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探花郎的极品二嫂 > 第11章 第十一章

探花郎的极品二嫂 第11章 第十一章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21:14:00 来源:文学城

快到村口时,孟青遇上两个挎着洗衣筐的妇人,对方看她抱着孩子,杜黎和杜悯都提着行李,二人的目光变得意味深长。

“孟青,你这是要去哪儿?又回娘家?我们杜家湾留不住城里的姑娘啊?”其中一个妇人阴阳怪气地说。

孟青仔细辨认两眼,面容眼熟,但她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印象中她跟她们没怎么打过交道,更别提得罪过她们,她们对她有这么大的怨气,也是奇怪。想来是她的性格和行为与她们格格不入,她们看不惯她,或是有人在背后说她的坏话。思及梦里她游荡在村里,听到的集体讨伐污蔑她的话,她心思一转,忍住阴阳嘲讽的话。

“对,我带孩子回娘家住一段日子。”孟青似无所觉,她笑着指一下杜悯,说:“我小叔子念书辛苦,他在书院舍不得吃好的,吃饭将就,还常熬夜温书,今年瘦了不少。我公婆忧心他弄坏身子,恨不能自己去城里赁房照顾他,但又舍不得家里的田地。他们念着我带着幼儿在家也帮不上忙,就商量着让我带孩子回娘家住,每天做点好菜送到书院给他补补。”

杜悯脸色一变,在对上孟青的眼睛时,他不是很乐意地认下这番说辞,“麻烦二嫂了。”

对面的两个妇人闻言,态度立马和善起来,另一个妇人温言细语地说:“你们家孵出这么个金凤凰,是要仔细照顾。”

“五嫂子,什么金凤凰银凤凰,不要这么说,我担不起。”杜悯不好意思。

五嫂子哈哈一笑,“担得起,我们杜家湾的金凤凰。”

“船来了。”被忽视的杜黎不得不出声。

“不耽误你们了,快去。”两个妇人让开路。

“船家,船家,等等,我们要搭船。”杜黎提着包袱大步跑向渡口。

这是一艘专门载客的船,船上还没有其他乘客,孟青抱着孩子上去钻进船蓬里,船离岸时一个晃荡,她跟着身子后仰,睡在襁褓里的孩子被吓得哇哇哭。

杜黎掀开布帘钻进来,“怎么醒了?饿了?我来抱?”

“头一次坐船,他估计还不习惯船在水上飘的感觉。”孟青抬手搭上衣扣,她往外瞥两眼。

“我去外面守着。”杜黎明白她的意思。

孟青等船帘落下,她解开衣裳给孩子喂奶。

杜悯见杜黎进去又出来,船蓬里孩子的哭声也变得含糊,他当即明白了,一脸不自在地走到船尾坐下。

“小哥,你抓紧了,别掉下去了。”船家提醒。

“不会。”杜悯摇头。

“船家,你的橹入水浅一点,船慢一点,别让船太晃了,我们还带了个才满月的孩子,今天是头一次坐船,他不习惯。”杜黎听孩子又在哭,他好声好气地提要求。

“天色都变了,船慢了赶上下雨,船越发不稳当。你们也是,孩子才满月怎么就抱出来了,还是这种天气。”船家不满。

杜悯不免愧疚,他回首望,离村还不算远,他开口说:“二哥,我们要不先拐回去?等个好天再出发?”

杜黎心动,“你等等,我去问问你二嫂。青娘,今天风大,河面不平静,我们先拐回去,天好了再回城?”

孟青一脚蹬在船舷上稳住身子,她不晃,孩子就不害怕。

“算了,快到梅雨季了,一场雨能下五六天,到时候河里涨水,行船更难。”孟青拒绝,“你进来扶着我,我不晃孩子就不哭。”

杜黎进去,他坐在孟青旁边,一脚蹬着对面的船舷,一脚踩着船底发力,他把自己打造成一把椅子,孟青抱着孩子靠在他怀里,水上的风波顿时被削弱。

孩子不哭了,他安安分分喝奶。

杜黎抬头望着篷顶,说:“以后你想回来,你托人捎个信,我去接你和望舟。”

“你有空多去城里看我们吧,我带着孩子,出行麻烦,你一个人行动方便,说走就走了。”孟青没有主动想回来的时候。

“你一直住在娘家,村里又有人嚼舌根。”杜黎主要担心这一点。

孟青抓住他的胳膊,她压低声音说:“回头你跟你爹娘说,我住在娘家是为照顾三弟饮食,让他们也这么跟村里人说。如此一来,村里的风言风语就少了。”

“也行。”杜黎答应下来,“我们离开家的时候就该这么说的,也免得大哥大嫂有意见。”

“没想起来。”孟青也暗悔,这个由头多好。

“算了,有意见就有意见吧,让大哥也尝尝被家里人合力欺瞒的滋味。”家里乱成这个样子,杜黎还挺高兴。

孩子吃饱了,船也从支流涌进江南河,这条河道是人工开凿的运河,河面开阔,河中央水流较缓,乌篷船浮在水面稳当许多。孟青把孩子递给杜黎抱着,她走到船板上透气。

运河上往来的船只多,有捕鱼的,也有运货和载客的,河两侧浪大水急,放排人借水运送竹子,喊号子的声音响彻河两岸。

“二嫂,望舟没受惊吧?”杜悯从船尾过来。

“哄睡了,他爹抱着呢。”孟青回答,“三弟,你觉得我在村头跟五嫂子们说的说辞没问题吧?你要是没意见,回头我让你二哥跟爹娘对好口风,以后就这么说,免得村里人对我长住娘家有意见。我们一家和和气气地过日子,不让外人看笑话。”

杜悯毫不犹豫地答应,“二嫂也没说错,这件事因我而起,在这方面你是为照顾我,才带着我侄儿舟车劳顿地回城。他一个小儿一点点大就要受罪,我这个当三叔的,心里着实不好受。”

“三弟能体谅,我心里很是熨帖。”孟青心想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她有意拉近关系,问:“三弟,我能进崇文书院吗?家里要是炖好肉好菜,我给你送一份。我要是走不开,我就让望舟舅舅去送。”

杜悯拒绝,孟家毕竟是商户,他私下并不乐意跟孟家人多有往来。

“二嫂,我不是日日都在书院,你们不一定能在书院找到我,你们要是跑空了,我心里挺过意不去。日后我要是嘴馋想吃好的,我去拜访叔婶,你们给我做一顿好菜,吃不完的我带回书院吃。”杜悯说得极为亲近。

“行。”孟青不勉强。

两人之间再无话,杜悯却一脸的欲言又止,孟青撇开目光,她紧了紧衣领,说:“河上水汽太重,湿乎乎凉飕飕的,我还是回船篷里吧。”

杜悯皱眉,他伸手阻止,“二嫂,等等。”

“三弟,还有事?”孟青不解。

“二嫂,你看爹娘那边已经没意见了,村里的风言风语也解决了,你没什么后顾之忧了吧?我写给你的两张凭据是不是该还给我了?”杜悯不再暗示,他选择直接明说。

孟青顿时恼火了,她高声质问:“三弟,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总觉得你不信任我?你疑心我会害你?我在你眼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船家好奇地看向他们。

“二嫂,你小声点。”杜悯心说她怎么像个泼妇,他羞得脸发红,嘴上不承认:“我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这事没意思透了,我们干脆散伙算了。”孟青不耐烦,她掀帘子进船篷,撂下一句话:“那玩意儿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我哪会带在身上,撂在家里了,等我回去就给烧了,你就放一千万个心吧。”

“什么事?”杜黎看向杜悯,他不高兴地问:“你惹你二嫂做什么?”

“我没有……”杜悯有苦难言,孟青说发作就发作,她闹这一场他心知她轻易不会把两张凭据交出来,偏偏他还真担心她甩手不干了。

他被她摆了一道,气得心里火烧火燎的。

杜黎看向孟青,她气鼓鼓地绷着脸,一副火大的样子,但目含狡黠,不像吃亏了,他权当没看见这一出。

杜悯看他这个样子,越发来气,只质问他是什么意思?

江南河和太湖水域相交的地方有渡口,船行至渡口接上五位乘客,有陌生人在,之后的路程,杜悯没能再跟孟青搭上话。

船过水门进吴门,抵达鱼市,后上船的五个客人上岸,孟青和杜黎也在这儿上岸。

“看天色,过了晌估计就要下场大暴雨,雨天出行处处不便,我就不留你跟我们一起回孟家吃饭,你从这儿直接坐船去书院。”孟青跟杜悯说。

“船家,劳你送我三弟去崇文书院。”杜黎掏钱。

“二哥,你们走吧,船资我来给。”杜悯有气无力地说。

杜黎掏出二十个铜子递给船家,“够吧?”

船家接过一数,一文不多一文不少,他把船资丢褡裢里,说:“逢双的日子,我的船上午进城,下午出城,你们再坐船还搭我的船啊。”

杜黎点头,他抱着孩子先上岸,孟青随后。她上岸后扭身跟杜悯说:“三弟,你安心读书,把心思放在念书一事上,此事疏忽了,再多的思虑都是空想。”

杜悯立在船头没有说话。

船离开渡口,客船汇入往来熙熙的渔船行列,一眨眼就找不到了。

杜黎和孟青抱着孩子拎着行李也离开渡口。

二人径直去嘉鱼坊,循着河道走,抬头就能望见一座高塔,高塔所在之处就是瑞光寺。回到熟悉的地方,孟青浑身舒畅,她跟杜黎闲聊:“我小时候闲着没事就喜欢往这儿跑,数过路的大船,有时候还去鱼市看渔民卖鱼。”

“我在鱼市见过你。”

“什么时候?”孟青回忆,她丝毫没有印象。

“四年前,是个夏天,收完早稻种晚稻的时候,我跟我大哥在田里逮三桶泥鳅和鳝鱼,我们搭船想来鱼市给卖了,进鱼市就撞见你在跟一个鱼贩在吵架……”

提起跟鱼贩吵架,孟青顿时想起来了,“那个鱼贩是奸商,见我年纪小,想把半死的鳜鱼卖给我,我不肯,我要自己挑,他就甩脸子,称鱼的时候还溅我一脸腥水,我就跟他吵起来了,最后那条鱼也没买。”

“他气得要揍你,你威胁他你家里是开明器店的,他敢动你一下,你就让你爹做法诅咒他,让他祖祖辈辈都倒霉。”杜黎笑,“我丈人真懂这个?”

“吓唬他的。”孟青得意地笑,“那个鱼贩脾气不好,我那会儿真担心他动手打我。”

河上出现一道拱桥,孟青和杜黎从桥上过去,拱桥的另一端矗立着一座茶寮,煮茶的茶博士是孟青认识的,她停下步子说几句话。

绕过茶寮过几座民房,再过一道拱桥就到嘉鱼坊了。

孟家就在坊口,大门上落着锁,家里没人,孟青从衣襟里掏出一根青色的绳子,绳上串着两把黄铜钥匙。

明晚八点见,可算发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