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桃花深处点心铺 > 第40章 恶有恶报

桃花深处点心铺 第40章 恶有恶报

作者:鱼灼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0:17 来源:文学城

赛义德行动迅速,胡商会长听闻此事,亦是勃然大怒。

梁景山此举,污蔑的不仅是裴清梧一人,更是挑战了整个胡商群体在秦州立足的信誉与根基。

商会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很快,一份由胡商联合会署名的诉状,便与裴清梧、赛义德的个人诉状一同,递到了秦州府衙赵使君的公案上。

赵珏本就对近期城内甚嚣尘上的流言有所耳闻,如今见苦主联名状告,且牵涉到胡商群体,心知此事非同小可,即刻发下签票,传唤梁景山及相关人等到堂候审。

升堂之日,府衙外挤满了前来听审的百姓,议论纷纷。

梁景山被带上堂时,起初尚能维持镇定,甚至嘴角还挂着一丝讥诮的笑意,显然笃定裴清梧拿不出实质证据,只能陷于自证清白的泥沼。

哪知,裴清梧根本无意纠结于证明自己是否私通这件事,她目的明确,就是状告梁景山伤人。

见人都来齐了,赵珏惊堂木一拍,沉声问道:“梁景山,裴氏与赛义德联名状告你设局下药,绑架囚禁,意图不轨,更兼散布谣言,毁人清誉,你可认罪?”

梁景山拱手,故作委屈:“使君明鉴!这纯属诬告!那日分明是这裴氏与赛义德私会,被我不巧撞破,他们怕奸情败露,这才联手攀诬于我!至于下药、绑架,更是子虚乌有!请使君为我做主啊!”

他反咬一口,将脏水泼回。

裴清梧冷笑一声,上前一步,对峙道:“使君,梁景山此言漏洞百出,若真是私会,何以我二人皆衣衫不整,神智昏沉?赛掌柜头上伤痕犹在,我腕间淤青未消,这难道是私会应有的情状?再者,那偏僻小屋并非我或赛掌柜产业,梁景山你若非主谋,又如何会恰巧出现在那里?”

赛义德也接口道,操着略显生硬的官话:“使君,我那日原是应梁景山之邀,前往商议一批香料价钱,饮了他递来的茶水后便不省人事,醒来已在那小屋之中,头痛欲裂,若非梁景山设计,何以如此巧合?”

梁景山强辩:“那、那或是你们二人另约他处,起了争执,互殴所致,与我何干?”

赵珏闻言,冷笑了一声,问道:“梁景山,你既声称与此事无关,那你那日为何去那小屋?又有何人能为你作证?”

梁景山支吾起来,他事先安排的人手皆是心腹,但此刻上堂作证,难免不被盘问出破绽,只得硬着头皮道:“我、我是路过……”

“路过?”裴清梧抓住破绽,当即便紧追不舍:“那地方位于城西僻巷深处,并非通衢大道,梁掌柜放着大路不走,专挑那等死胡同路过,所为何事?”

见梁景山支支吾吾,她便趁胜追击:“莫非,是未卜先知,知道那里有场间情等着你去撞破?”

旁听百姓中,登时传来一阵低低的哄笑。

梁景山脸色涨红,额角见汗。

此时,赵珏安排的衙役也已将调查结果呈上。

胡香记的伙计作证,那日裴清梧买了丁香等食材后,出门没多久,便被人撞了一下,裴清梧追着他去,没多久便不见踪影。

而后,又有人证出面,证实当日曾见梁景山的心腹家仆引着两个看似昏迷的人进入。

同时,从梁家也搜出了一味迷药,经府衙懂行的吏员辨认,与裴、赛二人症状吻合。

更有胡商商会请来的证人,证明梁景山近期确实多次接触赛义德,并以商谈为名邀约。

人证物证渐次呈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梁景山起初还能狡辩几句,渐渐地在铁证面前左支右绌,前言不搭后语。

他试图将责任推给手下,声称自己并不知情,只是下人妄为。

赵珏并不惯着他,厉声喝问:“梁景山!你指使下人,使用迷药,绑架良民与胡商,更散布流言,毁人名节,扰乱市井,事实俱在,岂容你狡辩!按《贼盗律》,以药迷人者,同强盗论,未得财者,徒三年;又略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①

“尔之行径,虽未买卖,然绑架囚禁,致人受伤,已属略人恶行!更兼诬告反坐,数罪并罚,你还有何话说?”

铁证如山,梁景山到底说不出话来,瘫软在地,面如死灰,再也无言以对。

赵珏当堂宣判:“梁景山设局药人,绑架囚禁,致人受伤,又散布谣言,污人清誉,其心可诛,其行恶劣!依律法,数罪并罚,判脊杖六十,流三千里,至岭南瘴疠之地服苦役!其家产抄没部分,赔偿裴氏与赛义德名誉及身体损伤之损失!其余从犯,依律惩处,决不姑息!”

判决一下,堂外围观百姓一片哗然,继而多有称快者。

这些日子甚嚣尘上的谣言,在官府明断之下,不攻自破。

裴清梧与赛义德躬身谢过赵使君。

“另有从犯孙成,虽并非主谋,但其散播谣言,污人清白,着判杖三十,徒一年!”

孙成听闻,登时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断地磕头请求:“使君!使君饶命!小人也是一时鬼迷心窍!小人不能入狱啊……”

然而赵珏并不理会他辩驳,挥挥手,让人把他拖走了。

任凄哀的求救声,一路远去。

“你二人遭此之事,也是无妄之灾,如今尘埃落定,可以安生休养了。”赵珏转向裴清梧和赛义德,温声道。

“谢使君做主!”

走出府衙时,阳光正好,驱散了多日笼罩在头顶的阴霾。

铺子里的众人立刻迎了上来,眼中满是关切与如释重负。

“东家,是没事了吧!”顾恒激动道。

裴清梧点了点头,轻声道:“嗯,没事了,梁景山和孙成都下狱了。”

“真是恶有恶报,黑心肝的家伙,也不看看我们东家多冰雪聪明,自找死路。”

茜桃骄傲地一仰头,神色得意极了。

“是啊,我说了没事,就是没事。”裴清梧笑笑。

“既然无事了,东家快跟我们回去,好好吃一顿,祛祛晦气。”

裴清梧摆摆手:“无妨,不着急,我还要去办一件事。”

她记仇,且不死不休。

此前对于孙成,只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事情不做绝,还有好见面的一天。

没想到这家伙却不思进取,又与人联手,给她泼了这么一盆脏水。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她专程寻上了牢狱的牢头,摸了几两银子出来,悄悄地递给他:“牢头大哥,这点钱,奴家请你打酒吃。”

牢头会意,挤眉弄眼地接过。

“那孙成,原是我亡夫的弟弟,他做过什么,大哥想必有所耳闻,还请大哥多多关照,毕竟……”

“放心,我都懂,包在我身上。”

得了允诺,裴清梧点头离去。

处理清楚了这件事后,裴清梧回去,专心致志地做起了给公主的点心。

倒把正事耽误了。

公主如今口味喜辣,但辣是痛觉,常人尚不能多食,更别提孕妇了。

思虑许久后,裴清梧挽起袖子动手了。

先取一半的糯米面,掺了磨细的核桃碎与少许蜂蜜,揉成小团后按扁,中间裹入捣碎的枣泥与蜀姜粉——蜀姜辣得温吞,混着枣泥的甜,正适合孕妇。

然后将这圆饼放入蒸笼,叮嘱五娘:“火候莫急,上汽后再蒸两刻钟。”

又转身对付另一半面团。

这次她加了些牛乳,揉得更软些,擀成薄皮,卷入切碎的陈皮与胡椒末,再撒上一层炒香的芝麻,卷成条后切成小段,入平底锅用温油慢煎。

油花滋滋轻响,胡椒的辛香混着牛乳的醇味漫开。

刚从外头回来的石大勇掀帘进来,抽了抽鼻子:“东家这做的是什么?闻着又香又带点冲劲儿,倒新鲜。”

裴清梧翻了翻锅里的酥卷,笑道:“给公主试的新点心,辣得缓,不烧心。”

石大勇哦了一声,上前帮着添柴,忽然想起什么,随口道:“对了东家,方才去米铺买糯米,听掌柜说起,吐蕃军在边境囤了好些日子,陇右军跟他们对峙许久了,听说粮草都快接济不上,运粮队卡在祁连山那边,过不去。”

他就是陇右军出身,自然对这些十分关心。

裴清梧手里的铲子顿了顿,抬眼看向他:“当真?粮草能缺到什么地步?”

想来,赵叙走了,确实有段日子了。

“具体不清楚,”石大勇叹道:“那掌柜的远房侄子在陇右军当伙夫,前几日托人捎信来,说现在每日只敢给兵士们喝两顿稀粥,麦饼都得省着吃,再拖下去,怕是撑不住。”

蒸笼里的圆饼已冒起白汽,裴清梧关了火,揭开笼盖,糯米的清香裹着淡淡的姜辣味扑面而来。

她用竹筷夹起一个,吹了吹递到五娘嘴边:“尝尝看,辣度如何?”

五娘咬了一口,糯米软糯,枣泥甜中带辛,点头道:“正好!不呛人,还越嚼越香。”

裴清梧没接话,指尖摩挲着锅沿,眉头微蹙。

陇右军缺粮,秦州离边境不远,若是战事起,城里百姓也得受牵连。

正思忖着,于意探头进来:“师父,蒸笼里的饼好了。”

“知道了。”裴清梧回过神,拿起一块煎好的酥卷咬了一口,胡椒的辛香在舌尖散开,却不燥烈。

“这两种点心都成了,装盒送到公主府去……对了,石大哥,你再去打听打听,陇右运粮队到底卡在何处,是遇了贼人,还是吐蕃拦路?”

石大勇应了声“好”,见她神色认真,便知她心里有了计较,又道:“东家要是想帮衬,可得仔细些,军粮的事不是小事,别惹上麻烦。”

裴清梧笑了笑,将装好的点心盒递给顾恒:“放心,我自有分寸。先把公主的点心送了,回头再合计。”

①摘自《唐律疏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恶有恶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