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棠棣赋 > 第5章 小木剑(二)

棠棣赋 第5章 小木剑(二)

作者:不吃鸡鸭鱼的美少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05:58:06 来源:文学城

故事讲到这里,晏清已经没有初时听故事的那般激动喜悦的劲儿了。

取而代之的是心中无尽的悲凉和无法言说的压抑,那时候的他还不懂为何父皇要给自己讲这样一个故事,可是当他抬头看向父皇时,他只看到他眼里如枯井一般的死寂和绝望。

他起身抱住父皇,试图将他从那口枯井之中拉拽出来,莫名的自己却哭出了声。

这一哭,父皇才回光返照般活过来,心疼的把他抱坐在腿上,一个劲儿的拍哄他,一如当初那个人对他一样。

“父……呜呜呜……皇……”

皇帝用自己的袖子替他擦干眼泪和鼻涕,问他怎么了。

八岁的晏清哭得跟半岁的晏洵一样,抽抽嗒嗒的说“我……呜呜呜……以后……嗝……以后……嗝……再也……呜呜呜……不当……嗝……长舌……长舌男了……呜呜呜……”

“父皇……嗝……不要……嗝……再讲故事……吓我了……哇哇哇哇……”

承平终于被他的哭嗝逗笑,将他抱在怀里越抱越紧,好言相劝。

“那你还想知道,你师傅的有没有人喜欢的事吗?”

“呜呜呜……不想了……”

承平帝久久没有回应,末了,声音低哑:

“所以你师父说的没错,追着别人问的长舌男确实很讨人厌。”

说着说着,晏清就抽抽嗒嗒的没了动静,想是白日里就累着了,这会儿一哭累了就直接睡了过去。

承平帝抱着他,一路抱回他的寝殿,给他掖好被角这才离开。

等回到翎英殿,承平帝从博古架上最上面取下一个黑色的匣子,用钥匙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封信。

信封上面写着柏弟亲启,信封的开封处已经磨损的快要撕裂开了,想来经常被人打开又合上。

抽出信纸,里面内容并不长,看得出来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写的,十分仓促。上面的墨迹好几处已经被晕开,但依稀可以通过上下文辨别是什么意思。

见字如面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为兄恐已深陷敌营,若不慎一息尚存,被以命相挟,请让沈鞍亲手射杀,他是我朝最善骑射之人,定能让孤体面赴死。

若为兄战死,也请柏弟切勿悲伤过重,定要保重身体。

孤乃太子,自幼便被教导应以天下重、以社稷重、以百姓为重!若我皇族面对这般挑衅与屠戮选择明哲保身一直闭门不出,今后还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和满朝文武。

孤唯一对不住的只有父皇和柏弟你。

为子不孝,让父皇白发人送黑发人。

为兄不悌,答应让你此生逍遥,却将天下之重交托于你。

最后,若此去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

枫不敢奢求你们的原谅,唯有再三顿首拜上。

烛火明灭之际,皇帝的肩头耸动,泣不成声。

翌日

晏清顶着昨日哭肿了的双眼,站在沈鞍面前,沈鞍不由觉得新奇。

这大萝卜头平日里很是能端着一副沉稳的样子,究竟是何事让他如此哭成这样。

“殿下这是怎么了?”

晏清一脸无辜的看向他:“师父,我以后再也不做长舌男了。”

沈鞍愣了一会儿,然后捧腹大笑,这大萝卜头竟然因为自己说他长舌男而哭成这样嘛。

一想到他昨日定是躲在被子里,嘤嘤哭泣的样子,他竟意外觉得有些许遗憾,自己竟然没亲眼看到这张脸嚎啕大哭的模样。

他摇了摇头,学着少时读书时少傅的样子,一板一眼的道:“咳咳,既然你已知错,为师便不再说你是长舌男了。”

说着从腰后抽出一把小木剑,递给他。

“你如今年岁不适合用真刀真枪,接下来我要教你剑术,这柄小木剑你先凑活着用着吧。”

晏清欣喜若狂的手下这柄小木剑,剑身上还歪歪扭扭的刻了一个“清”字,虽丑陋但极为深刻。

他随意挥砍几下,只觉得顺手的紧。

“谢谢师父!徒弟定会好好跟师父学剑的!”

沈鞍:意满离。

“师父你去哪儿?不是还要练剑吗?”

“哦哦哦,对对对,忘了正事了。”

————————————

承平十四年

晏清十三岁,晏洵五岁。

北门关传来消息,因着北境大旱,草原上水草枯竭,鞑虏屡屡犯境。

朝中文武大臣的意见空前绝后的高度统一。

打!!!

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将鞑虏蛮夷打到灭族最好!

这些年朝廷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众人都默契的不再提起当年的“靖江之难”。

倒不是故意遗忘,而是不敢、不愿惊扰罹难的亲人和百姓。

当初贼首侥幸逃脱,山河破碎百废待兴。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等待着那个一击毙命的机会,方能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

如今他们终于等到了。早朝时请战者比比皆是,都恨不得亲自上阵啖其肉饮其血,将所有国仇家恨都亲手了断。

下了朝后,承平帝留了几位军机大臣商量细则,沈鞍就在此时敲响了御书房的大门。

想当年靖难结束后,任凭皇帝如何挽留,沈鞍都执意随着入京支援的平西王一同去了西南。

承平帝帝见他去意已决,便不再强求。

走了也好,留在京中也不过是月寒日暖共煎人寿罢了。

而今日,却是沈鞍进京以来,二人第一次正式见面。

沈鞍久违的行了一个大礼,山呼万岁。

“臣,平西王副将沈鞍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承平帝转头挥退左右,并对其他人下了逐客令,连忙亲自上前要去扶他。

沈鞍却匍匐在地,丝毫没有要起来的意思。

“你也是来请战?”

“是。”

承平帝一改人前的姿态,扯了个软垫坐在地上。

“你起来,我不拦你。”

沈鞍惊诧抬头,他知道前朝许多人请战,各个骁勇善战,与鞑虏不共戴天,还有许多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老臣也都颤颤巍巍的表示自己也能一战。

这不闹吗?总不至于打个鞑虏,整个朝中都倾巢而出吧。

不过总之,竞争很激烈,而他这些年在西南,朝中早就没了根基,很难争过那群人。

他来之前下定决心,皇帝若是不允,他就一直长跪不起。

总之,哪怕是以小兵小卒的身份,他也一定要去。

“朕要你去,执天子剑,替朕杀敌。”承平帝起身,从案上取下一柄华贵宝剑递给沈鞍。

沈鞍又重重磕了个响头,久久不起,直到承平帝胳膊都酸涩起来了开口催促他,他才起身从皇帝手中接过剑。

“臣定不负陛下、不负我大祁百姓!”

“不过,还有一事,你得答应朕。”承平帝将他扶起来,一把把他按在椅子上,又揉了揉酸涩的手臂,缓缓说道:

“此去,你得带着大皇子晏清去。”

“不行!”

“不行也得行,这是圣旨~”

沈鞍从几欲从座位上站起来,都又被承平帝眼疾手快的按下去,却拦不住他那嘴,连珠炮似的,哪里像不善言辞的莽汉武夫。

“行军打仗绝非儿戏,刀剑无眼、敌军狡诈、蛮夷奸险,大皇子尚且年轻怎可轻易上战场,若有个万一伤及国祚,臣万死难辞其咎!”

“沈鞍啊!你有你的仇要报,我也有,但我不能去,可是清儿他得去!”

承平帝看着他,眼里不容丝毫拒绝。

“就算是为了先盛德太子,他也得去!清儿此生绝不能只做一个久居庙堂之高的木雕泥塑,朕要他亲眼看着这个天下的太平是怎么来的,朕要他知道朕的承平是谁给的,承的是谁、平安顺遂的又是谁!”

“陛下……”

一声惊呼,沈鞍眼里的震惊动容,比听到让晏清随军的消息时更加震撼。

当年先太子薨逝,追封圣德太子。朝局稳定后才得知此消息的先帝也没受住打击驾崩。

那段时间举国上下皆缟素加身,京城内办丧事的人家更是没停过。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国丧未过,承平帝就力排众议商定了和前太子妃同宗姐妹的婚事。

当时他闻听此消息时,就百思不得其解,以他对承平帝的了解深知承平帝绝不可能做出此事,可事实摆在眼前,他也不得不信。

而立后时,他早就随军到了西南,再后来,他断断续续收到消息竟是皇后早产诞下皇长子,他纵使再不信也不由得不信了。

叹只叹果然皇权弄人,人心易变。

先帝和先圣德太子尸骨未寒,他竟这般……这般……唉!

人不会一夜之间判若两人。所以之前的他所谓的醉心山水不在朝堂肯定是装的!对!一定是装的!

可恶!

至此,沈鞍便一口气堵在胸口,发誓再也不回京,若不是这次避无可避,他才不会回京城给他那些个儿子当师父。

是以,他进宫以来也处处躲着承平帝,他习武多年耳聪目明,每次他一靠近,他就找机会遁走。

承平帝也不傻,虽不明就里却尊重。这些年来二人早已默认了这样的“默契”。

今日若不是为了出征之事他定然也不会来。

可刚刚在听到承平帝那一番话,他似乎脑子里有个关窍通了,想到大萝卜头那张似曾相识的脸,突然明白了许多事情。

“陛下,您……”

沈鞍又是一声惊呼,却比前一声低了许多,带了更多的疑问在里面。

承平帝却不多言,坐回座上轻啜了一口早已冷掉的茶汤。

“清儿得去,且朕要他以普通人的身份随军,你可明白?”

沈鞍只觉得莫名其妙,他摇了摇头。

“不明白。”

承平帝看着他清澈的眼神欲说还休,无奈深呼吸一口气一字一句道:“算了,你不需要明白!”

“臣明白!”

“……”

“去吧,你去跟他说。”

沈鞍张大嘴,指了指自己:“我!?”

“算了,还是朕去吧。”

要是按照沈鞍过往的脾气,他高低得回怼两句,可是今天他却没有想起这个脾气。他有太多情绪和想法需要消化了。

“那微臣先告退了!”

“去吧!战场上照顾好清儿,虽然朕会派两队人马暗中轮流保护他,可你也不能懈怠,战场这一课你任重道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