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堂主枝橙 > 第7章 谁还没个理想

堂主枝橙 第7章 谁还没个理想

作者:杞恩无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21:40:51 来源:文学城

一周的时光,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在二十八节主课的密集讲授、六节早自习的朗朗书声、十五节晚自习的寂静刷题,以及两天昏天黑地的模拟考试中,飞速碾过。

周五至周六,学校组织的模考占据了所有时间。

笔尖在试卷上疾走的沙沙声、监考老师偶尔的脚步声、窗外掠过的飞鸟影子,都成了这两天里唯一的背景音。

当周六下午放学铃声终于划破校园的沉闷,积压了两天的疲惫与压抑瞬间爆发,同学们个个如释重负,脸上是掩不住的雀跃,活脱脱一副“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模样。

书本、试卷被高高抛向空中,纸片纷飞,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雪,此起彼伏。伴随着书本落地的哗啦声,是同学们此起彼伏、雀跃不已的呼喊:“回家喽!”

宋同学振臂一呼,嗓门清亮:“此时此刻我要吟诗一首——‘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回家。’”

于小洋家离学校远,来回折腾不便,通常一两个月才回去一次。

他靠在桌边,看着同学们收拾东西的热闹景象,心态依旧平和,望着那些即将踏上归途的同学,眉眼弯弯,笑眯眯地接话:“你们真好,我只能‘即从教室穿食堂,便下宿舍向操场。’”

枝橙的同桌王晋瑶转过头,眼神里带着几分怜悯,对着于小洋笑了笑:“好孩子,还挺押韵的!”

像于小洋这样周末留校的学生不在少数。除了个别家离得极近却懒得回去的,大部分同学早已归心似箭,收拾好行囊奔向校门口。

所以,每周六下午的校园门口,都是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致。

家长们开着车在校门口等候,车窗降下,探出头喊着孩子的名字;住校的同学骑着自行车,车筐里塞着换洗衣物,一路叮铃哐啷;还有三五成群结伴步行的,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周末计划,一团一簇,人声鼎沸。

枝橙站在校门口,望着这喧闹的场景,忽然想起了自己停在车棚里的自行车。

整整一周,她都没顾得上看它一眼——实在太忙了,从清晨到深夜,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连喘口气的间隙都少得可怜。

上次骑车时,车座和车把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当时急着上课,她只能临时用脚套胡乱擦了擦。今天总算记着,从书包里揣了包湿纸巾。

学生车棚紧挨着老师们的停车场,中间隔着一道矮矮的铁栅栏。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下来,给车棚里的自行车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枝橙走到自己的自行车旁,拿出湿纸巾,仔细地擦拭着车把和车座上的灰尘,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才觉得这一周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些。

推着车子走出车棚时,枝橙隐约感觉到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抬头望去,前面不远处站着三五个人,不知道十哪个班的同学,正扭头朝她这边看。

她心里微微一动,随即又有些不自在地低下头。

最近几天,她总觉得有目光在悄悄追随自己,仿佛一夜之间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浑身上下都透着股不自在。

果然,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挨着金子自己也会发光吧。

她在心里默默嘀咕了一句,又很快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念头,也许不是这个原因,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跟他站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能有几分钟?不过是偶然的几次碰面,几句简单的对话而已。

可学校里的消息,向来传得比发面还快,有什么事情总会被添油加醋地迅速传开,尤其是有些同学拥有狂热的粉丝,粉丝们像看他们家爱豆似的,拿放大镜看着,拿望远镜护着。

秋意渐浓,天黑得越来越早了。

学校坐落在城市边缘,远离闹市区,周围没有繁华的商铺和密集的人群,只有几排稀疏的树木和低矮的民房,傍晚时分,透着一股萧索的冷静。

唯独此时的校门口,是整片区域最热闹的地方。

汽车的鸣笛声、自行车的铃铛声、同学们的欢笑声、家长的呼喊声,不是此起彼伏,而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喧闹的共鸣。

校门前的公路宽阔平坦,中间隔着一条种满绿植的隔离带,冬青和不知名的植物在暮色中舒展着枝叶。

公路对面,也就是北面,是本地一所著名的大学。

大学门口自然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小食街,此时正是饭点,各家小吃摊前都围满了人,热气腾腾的食物香气伴随着摊主的吆喝声飘散开来,烟火气十足。

枝橙跨上自行车,慢慢蹬着踏板,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匆匆赶路。

苗姐这周不回家,燕子因校外培训专业课提早一节课先离校了,自己一个人走就漫无目的起来。

车把左右微晃着,她索性放慢速度,一边骑着车,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顺便思考思考人生。

这次模拟作文写了一个有关理想的话题,老生常谈,反而不大好谈,很难有新意。

关于理想,其实同学们心里普遍比较模糊。

大家清楚的只是眼前那道必须跨过去的坎儿。

还是叫龙门吧,鲤鱼跃龙门,多好听,又吉利。

可跃过龙门之后呢?

那便是理想了,可望而不可及,可遇而不可求。

是不是挺悲观的,算了,承认吧,谁还没个理想。

但是,若非要现在把理想具体化,也是强人所难。

身后,一批又一批同学骑着车超过了她,车轮卷起一阵微风,带着青春的蓬勃气息。

忽然,一阵响亮的摩托引擎声从身后渐渐靠近,声音越来越清晰,带着一股强劲的力量。

很快,一辆摩托车从她眼前疾驰而过,又在前方几个车身的距离处慢了下来。

枝橙对摩托车没什么研究,分不清好坏。她只看到那辆是银白色的,线条流畅,车身宽大,在昏黄的路灯和周围店铺的灯光映照下,反射出冷冽又耀眼的光泽,漂亮,够酷。

骑车的人穿戴得十分严实,头上戴着黑色的头盔,脸上扣着深色风镜,脖子上围着厚厚的黑色脖套,连手腕和膝盖都戴着护具,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认不出是谁,跟车一样,够酷。

那人后背背着一个同样风格的黑色书包,款式简单却很有型。

背着书包,可能是学生,可学校不让学生骑摩托车啊。

应该还是老师,说不定是哪个体育老师,或者是新来的追逐新潮的年轻老师,就像高一时的地理柴老师,总爱骑着一辆摩托车来上课,戴着墨镜,穿着夹克,那模样还真像个赛车手,引得不少同学议论。

不远处,几个同学正对着摩托车指指点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摩托车引擎再次发出一声响亮的轰鸣,车身微微一震,随即像一道银色的闪电,飞快地驶远,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算了,还是想想理想吧。

枝橙突然觉得刚才过去的摩托车手像是他。

他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她第一次竟然想管点闲事儿了,也许只是出于好奇心吧。

骑车回到家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打开家门,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她开了玄关处的灯,暖黄色的光线驱散了些许冷清。

枝橙放下书包,径直走向厨房,有着十年做饭经验的老手,从小学开始就学着自己做饭,如今煎炒烹炸早已不在话下。

她系上围裙,打开冰箱,里面还有些上周买的青菜和鸡蛋,还有半块豆腐。

“就做个青菜豆腐汤,再炒个鸡蛋吧。”她盘算着,又在冰箱冷冻层里发现了一只真空包装的烤鸭,“正好,加热一下就能吃。”

很快,厨房里便响起了切菜声、炒菜声,油烟升腾,锅碗瓢盆碰撞出悦耳的声响。

一顿热火朝天的忙活后,一菜一汤外加一盘烤鸭端上了餐桌。

虽然都是家常便饭,食材也都是冰箱里的存货,但自己亲手做的,吃起来就是香。

枝橙坐在餐桌前,慢慢地吃着,胃里暖暖的,心里也跟着踏实起来。

吃完饭,她正收拾着碗筷,手机突然闪了闪,屏幕上弹出一条短信消息。

是妈妈发来的:“橙橙,现在方便吗?我跟你电话。”

枝橙擦了擦手,回复:“可以。”

消息发出去还不到两秒钟,手机便响起了通话的铃声。

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那边人声嘈杂。

“橙橙,你到家了?吃饭了没?”妈妈的声音带着些许兴奋,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枝橙正端着盘子往厨房走,闻言笑着点头:“到了一会儿了,刚吃完饭,正收拾呢。”

“橙橙,你猜妈妈在哪儿呢?”

还能在哪儿,哈尔滨呗。

妈妈两周前就跟一位朋友去爸爸的剧组探班了,上周她回家时,家里也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其实,她倒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家挺好的,清静自在,不用被人唠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跟你王阿姨在逛夜市呢。”妈妈的声音再次传来,枝橙脑海里已经闪现出夜市里琳琅满目的小摊场景。

“这里有好多东西。套娃,你喜不喜欢?这个这么大,有半人高。还有这个铜鹿头的摆件,寓意‘路路通’,卖得可好了,就是太沉了,等我快回去的时候再来买,价钱都跟人家谈好了,到时候直接来拿就行。”

“我还给你看好了件衣服。”妈妈的语气带着几分得意,“这边的大衣质量真不错。有件浅卡其色的羊绒大衣,立领的,就是你喜欢的小立领,收腰设计,卡肩版型,剪裁特别好,穿上肯定显气质。

“还有一件白色的羽绒服,宽松版,是拖肩的,也有收腰,挺显苗条的。这两件长度差不多,都到大腿中部,摸着手感可好了,肯定暖和。

“橙橙你喜欢哪个?要不就都买了,咱俩还能换着穿。”

枝橙端完碗筷,又拿了抹布擦桌子,一边擦一边笑着说:“行,听着都挺好的。”

“就是都不便宜呢,”妈妈叹了口气,随即又像是下定了决心,“狠狠心买了吧,我闺女大了,爱美了!你生活费还够吧?在学校可别舍不得吃,该买就买。”

枝橙心里暖暖的,嘴上应着:“够呢,我这边就放心吧。”

要说学校的营养餐虽然搭配均衡,但分量确实不大,而且为了健康,油盐摄入量控制得很严格,口味偏清淡,所以很多同学都会趁着周末回家,带些零食和好吃的回学校“解馋”,她也不例外。

毕竟大家都是凡夫俗子,谁也不是来修仙的,总得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枝橙擦完桌子,又问:“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我会提前回去,毕竟快期末考试了,我得回去给你送些营养品,好好补补。你爸啊,回家就要等到过年了,他那戏还得拍一阵子呢。”

“过年就杀青了?”

“对,年前就杀青了,能回家过年了。”

“我还想去看看呢。”

“这个时间不合适,”妈妈立刻反对,“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枝橙撇了撇嘴,没再反驳。

要说老爸,也算是个老电视人了,入行这么多年,跟着拍过的电视剧没有上千集,也有几百集了。虽说都不是什么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大作,但枝橙每次看的时候,都觉得津津有味,毕竟是自己爸爸参与制作的,总带着几分亲切感。

这次爸爸所在的剧组拍的是警匪片,几年前他好像也拍过类似题材的戏,当时还是在本地的火车站取景,拍的是抓捕逃犯的戏码,她还去探过一次班,看着现场闹哄哄的,演员们穿着警服跑来跑去,挺有意思的。

“橙橙,先这样啊,”妈妈看了看周围,“我跟你王阿姨还要再逛逛,你自己在家注意安全,门窗关好,晚上别给陌生人开门。我下周就回去了。”

枝橙笑得甜甜的:“好,妈,你们玩得开心点儿。”

“开心,就是这儿太冷了,”妈妈说话时还在不停地哈出白气,“跟你王阿姨说声再见。”

王阿姨笑着挥了挥手:“丫头,你自己在家好好的,我们玩得开心着呢,你放心,再见啊!”

“王阿姨,再见,”枝橙笑着点头,“你们好好玩儿,可要注意保暖啊,哈尔滨太冷了。”

“哎,好嘞!丫头真乖,宝贝,再见!”王阿姨拼命挥着手,可惜枝橙看不见。

这位王阿姨是妈妈的好友,性格特别爽朗,就是总爱“抱怨”。每次见到她,都会说“养闺女真好,贴心小棉袄”,然后就开始吐槽自家的调皮儿子,说“养儿子气死人,天天提心吊胆,着急上火”。

枝橙每次听着,都觉得这位王阿姨特别可爱,虽然嘴上抱怨儿子,但眼神里对孩子的疼爱却藏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