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桃花深处点心铺 > 第23章 新的主意

桃花深处点心铺 第23章 新的主意

作者:鱼灼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0:17 来源:文学城

“石大哥,目前铺子地方不大,还得委屈您,跟阿恒挤一挤。”

对于这种曾经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兵,裴清梧是很敬佩的,尤其石大勇是真真切切折了一只眼睛的。

石大勇不以为意,只摆摆手道:“东家不必这样客气,我是个粗人,哪里都能睡,这条件啊,已经很好了。”

他的行李也并不多,不过一卷铺盖和一些随身用品,顾恒一直冷眼旁观着,见他年纪大了,也不如自己好看,心下那点子芥蒂也消得一干二净,主动上前帮他收拾。

一切安顿妥当后,裴清梧把所有人都叫来,让石大勇一一认过。

“这是银岚,平日负责咱们的吃食,她做的羊汤可好喝了。”

“这是茜桃,平日里负责招呼客人,售卖点心。”

“这是锦娘,负责收拾院落,浆洗换下来的衣物什么的。”

“这是五娘和小意,都是铺子里的学徒,刚拜师不久。”

“这是念慈,这是明义,都是锦娘的孩子,念慈还小,平日里便带带弟弟,学着读书,偶尔来帮忙的。”

“至于阿恒,石大哥想必早已认识了。”

将铺子中人一一介绍给石大勇后,裴清梧又给别人引见了他:“石大哥呢,曾经是陇右军中士卒,赵校尉麾下的,承蒙不嫌弃,到酥山小集来做护卫,和阿恒平日里忙的都一样。”

眼见人齐全,彼此相处的也还不错,裴清梧便决定,请他们去太白楼吃顿好的。

以后酥山小集做起来,这些人,可就是元老级别的了。

“你们先看着铺子,我去找李娘子。”

太白楼多为达官贵人提供宴席,花费不小,虽说裴清梧现在也不算差钱那一挂了,可还是能省则省。

毕竟,刚刚买了房……

“我陪东家同去。”顾恒忙道。

“好。”

上门拜访,少不得带礼物去,如今她和李引珠也算相熟了,自然知道她的喜好——李引珠擅长且喜爱调香,捣鼓各种各样的香料。

寻常胭脂水粉、现成香饼自然入不了她的眼,裴清梧略一思忖,心里便有了主意。

“走,阿恒,咱们去西市转转。”裴清梧招呼顾恒。

西市上胡商云集,异域奇珍汇聚,香料更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品类之一。

二人径直来到一家门脸不大却布置雅致的胡商香料铺子前,铺内香气氤氲,各色形状奇特的香料、油脂、干花分门别类地装在精巧的木匣或素釉瓷罐中。

裴清梧的目光扫过那些标注着“龙涎”、“沉水”、“甲煎”等名贵香料的锦盒,最终落在铺内侧几个稍显朴素的青瓷小罐上。

她指着一罐色泽金黄、质地细腻的树脂状小块问道:“店家,这安息香,可是产自波斯的上品?”

那胡商见裴清梧识货,眼中精光一闪,带着些许波斯口音的官话也热情起来:“小娘子好眼力!这是刚从波斯萨珊故地运来的上好安息香,香气醇厚清甜,焚烧时烟色洁白,最能定心安神。配香时融和百香,是再好不过的基料。”

裴清梧点点头,又指着旁边一罐深褐色、散发着奇异辛甜气息的油膏问:“那这罐可是苏合香脂?”

“正是!此乃大食国①所产上等苏合香油,一滴便能使满室生香,更是调制名贵合香不可或缺的引子,小娘子真乃识货之人啊。”胡商竖起大拇指夸赞。

裴清梧心中满意,安息香和苏合香在这个时代,都属于上乘但并非最顶尖奢侈的香料,价格适中,正适合她目前“能省则省”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这两样都是调香师常用的基础香料,尤其对新奇配方有追求的调香者来说,品质上乘的原料远比成品更难得、更显心意。

“就要这两样,各称一两,劳烦店家分装好。”裴清梧爽快地道。

“好嘞。”那胡商麻利地称好香料,小心地用洁净的桑皮纸衬垫,放入两个拳头大小的素面青瓷小罐中,又以细麻绳仔细捆扎罐口,以防走味。

顾恒在一旁默默看着裴清梧挑选、付钱,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接过店家递来的两个小罐,轻轻嗅了嗅空气中残留的馥郁香气,低声道:“东家选的极好,安息香沉稳,苏合香灵动,想来李娘子必会喜欢这调香的上佳材料。”

到了秦州别驾府,说明来意,又给门房塞了钱后,裴清梧顺利地见到了李引珠,只顾恒因是外男,被留在外边。

尚未进门,一股清冽悠远的复合香气便幽幽传来,沁人心脾,丫鬟正要通报,裴清梧却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噤声,自己悄然停在雕花门扉边,向内望去。

只见李引珠身着初春时节的薄罗衫子,外罩一件鹅黄色绣缠枝莲纹的半臂,下系郁金十二破裙,青丝松松绾了个坠马髻,斜簪一支小巧的金步摇,几缕碎发垂在颊边,随着她专注的动作微微晃动。

她正跪坐在一张矮矮的檀木方几前,几上错落摆放着各式精巧器具,有白瓷小碟、玉杵玉臼、镶银小秤、细罗筛、还有数个敞着口的琉璃罐与青瓷罐,内里盛着各色香料粉末油脂,或是色泽各异的干花。

此刻,她正凝神于一只越窑青瓷香炉前。

炉中香灰已压得平整如镜,其上用一枚精巧的银印模细细压出连绵的云纹,李引珠左手拈起一小片薄如蝉翼的云母片,右手执一根细银簪,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玛瑙小碟中挑起一点极其微小的、闪烁着奇异光泽的深蓝色粉末,屏息凝神,将其均匀地铺洒在云母片上。

接着,她放下银簪,拈起一枚小巧的银夹,从另一个瓷碟中夹起一小块预备好的香料丸子,稳稳地置于铺了蓝色粉末的云母片之上。

做完这一切,她才轻轻舒了口气,放下工具,拿起一旁温着的小铜壶,向香炉一侧预留的小孔内缓缓注入少许热水。

水汽蒸腾间,香丸底部的云母片受热,那一点蓝色粉末瞬间化作氤氲的蓝色烟气,缭绕着中央的香丸,丝丝缕缕飘散开来,与香丸本身散发出的暖甜花果香气奇妙地交融在一起,香气弥漫开来,仿佛令人置身春日清晨的山谷,既有晨露的清凉,又有初绽花朵的芬芳暖意。

裴清梧看得入神,直到那蓝色烟气缓缓散尽,只余悠长的暖甜余韵萦绕室中时,她才忍不住轻轻击掌赞叹:“妙哉妙哉!引珠娘子于香道,当真已臻化境,观烟如画,闻香入境!”

李引珠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一颤,倏然抬头,见是裴清梧立在门边,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呀!清梧何时来的?都怪我太入神了,竟未察觉!快请进来!”

她连忙起身相迎,招呼丫鬟:“快给裴东家上茶,把新得的樱桃毕罗和玉露团也端些来!”

丫鬟应声退下准备。

裴清梧笑着走进精舍,顿觉被那暖甜的余香温柔包裹,在李引珠对面跪坐下来,由衷赞道:“方才那一幕真如仙家妙手,尤其是那蓝色的烟气,衬着香丸,意境绝佳……姐姐这香唤作何名?是何用意?”

李引珠被夸得有些赧然,眼中却闪烁着亮光,显然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是满意。

她指着香炉道:“此香,我唤它‘春山晓’。方才妹妹所见那蓝色,是特意寻了些深海贝壳煅成的细粉,取其‘天色破晓’之意。这香丸则是用沉水香作底,调和了梅花、早桃的冷香,又佐以春茶嫩芽和松针的清气,意在摹写初春山间清晨,残雪未消、新蕊初绽,寒气中已蕴暖意,清冽里暗藏生机的景致。”

她顿了顿,笑道:“这蓝色烟气造景之法,我也是近来才琢磨出来的,让清梧见笑了。”

看着那香炉,裴清梧倒来了兴致:“引珠娘子精通香道,不知可否为我解惑,就是,若我想调制出一种模拟点心味道的香,可行不可行?”

现代的面包店中,会使用特别的香氛,营造出面包刚出炉时的那股甜香,勾搭顾客进店选购。

那么,在古代,她是否也可用这种法子,作为自己的点心铺吸引人的手段之一。

李引珠正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她送的香料,闻言一愣:“你做生意要用?”

裴清梧笑道:“引珠果然是聪明人。”

“清梧此求,倒是奇思妙想,也颇有难度。”李引珠微微蹙眉思索着:“点心之香,重在烘烤后的酥脆焦香、甜糯奶香或是果仁油脂之香,这些气息,却与花香、木香、树脂香颇为不同……”

她停顿片刻,指尖轻轻敲着案几:“若要模拟,取其神韵而非形似,或许可行,比如,蜜蜡香草可拟甜韵;些许烘烤过的麦麸、芝麻粉能带来谷物焦香;特制的杏仁油或胡桃油能增添油脂感……只是比例、配伍、加热方式都需反复试验,尤其要避免烟气过浊,或是气味过于甜腻单一……”

说着,她看向裴清梧,眼中跃动着想挑战一番的光芒:“难是难些,但着实有趣!清梧放心,我定会尽力一试,有了眉目便告知你。”

“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先替酥山小集多谢引珠了!”裴清梧笑逐颜开,连忙起身行礼,过后话锋一转:“引珠既如此仗义,清梧还有个不情之请,更显厚颜了。”

李引珠挑眉:“哦?说来听听?”

裴清梧凑近了些:“清梧收了两个徒弟,今日,又新得了个护卫,想在太白楼设个小宴,只是那里的花销……”

她抿了抿唇:“不知引珠可否方便修书一封,替我美言几句,求你舅父打个折扣?实在感激不尽。”

说完,她双手合十,眼巴巴地望着李引珠。

李引珠先是一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手指虚点着裴清梧:“你呀你呀!我道你专程送香料来,是真惦记我的香道呢!原来真正的伏笔在这儿埋着?好个奸猾的裴东家!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她笑得花枝乱颤,金步摇簌簌作响:“罢了罢了,看在你这两罐上品香料,这忙我帮了!”

她当即吩咐丫鬟铺纸研墨,提笔一气呵成,再盖上自己一枚小巧的私印。

“拿去给柜台掌事的,舅父见了自会明白。”她将信笺递给裴清梧,眼中笑意未减:“下次再敢拿香料当敲门砖,看我不敲你的头!”

裴清梧欢天喜地接过信,再次道谢,带着候在门外的顾恒,又接上铺子里的其他人,直奔太白楼。

有了李引珠的书信,太白楼的掌事果然格外客气。

裴清梧一行人被引至二楼一处安静的雅间。菜肴上桌,引得众人眼睛发亮。

胡麻炊饼、驼峰炙肉、金齑玉脍,浑羊殁、羊肚羹,并几碟时令的清炒鲜蔬,主食是粒粒分明、油润喷香的青精石斛饭,配上绿蚁酒足以慰劳众人。

席间气氛融洽。石大勇初时有些局促,但在众人的热情下,也渐渐放松,讲述了几句早年陇右的风沙往事,引得众人感叹。

顾恒一边听,一边细心地将烤得最焦香的炊饼掰开,放在裴清梧面前的碟子里。

景象和乐融融,裴清梧又吃了两杯酒,眼睛都有些迷离。

有安身立命的点心铺子,有侍女,有婆子,有学徒,有护卫……这样滋润的日子,拿什么都不给换。

酒足饭饱归家后,众人都困了,各回房睡觉,只裴清梧独站在静谧的庭院中,仰望星空,心中盘算着店内生意。

说来,许久未上新店内点心了。

这样想着,她目光不经意锦娘母子三人的厢房,一盏小小的油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将念慈埋头苦读的剪影映在窗纸上。

念慈自有机会读书,便分外刻苦,这个时候都不睡。

裴清梧心头蓦地一动,似乎,到了科举的中央省试阶段。

此时科举尚未发展成熟,但也有一套标准流程了,先是由州县政府组织进行乡试,合格者称“乡贡进士”或“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州府于每年十月将名单报送尚书省。

次年春季,尚书省就会在长安,主持举行省试,及第者称“进士”,但仅获出身资格,仍需通过吏部考核方可授官。

算算日子,确实快到今年的省试了,已有不少通过乡试的秦州学子,在收拾行囊,预备前往长安。

裴清梧激动地一拍大腿——她知道要做什么新点心了,定胜糕!

①阿拉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新的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