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逃荒后的幸福生活 > 第44章 爬山

逃荒后的幸福生活 第44章 爬山

作者:修电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1:33:04 来源:文学城

房宁从古芝家出来,一路向南,走了百余步便到自己家了,将药泡进碗中,闻了一闻,有股胖大海的味道,这倒是挺像药茶。

才泡上的药茶烫得难以入嘴,眼下也没有别的事可做,房宁便溜达着来到小莲家。

小莲和稻花不仅晚上睡在翠兰家,白天也一起做饭、下地干活,房宁来的时候,三人都不在家,大概率不是下地,就是去杜家了。

杜家人多,她们下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房宁挨个给胰子翻了身,并顺便检查表面是否有浮油或出液的现象,确保每一块胰子都是好的才放心,她最担心做得不成功,浪费了那些猪油和人力。

李杏儿吃过早食后来找房宁,没看到人,便在棚下喊了一声,没人应,倒是把在后院喂鸡的杨雨喊出来了。

“你找房宁姐?”杨雨探着头问道。

李杏儿听声看过去,只看到几颗秃树,没看到人,又往前走了几步,才看到拿着鸡食的杨雨,“是呢,她去哪了?”

“不知道,许是去冯奶奶家了。”

李杏儿就是从冯家过来的,并没有看到房宁,“等她回来,你替我给她带句话,让她来我家拿棉衣。”

房宁从小莲家出来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西南边的树林里。

大榆村所挨着的这片榆树林非常大,不仅林子所占的面积大,就连树木也大,都是些粗壮、挺拔的老树,一个成年人的双臂难以环住。

榆树林的尽头在哪里,房宁望不到,只知道往西、往南全是一样的榆树,或许还参杂着别的树种,但是现在已经是初冬,树干上的叶子已经落入泥土,不给房宁这样的植物小白分辨的机会,只好等明年春天长出新叶时,才能知道了。

方宁是奔着榆树林中的小山去的,穿过榆树林,又走了几百步,终于来到其中一座山脚下。

榆树林中至少有五六座小山,都不高,也都不挨着,分散在好几个方向,房宁来到的这座小山在大榆村西南方向,西北方向还有一座山,这两座山距离大榆村最近。

山是野山,到处是不规则的石头,没有人修路,好在山势整体平稳,房宁一个人只用了三刻钟就爬到山顶了。

山顶意料之外的平坦,只有两棵树和一块石磨大小的石头,石头表面平坦、光滑,能容纳三四个人坐在上面,房宁爬山累了,正好可以歇一会。

歇够了,房宁站起来,冷风争抢着钻进她露出的每一个毛孔里,但她心中仍有热浪在翻滚。登高望远,最能让人卸下心中杂念,重起对生活的热忱。

从山顶往下看,东北方向的大榆村尽收眼底,顺着东北方向继续看过去,就是顺阳县的县城,房宁看到他们去县城南门的那条官路了,又细又长,直通南北。

县城的西边也都是林子,但从稀稀落落的树影中,隐约能在林子中看到一条路,直通县城的西门。

一个县城至少有四个门,房宁他们去县城每次都走南门,西门倒是从没去过。

从县城的西门往南走,还是林子,而且这林子和榆树林混为一体,没有边界,或许那就是榆树林的另一头。

房宁目测了一下,总觉得他们从家到西门的距离,比到南门的距离更近呢?

当初分配土地时,谢飞舟便提起过,榆树林离县城近,进城非常方便,可实际上走路至少也要一个半时辰,房宁真没觉得有多近。

但现在一看,如果能从榆树林中修一条通往县城西门的路,应该能省下不少时间,那就是真的近了!

在山顶吹了一会儿冷风,房宁心中多了几分快意,心情颇好地下山了,她从山的东北角上去的,西北角下来,一路往南,正好来到杨家门口。

“小雨,我进来了。”

在门口喊了一声,没等杨雨回应,房宁便直接推门进去,杨谷不在家,她方便得很。

杨雨听声,立马趴在窗口,喊道:“我在这屋呢!”

杨家的正房有三间,除了中间的做堂屋外,两外两间分别是杨谷和杨雨的卧房,杨雨的卧房在东边,房宁停下去灶房的脚步,往东边卧房去了。

一进到屋内,便感到一股暖意,笑道:“你烧上炕了?”

“不烧炕实在拿不住针,房宁姐,你去哪了,快上来暖和暖和!”杨雨将炕上的矮桌往自己的方向拉近一点,给房宁腾出一个位置坐下。

房宁才从山上下来,腿脚上都是泥土,便只坐了一个屁股,没让腿上炕。

杨雨放下手中的针线,俯身在窗下的桌子上拿起一个茶壶,给房宁倒了一碗水。

房宁笑着接过,水温不热不凉,她上山下山的活动了一个多时辰,正是渴的时候,于是一口气就把水喝完了,嗓子舒服了很多。

杨雨重新拿起针线和料子,她正在做房宁口中的内裤。

“我去后边山上看了一下,风景还不错,就是错过了山林茂密的时节,只能等明年了,不过,我瞧着咱们这里离县城西门挺近的,怎么没修一条路出来,这样去县城更方便。”

杨雨穿了几针后,停下说道:“咱们县可没银子修路,我哥说,就算有了银子,第一时间也是修护城河和城墙,这种小路,要么自己修,要么等官家修。”

房宁回忆了一下顺阳县的城墙,的确又矮又破,好在地理位置在广宁府的中心,不至于过于担忧外敌入侵。

杨雨沉迷做内裤,房宁便打量起杨雨的卧房。

方才一进门,她一眼便看到墙边双开门的大衣柜,衣柜上还放着一个木箱子,房宁瞧不出是什么材质的,仅凭眼睛看,就觉得颜色很正,木纹漂亮,做工精致,且不像新做的,很是古典。

衣柜贴着西边的墙,炕则在东墙垒起,炕尾上还有两个木箱,箱子上放着两床被子,有一床红色的,还有一床黄色的,颜色不说多么鲜艳,但在这个灰扑扑的房子里,是最亮堂的存在。

炕头的旁边则是放了一张桌子,正是杨雨用来放茶壶的地方,除此之外,桌上还有一面铜镜和一个小盒子,桌子就在窗户下,杨雨方才就是在这个窗户前叫她的。

房宁跳下炕,来到镜子前,这辈子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样子。

一脸菜色。

杨雨缝好了一条内裤,想让房宁看一眼,一抬头,发现人正站在旁边弯着腰照镜子呢。

杨雨哈哈大笑,“房宁姐,你在臭美!”话虽是这么说的,人却也凑过去一起照镜子。

房宁可不是在臭美,她是在可怜自己,又瘦又矮,啥时候能长肉、长高啊!

“糟了,我忘了一回事,先前有个姐姐来你家找你,要你去她家拿棉衣呢!”杨雨臭美了一阵,看到房宁身上的薄棉衣时,一拍脑门,终于想起来这事。

房宁一听便知道是谁,跟杨雨道别后,直接来到庄巧兰家。

今日换李担去杜家干活,庄巧兰正在家腌咸菜,他们家底厚实,买了好些个坛子,在屋檐下摆了一排,看着就让人喜欢。

“庄婶,您都腌的什么菜?”

“都在这里摆着呢,小葱咸菜、白菜咸菜还有萝卜咸菜,多腌点,过冬才有吃头。”

房宁点点头,看着坛子中翠绿的白菜叶,又想起炖粉条了,嘴里边开始分泌口水。

庄巧兰洗了下手,来到里屋,拿出那边碧色的棉袄,和黑色的棉裤,道:“快穿上试试。”

屋里没别人,房宁便脱下外衣,将新棉衣套在身上,“哎呀,真暖和!”

不穿还不觉得,一穿上就知道旧棉袄有多薄了!

庄巧兰笑着说:“穿上新衣裳就是显得人好看!就是这料子一般,颜色也不鲜亮,等我以后织几匹好看的布来,再给你做衣裳。裤子我让你叔换成黑色的,里衬还是碧色,这样耐脏,你待会儿把那块布带走。”

说的是剩下的那块碧色棉麻布,房宁哪里肯带回去,“婶子,这布你留着做啥都行,让我拿回家算什么。”

庄巧兰便笑着说好。

房宁笑嘻嘻地将新棉衣脱下来,她现在还不舍得穿,回到家后,便叠好放在床尾。

要做午饭了,房宁来到灶台前,这才想起自己忘记喝药茶了,端起碗,发现早就凉透了,但是喝进肚子里后,还是很舒服的,尤其是嗓子眼,顿时觉得清爽了很多。

房宁的午饭做的是面条,提前去冯家借了擀面杖,遇到正在搭棚子的冯山,“又干啥来了?”

“借点东西。”

冯山点头:“过几日我去府城瞧瞧。”

房宁脚步一顿,惊喜地看着冯山,“我也去?”

“脚长在你腿上。”

房宁嘿嘿一笑,“啥时候去啊?”

“后日吧。”

“那不行,古大夫明后日要给全村人把平安脉呢,我得去帮忙。”

冯山停下手中的活,“那就等他把完脉再去。”

古芝要给大榆村把脉的事还没传出来,刘宽也是下午才知道的,然后高兴地挨家挨户去通知,这可是大好事啊!

除了要告知村民这个消息外,刘宽还要安排把脉的顺序。

一个村将近八十人,若是都在外头排着队等,那太折腾了。刘宽干脆把所有人分成四波,一天两波,半天二十个人,根据年龄排序,年老的先看病,谁家都没有意见。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很开心,房宁特意去翠兰家,嘱咐她们三人一定要去,翠兰迟疑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爬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