王那样统领千军又见多识广之人,定有容人之量,日后避其锋芒,不与他为难,想来好好度日该是不难,她这么琢磨着,心下安定了不少。

幸好她从不奢望什么琴瑟和鸣,只盼能相敬如宾、有一隅偏安之地,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一生便足矣。

许连夏看着窗外的月落星河,唇边扬起一抹苦笑,她大抵也能猜到,平南王这样性子的人必定不会轻易认下这门婚事,日后初入王府饱受冷脸和磋磨的日子恐怕不会少,可是没关系,无论如何,她终于有可以回家的机会了。

只要能回家,她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是她没想到,这一趟回家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比起南城备婚的欢喜和火热,盛京城里早就闹翻了天。

*

平南王府。

“哐啷”一声响起,瓷器砸在地面上四分五裂。

婢女赶忙跪地收拾,可才捡起几块碎片,视线里却出现一双黑色的长靴,顺着衣裳往上看去,只见一张淡雅温柔的面庞出现在眼前。

婢女连忙低头行礼道:“姚二公子。”

姚湛摆出噤声的手势。

婢女跪在一旁不敢出声,只见他往里走去,衣摆一步一动好似天上仙。

婢女悄悄抬眸,其实姚二公子的穿着并不算华丽贵重,听闻他出身不大好,常遭人嘲讽,可这一身白衣落在他身上却透出一种温润如玉的柔顺感,好似温白的茶水一般,叫人初食无味却带有淡淡的回甘,余味悠长。

而里屋,姚湛还未走几步,又是一道棋盘砸碎落在地面上的声音,满地散落的白玉棋子都被磕坏了,叫人心疼不已。

偏罪魁祸首还在嚷嚷:“岂有此理!皇兄竟敢背着我迎亲!”

他随手抄起一旁的东西又要砸去,只听一道淡雅的声音传来,“再砸下去,恐怕明日朝堂上参你的本子又要摞成山了。”

手里举着镇纸的人一回眸,见一张熟悉的面容出现在眼前,脸上的气消了不少。

他无所谓地将镇纸往桌上一扔,大啦啦地往椅子上一坐,毫无皇室风范,倒像是街头流窜的地痞流氓,叫人瞧见了哪敢相信这竟是世人眼中年少成名、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平南王萧慎。

不过也是,仔细算算,他功成名就至今也才十八岁,尚是未及弱冠的少年郎。

他蹙眉道:“你也来劝我成亲?”

姚湛从地上捡起几颗棋子,放回棋盒里去,温声笑道:“便是我劝你,就能劝得动吗?”

萧慎冷哼一声,“知道就好。”

他端起一旁的冷茶猛灌一口,而后极其气愤道:“你是不知道,皇兄非逼着我娶那个什么许氏女。说了多少次不娶都没用,真是气死我了。”

他气得恨不得坐直身子控诉新帝,把茶杯往桌上一拍,义愤填膺道,“我又不心仪她,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就把人塞给我,凭什么?当我平南王府是什么人都要的吗?”

“可这是先帝遗诏。”姚湛道。

“什么遗诏,从前大皇兄在时,分明是说让她在自己的孩子里挑选成婚的人,可他又无嗣,按道理这婚事本就该作废的。”萧慎不满道。

“许将军同陈参将就这一个女儿,临死前托孤才定下这门婚事,便是先帝不在了,当今圣上又如何忍心驳回。”

姚湛接过一旁婢女递上来的温茶,分析道,“况且,皇室之中并无适龄人选,这婚事才落到你身上。”

他抿了抿唇,又道:“新帝到底才登基不久,一桩婚事便能安抚从前为国尽忠的英烈,又能让天下人看见朝廷对将士们的重视,岂会善罢甘休。”

“我才不管他笼络什么旧臣呢,他可是我亲兄长!”萧慎恨恨道,“想拿本王的婚事做筹码,门都没有。”

姚湛笑笑,不接他的话茬。

便是亲兄弟又如何,新帝要拿此事立威,这婚事岂是他说不成就不成的。

只又道:“其实论身份,许家两位将军战死沙场,不算亏待你,论姿色容貌,听闻许家姑娘在盛京时,见过她的人都说不差。你便是娶回来将她供着,许她一口吃喝不就好了,何苦闹得这样难堪。”

“这便是闹得难堪了?更难堪的你们还没见过呢。”萧慎眼珠一转,唇角扯出一抹冷笑。

姚湛看着他唇边的笑容,摇摇头,啜了一口清茶,不由得为那位未来的王妃默哀了一瞬。

婚期逼近,筹备工作依旧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

南城。

许连夏这边,有婶娘陪着她备嫁,进展得很是顺利,婶娘给她添置了许多新衣和珠钗首饰,算做嫁妆,叔父更是将从前她父亲母亲留下的铺子田庄地契都交回给她,以做傍身之用,许连夏原是不打算收的,因为里头还有祖父留下来的一份遗产。

叔父全无私心,除了这座宅院,竟是分毫不剩都添给了她。

可叔父却说:“拿着吧。夏夏,盛京不比南城,日后你进了王府,需要撑门面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叔父又远在南城,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你一个姑娘家,势单力薄,离得又那样远,若是没有银钱傍身,可怎么好。”

“叔父。”许连夏感动得热泪盈眶。

许明舟摸了摸她的脑袋,似乎是透过她看见了自己的兄长,叹息道:“你是哥哥唯一的血脉,我不把这些交给你还能交给谁呢。”

许连夏终是收下了那一匣子的财产,却预备着在出嫁前一天将它留在老宅。

叔父待她好她都知晓,可这些钱财却不止是父亲一个人的资产,叔父素来两袖清风,虽是五品官可俸禄也不高,婶娘家境也一般,日后几个弟弟妹妹还要嫁娶,只怕是捉襟见肘。

许是叔父狠厉斥责过,这些时日,就连许妙书也少有的不再刁难她。偶尔见着了,还会行礼唤一声:“连夏姐。”

虽依旧是不情不愿,可到底面上过得去,许连夏便也不再追究。

一切顺遂又美好,这日子幸福得不真实,许连夏很是欢喜。

出嫁前一天,她还一个人去了澄明湖看荷花。

那湖边莲叶层层叠叠的,仿佛要将整个世间都染成绿色,期间粉色荷花星星点缀着,好似一幅画一般,美不胜收。

她不由得想起从前,她幼时离乡,常住盛京,初初见荷花便是在盛京居住的那座小院后边,那时朝廷赐给父亲的宅院后边有一处湖泊,名叫南安湖,里头原本并不大种植荷花,便是有也不过是三三两两几朵,是他们住过去之后,母亲思乡,父亲亲手为母亲种植了大片荷花。

只是盛京的水土与荷花大抵不太符,种出来的荷花总是长得又小又粉,虽不难看,却不如南城的荷花这样,开得又大又艳丽。

那时母亲便说:“等日后回了南城,娘带你看真正的满园荷花开。”

如今她真的看到了。

许连夏回忆着过往,唇边勾起一抹浅笑。又想起盛京,也不知道盛京的荷花开了吗,此次回去怕是赶不上了。

不过没关系,往后她还多的是时日赏荷。

南城、盛京,这两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地方,每一处她都舍不得离开。

她吹着荷风,看着满园花开,想着日后等她有了孩子,也要带着孩子来这儿看看真正的花开,到时候她还要像母亲一样,给她做许多好吃的荷叶吃食。

许连夏满心希冀着。

终于一个夏日,迎亲的队伍到了。

门口敲锣打鼓的声音震天响,鞭炮齐鸣,红绸喜布满城飘荡。

争相看热闹沾喜气的人将许家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场面壮观得很。

唯一遗憾的是平南王政务繁忙,不能亲至,许多奔着想一睹少年将军容颜的人只能失望而归了。好在许家人大方,门口发了不少喜糖鸡蛋,倒也无甚怨念扫兴之语。

而且替王爷迎亲的是位礼官,在礼部任职,品级不低,众人也不疑有他。

锣鼓阵阵,傧相几番催促。

许连夏终于换好了喜服,拜别祖宗牌位。牌位前,诸位列祖列宗亲眼瞧着婶娘亲手为她盖上了红盖头,送她出嫁。

红布遮眼,踏出许家大门的那一刻,许连夏眼角含泪,却没有痛哭流涕。

她想,她肯定会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会好好跟王爷度日,往后定不叫王爷为难,也不叫许家蒙羞,父亲母亲在天之灵,也一定会保佑她。

隔壁开了预收,喜欢的宝子,可以收藏一下~

《两看相厌是中年》

犹记得当年何长峰也是这样看着自己的,一双温情眼,含情脉脉,眼底只有温柔和宠溺。

许枝在上元节灯会上看见何长峰与一娇俏女郎同游灯会之时,忍不住生出如此感慨。

身旁的丫鬟瞧见了,气急就要上去呵斥这对狗男女,可许枝却拉住了她的胳膊,温声道:“罢了。”

一生一世一双人终究只是话本子里的故事,现实里,多的是少年夫妻行至中年,两看相厌罢了。

“夫人!”丫鬟替她抱不平,可许枝却只是道:“回去吧。”

这个贺夫人的位置她占据的时间已然太长,是以早已忘记了,当初她也是这般明媚生欢。

这些年,为了做好这个贺夫人,不再叫人闲话,嘲笑她粗鄙,嘲笑何长峰娶了一个小户女,她已然伪装得太久了。从活泼好动上房揭瓦到如今的规行矩步,端庄贤淑,她已经把幼年时那个最快乐最欢喜的自己丢失了。

人人都以为许枝一个小户女,好不容易攀上高枝,嫁入太傅府,自然不会轻易放手。即便是丈夫喜欢上了旁人,她也是当之无愧的何夫人,别人妨碍不到她的地位。何长峰也是这样想的。

可当夜,一封和离书却字迹鲜明地摆在了何长峰的书桌上。

许枝以为何长风也早就对她两看相厌,如今又有新欢入门,和离自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当夜,素来冷静的人却面带怒火闯入了许家大门。

——

中年人的狗血大剧,追妻火葬场。ps:男主没出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