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骤起,空气中都是飞扬的尘土。
孙香云眉头紧皱:“看样子又要下雪了。”
从晌午开始,这天就是一会黑,一会白的,这会又开始刮大风,今晚免不了要有一场大雪。
“可能一会又晴天了。”房宁原本也担心会下雪,结果等了一个多时辰,一片雪花都没见着,这会儿反而觉得不会下雪了。
村头的人群散了,大家都着急忙慌地回家收拾东西,冯山赶着骡车慢悠悠地走在后面。
听到车轮的声音后,孙香云拉了一下房宁的胳膊,俩人走到路边,将中间的路让出来。
冯山挥了一下鞭子,人与骡车无声地越过。
房宁将视线从骡车上收回,“香云姐,你跟山叔?”
“啥?”
“吵过架?”
孙香云一愣,“没有啊,怎么会这么问?”
“刚才他就这么走过去了,没说话。”
冯山虽是个粗人,但平日待人还是很有礼的,可是刚才她们让路,这人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直挺挺地走过去了。
“冯大哥......平日话就不多吧?”孙香云迟疑地说道。
房宁见孙香云也是一脸的不解,便知道这俩人之间没什么,想来是冯山自己的问题。
俩人来到冯家的门口时,又来了一阵猛烈的大风,孙香云低头急匆匆地往冯家走,铁头一个人在家她不放心。
房宁回到家后,先将火生起来,不管下不下雪,晚饭总是要吃的。
火苗燃起来后,房宁来到翠兰家里,发现她们已经把粉条搬进屋里了,现在正在洗番薯。
“外面这么冷,还刮着大风,这活什么时候不能干?”
翠兰笑道:“这算啥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再说我们烧了热水,一点也不冷!”
还不冷呢,手都是红的。
房宁没辙,既然劝不动,那就做点好吃的给她们。
回到家里,房宁先把猪油炼出来,剩下的猪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清水煮熟后撒上细盐,腌制成咸肉,等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切一点炒一炒。
另一部分则切成细条,用酱油和花椒粉腌制一会,接着用新做出来的淀粉调成一个面糊,裹在肉条上,放进油锅里一炸,顿时肉香扑鼻。
林桂花赶巧不赶早,房宁才炸完第一遍,她就带着柴火来了。
人还没有靠近灶台,吸了吸鼻子后急切地问道:“这是在做什么好吃的?!”
“小酥肉。”
林桂花将柴火放下后,快速地洗干净手,迫不及待地想捏一个尝尝。
“炸两遍更好吃,你要不再等等?”
“那行,我等更好吃的!”
林桂花的手立即收回来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油锅。
房宁笑道:“你最近怎么这么馋?”
“唉,我娘说我要长身子了。”
房宁看着比她高半个头的人,俩人就差了一岁,林桂花已经算长得快的了,余梅所说的长身子,或许是别的意思。
不过跟后世的孩子相比,她俩都有些营养不良,准确地来说,这里的穷人都营养不良。
第二遍炸得很快,房宁将小酥肉捞出来,金黄色的外皮,碰撞在一起会发出“沙沙”的声音,不光看着好吃,听起来也能让人流口水。
林桂花不顾烫手,赶紧捏了一个往嘴里一塞,才咬了一口便道:“真香,又酥又脆!”
房宁也赶紧尝了一个,嚼着嚼着便不自觉地眯起眼睛,这才是美食啊!
外面是焦脆的面皮,里面是鲜嫩的肉条,咬一口满嘴都是香,花椒粉使小酥肉有一种别样的风味,让人吃了还想吃。
林桂花吃了几个便停下嘴,“你是咋做的,回头我也试试。”
小酥肉的关键就是面糊,只有用淀粉才能做出酥脆的口感,但是房宁已经把淀粉用光了。
“再等几日就有淀粉了。”
林桂花虽然恨不得现在就炸肉,不过也知道淀粉这东西不好做,累着呢,所以为了避免再吃房宁的酥肉,她赶紧溜回家了。
房宁将小酥肉分成几份,先给正在干活的翠兰几人送去最大的一份。
稻花擦了擦手,赶紧拿出她们的碗,“这样的好东西,你自己留着多吃点,还得长个子呢。”
“我家里还有,你们趁热吃,一会凉了就不脆了。”
这年头,大家的碗也不富裕,房宁用刚才的碗,又盛了一份给冯老娘送去。
冯老娘擦了擦手,看着碗中金黄色的肉条问道:“这就是你说的淀粉炸出来的?”
“嗯,您快尝尝!”
冯老娘捏起一个,咬了一口,眼睛一亮,“不错,白面做不出来这东西!”
房宁笑眯了眼,“好吃不?”
冯老娘连连点头,“好吃,用油炸的肉,能不好吃么!”
一直没吭声的冯山突然伸出一个大手,捏了一个肉条扔进了嘴里,半晌又捏了一个。
冯老娘白他一眼,“马上就要做晚食了,你去烧火吧。”
免得看见他就心烦。
冯山面色如常,点点头问道:“晚食吃什么?”
“先烧水,我还没想好吃啥!”冯老娘气不顺地说道。
房宁指了指桌上的大碗,“这不有酱豆子么,香云姐做的吧,可好吃了,和豆腐白菜一炖可香了!”
冯老娘看了她一眼,心道这孩子是故意的吧,可是那表情看起来很自然啊。
“你山叔不爱吃酱豆子,我一会用它炖点白菜,他自己想吃啥自己做吧,反正我年纪大了,干不了太多活!”
冯山无声地叹了口气。
房宁嘿嘿一笑,“冯奶奶,吃豆腐对身子好呢,会更加有力气,不如我去三哥家买块豆腐来?”
冯山突然开口说道:“他家的豆腐都卖完了。”
“都卖完了?!”房宁惊道。
“今天去县城的人很多,除了老顺阳人,还有些新来的迁民,都忙着买过冬的物资,豆腐很快就卖完了。”
这是好消息啊!
这说明吃食在顺阳县是有市场的,那她的粉条应该也能卖出去!
房宁哼着歌回到家,又盛出两份小酥肉,一份送到孙香云家里,哄好了哭鼻子的铁头,另一份送到了杨家。
杨家兄妹平日没少照顾她,而且杨雨也是个馋嘴的,不给她尝尝新做的美食,实在说不过去。
从杨家出来后,风渐渐小了,头顶上的乌云也飘远了,此刻完全没有要下雪的迹象。
晚上吃完饭后,月亮和星星纷纷出来露面,明天看来又是一个晴天。
杨雨抱着枕头和被子来的时候,房宁和林桂花正坐在炕上下五子棋。
“房宁姐、桂花姐,这几日你们天天都在下棋?”杨雨急切地问道。
“不是呢,也就今天有心情。”房宁笑答。
杨雨将东西扔到炕上,一个起身跳到炕上,露出没有穿袜子的脚,脆生生地说道:“我在家洗了来的。”
不洗脚,她哥都不让她出门。
等三人围坐一团,杨雨搓着手跃跃欲试。
林桂花抬起下巴,“我现在棋艺大涨,你不一定下得过我了。”
“那可不一定,我和我哥也一直在练呢!”
房宁惊讶道:“你哥又做了一个棋盘?”
“是啊,往年到了冬日就没事做,现在好多了,能下棋,还可以识字。”
杨雨提起杨谷识字一事,不自觉地抬起下巴,她现在能做哥哥的小先生呢!
“不过,我没房宁姐厉害,教不了我哥太多字。”
林桂花摆摆手道:“不要紧,等明年村长开了学堂,让你哥也来上学就行了。”
到时候她就不是年纪最大的学生了,嘿嘿!
杨雨兴奋地拍手道:“太好了,我回头就告诉他!”
房宁又赢了一盘,林桂花急忙地坐到杨雨的对面,“咱俩来一盘!”
房宁坐在俩人中间,靠在墙上,突然想起白天在古家看到的陌生人,便好奇地询问杨雨。
杨雨死死地盯着棋盘,头也不抬地说道:“是从石头村来的,听说咱们这里有一位古大夫,医术极好,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了。”
落下一子后才抬起头,看向房宁问道:“先生让我问问房宁姐,是不是你告诉他们的?”
房宁点头,承认道:“是我跟石头村的一位石匠说的,你先生没怪罪吧?”
“没有呢,不过先生说,房宁姐以后若是要宣扬他的名声,切记要实话实话,千万不可吹大牛,不然治不好病患,他的名声损失事小,让病患失望而归事大。”
“我知道,我可从来不吹牛。”房宁小声道。
她都是实话实说。
杨雨点头笑道:“先生说多亏了房宁姐,不然这次来的病患要耽误治疗了。”
“我就说嘛,凭古代夫的医术,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让更多的人受益!”
翌日,大晴。
房宁吃过早食后直接到稻花家里,取出一箩筐番薯拿回家里开始清洗。
这次要做的粉条实在太多,清洗番薯就是个大工程,她们四个人齐上阵都要洗好几天。
冬日的太阳都是刺骨的冷,好在灶膛一直烧着火,坐在火前面不至于太冷。
一上午过去,房宁洗了三筐番薯,累得双臂发酸,吃过晌午饭便沉沉地睡过去了。
下午醒来后,房宁先检查了一遍粉条,烫熟的粉皮已经晒干,可以切成粉条保存起来了。
“这是不是就能吃了?”小莲拿到手里细细看着。
“能吃了,今晚就煮一煮!”
按理说,多晒晒或许会更好吃,但房宁实在等不急了,她想知道粉条的口感合不合格。
粉皮做的不多,房宁没打算给别人,全都留给她们四个人吃。
“既然要做粉条,今晚就一起吃饭吧。”房宁提议道。
这些天大家都一起做活,一起吃饭也更方便。
翠兰立刻说道:“行,晚食我来做!”
稻花看到做成功的粉皮,更有动力了,二话没说便又投入到洗番薯的工作中。
房宁刚想劝说不用这么急,便听到不远处有人叫她。
房宁急忙来到自家门口,一看来人是赶着牛车的孙黑脸,还有带路的刘河,登时笑了,她可等了快一天了!
刘河夸张地叫道:“房宁,你连石磨都弄上了?!”
“是啊,你也想用?”
“不不不,我可不用这玩意儿!”刘河连连摆着手。
房宁不再理他,对着孙黑脸笑道:“孙师傅,石磨卸到这边来。”
石磨是要干大活的,一旦放下就不好挪位置了。
为了方便使用,房宁准备把它放在自家的后院,也就是翠兰她们三家的前院。
两寸大的石磨,放在偌大的院子里,也只像个脸盆一样大。
但房宁仍爱惜地抚摸着石磨,这玩意值八百个铜板呢!
房宁仔细地将石磨检查一遍,然后在孙黑脸的见证下,磨了一点豆子,确认使用起来也没问题后,回到家里取出两百文,交给孙黑脸。
“孙师傅,您数数。”
孙黑脸将钱往怀中一塞,不太在意地说:“不用数,肯定少不了。”
临走前,孙黑脸笑道:“别忘了二十日后,将赊的账送来就行了。”
“放心吧,我一定还上!”
房宁挥着手送走孙黑脸,回到家里后,把石磨仔细地清洗一遍,这可是她置办的第一个大家当!
不过,这个大家当先给陈三用了,房宁没赶上热乎的。
自从昨天在县城将所有的豆腐都卖光后,陈三心里的热切就压不住了。
这不,知道房宁的石磨到了,他便迫不及待地背着豆子过来了。
房宁故意打趣道:“三哥,你的眼睛可真厉害,隔着这么老远就看到我家的石墨了!”
“那可不,要不白在门口蹲守孙师傅了!”
陈三磨完豆子,将石磨冲洗干净,走之前说道:“明日就给你们送几块豆腐来!”
国庆快乐~~!![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8章 小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