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唐末第一女夫子(基建) > 第21章 中箭

唐末第一女夫子(基建) 第21章 中箭

作者:风与树的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2:35:38 来源:文学城

朱温不愧是一代奸雄,竟在退兵之际拉弓射箭,欲杀死章文瑛。正在她手足无措之际,一个身穿铠甲的人影从旁闪过,抱住了她。

箭穿透他的肩甲扎进了肩头,鲜血顿时流了出来。章文瑛抬头,映入眼帘的便是杜稜那一双丹凤眼。

她恐慌地搂住杜稜,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去。那些走来走去的人影,那些喧嚣好像跟她隔绝了开来,遥远得像是在另一个世界。眼前似乎只有那一抹鲜血,其余皆为黑白。

良久,章文瑛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浑浑噩噩地陪着杜稜进了卧房,旁边的医师正在给喝了麻沸散取出箭头的杜稜包扎上药。

“吴郎中,我夫君伤势怎么样?”章文瑛焦急地问道。

这位姓吴的郎中乃是吴幄出了五服的族亲,也是章文瑛在这新登县少数信任的人之一。他摇摇头说:“这箭头扎得深,若不是有肩甲挡住,恐怕要贯穿整个肩膀。而今倒不是伤口深浅的问题,而是这箭头。”

他指着那箭头对章文瑛说:“这箭头生锈了。”

章文瑛面如死灰,强撑着送医师离开,回头坐在床边看着在药力下沉沉睡去的杜稜。“你怎么这么傻。”她喃喃道。

生锈的箭头会引起败血症,这是后世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而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伤口细菌感染只有一个办法:自己扛。

诚然有涂大蒜、蜂蜜等偏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加剧伤口感染。

章文瑛叹了一口气,起身吩咐厨娘道:“买些细盐和干净的井水,碗里放一尺纱布煮沸了送进房中来。”在时下,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绝对安全的护理方法。

好在唐末时期两浙已有细盐,虽然价格昂贵但也不罕见。若杜稜是个归义军或沙陀兵士,那便只能等死了。

等杜稜身上不再渗出血,章文瑛便小心翼翼地换了纱布,并仔细用煮沸了的盐水擦拭已经开始慢慢结痂的伤口。

其间杜稜从昏睡中醒来,伸手放在章文瑛的膝头,冲她笑了笑,然后又睡过去。

正在章文瑛整日以泪洗面之际,那位吴郎中诊疗完道:“章夫人,吾认识一位道士,正是杜将军的族叔,乃是浙东名医。您若实在担心,不如修书一封请他过来。”

已经两日过去,杜稜发起了高烧,章文瑛也顾不得许多,只得死马当活马医。她询问道:“我这就写,您师兄居于何处?名号什么?”

对方笑道:“您要找他很容易,他常年隐居天台山,道号东瀛子,姓杜名光庭,字圣宾是也。”

章文瑛慌忙写信并让陈大骑快马找那位道医,此时杜稜正出了一身汗醒转过来,道:“不必寻找,我族叔在天子即位时便被郑相引荐入宫,赐以紫袍。你去处州缙云找他长子杜域。我族兄在医术造诣上超过其父,只是为人口拙故而声名不显。”

处州缙云比天台山好走得多,快马加鞭一人三骑也就一天一夜。陈大也不废话,带上干粮和水壶,拿着信就走。

吴郎中叹了一口气,道:“希望杜将军吉人自有天相。”

*

“我真是受够了这群人!”陆万忠气鼓鼓地坐在床对面的马扎前,一张娃娃脸故作少年老成地皱起:“平日里看到将军可是恭敬,现在将军在家疗养,恨不得立刻再推举一个都头出来!”

章文瑛早已远远地避开,屋内就杜稜和陆万忠两人。他笑笑道:“正常。我生死未卜,自然人心浮动。”

“将军您现在感觉怎么样?”陆万忠关切地问。

“伤口没有发疽,只是高热乏力。”

陆万忠叹了一口气,突然觉得无力。“将军您休息吧,我不叨扰了。”

同样觉得无力的还有章文瑛。自己之前的一些成绩有多少是依靠杜稜狐假虎威所得,她现在总算是感受到了。

远的不说,刚被选举上的司户开始对杜家的砖窑和书肆横挑鼻子竖挑眼,试图敲诈勒索一把税赋。而张三娘等妇女开始遭受来自一些兵士的调戏。

“这些兵士的队正最近正在四处拉拢人,想要当都头。”春桃在守城中获得了不少来自军营士兵家属的人脉,对章文瑛道:“不过自有队正看不下去他们的行径,帮忙护着张三娘她们。大多数人还是在围观,两边都不得罪。若是杜将军能苏醒最好,若是他有了意外他们再下决定。关键是对那几个想要当都头的队正都不服气。除了陆副将,营里没有声望能和杜将军相比的。”

章文瑛知道对方的言下之意,若是杜稜真挺不过来,她最好的出路就是利用陆万忠的好感投靠,并利用自己夜校的人脉和刻坊为其声势。但不知怎的,她就是不愿意行动,敷衍道:“知道了,等陈大回来再说吧。”

此时此刻,她宁愿把希望寄托在那个虚无缥缈的名医身上。她宁愿闭上双眼,祈祷自己的命运不会如此无常。

可是时值乱世,谁又能保证自己在被老天爷偏爱?杜稜少时亦是名门之后,照样家中只留了他一个。再远一点,日后的长安洛阳,又难道不是天街踏尽公卿骨?

世家大族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又谈何容易?很多人在史书上连死亡都懒得被记载和单独哀悼,只化为“食人肉”三个血淋淋的大字。

若说之前的世家大族因为在乱世中能够存活而有傲气,五代十国的大逃杀彻底打断了他们的脊梁。从此中国的历史便进入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时代,在权谋与争斗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章文瑛望着庭院里的落叶,忍不住流下泪来。

“夫人,陈大带着那位杜郎中回来了。”春柳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庭院中。章文瑛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慌忙道:“快请他们进来,直接带进郎君房里。”

她闭目祈祷着上苍,良久,终于再次睁开眼睛。

*

“这病虽然凶险,但好在伤口处护理得当,倒也有两三成希望。若是再晚个两天,我就束手无策了”杜域和吴郎中相比,说话直接得多。好处是避免了病患家属日后医闹,坏处是估计有些人当场就和他吵起来了。

如此下来,他时常被赶出门外,难怪声名不显。

“请杜郎中吩咐,妾身无有不从。”章文瑛行了个万福礼,柔声道。

这杜域倒的确有两把刷子,在时下的艾灸还是直接往人皮肤上烫的情况下,他的艾灸手法已经能和后世相媲美。随后他拿出丹曲敷在杜稜伤口处,并开了方子让章文瑛找人煎服。

看到丹曲,章文瑛整个人都心定了。这玩意儿就是后世的红曲霉素啊!据《天工开物》中记载,此乃唐代部分医师的独门秘方,没想到今日就被章文瑛见到了。

红曲霉这玩意,属于原理大家都懂,但一时半会没法制备的药物。杜稜这伤来得凶险,章文瑛根本没有机会仿照穿越小说培养青霉素等各式抗生素。好在杜域并不是坑蒙拐骗的江湖郎中,而是有真才实学的名医,在高烧五日后,杜稜终于用上了抗生素。

而正如杜域所言,有了抗生素,杜稜才有痊愈的可能。

章文瑛自是千恩万谢地将杜域送到门口,并暗自发誓要翻修这座两进小院,以免再出现不能招待贵客的尴尬情况。好在有孙芪相助,把杜域安排进了县衙。

可能是守城时共患难的关系,孙芪在杜家风雨飘摇之际非但没有落井下石,还暗中帮助了不少。由于守城有功,高骈奏请孙芪为新登县令。

历史的某一个角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裴璩虽然设立了土团兵,但并未过多关注,只把他们作为镇海军的补充力量,任其自生自灭。而高骈正式奏表,以董昌为杭州八都的都知兵马使,钱镠为其副手。杜稜、陈晟、徐及、凌文举等人皆为兵马使。

一纸奏折,彻底将八都兵从节度使的私兵变为朝廷正式力量。而在唐末武在文上的独特时代背景下,意味着杜稜正式成为新登县一把手。

当然,前提是他熬过伤势,基本康复。

好在杜域治病有方,章文瑛护理到位,杜稜长年练武身体素质不错,总算在冬至时节熬了过来。这也令章文瑛松了一口气。

见杜稜有所好转,杜域便准备起身离开。他拒绝了章文瑛赠送的黄金和绢帛,只收了十贯钱的诊金。在诊金动辄数十万的时代,不可不谓微薄。

“那怎么好意思。”章文瑛不安道。孰料杜域听说后便托杜稜转告她:“夫人若是过意不去,便将煮酒的器皿相送即可。”

为了给杜稜消毒,章文瑛不可免俗地仿照穿越小说的前辈们制备了蒸馏酒。当然,她的蒸馏装置极为粗糙,只不过是在平常的铜锅盖子上铸根管子,然后拿个陶罐接在铜管下方。

据杜域所说,章文瑛的蒸馏装置和他在《本草拾遗》中看到的描述有些类似,之前一直苦于无法看到实物。章文瑛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杜稜等人给杜域送别之际,孙芪看到章文瑛做的器皿和蒸馏过的一小坛美酒,吟道:“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与此同时,章文瑛终于收到了家书。浙西,总算又太平下来了。

《宰执天下》中将烧酒作为主角的一个金手指发明,但其实东汉开始炼丹中就已经出现了蒸馏器,唐代已经出现了烧酒,只是金属工艺限制度数不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中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