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棠香柳色 > 第13章 钦州调兵

棠香柳色 第13章 钦州调兵

作者:过闲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3 15:09:06 来源:文学城

潮湿幽暗的地牢,血腥味、人体的酸臭味、伤口溃烂的腐肉味……各种难闻的气味杂糅在一起,令人作呕。

狱卒摸黑进来,远远地将馊掉的馒头随手一扔,捂着鼻子逃一般地跑出去。

地牢的烛火被人为给灭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方棠拖着锁住手脚的铁链凭着声响向馒头爬行,她对侵湿馒头的黑色污渍毫无察觉,只是一口接一口地不停咀嚼,然后用力地吞咽。

记不清已经有多少天了,他们说萧家大小姐萧玉被和离、萧阳被弹劾停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他们要她在认罪书上签字,然后他们就会放过萧家。

方棠没有答应,萧家因拥兵权而兴,也因失兵权而落,想要破萧家困局,除非她重掌兵权。而签字认罪,才是真正自绝生路。

自从那以后,方棠好像被遗忘在了地牢,没有人审她,没有人看她,就连送饭的狱卒也不跟她说哪怕一句话。

若是一个普通人被困在无边黑暗中寂静无声地活着,恐怕不出七天就疯了,但方棠心中有太多的疑问,太多事想不通,这些与世隔绝的日子反而让她真正认清了很多事。

突然,她停止了咀嚼,张开嘴,有异物被吐了出来——纸团。

方棠摸索着将纸展开,纸上凹凸不平,她在黑暗中用指尖细细解读起伏的纹路,一遍又一遍。

“血书、悔辞。”

四个针刺的蝇头小字如同一声惊雷,在方棠的脑海中炸开。

原来如此!竟是如此!

方棠闭上眼睛,只觉得荒唐,一个宽厚仁爱、礼贤下士的君主会这样容不下一封辞呈吗?究竟是陛下变了,还是师父从来不曾看清他效忠了一生的君王!

还有谢行,不愧是陛下身边心腹第一人,为了迎合圣意,竟然连自己亲哥哥的死都要利用!

那日边塞初雪,他带着黄金千里赴边关,一个人一匹马、孤身入匈奴大军与呼延谈判,终救得他兄长性命。她还以为他是一个重情之人,却原来…也不过如此!

谢府,谢行书房。

“大人,是宣州刺史徐章的女儿徐剑兰。”

谢行身上是还没来得及脱下的绯红色官服,手中还摩挲着一个小物什,在提花地毯上来回踱步,听见是当初一起回京的徐剑兰,他停下了脚步,皱着眉道:“她?她是如何进宫的?”一个待字闺中的边官之女,既无封号诰命在身,除方棠外,恐怕也不认识什么高朋贵友,如何能进出宫闱?

“回大人,小的打听了。这徐姑娘大有来头,她爹是探花出身,当年有名的青年才俊,只是在二十多年前,不知道为什么惹怒了才登基不久的当今陛下,从此一路被贬,这才到宣州那等苦寒之地做官。她娘更显贵,是苏太傅的小女儿,淑妃娘娘的嫡亲小妹,据宫中的人说,淑妃娘娘待徐姑娘极好,一见面就将手上西域进贡的羊脂玉镯给她了。”

竟然还真有通天的关系。听完徐剑兰的来历,谢行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苏靖语,他听她讲过那对羊脂玉镯,据说那玉镯在西域藏传佛像面前受过十年的香火,被献给大周后,陛下又让归元寺已故的归一大师开过关,福泽深厚、灵气逼人,淑妃娘娘一向不离手。看来淑妃对自己小妹的独女确实情真意切,只是不知这乍见之欢可以维持多久?

“打听到发生什么了吗?”

“这件事风声很紧,不过贵妃那边还是探出了一二,说是徐剑兰呈了一张血书给陛下,至于上面写了什么,没人知道。”

还能是什么,无非是方棠的“绝笔”,谢行捏紧手上的东西,眉目间怒气横生,“让大理寺好好查一查!凡是这几天见过方棠的,一律严审!一定要将那些吃里扒外的人揪出来!”

“是!那明天?”

“让她洗漱干净了面圣。另外,立刻派人去取钟曲境的供词,宫门落锁之前,我要进宫面圣。”谢行说完就将手上的东西往案上一掷,头也不回地出了书房。

书房的门打开又合上,产生的风让室内的烛火晃来晃去,桌上的银色雪花吊坠在摇曳的光晕下熠熠生辉,一如那夜风雨中挂在六角琉璃灯旁时的模样。

第二天,方棠被人洗刷干净,换上新衣后,又被押上马车。

长期的黑暗让人的眼睛变得畏光,方棠眯着眼抬头看天上的熹微晨光,即便生理性的泪水不断涌出,也不肯闭眼。

在此之前,她仰望天空只为日月星辰,这不分晴雨、真正区分昼夜的天光从未被她看见,只因不曾失去。就如同权力,身居高位太久,难免会天真。

马车行至一半,有人拦车,押着方棠的人掀开车帘出去,在车帘开合的一瞬,方棠眯着眼看清了来人——黄金屋的飞花。

有钱能使鬼推磨,方棠被带下车,眼角含泪的飞花立刻飞奔上前抱住她,嘴唇贴在方棠耳边,低声说:“楼主让我给你带句话:不管陛下提出什么要求,答应他。”

说完便推开方棠,塞给她一包东西,抹泪大声说:“这是你最喜欢吃的糖糕,可惜冷了,等你出来了,我们一起去吃热的!”

飞花演完戏利落退场,方棠吃着被检查过的糖糕,回忆那个如同霜雪般美丽的男子,三十三楼楼主柳陵。如果她没记错,他们只见过一面,而且当时他算得上是冷漠,所以他为什么让飞花来传话?还有那张字条,难道也是他的手笔?

马车行至宫门,押着方棠的人换成了宫中侍卫,他们比大理寺的人要客气的多,竟然蹲下身子,对方棠道:“宫中不许骑马乘车,我背您进去吧。”

宫中侍卫大多是官宦之后,平日里都是用鼻孔看人,何曾对一个犯人屈膝。大理寺负责押送的几人看见这一幕,相互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同样恐慌:若是被自己得罪过的人东山再起,那他们一定会被报复的吧?

天下政令所处之地、权利中心中的核心——上书房。

下朝后的永安帝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总管太监赵平在给他按压太阳穴,御前侍奉的宫女在更换茶点,户部尚书钱祯在汇报今年年末各项财政支出预算。

“今年的腊赐折合白银共计九十五万两,工部修运河待结清的工程款约500万两,塞北军过冬的粮饷军需400万两,南边抗倭这个月又要200万两,……今年的支出超了近两千万两,大头都花在了军事上。”虽然每年都超支,但今年超的格外多,在每一笔支出上都签字盖印的钱祯自然要甩锅:钱虽然是从他手上出去的,但毕竟不是他花了。

兵部尚书赵继安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等钱祯话音一落,他立刻反击:“钱大人的意思,这两千万两都是我兵部花了?可惜这世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会算账!我手上的账本可是记着兵部今年的超支是八百万两,不到超支的一半之数!钱大人将别人花的钱都算在兵部的头上,是觉得我兵部好欺负吗!”

赵继安声音洪亮,将重点引到其余的一千二百两上,钱祯悄悄看了一眼仍旧闭着眼睛的永安帝,责怪道:“你看,你又急。谁说这两千万两都是兵部超的了,我是说大头,大头的意思是六部之中兵部的预算超的最多。除开兵部,其余五部共超一千二百万两,平均每部超二百四十万两,不到兵部的三分之一,你说兵部是不是大头?”

钱祯的平均法一出,没等赵继安开口,刑部尚书卢秉慎先忍不住了:“钱大人慎言!我刑部超支可只有不到十万两,平白无故多出的二百三十万两我们可担待不起!”

被同僚当场落脸,钱祯是有苦说不出,他当然比谁都清楚钱花在了哪里,但是身为臣子,他无法说陛下的不是,只有兵部的钱超的还算有理有据,所以他只能继续将重点拉回兵部:“我就是顺口那么一算,谁不知道卢大人所管的刑部最是克己奉公,这不是为了说明兵部超的最严重吗?”

“分钱的时候没见顺便平均,花超了就想到平均了。”另一位被平均的礼部尚书冷不丁出声。

“好了!”永安帝睁开眼,邹着眉头扫视下方争吵不休的六部尚书。

他身后的赵平立刻停住手上的动作,用眼神示意宫女们退下,随后自己也静静退至一旁。

上书房只余或轻或重的呼吸声,片刻后,赵平听见永安帝说:“塞北的一战,打死了匈奴大王子,引的匈奴王庭君臣相疑,兄弟相争,部族相斗,还让难缠的呼延茂图下台,兵部的钱花的值!至于南边,等击退了倭寇、将海上的盗贼都清剿干净了,海运必然繁盛,到时一年的关税就能补上这些超支。谢满,江南市舶司组建的如何了?”

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现在毕竟没有到要渴死的时候,陛下现在明显要转移话题,不愿再提超支之事。

一直没出声的谢满站了出来:“回陛下,江南市舶司的官员都已经赴任就职,只剩这市舶使一职尚未拟定人选,臣怕时日久了人心不定,还望陛下早日定夺。”

永安帝笑道:“这个人我已经选好了,她马上就到,正好让你们都见见。”

赵平见机上前,在永安帝耳边小声道:“陛下,方棠到了。”

“宣她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