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桃花深处点心铺 > 第42章 捐赠粮草

桃花深处点心铺 第42章 捐赠粮草

作者:鱼灼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0:17 来源:文学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日光透过细竹帘子,在书房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念慈端坐在书桌后,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背。

她背得行云流水,从“知止而后有定”到“物格而后知至”,一字不差。

窗外的蝉声似乎也识趣地低了下去。

案后,郑攸宁仔细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待最后一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落定。她颔首道:“我们念慈记性的确是好的。”

念慈心中微喜,背脊挺得更直了些。

“现在,老师问你……”郑攸宁话锋一转:“‘在亲民’二字,郑玄注曰‘亲,爱也’,孔颖达疏谓‘亲抚民众’,然则若只是慈爱抚恤,与《尚书》‘作新民’之旨可有相违?”

念慈一怔,迟疑道:“或许,亲民即是教化……”

“是吗?”郑攸宁不置可否:“‘知止而后有定’,这‘止’字,可是教人固步自封?若人人知止,我朝开国之初,太宗皇帝何以要锐意进取,开创盛世?”

念慈听罢,额角竟渗出了些许细汗。

自从得了老师布置的课业,这些句子她日夜背诵,背不出宁肯不睡,可此时老师的发问,还是令他措手不及。

她垂下头,声音低了下去:“学生愚钝,请老师指点。”

郑攸宁并未责备,只将案头那部《礼记正义》展开。

“你过来。”她示意念慈近前:“郑康成以‘亲’训‘爱’,乃是根本,然须知这‘爱’非姑息之爱,乃是‘如保赤子’之爱。”

说着,她抬眼看向院中嬉戏的雏鸟:“母鸟哺育雏鸟,既要温暖呵护,也要教它振翅高飞。治国之道,既要以仁爱养民,更要以礼乐教化,使百姓日新其德。这才是《康诰》‘作新民’的真义。”

念慈望着窗外跃跃试飞的幼雏,若有所悟。

郑攸宁又翻到“知止”章:“这‘止’字,非是让人画地为牢……你看终南山的登山道,每一处歇脚的平台,不正是为了让人积蓄力气,攀登更高处么?”

“制砚的匠人,必先知晓砚台的至善形态,而后每一刀都不离其宗。治国平天下,也要先明晓‘至善’所在,方能坚定不移。太宗皇帝若不明‘止于至善’之道,又如何能开创盛世?”

郑攸宁将经义融会贯通,使得念慈只觉,那些原本滚瓜烂熟却不知深义的章句,仿佛被老师的话语注入了生命,一个个都活了过来。

书房内一时静谧,只闻得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郑攸宁见念慈眼中渐现清明,知她已有所悟,便合上经卷:“今日不再讲新章,你将方才所言细细体会,明日再来回我。”

“是,学生明白。”

“嗯,好了,今日便到这里吧。”

念慈虽好学,却也只是个孩童,心性到底是贪玩的,闻言欢呼了一声,撇下书本,就跑到院子里,逗弄团子和毛毛去了。

两只小犬在铺子众人的精心照料下,已养得健康漂亮,活泼可爱。

方才念慈读书的时候,它们就眼巴巴地在外头等着了,如今见念慈风风火火地出来,欢喜异常,摇着尾巴就迎了上去,主动把毛绒绒的小脑袋往念慈手边送。

念慈蹲下/身去,一手一只,挠着它们的下巴,嘴里念念有词:“团子团子,毛毛毛毛,吃饭了没有呀?有没有好好喝羊奶……”

郑攸宁立在廊下,微笑地看着小姑娘。

“郑娘子。”

闻得有人唤自己,她循声望去,见是裴清梧携锦娘款款而来,忙敛衽叉手:“裴东家。”

“哎,郑娘子何故如此见外,你是念慈的老师,该我们向你见礼才是。”裴清梧忙上前一步,制止了郑攸宁。

“是啊,若不是郑娘子日日上门,我家这丫头,学什么都是无用。”锦娘也笑道。

“哪里,念慈聪慧,我不过稍作点拨,再说了,裴东家也是给我付了束脩的。”郑攸宁微微一笑。

此时已是夏日的末尾,天气发挥着最后的燥热,外头站一会儿,便觉热汗直冒,裴清梧忙将郑攸宁让到里头,打开了锦娘手里的食盒。

“讲了这么久的课,娘子辛苦了,我亲自做了些兰雪抗暑散,娘子莫要嫌弃。”

这道饮品,是裴清梧从记忆里,翻出元朝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复刻的。

以兰草、薄荷、甘草等制成,入口沁凉,用来清暑气最好不过了。

郑攸宁谦让过后,端起来抿了一口,只觉满口生津,食物的凉意滑进肺腑,这样的天气来一碗,说不出的爽快,便真挚道:“不愧是裴东家的手艺,清润适口,饮后只觉神清气爽,暑气全消,实在是巧思独运。”

“郑娘子喜欢就好。”

院子里头,念慈在和两只小犬疯玩,玩得满头是汗,辫发散乱也不觉。

锦娘望着女儿,满眼慈爱,想起方才过来时听见的读书声,她虽不通文墨,却也听过,那《大学》,是男子参加科考时才会用到,心下不禁疑惑:“郑娘子,原说,我一介妇人,什么都不懂,但念慈毕竟是我的女儿,有些事情,我到底想问问……”

裴清梧和郑攸宁对视一眼,二人会意。

“蔡娘子请讲。”

“我家念慈,到底是个姑娘,这世间女子,大多只能嫁人生子,娘子教她《礼记》,是不是……”

这话,让念慈听见了一嘴,登时就不乐意了,抱着团子大声嚷嚷:“我就不嫁人!谁说女孩子只能嫁人?东家姐姐不就没再嫁人吗!”

“好了,知道我们念慈志在四方,自己玩吧。”裴清梧笑道。

郑攸宁道:“教她那些书,是我,和裴东家共同的意思。”

锦娘下意识看了裴清梧一眼,后者冲她点了点头,她却更糊涂了:“这……”

“锦娘,念慈学了那些儒家书,确实是不能科考,可是知识,本就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啊。”裴清梧笑吟吟地:“念慈读书,学的是明辨是非的智慧,养的是立身处世的格局。”

“这世道对女子虽有束缚,但书中天地宽广,能让她将来无论选择何种人生,都有更清明的眼光、更从容的心境去面对。”

郑攸宁在旁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锦娘其实还是没怎么听明白,不过,她知道,不管是东家,还是郑攸宁,懂的都比自己多,便也点头称是。

没过几日,天气要转凉的时候,暮色微微,裴清梧指挥着顾恒和石大勇收拾门板的时候,远处,一阵马蹄声传来。

“酥山小集的裴东家在吗?”

马上之人,吆喝有力,又穿着武侯的衣裳,裴清梧便知道,是官府来人。

忙迎了出去道:“奴家在。”

那武侯翻身下马,将手里的帖子递给裴清梧:“裴东家,明日,赵使君要在府上举办宴席,请了裴东家赴宴,可一定要去啊。”

展开,果见上书——

“久闻酥山小集庖膳精妙,裴娘子雅擅调和。今值秋爽,谨择吉日于宅中设宴,特奉简邀,仰卿高谊,盼备时馐二三,共飨佳客。望明日申时惠临,毋却为幸。”

用词很客气,裴清梧却暗自揣摩了起来。

古人划分“士农工商”,商户的地位是最低的,哪怕她与赵珏接触下来,觉着后者随和又正直,但以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他就算欣赏自己,也不太可能会这样正式地下帖子请自己赴宴,还是在他的府邸。

莫非,是另有所求?

想到这里,裴清梧转头看了看顾恒。

顾恒立刻明白,拿了些通宝钱过来,递给武侯:“武侯大哥辛苦,这些钱是我们东家请大哥买酒喝,莫要嫌少。”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武侯笑了笑:“放心吧裴东家,不是什么大人,使君将秦州城有名的商户都请了个遍,东家只管安心赴宴便是。”

说罢,他便打马离开。

顾恒立刻看向裴清梧:“东家……”

裴清梧秀眉拧成一个结:“阿恒,你觉着,赵使君请我们,所谓何事?”

“啊?我?”顾恒似是没想到,她会问自己的意见,吃了一惊,旋即便道:“莫不是,为了军粮?”

那批军粮,迟迟未能送到陇右军手中,以赵珏的为人,怎么可能置之不理。

裴清梧赞许地点点头,打趣道:“是呢,我们阿恒可真聪明。”

顾恒脸微微一红:“东家,就别嘲笑我了。”

前些日子,于意请假去探亲,回来的时候,便是愁眉苦脸。

一问,说是今年雨水不多,地里庄稼收成不好,怕是要缺粮。

农业社会,是指着老天吃饭的。

裴清梧联想到这件事,便觉得,若是赵珏想管,可秦州今岁收成不好,作为父母官,他得未雨绸缪,便不能轻易动官库中存粮。

那便只能让平日里赚大钱的商户们,出出血了。

次日申时,裴清梧带着顾恒准时赴宴。

赵府花厅内,琉璃盏映着烛光,时鲜果品陈列案头。

数位秦州城有名的商户东家分坐两侧,裴清梧作为席间唯一的女子,安静地跪坐在末席的蒲团上,顾恒则垂手侍立在她身后。

酒过三巡,珍馐迭出。

赵珏坐于主位,举杯笑道:“今日请诸位前来,一为共赏秋光,二来,也是感念诸位平日对州府事务的支持,秦州商贸繁盛,多赖各位之力。”

众人连称不敢,纷纷举杯回敬。

又饮一轮,赵珏放下酒杯,语气转沉:“近来陇右军粮转运稍滞,想必诸位亦有耳闻,而本州今岁雨水不丰,秋收恐不及往年,官仓存粮,需先保境内民生安稳,未敢轻动,然边军将士饥寒,我等安坐后方,实在于心难安……”

他话语微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花厅内霎时一静。

方才还笑语晏晏的商户们,此刻或低头整理衣袖,或专注地盯着案上漆器纹路,无人接话。

一位刘姓绸缎商干笑两声,率先开口:“使君忧国忧民,我等感佩,只是,这粮草之事,关乎国计,我等小本经营,实在力有未逮啊。”

“是啊是啊,”旁边立刻有人附和:“今年行情不好,铺子里也艰难……”

推脱之声渐起,气氛一时有些微妙。

裴清梧安静地听着,目光掠过众人,落在了赵珏身上,他面容依旧平静,但眼底已带上些许无奈。

她轻轻放下酒盏,瓷器与木案接触,发出清脆一响。

众人不由看向末席。

只见裴清梧起身,敛衽一礼,声音清越,打破了满堂的推诿:“使君容禀。”

一时间,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裴清梧不卑不亢,缓缓道:“边军将士浴血守土,方有我等商旅安稳,行贾四方。如今军粮吃紧,我等享受太平,岂能坐视?奴家不才,愿捐钱五百贯,购粟米五百石,以充军资,略尽绵力。”

话音落下,满座皆惊。

五百石粟米并非小数目,足以解一时之急。

方才还叫苦不迭的商户们面面相觑,有人面露惭色,有人暗自盘算。

赵珏眼底掠过一丝讶异与赞赏,深深看了裴清梧一眼,举杯道:“裴东家深明大义,赵某代前方将士谢过!”

有了裴清梧带头,加之赵珏亲自敬酒,席间气氛再度转变。

其余商户虽不情愿,也只得或多或少表示了一些心意。

宴席散后,裴清梧与顾恒正要离去,一名仆役快步走来,低声道:“裴东家留步,使君请您往偏厅一叙。”

文中涉及古籍内容,援引自曾子《大学》和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捐赠粮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