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探花郎的极品二嫂 > 第16章 第十六章

探花郎的极品二嫂 第16章 第十六章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23:10:42 来源:文学城

“娘已经气病了,都病得有半个月了,这两天病好了,我才能进城看你们。”杜黎面带无力,他努力打起精神说:“三弟月初离家之后,他这二十多天也没回去过,我顺道来看看,他别再出什么岔子了。 ”

孟青算算,说:“十天前他来找过我,还给望舟送来一个护身符和一柄桃木剑,怕望舟跟我去纸马店会看见脏东西。”

杜黎低头,他扶着孩子的头把他竖抱起来,说:“算他还有个叔叔样儿。”

望舟看不见他娘,他瘪嘴大哭,孟青走到他能看见的地方,但没伸手抱他,她逗着孩子问:“你还没说蚕为什么死光了,得病了?”

这事还要从李红果绝食讲起,她绝食之后,锦书和巧妹没心思喂蚕,养蚕的活儿就落在杜母身上。那几天下雨,杜黎和杜明要去稻田看水,回来的时候会顺带撸两筐桑叶,但他们兄弟俩只负责摘桑叶,擦桑叶上的雨水是杜母一个人弄,偶尔杜父无事可做的时候会搭把手。也不知道老两口谁疏忽了,桑叶上的水没擦干,又厚厚在蚕箔上堆一层,桑叶和桑叶黏在一起不透气,蚕捂死了一堆。

“一夜之间,蚕被捂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不知是受惊还是怎么了,陆陆续续都得了蚕僵病,半个月前全死光了。”杜黎说。

“大嫂绝食?为什么事闹绝食?”孟青从他的话里又发现一件奇事,她想笑又不敢笑,酝酿好一会儿,还是如实地暴露了想看热闹的嘴脸:“我走之后,你们家里还这么热闹?”

还热闹呢,她不在家也没落个清净,家里的蚕死光了,他娘还把这个事怪在她头上,怨她把孟家的晦气带回去了,所以家里才人不和事不顺。

“为让爹娘出钱供锦书去上蒙学,当时爹娘是答应了,蚕死光之后,这事估计又泡汤了,大嫂白挨几天的饿。”杜黎选能说的说。

孟青无语,“我走的那天给她递话,她犹犹豫豫不敢接话,她当时果决一点顺着我的话说,拼着拿不到钱不放我跟三弟走的决心,多多少少也能从你爹娘手里掏一笔钱。她有那笔钱,不用爹娘供,自己也能送锦书去上蒙学。”

“当时没那个头脑,我们走之后,她估计后悔了,跟大哥一商量,两人演一出绝食的戏。”杜黎还挺佩服李红果的,后悔了敢打补,面上看着老实,其实挺有心眼,是个聪明人。

“你们家还有得闹。”孟青说。

杜黎喜闻乐见,家里不太平,他能翻个水花,家里要是太平了,他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但凡有个意见,老老少少联起手来打压他。

“要我说,你爹娘松松手,漏一笔财让到你跟你大哥手上,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家里的收入都攥在你爹娘手上,一家老小的心思都盯在那笔钱上,一个人多花了,另一个人就不痛快。”

“怎么可能,父母在不异财不分家,律法都是这么规定的。”杜黎下意识说。

孟青暗骂他迂腐,她白他一眼,“我爹娘都健在,孟春还没成亲呢,他攒的就有私财,我爹娘也知道。”

杜黎沉浸在她给的白眼里,他扯个笑,不敢再说话,生怕说错话惹她不高兴。

“你家有六十亩永业田,这六十亩地种的是桑、榆、枣树,你跟你大哥溜边再种上百棵柑橘树,日常你俩打理,卖果子的收入你俩分。”孟青暗戳戳指点他。

杜黎听进去了,但买柑橘树要本钱,他爹娘肯定舍不得给,看孟青的意思,她估计愿意替他掏钱买柑橘树。但他不想用她的钱,更不想他大哥来占他们夫妻俩的便宜。

“我会想想。”他敷衍一句。

望舟突然大叫一声,杜黎和孟青都惊了一跳。

“他咋了?”杜黎问,“尿了?”

是恼了,他要孟青抱,但孟青一直不理他,他发脾气了。

“我来看看。”孟青伸手接过孩子,她指着杜黎跟孩子说:“望舟,这是你爹。”

望舟脸一扭,藏在她怀里贴得紧紧的。

杜黎悟出孩子的意思,他搓搓手,不自在地说:“这么小就知道认人了?挺机灵,机灵好啊。”

“你这次来能住几天吧?你多住几天,孩子就跟你熟了。”孟青想让他留在这儿住些日子,她想给他补补身子,再瘦下去,他但凡病一场能要他半条命。

杜黎望着不肯看他的儿子,说:“行,我住几天。”

“我听孟春说女婿来了?”孟母回来了。

杜黎赶忙去前院,“娘,是我来了。”

“又瘦了,家里忙啊?”孟母在纸马店听孟春叨叨说他姐夫日子过得苦,她回来一见还真是,老头子的衣裳挂在他身上空荡荡的,能当船帆了。

“娘,他这次能留下来住几天,你宰两只鸡给他补补。”孟青跟出来说。

“行,我这就逮鸡,晌午就炖,下午没要紧的事,午饭晚点就晚点。”孟母脚尖一拐,撸起袖子朝鸡圈走去。

杜黎去拦,孟家就养了十只鸡,不知道孟青回来这大半个月有没有杀鸡,再宰下去,下蛋的鸡都没有了。

“不专门为你杀,我们也吃。你这孩子,回自己家了还客气什么?让开让开,鸡肯定是要杀的……”孟母抓到一只鸡,她攥着鸡脖子拎出来,说:“快把圈门关好,别让它们飞出来了。”

杜黎仔细一数,圈里只剩六只鸡了……

孟母晌午宰一只鸡炖了,第二天又抓一只鸡宰了,杜黎连吃两天的鸡,吃得想掉眼泪,第三天说什么都不让宰鸡了,甚至说出再杀鸡他就要回去的话。

鸡是不宰了,孟青自掏腰包去乐桥一带的大市买羊肉,杜黎跟在后面拽她,不停地劝:“天都热了,再吃羊肉上火,别买别买。”

“你瘦得快成竹竿了,吃一头羊都不会上火。”孟青头也不回地说,“店家,割三斤羊肉,要后腿肉。”

“要不买猪肉吧,猪肉便宜……”

孟青扭头递给他一个眼神,他立马不啰嗦了。

羊肉二十五文一斤,三斤七十五文,孟青递钱的时候,杜黎忍不住说:“再添十五文够买一石米了,一石米能吃一个月。”

“再来一斤羊肉。”孟青不惯他。

“够了够了,我不说了。”杜黎接过羊肉,他赶忙推着孟青离开肉铺。

孟青睨他一眼,她没好气地说:“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抠下来的钱也没花在你身上,你瞧瞧你把这副身板亏待的,净剩骨头了。”

杜黎嘴硬,他拍两下大腿,说:“还有挺多的肉。”

“你怎么不拍到屁股上去呢?那儿的肉更多。”孟青噎他,她领他去布行,给他挑一件灰白色圆领短衣,一条皂色袴裤,幞头和腰带也买新的。

“家里还有衣裳,去年跟你成亲的时候新做的两身,都还没怎么穿过。我这是来的时候打算下午就回,就没带换洗衣裳。”杜黎不想她再花钱,不想买新衣裳。

孟青理都没理,她递出去四十八文钱,拿着一身粗布衣裳离开布铺。

回去的时候没坐船,两人一路走回去,孟青受够了路上行人看他的眼神,到家她就叫他把身上的衣裳换下来。他长得不错,但气场弱,穿上她爹的衣裳,沉闷的颜色越发压身,看着像个游魂。

“以后再来城里,你换上你的好衣裳,穿得体面点。”孟青嘱咐他。

“我这次来之前要先去地里摘桑果,我担心好衣裳染上色,才穿的旧衣裳。”杜黎解释。

“摘了桑果再回去换身衣裳不行?”孟青扯开腰带重新给他系,系好之后她退几步打量一番,说:“这样就精神多了。我去炖羊肉,你去书院一趟,看能不能遇上三弟,喊他一起来吃羊肉。”

“还喊他啊?”杜黎不想去,他过来住几天已经挺麻烦孟家人了,但这好歹是他岳家,他占个女婿的身份,占便宜也理所当然。但他再把他兄弟也带来一起吃喝,那是占便宜没占够,不要脸。

“我找他有事,快去。”孟青推他,浸过墨水的黄麻纸晾干了,可以糊裱了,她打算让杜悯通知顾无夏来一趟。

杜黎这才出门,他走出嘉鱼坊遇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人,她住在孟家隔壁,两家是邻居。他主动打个招呼:“刘嫂子,哄孩子呢。”

“对,带孩子出来转转。”刘嫂子没认出人,她多看两眼,迟疑地问:“你是孟家的姑爷?我差点没认出来。”

杜黎看她在打量他,他瞬间领悟到孟青话里的意思,他来岳家穿得不讲究,给孟青丢人了。

一路走到儒林坊,杜黎脸上的窘意还没散尽。抵达崇文书院,他拍拍身上的衣着,上前问门房:“阿叔,杜悯在不在书院?他今天没出门吧?我是他二哥,能不能进去找他?”

“找杜学子啊?他半个时辰前跟谢夫子回去了。你顺着那条路走,走到第二个巷子拐进去,巷口头一家是谢夫子的家。”门房态度热忱地给他指路。

杜黎道谢,他站在书院外犹豫一会儿,选择找过去。靠近门房说的第二个巷子时,他看见杜悯站在巷外傻笑,高兴得像捡了钱一样。

杜黎从没见过杜悯的这一面,他驻足看一会儿,笑着走过去:“三弟,捡到金子了?这么高兴。”

“二哥?”杜悯回神,他敛去两分笑,问:“你怎么在这儿?来找我的?”

“你二嫂在家炖羊肉,让我来喊你一起去吃顿好的。书院的门房说你去谢夫子家里了,我过来看看。”

杜悯摆手拒绝,“我不去,我在谢夫子家吃过了。”

杜黎望天,这会儿还不到午时,大多数人家才生火煮饭,谁家午饭吃这么早?

杜悯也不解释,他抬脚往书院走,随口问:“家里是不是在煮茧缫丝了?你来接我二嫂回去帮忙?”

“不是,你二十多天没有回去过,我过来看看,担心你出事了。”杜黎说,“你二嫂找你有事,你今天不跟我去吃饭,明天早点去一趟。”

“行,正好我也有事跟她商量。”

“你什么时候能回去一趟?娘病了,你回去看看她。”杜黎问。

“娘生病了?什么病?什么时候病的?”杜悯停下步子,他关心地问。

“今年养的春蚕死光了,娘为这事气病了,病了半个月才好。”杜黎把家里的情况跟他说,“我让爹娘拿钱再买几千个蚕茧,织的绢布交完绢税,还能卖几匹,扣除买蚕茧的钱,还能赚个一贯钱。唉……爹娘舍不得,他们打算养夏蚕,但夏蚕还更容易生病,别到时候又白忙一场。你回去劝劝,我的话他们听不进去。”

杜悯冷下脸,脸色极为难看,他怒气冲冲地问:“春蚕死光了?你们在干什么?家里那么多人还不能好好养蚕?一万多条蚕全死了?怎么就死光了?”

“你冲我嚷什么?”杜黎不高兴,他也来气了,指责说:“你又没养一天蚕,连桑叶都没摘过,蚕死光了跟你有什么关系?”

“跟我没关系?一万多条蚕,织的绢布交完税还能卖四五贯钱,四五贯钱啊!你娶个能赚钱的媳妇就不拿钱当钱了?”杜悯气得失去理智,开始口不择言。他为卖出去一对纸马,三番两次在顾无夏面前伏低做小,挖空心思引顾无夏去纸马店。为写策论,他熬夜看经书查民俗,跑完寺庙跑道观,腿都跑细了,脸都笑烂了。

“我费力一场卖掉两个纸马,赚的钱还不够补家里的窟窿。”杜悯越想越气,“我费心读书,还要操心赚钱,我试图减轻家里的负担,你们却在拖我后腿。”

杜黎顾不上跟他计较,他紧张地看四周,“你闭嘴,胡嚷嚷什么。”

杜悯深吸一口气,他吞咽下怒气,冷静下来后,说:“夏蚕要养,能活多少活多少。蚕茧也要买,能赚点就赚点。”

“你说得容易,又要织绢还要养蚕,家里忙得过来?到时候娘又要闹着让你二嫂回去做饭,你二嫂不回去,你大嫂也要闹。”杜黎没好气说。

“那你说怎么办?你们给望舟办满月宴花七八贯钱,一季早稻没了,蚕桑再颗粒无收,今年就指望晚稻赚点钱?那才多少?”杜悯质问。

杜黎愕然地盯着他,“你对望舟办满月宴也有意见?”

杜悯扭过头不说话。

杜黎心凉,“杜悯,大哥有意见我能理解?你凭什么有意见?你能算清你念书花了多少钱吗?我今年二十二岁,十岁就下地割稻,种地十二年,吃的米吃的菜是地里出产的,穿的衣裳是大哥不要的……”

“闭嘴!不要说了。”杜悯大叫一声,他咬着牙瞪着眼,几次张嘴都说不出话,最后一抹眼泪,压住哭腔无力地说:“对,我欠你的,我欠你们的,我亏欠家里所有人。行不行?满意了吧?可我能怎么办?不读书了吗?”

杜悯说罢跑了,杜黎喊了两声,看他头也不回,他气得朝石头踢去一脚。

明晚八点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