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棠下歌 > 第14章 镜中仙

棠下歌 第14章 镜中仙

作者:日野森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13 09:12:12 来源:文学城

本以为就一个,结果江谨承伸手一拎,断断续续地扯出来了好大一串。

大概得有二十来个。

摔在桌子上,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动。

江谨承的手瞬时顿在了半空中,倒吸一口凉气,“我勒个去……”

祁让有种不祥的预感:“你刚刚说信物,是何信物?”

江谨承下意识清了清嗓子,脸涮地一下涨了通红,“我……这个……这个……”

“还是我来说吧。”

柳司珩合上扇面,缓缓解释道:“以前匪帮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到秋冬就放假,他们管这个叫猫冬,相当于匪帮过年,等来年的四月十八再回老地方‘码人’。”

“这期间,有家的归家,没家的,要么去癸市赌场,要么,就去找海台子。”

宋序歪头问:“海台子是什么?”

“就是暗娼。”祁让冷冷道。

“对。”柳司珩继续讲述:“海台子和花楼里的姑娘不同,大多数都是有家有室的,只因生活所迫才……”

“所以这买卖见不得光。”

祁让:“做暗娼生意的,会事先准两种铃铛,一种内置重物,而另一种镂空,每个铃铛都刻了姑娘的花名,若掌事当晚拿出来的是响铃铛,就说明它的主人能接客,若不响,就是让客人另择他人。”

“当年白衣教为了赚钱,在大亓境内大肆搞暗娼生意,便就不再有什么土匪猫冬之说了。”

说到这,宋序做手迹的笔随着他瞳孔的惊讶而停了下来,心中默默开始数起了铃铛。

一、二、三、四、五……

难怪一个人能喝这么多“四物汤”。

看来这刘愿……

精力还真够旺盛的。

不过一个刘愿,既要女装扮锦绣,又要来回两县喝汤,还有功夫去找海台子?

他哪那么多时间?

祁让眉头紧锁,脸色冷了下来,愈发阴沉,“想不到在我大亓到今天都还有此等行径存在,简直视国法于不顾。”

“呵,黑处的乌鸦多了,朝廷又何曾真正关心过百姓的疾苦?”

“不过是一群高高在上,只顾自己享乐的权贵罢了。”

“若非司空家人已**至此,又怎会有那么多不公之事发生?”

江谨承说完,柳司珩拿扇子的手都顿了顿,替他捏了把汗。

他转头瞥了眼祁让,显然殿下的表情已经变得很难看,只不过还没有爆发。

柳司珩连忙上前捂住江谨承的嘴,笑着充当和事佬说:“朝廷之大,难免有疏漏之处,也并非所有人都是顽劣之徒,仍有忠良义士在为百姓谋福祉,你我皆是大亓子民,当以大局为重哈哈,大局为重。”

两个“大局为重”,分别说给不同的人。

其实祁让真正气的也不是江谨承,他也只是说了实话而已。

若非朝廷的确存在问题,那么当年也就不会有白衣教和孤月关事变。

只不过十八年已去,当年的许多问题到现在都还没解决明白。

他这个当太子的,也难逃其咎。

其实许多消息从乡县传到州府再传到京都进入皇城,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剩多少大家都心知肚明。

作为储君,他亦能明白。

只是大多数时候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太子必须得懂得笼络人心。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不受宠的太子。

就只能当别人眼里的殿下而非自己认为的储君,这才导致下面滋养硕鼠。

他深深叹了口气。

似欣慰,又似惆怅。

祁让面色不变。

他平日总挂的一副死鱼脸,但现在态度缓和了许多。

他拍了拍柳司珩的肩,示意自己没事,而后回归正题道:“虽说白衣教早被铲除,但当年教中信徒甚多,难免留下不少余孽,此事是否真与白衣教有关不敢妄下定论,我想,调查这银铃之事就交由我和江谨承吧。”

柳司珩点点头:“也好,序序晚上要验尸,我呢,也得再摸摸这戏园子的底,只能辛苦你们二位走一趟了。”

***

都城到凤水只需三个多的时辰。

月光下,中年人步履匆匆穿过街道,向着义庄的方向而行。

此人就是京都唯一的仵作。

韩通。

在大亓,仵作不入正官,平时都有自己的一些小营生。

韩通家里是做裁缝的,今天要给客人送成品耽误了些时间。

等赶到凤水县的义庄,已经戌时一刻了。

刚好宋序也才从戏园过来,锦袍上沾满了尘土。

原本精致的刺绣在下楼时被挂得有些变形,几缕残丝在风中无力地飘荡着。

发髻也不再整齐,几缕发丝散落在前额,显得有些狼狈。

“韩先生是吧?晚辈叫宋序,是特察司六事的验尸官。”

宋序鞠了一躬后,亮了亮听雪堂的临时腰牌。

还在气喘吁吁。

韩通微微点了下头,目光立刻被他那不寻常的装束和狼狈的外貌所吸引,“上官这是?”

宋序赶忙拍干净衣袖上的灰尘,嘿嘿笑着,“方才嫌疑人想逃跑,抓人时候弄的,不碍事。”

韩通虽常年与官家打交道,但还是第一次遇见宋序这般好玩的小鬼。

总给人一种又可靠又冒失的感觉。

韩通自家也有孩子,不免笑了笑,问:“那人抓住了吗?”

“抓住了。”

“抓住就好,我们也赶紧进去吧。”

衙门的尸体都放在义庄,一般会安排一两个衙役保护。

但今天不知怎么,门口竟连个人影都没有。

宋序和韩通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推开门。

一股冷风迎面扑来,带着潮湿**的气息。

屋内昏暗,宋序用火折点亮了两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跳跃的火光映照在斑驳的墙壁上,投下二人扭曲的身影。

房间内不止一具尸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几乎都有。

宋序只能将油灯放在这些尸体脸前一具具认着过去。

可是看完了一排,也没发现裘鸢鸢的尸体。

“奇怪,尸体呢?”

宋序环顾着四周,疑惑道。

韩通径直走向角落里的一块木板,原本停尸的木板上现在却只剩下几片干枯的落叶。

“这里应该还有一具,只是尸体不见了。”

“这怎么可能?尸体怎么会不见?”宋序有些惊慌。

韩通转身,目光如炬,“死者可有亲属,会不会已经被苦主领走了?”

宋序愣了愣,似乎想到了什么。

缓缓吐出一个“有”字。

那个喊裘鸢鸢阿姊的小花脸——

在亓国,死者为大,虽说亲属有权决定如何处理遗体,但若死者死因不明又未经官府验尸,苦主就擅自将其移走,这可是大忌,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我去找县令。”

宋序说着就要走。

而就在他要踏出门外的那一刻,邓伯麟突然自己出现了,他没理会迎面撞上的宋序,只同老朋友韩通打了个招呼,“唷,韩兄这么快就到了,邓某有失远迎啊。”

邓伯麟一进门看到已经空了的木板,但没有哪怕一点诧异的反应。

想来他是早就知道的。

却并没有第一时间与两位验尸人员说清楚,尽在讲些无关紧要的寒暄话术。

韩通骑马颠簸至此,腰还疼着呢,心想验与不验倒是给句准话啊。

该死,快站不住了。

韩通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打断邓伯麟:“大人,尸体何在?”

于是他又俯首作了个更深的揖。

态度也更加低眉顺耳。

似是在用行动告诉邓伯麟,二人现在是官民相见不是老友叙旧,不管如何,还是案子要紧。

邓伯麟当了那么多年县令怎会不知其中暗示,他轻咳一声,故作镇定道:“哦,你说尸体,已经被苦主带走了。”

说完看了眼宋序,又补充了一句:“你们也知道,死者为大,苦主还是希望尽快让死者入土为安。”

宋序只觉得无语。

邓伯麟看着也不像昏了头的蠹员,怎的将此案办得如此不合规制!

“这案子蹊跷,这种时候你让他把裘鸢鸢的尸体带走,恐有不妥吧?”一向讲礼的宋序此刻也忍住不了,直接指着邓伯麟的鼻子说。

韩通忍不住插嘴:“是啊大人,我们还未验尸,怎能……”

“好了,无需多言。”邓伯麟打断韩通的话,目光锐利:“韩通,你这是在质疑本官的决定吗?”

“现在整个凤水县都在传镜仙杀人,这时候要再整出个什么凶杀案,本官这顶乌纱帽还戴不戴了。”

“都是替朝廷办事,你们也为本官想想,不妨先把舆情稳住,我们再做细查。”

宋序可不惯着他,懒听他废话:“所以大人为了自己的仕途,连人命案都可以不管了?”

“小宋少爷,没证据的话可不能乱说,尸体中午是你检查的吧,并无他杀迹象,还是你自己说的裘鸢鸢是因犯病而亡。”

“我没说这种话,我说的是猜测,猜测懂吗?”

“依我看,裘鸢鸢就是猝死!”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

邓伯麟再次大力拂袖转身,声音里终于染上了几分愠怒,不给宋序反驳的余地。

宋序见和他说理无用,也直接摊牌了:“按照规矩,尸体在未经过官方出示验事状前不得被私自移走,你既说尸体被亲属带走,可有凭证?”

邓伯麟的脸色微变,他显然没有料到宋序会如此直接,干笑了两声说:“宋少爷这是何意?难道你认为本官会说谎不成?”

宋序不为所动,挺直腰杆直视着县令:“大人,我只是照章办事,如果尸体真的被亲属带走,那么请出示相关文书,我们也好有个交代,若没有,大人就是渎职之罪。”

“宋序!”

邓伯麟气得脸都皱了,拍着桌子怒吼,“本官念你是宋将军独子,屡次对你忍让退步,但不代表你能蹬鼻子上脸!”

“裘鸢鸢既然是我凤水县人,理应也是由我这个凤水县令来处置,还轮不到你们!”

邓伯麟说完转身离开。

长袖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像是在空气中留下了一道裂痕。

“呸,狗官,你这明显就是替人遮掩,小爷定要到京兆府告你!”

“宋少爷,别激动别激动啊,人都走远了,你骂了也听不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