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唐末第一女夫子(基建) > 第39章 避难

唐末第一女夫子(基建) 第39章 避难

作者:风与树的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2:35:38 来源:文学城

杜稜并没有在得胜后立刻班师回睦州,而是按照章文瑛的叮嘱带着军队着手在宣歙二州的土地清丈事宜,准备屯田,只派人来护送家眷过去。

春柳和春琴抱着杜建嘉小将军跟着杜建思一家上了马车,章文瑛自己依旧留在了睦州。她望着远处逐渐离去的马车,不无遗憾地问自己身旁的春桃:“我留在这里是因为有大业未竟,你又何苦呢?”

春桃苦笑道:“我怀胎已满十月,却迟迟不生,实在怕路上颠簸出意外。”

章文瑛叹了一口气道:“但是此番家眷和杜将军提拔的官吏们一走,便意味着睦州被变相放弃。倘若陈刺史派兵攻打过来,我无暇分身照顾你。”

春桃扬起一个笑容:“凭妾身的身手,咱们谁照顾谁还说不定呢。”

章文瑛没有说话,在心中又叹了一口气。她本能地觉得春桃只是不想受陆万忠的禁锢。只是相比起睦州而言,如今的宣歙完全在杜稜的掌控之下,要安全得多。章文瑛拥有200骑兵和一帮弓弩手,自是不怵陈晟甚至他背后的钱镠和董昌,却无法保证一个产妇能否平安。

正在此时,章大派人求见章文瑛,她便将此时抛在了脑后,嘱咐身旁的仆从照顾好春桃,便带着郑婷婷先行一步往郊外的农庄去了。

杜家生意都在城内,唯独寄放东西的柜坊生意在郊外的农庄之中。根据章文瑛自己制定的土地政策。近郊的土地全属于军队,军人及其家属便落户此处,和州县其他农民一样授田耕作,直到军人退伍回乡重新分田。

因此柜坊附近住的都是军户家眷。章文瑛打开柜坊大门,沿着砖砌的地道走下了地库,拿着钥匙打开了青铜大门的巨大门锁。

扑面而来的便是一排巨大的衫木柜,原本里面放满了金银财宝,如今却只剩印刷的纸票和刚铸造的印有“开元重宝”字样的铜币。章文瑛示意章大取来账簿点校清楚,最后重重地吐出一口气。

“把这些纸票都烧了吧。”她疲惫地说:“以免落入敌寇之手。”

章大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章文瑛又问道:“打制金银圆和印刷纸票的工匠们到桐庐了吗?”

这个问题章大能够回答。“连着机器一起过去了,如今都在大娘子那里。”

章文瑛颔首准备离开,忽然听到章大轻声询问:“三娘子,我听道长们说,婚姻是一男一女在三清面前的契约,是真的吗?”

他的神情有些哀伤,章文瑛突然想起他已是而立之年,却至今未婚。章碣和章文瑜未必不曾找人给他做媒,然而直到他作为章文瑛的陪嫁一路来到此地,却依旧独自一人。

想到这里,章文瑛不免有些愧疚,自己好像对手下的婚姻不大上心。她赶忙道:“看上了哪家的姑娘?我亲自去上门提亲。”

章大却只是哀伤地摇了摇头,不再提起此事。两人又沿着狭窄的地道拾级而上,他突然又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既然世人皆是由伏羲女娲二位神灵结为夫妇而生,三皇亦遵循一夫一妻制,舜帝当年同时纳娥皇女英为妃,岂不是有违天道?”

“你究竟是怎么了?”章文瑛站在柜坊门口,回头奇怪地望着他。章大张口欲回答,突然停住了,大喊:“三娘子小心!”伸手拉过了章文瑛。

一支明显来自军中的箭矢从原本章文瑛所站立的地方飞过,扎在了砖墙上,发出“铮”的金石相击之音。

章文瑛瞬时便意识到大事不妙,对家丁喊道:“关门!准备迎敌!”

厚厚的青铜大门关上,门锁也重新闩起。章大焦急地对章文瑛道:“是陈晟,他终于出手了。”

不知道怎的,章文瑛心里却感觉像是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了地。

*

陈晟早对睦州虎视眈眈,却算不得有备而来。他的起兵纯属一场意外。随着中原逐渐沦为人间地狱,大量的难民渡江南下,群盗涌起。正值杭州今年大旱,庄稼收成不好,军队差点断粮,军营里发生了哗变。为了防止五代下克上的传统在自己身上发生,陈晟便干脆祸水东引,打算洗劫一番睦州来提供军饷,若是有可能干脆驱逐韦诸,自己找周宝上表朝廷请封刺史。

这些都是假扮作烧饭农妇的女剑侠行香子告诉章文瑛的。东郊住的大多是军属,章文瑛训练的女卫士们也大多来自于此,自然颇知坚壁清野、据守不出的道理。很快大家都进入了自家砖砌的院子里,顺着梯子爬到山墙上,拉弓射箭反击回去。

陈晟的军队本就想着捏个软柿子,见遇到激烈的反击,便从东郊绕走,从其他地方进了城。按照章文瑛的叮嘱,驻守在零星未坍塌城墙上的女卫士们并未和陈晟交战,而是抓紧时间进入各坊,吩咐坊正关闭坊门、将百姓从大街上赶回自家房屋或是睦州城内的开元观和开元寺中,再骑马前往桐庐等县城提醒戒备。

她们虽有条不紊,但亦有死伤。城中四坊大多还是夯土墙,即便关上了坊门也阻挡不了敌人的进攻,只能拖上一时半会。好在章文瑛之前大兴土木造了好些砖砌的院落,韦诸站在州衙的户房里,眼睁睁看着庄宅牙人手上几处剩余的房契被瞬时一抢而空,那负责检查契约的小吏被塞了许多金银首饰当好处费,龇出一口黄牙在那里乐呵呵地盖章签字。

“果然目光短浅,敌寇马上就要来了,现在挣这点钱也是有命拿没命花。”韦诸在心里冷笑一声。然而很快一个自称是州民代表的女人持着矛跑过来,气喘吁吁道:“郎君怎么还不回府!西厢楼那几个礼房刑房的酸儒可都齐了!”韦诸这才知道,章文瑛专门留了一处勤思坊偏僻而采光不好的小院,免费提供给这群小吏和他们的家属。

“听说她自己丈夫尚且需要走个形式买宅院给自己仆从和侄儿安顿,这女人居然偷偷留下一张房契。哼,相比那群升斗小民现在都只知道对菩萨心肠的节度使夫人感恩戴德,这女人真是手段了得。”韦诸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勤思坊的宅院他是知道的,72座二进的三层小楼,每一座宅子都可谓是有价无市。他自己也曾想买上一座,却被杜建思告知房契早就被抢空了。

他甚至还一脸歉意地说:“连我这座宅子都是我叔父自己掏钱买下的,就是怕人说房子都是我家造的,一定手上还有房契,拒绝便得罪了别人。我叔母可是个利害角色,连我这个当侄儿的都讨不到好处,实在是对不住韦刺史了。”

韦诸现在想来只恨的牙痒痒。杜建思作为睦州司马,手下眼线遍布州城,真正能对那六房刁钻小吏发号施令之人,难道章文瑛给他手下提供住所的事还能瞒着他不成?可见这婶侄俩表面面和心不和,一直在争权夺利,实际上都是沆瀣一气、一丘之貉!自己忠直了一辈子,可惜防不慎防,还是被这两个奸诈小人骗了!

自己找那庄宅牙人买宅院,对方只肯给他看那些夯土墙的木屋子,或者是兴仁坊那连成一排的一进小院。

他堂堂一个刺史,怎可居于人下?兴仁坊虽说也都是砖木的房子,但厢房都背靠背地连在一起,若是着火救灾不力,恐怕一排十座住宅都要牵连。何况居住的都是商贾之流,绝非君子所能居住之地。

他只得咬牙买了一座宣宗年间时任浙西督军建造的大宅子。那位当时的权宦准备养老于此,房屋虽然有些老旧,但雕梁画栋很是精美,他也就住了下来。

没想到在陈晟来袭之际,这栋精美的宅院和坚固的砖砌小院相比,便成了鸡肋。韦诸转念一想,自己宅院虽然不能避祸,州衙却是章文瑛精心建造的砖楼,若是带着家丁躲进来倒也无妨。他这心念刚动,便看见州衙最后几个小吏临走时把州衙木质大门的门闩给拔了,直接将大门推得打开。

韦诸顿时有些急了:“你们几个干什么?”

那些小吏唯唯诺诺地不肯讲话,反倒是那个户房小吏颇为泼辣的妇人翻了个白眼答道:“别人过来攻打,不就是图州衙库房里的金银财宝吗?若是州衙也紧闭,叫他们怎么抢了就走,我们的宅院再坚固,也挡不住大军几天几夜的进攻啊!现在敌寇也得到他们想要的,我们只要抵挡一二,他们得不到更多好处,反倒有无谓损失,便自然会自行离去。”

你们这是在开门缉盗!韦诸怒火顿时涌上心头。他正欲开口训斥,却见那几人簇拥着早就跑远了。他走出州衙,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听到那些骑马的女卫士不断呵斥着百姓:“去开元观!去开元寺!去城隍庙!去州学!”他麻木地跟着人流走着,听到前面的人在喊:“开元观满人了!塞不下了!”害怕的百姓推着他往回走,那个女卫士喊道:“不要推搡!不急!”他看到有人摔在地上然后被更多人从身上踩踏而过,跟着人群麻木地走向开元寺,走向城隍庙,走向州学,走向章文瑛来到睦州后建的一座又一座坚固的砖砌院落,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听到负责人喊着:“满人了!塞不下了!”

他心里有些迷茫地想,早知如此,自己为何不修建城池呢?

对了,是因为自己害怕强加赋税徭役会引来百姓造反。修建城池开支巨大,自己爱民如子,实在不舍得驱逐奴役他们。可是自己半生行事谨遵圣人教诲,为何却没有一个百姓在此关头想到自己、感恩自己?

他身旁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到了安全的地方。只剩下两三百人迷茫无措了,突然一个孕妇骑马而来,对着那两个手足无措的女卫士大喊:“杜将军和他两个侄子的宅院现在都空着!让他们去将军府上避难!”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啜泣和欢呼。韦诸极为疲惫地冷眼看着这群从绝望到狂喜的百姓。然而当他准备进杜宅时,却被那位瞎了一只眼的门房留了下来。

他绝对不只是个门房,但今天他站在这里,就是为了当一个门房拦住不该进的人。这个人可以是陈晟,也可以是韦诸。

“为什么?”韦诸不甘心地问。

在他看见自己那具无头的身体之前,他听到那个门房说了最后一句话。“您死在这场劫乱里,敌寇才全部得到他们想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