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唐末第一女夫子(基建) > 第1章 章文瑛

唐末第一女夫子(基建) 第1章 章文瑛

作者:风与树的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2:35:38 来源:文学城

“小儒末座频倾耳,只怕城头画角催。”

中年儒生抚摸着自己优雅的山羊胡吟道,然而很快便被一中年妇人拧住了耳朵。

“又去夜宴,又去夜宴!好不容易中了进士,你这守孝三年,怕是与官场彻底无缘了。去给我找个正经营生,别每天只知道饮酒作诗,你爹生前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都要给你败光了。”

听闻此言,中年儒生愁眉不展,举手扶额道:“如今天子不理朝政,宦官卖官鬻爵,哪里还有地方有个正经营生,难不成你让我去这帮目无君上的节度使手下当幕僚。我好歹也是个进士,你让我座师面子往哪里搁。”

中年妇女柳眉倒竖,叉腰怒喝道:“你倒是留在长安求张舍人啊!你待在钱塘,光过来招募的人就有三批。那姓崔的姓高的和姓董的,这帮武人哪个肯听理,都是二话不说就拿刀砍的主。我娘仨好不容易从战乱里死里逃生,从桐庐来了钱塘,别到头来被你连累了。”

两人正争执不休,忽然一个身穿石青色襦裙的少女掀帘入内,笑道!“爹爹娘亲切莫争执,我有一计!”

中年儒生定睛细看,原来是自家幼女章文瑛。自己在外漂泊已有十年之久,离家时扯着裤腿喊爹爹的总角少女,如今竟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章文瑛之名乃是其祖父章孝标所取。作为当地有名的进士世家,章家可以说是诗文传家的典范,孩子们也是自幼便跟着祖父开蒙读书。

虽然父亲章碣长年在外,但他的诗文一直是孩子们的榜样。尤其是他自创的变体诗,风行一时,如今的才子罗隐、方干等人都纷纷效仿唱和。

然而章文瑛在及笄之年落水后大病了一场,从此却无心诗文,反而研究起了算学和机关术。

一向对几个孙儿要求甚严的章孝标自然愤怒不已,对她严加训斥。然而章文瑛递上一篇策论,立刻打消了祖父的怒火,反而对她赞赏不已。

章文瑛究竟写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她后来就回门烧掉了这篇策论,这成了一个永恒的谜。只是她哥哥偷偷将一篇她写下后扔在一边的《六国论》带给好友传阅,令这帮书生惊叹不已,从此得了个“女翰林”的绰号。

章文瑛还没开口,颇知其女的鲁氏便抬眼送了个眼刀,随后无奈道:“你们这父女俩是一个都不给我省心,说吧,你又准备怎么折腾了。”

章文瑛慌忙陪笑道:“娘亲,您消消气。是阿姊来信,说她听说当地的蓬莱书院如今成了当地士人读书处,而如今的书院山长虽然是白衣,依然被当地官员奉为上宾。爹爹您想要在乱世中洁身自好,又不想得罪如今这些掌权的武夫,何不效仿此举。”

话音未落,章碣抚掌大笑道:“知我者我女也!我章家祖孙三进士,钱塘亦多有文人雅客。若有心治学,又何尝不能比过象山?文瑛,正好在西北角的小院开个偏门,以后就作为书院吧!”

章文瑛心下一顿,失声道:“不可!”

*

两年前,章文瑛穿越到这一千年前和自己同名姓的身体里,颇为不习惯。这种不习惯主要来自于唐朝的落后,而非文化思想上。

恰恰相反,比起她曾经重男轻女到连她免费师范生的学业都想阻拦的父母,真正的唐朝士人作为父母反而开明得多。

章家两个女儿都不善女工,反而一个即便在出嫁后依旧和兄弟闺密诗文唱和,另一个则以文章扬名。而家中长辈不仅不打压她们的才华,还引以为傲。

章文瑛沐浴在祖父和母亲哥哥的爱中,如饥似渴地学习如今的数学和科技知识,顺便模仿着唐宋八大家的文笔议论时政,日子虽然艰苦但也颇为自得。

以至于她差点忘记了自己曾经烂熟于心并引以为傲的教育学知识,忘记了自己是一位教育博士。

唐代的书院根本不是宋代以后的样子!此时的书院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公共读书处。士人一起阅读由山长分享或管理的藏书,乃是读书治学而非讲学之所。

在父母惊诧的眼光中,章文瑛定了定神,道:“若想拒绝招募,光是创办书院还远远不够,父亲您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您的忙碌。您诗文享誉天下,又是新科进士,请您开办书院,招收弟子讲学。”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章碣和鲁氏愣神之际,一旁伏侍的奶娘钱婶连连给章文瑛使眼色,小婢女春桃则是低下了头大气不敢喘一声。

室内鸦雀无声,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

良久,章碣干咳了一声,打了个哈哈道:“等我和崔大夫商量一下吧。”

他口中的崔大夫,正是时任浙东观察使崔璆。还未等章文瑛答话,鲁氏先急道:“千万别商量!”她对丈夫解释道:“此人虽出身高门,却是个贪生怕死、逐利无能之徒,郎君如今结交浙东员外们也罢了,却千万莫与此人为伍。”

随后她抬手指着章文瑛怒喝道:“跪下!”

章文瑛知道自己娘脾气,向来只能顺毛哄,只得委屈跪下。

鲁氏喝道:“三娘,你可知错?”

叫的是小名而非名字,看来娘没有表现得那么生气。章文瑛假意道:“孩儿不该请求父亲讲学。”

“错!讲学目的是兴文教之风,你错不在此,而在你那颗追名逐利之心!三娘,你扪心自问,这一年来你拉着二郎开办书坊刊刻五经,有多少为了求学的寒士,又有多少是为了自己扬名?”

被母亲戳中了小心思,章文瑛羞愧地低下了头。

“开办书坊之事,你只不过出了个点子,全是你哥哥嫂嫂和章伯费尽心血建成。你如此轻易地扬名,更是轻狂起来。这次开办书院,我和你父亲绝不参与,等你办成了你爹自会去讲学的。”

章文瑛跪在地毯上,犹如晴天霹雳。

自己想办法开办书院?虽然娘亲点了头,但对于她一个闺阁女子,难于登天啊!

*

“既然如此,钱财倒不是什么难事,反而合适的人手难寻。”酒楼的包间中,章文瑛的嫂嫂杨柔之一边素手煎茶,一边评价道。

在一旁伏侍的侍女金环忍不住笑道:“小姐,您怕不是想要把家仆给三娘使唤?大人昨夜可发话了,您和郎君都不得插手的。何况您如今有孕在身,郎君嘱咐了不得劳累。”

出身弘农杨氏,陪嫁的仆从侍女都有十来个的杨柔之对章文瑛耸了耸肩。“看来我是帮不上忙了。不过若是缺钱财,你来找我和你哥哥便是。”

辞别自己最大也是唯一的金主嫂嫂,带上幕离,章文瑛带婢女准备前往庄宅牙人的居所,马车却被堵在了半路。

婢女春柳下车查看,回来禀告道:“是铲除王郢的董将军和裴大帅的家人因为一座宅院的买卖吵起来了。”

章文瑛惊道:“裴璩是一手提拔董昌的恩公,怎会如此?”

话音未落,便听到一个清朗的男声笑道:“小娘子一介高门贵女,却比我等武夫还要粗鲁,张口闭口就直呼长者姓名。”

章文瑛喝止住了家仆,掀开车帘下车行礼,轻声道:“车中密语,不知几位军爷在侧,唐突了。”

她隔着幕离看到面前有三四个头戴幞头抹额,身穿窄袖圆领袍的男子,腰中清一色地佩戴革带,革带上挂着佩刀,足蹬黑靴,正是大唐标准的武夫装扮。

其中一个少年约莫十**岁年纪,一双丹凤眼颇有古典感,面白无须,悬鼻朱唇,整个人修长挺拔、腰细膀阔,章文瑛忍不住多看了两眼。那个少年笑道:“娘子不必特地为此赔礼,原也是我等哥几个说笑。”

原来他就是刚才出声之人。

章文瑛点了点头,又行了个万福礼,便欲乘车离开。

站在几人正中、相貌忠厚老成的一位男子半嗔怪地笑道:“杜稜你又贪图逞口舌之快了,好在小娘子没计较。”

原来那个少年名叫杜稜,章文瑛心想。可惜是个武夫,爹爹肯定不喜欢。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脑海中冒出这个念头,被自己吓了一跳。

却听得第三个声音粗声粗气道:“这帮高门贵女不都和裴大帅他老婆一个样!要我看,裴大帅是对我等有知遇之恩,可俺们不欠他老婆小舅子的,凭啥整日被他们斜着眼对待!董大哥也是为讨一个公道,闻三哥你太过担心了!”

原来是为此起了争执。章文瑛略有些了然。但她转念又想,董昌真是只为讨个公道吗?事实上,她对五代这帮武夫都没什么好感。

就连最为良善,不争夺天下只守护一方平安的钱镠,手上照样沾了不少无辜之人的鲜血。

正当她放弃前往牙人住处,掀开车帘吩咐马车夫掉头回府时,听到那个忠厚的声音无奈道:“钱镠你还是这么容易暴怒,小心吴娘子和你退婚。”

章文瑛准备放下车帘的手一顿,转头又看了那几人一眼。却见另外两人中一人低头看地,另一人瞪眼过来,相貌丑恶,心道,这大概就是钱镠了。

自己似乎在无意之中得罪了这帮武夫,想起了来到自己家中拉拢父亲的三批人,章文瑛对未来开始有了担忧。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是这乱世之中,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父亲亦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书生,该怎样独善其身呢?

参考文献

《唐代科举与文学》、《旧唐书》、《唐中书门下两省属官年表》、《全唐诗话续编》、《唐代浙江西道研究》。女主父亲原型章碣,又名章鲁风,乾符三年在张读手下中进士,然后隐居老家,最后死于钱鏐之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章文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