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桃花流水杳然去 > 第6章 山居(二)

桃花流水杳然去 第6章 山居(二)

作者:倚灯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9 01:58:18 来源:文学城

宁知序看她没什么反应,以为她没找见自己,又冲她唤了一声“蘅娘”。

苏静蘅挺直腰板诧异地望过去。

她不明白他为什么看见竹子第一反应是给自己做个篾篓。

更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叫自己“蘅娘”。

其实宁知序也没想明白。

他只在年幼时来过此地两次,爹娘喜欢山水风光,闲暇时常到这里居住,却从来不逼着他一起常住。

他们说忆苦思甜未必是坏事但也未必是好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宁家家大业大,没必要让一个孩子跟着他们去田间吃苦。

所以他少时来此处,只是因为刚学读书,家中教书的夫子提了一句“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一直生长在宁家大院的他哪见过什么叫“青霭”什么叫“飞泉”,对此心中十分好奇,向爹娘提了这事之后,他们立刻携他到山间来看所谓的“竹”“霭”“泉”“峰”。

住在这里几日,爹娘日日背着他去山后那片小竹林闲逛。

山竹翠绿,三人成行,娘诵诗,爹解意,什么“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凡入眼入耳者更入心,到今日他依旧记得那时的情景。

竹子是雅俗能赏的好东西,从不嫌贫爱富,他现在不是宁家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自然是没那个赏竹的闲心。

初来此处学竹的心境不在,他满脑子只想以笋充庖,以竹为用。

至于为何偏要给苏静蘅编个背篓——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他总不能见了苏静蘅,大喊:“这边有好多竹子,我砍两根回来给你编个大竹匾!”

竹匾有机会是要做的,可说出来一点都不含蓄,还是背篓好,听着便精致小巧,也很实用,能随身带着。

给她做一个她一定喜欢。

而“蘅娘”这个称呼,也是临了脱口而出,下意识叫出来的。

但所有的下意识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叫她“苏姑娘”显得太生疏,让人浑身不自在,笨拙如宁知序,平日在宁府后院见不到什么姑娘家,唯有年少时常听父亲以“婉娘”唤母亲,亲近又不显僭越,他学着这么叫,想必是合礼的。

苏静蘅站在屋后,看着他从旁边小路往屋前去,原地思忖片刻之后拄着拐绕到屋前迎他。

宁知序笑得十分刻意,见她没什么太大的反应,才放松下来,对她说:“山后有一片竹林,我想着去看看能不能挖点笋回来,到那一看竹子长得不错,又忽然想起来我们这边缺些日常用具——洛城那边只送了些吃的和衣物过来,其余还是要我们自己解决,这几年我在后院跟着院里的几个老仆学了不少东西,恰好会编点东西,我给你做个背篓怎么样?或者做个提盒,日后你要是走了,装东西也方便一些。”

他这是在没话找话说,苏静蘅听出来了。

什么东西偏要他自己动手做?

不过是见面第一日,和她在一块儿怕冷场,故意说这话和自己聊天罢了。

她沉默地凝视他拖来的竹子,然后看他解开背上的布包,从里面倒出几头春笋,眼睛这才开始发光。

宁知序见状,看看竹子又看看笋,明白还是食物对她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他甚是无奈,苏静蘅蹲在地上一手抓一个笋,仰起脸对他说:“所以我们中午吃笋?”

天上阳光不算太强烈,但要顶着太阳看清楚宁知序的神色还是有些困难,苏静蘅眯着眼,没等到宁知序的回答,却见他低头冲自己歪了歪脑袋,目光里隐隐荡漾着不一般的情绪。

她抬手遮住阳光,宁知序忽然后退一步,慢慢在她面前蹲下,以与她持平的姿势回答:“是啊,吃笋,油焖笋片,春笋鸡汤,我都会做,不过你要是不喜欢我们可以换,换成你想吃的。”

苏静蘅只听见一个“鸡”字,刷的一下伸长脖子,狐獴一般四处看去:“鸡?鸡在哪儿?”

宁知序指了指厨房。

苏静蘅轻嘶一声。

那可是鸡啊,她好久没吃过鸡肉了,平日里想都想疯了,厨房有鸡,她怎么没看见!

宁知序道:“是杀好的鸡,不是活的。”

在东墙窗户下的桌子上,靠着灶台,她早上只顾着面前的早饭和他新做的拐杖,其他东西都入不了她的眼,自然是没瞧见。

“噢。”

苏静蘅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之后小声问宁知序,“那鸡也是你从宁家偷来的吗?”

宁知序学着她的声调压低声音用气声回答:“不是,是他们今天早上送过来的,偷来的鸡多不新鲜!”

苏静蘅再一次小声问:“他们竟这么好心,还给我们送鸡?”

宁知序依旧小声回答:“都是直接从厨房收拾来的,有什么就送什么,只有一只鸡,是宁府的厨子早上杀的,顺手丢过来了,不能放太久,所以我们今天就把它吃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昨夜那些人对他说话一点都不客气,今日竟还送那么好东西过来。

苏静蘅异想天开地问:“他们不会在鸡里下毒吧?”

“……”

宁知序很确定:“不会。”

“为什么?”

“你和我们家的人又没仇,他们没事毒你干什么?而且在鸡里下毒——啧啧,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苏静蘅:“……”

宁知序道:“还有,我大哥是生病身体不好,又不是脑子不好,杀了你对他有什么好处?他不会想不开给自己找不痛快,就算要杀也是杀我一个人,毕竟我是个丧门星。”

苏静蘅连呸两声,说道:“呸呸!不许说自己是丧门星!”

“行。”宁知序略过这个话题,随口道,“不过就是真有这种可能,要不了多久你就走了,还管他杀不杀我。”

“……”

宁知序再一次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可苏静蘅并没把他这句话当成玩笑,她僵在原地,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发凉,好像有一阵阴风从背后刮过。

她一直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直到现在宁知序说出这句话恍惚间才明白到底怪在哪里。

世人说宁家二郎不祥,宁家老爷过世之后,除了宁府的人,再无其他外人见过宁知序,外界对他的谣言愈传愈过分,宁府的人不在意,他也不曾出面。

他只活在旁人中伤的言语里,是生长在阴暗缝隙里的草,所以即便她不信这些,可听多了流言蜚语,见面之前她仍觉得宁家二郎会是一个性格阴冷,不善言辞的人。

撇去所谓的“煞星命格”不说,仿佛只有这样的性格才配得上他的遭遇——或者说,他的遭遇就应该让他变成一个沉默阴冷,不愿与外人结交的人。

她就这样不抱希望地与他见了面,在城外揭去盖头的那一刻,她方知她的“以为”,她的“想当然”都是错的,而且错得十分荒唐。

他爱笑,爱说话,那双明灿的眼睛盯着自己看的时候,似乎这世间任何不好的事都与他沾不上边。

便是不说话,只站在那儿不动,他也是笑吟吟的,就像冬天火堆烧出来的火苗,在黑暗中窜来窜去,总让她忍不住去看忍不住去靠近。

可所听是假,所见更是并非为真。

他一点没脾气,这样淡然接受自己的境遇,甚至毫不避讳地提及自己的“死”,好像明天真的死了也无所谓。

他对自己冰冷的态度与对他人的温和耐心截然相反。

他好像有些麻木。

他怎么会麻木?

突如其来的冲击而导致的疑惑让苏静蘅感到十分不适。

她有许多话想问,却怕冒犯他。

宁知序此刻站起来,这么一遭聊下来,他似乎很高兴,两个人说像悄悄话一样,面对面蹲在地上有来有回地聊这几句,看起来不太正常,可他偏偏喜欢。

当旁人嘴里的“不正常人”久了,这下有个人同他一起做莫名其妙的事,心里自然痛快。

宁知序说:“我去将这笋处理了,你就在这好好想想是要背篓呢,还是提篮,或者是其他的,给你编个竹兔子也行,反正该有的总要有,不必急于一时。”

他捡起地上的笋抱在怀里,又弯腰从苏静蘅手中将那两个笋也接过来,然后转头往厨房去。

苏静蘅望着他的背影,连忙捡起地上的拐杖一瘸一拐地追过去。

刚进厨房,宁知序听见身后传来的动静,回头看去,苏静蘅扶着门框眼巴巴地看着他,她嘴唇微微翕动,几番开合,最后说:“我可以帮你烧火哦。”

说完这一句,屋里陷入寂静。

宁知序有些不敢相信地瞪大眼睛,应当是对她的语气感到震惊。

自打他们二人见面,还没听过她用这样温柔俏皮的声音说话。

她怎么了?

难道因为几头笋就对他献起殷勤了?

噢,不对,一定是因为那只鸡!

可是她就算想吃鸡也不至于这样跟他说话吧,那鸡又不会跑了!

宁知序没说话,苏静蘅见状急了,恢复之前没耐心的样子,拿着拐杖在地上敲敲:“我说我可以帮你烧火!你要不要我给你烧火!你不要我就出去晒太阳了!”

“要要!”

宁知序猛地回神。

他难道有另外一种选择吗?

若他说不要,她肯定会说:“不要就不要,我还不乐意帮你了!你自己烧去吧,待会儿忙不过来的时候可别来求我。”

想到这儿宁知序扯着嘴角摇头轻叹。

果然,他还没来得及说其他,下一刻苏静蘅就用着他脑袋里一模一样的语调自言自语说:“这才对么,你要是说不,我以后就都不帮你了,你求我我也不帮。”

1.“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出自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里面还有一句比较有名的是“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哦。

2.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出自王安石《钟山即事》。

3.“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出自李世民《首春》。

背景皆为架空,没有具体朝代所以各朝各代的诗我可能都会引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山居(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