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爷的掌心谋 > 第7章 营前论道

太子爷的掌心谋 第7章 营前论道

作者:畅音阁一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8:16:44 来源:文学城

京郊大营内,旌旗迎风舞动,将士操练声响彻云霄。

殷天傲身着玄甲,威风凛凛,领着宁殊踏上点将台。台下数千精锐挥汗如雨,阵型变换间杀气腾腾。

“怎么样?”殷天傲语调中透着不加掩饰的骄傲。

宁殊仔细观察着眼前这支军队——步伐整齐,令行禁止,每个士兵眼中都燃烧着战意。他心中暗自比较,宁国那些养尊处优的兵马确实无法相提并论。

“殿下练兵有道,将士斗志昂扬,确实称得上虎狼之师。”宁殊真诚赞叹。

殷天傲满意地点头,随即话题一转:“若用这支军队攻打宁国'铁壁关',你觉得几天能拿下?”

又是一个危险的试探。铁壁关乃宁国北疆最重要的门户,也是最难攻克的堡垒。

宁殊沉思片刻,指向台下正在演练的弓弩队:“殿下手下这些强弓劲弩,射程远、威力大,确实是攻城利器。不过铁壁关背山面水,地势险峻,硬攻必定损失惨重。”

“那你认为该用什么办法?”

“攻心为上策,攻城为下策。”宁殊缓缓开口,“铁壁关守将赵云山,脾气火爆,刚愎自用。如果能引他出关野战,凭殿下这支精兵,歼灭其主力于野外,关内守军必然胆怯,说不定不战自降。”

殷天傲眼中闪过精光:“你对宁**情倒是了如指掌。”

“略知一二罢了。”宁殊谦逊回应,接着反问,“不过我有个疑问,还请殿下指教。”

“说。”

“如此精锐之师,每日花费必定不菲。大渊连年征战,国库还撑得住吗?万一遇到天灾,边关军饷还能保证?还有,军中将士愿意永远在战场厮杀,马革裹尸而归吗?”

这几个问题句句要害,直指强军背后隐患。连殷天傲身边几位将领脸色都变了。

殷天傲却没有发怒,反而深深凝视着宁殊:“你是在教本王治国之道?”

“不敢。”宁殊弯腰行礼,“只是殿下询问,我不敢隐瞒真话。用兵乃国家大事,关乎生死存亡。但国家根基在民众,在财政,在人心向背。没有根基的大树,没有源头的流水,终究难以长久。”

校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听见风吹旌旗的声响。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殷天傲的反应。

良久,殷天傲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空旷的校场回响:“好!说得好!'没有根基的大树,没有源头的流水'!宁殊,你从来不让本王失望!”

他收起笑容,目光炯炯:“你说得对。强军固然重要,但治理天下,不能仅靠武力。这也是本王近年整顿官吏、鼓励农耕的缘故。”

他竟然向宁殊透露了自己的治国理念!这不仅是对宁殊才能的认可,更是一种珍贵的信任表示。

回程马车内,殷天傲闭目休息,忽然开口:“你那天说过,治理天下需要文治武功并重。但如果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奸佞兴风作浪,该怎么办?”

宁殊明白,他问的已经不是宁国或大渊的具体问题,而是帝王之道。

“内修德政,外示威武。”他轻声回答,“用仁政安抚内部,用军力震慑外敌。宽严并济,松紧有度。”

殷天傲睁开眼,注视着他:“如果有人恃才傲物,不服管教呢?”这话明显另有所指。

宁殊迎上他的视线,坦然道:“良才如美玉,需要用心雕琢,而不是用蛮力敲碎。明智的君主应该知人善任,让有智慧的人发挥谋略,让勇敢的人展现力量。”

殷天傲闻言微笑,重新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马车驶入宫门,在听雪轩前停下。宁殊正要下车,殷天傲淡淡说道:“明天午后,到书房来。前朝留下几份漕运档案,你来看看。”

这不是命令,却胜似命令。它意味着,殷天傲开始将他纳入自己的政务核心圈。

从棋局到军营,从机锋到论道。试探还在继续,但火药味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强者间的相互审视和隐约的期待。

宁殊坐在听雪轩中,思绪万千。他发现自己竟然开始揣摩殷天傲的想法——那个询问“恃才傲物者”如何管教的问题,究竟是真的在请教治国之道,还是暗指自己?亦或两者皆有?

这种揣摩本身就很危险。作为质子,他本该只求自保,不该对这个掌握自己生杀大权的人产生任何好奇。可是殷天傲那种运筹帷幄的气度,那种能够容纳逆耳之言的胸襟,那种对智慧的渴求和尊重,都让人难以忽视。

他想起殷天傲在校场上的笑声,想起他眼中闪过的欣赏之色,想起他说“你从来不让本王失望”时的语气。那不是敷衍,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宁殊摇摇头,试图甩开这些念头。他提醒自己,殷天傲是大渊的太子,是宁国的敌人,是那个可能随时要他性命的掌权者。无论对方表现出多少赏识,自己都不能忘记身份。

然而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轻声反驳:如果真把你当敌人,又怎会让你看他的精锐军队?怎会向你透露治国理念?怎会邀你进书房查阅机密档案?

宁殊苦笑。也许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殷天傲才更加可怕。他不仅要征服你的身体,更要征服你的心智,让你心甘情愿地为他所用。

可是......如果真的遇到这样一位明主,为其效力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宁殊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他连忙提醒自己,故国尚在,岂能生出二心?

另一边,殷天傲坐在书房中,面前摊开的奏折一字未看。他的思绪全在今日那个少年身上。

能够一眼看出军队优劣,能够准确分析铁壁关守将性格,能够直言不讳指出强军背后的隐患——这样的人才,简直是天赐。

更难得的是,宁殊懂得分寸。他的直言不是狂妄,他的智慧不是炫耀,他的建议句句中肯。这种人,正是治理天下最需要的谋臣。

殷天傲想起自己问出“恃才傲物者”那个问题时,宁殊眼中闪过的神色——先是一瞬间的警惕,然后是坦然,最后化为从容的回答。那个“良才如美玉”的比喻,既是在说治国之道,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辩护?

聪明,实在太聪明了。

可是这样的聪明人,能真心为自己所用吗?

殷天傲陷入沉思。宁殊始终记得自己是质子,是宁国的王孙。无论如何笼络,这层身份都像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两人之间。

要彻底收服这样的人,不能靠威胁,也不能靠利诱。要让他心悦诚服,要让他觉得追随自己是正确的选择,要让他明白,在这里他能施展抱负,实现理想。

殷天傲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决定明天让宁殊看那些漕运档案,不仅是考验,更是机会。如果宁殊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就证明他值得更大的信任和重用。

一步步来,慢慢地打开他的心防。总有一天,宁殊会发现,自己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两个人,在各自的房间里,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对方究竟是敌是友?是该提防还是该信任?

矛盾的是,他们都发现自己竟然期待着明天的会面。期待着下一次智慧的交锋,期待着对方又会说出什么精彩的见解,期待着......看到对方。

这种期待本身就很危险。它意味着某种边界正在模糊,某种关系正在悄然改变。

宁殊告诉自己,明天去看档案,只是因为不得不从命。可他心里清楚,自己其实很想知道殷天傲会如何处理漕运问题,想看看这个人在政务上的手腕。

殷天傲告诉自己,邀宁殊看档案,只是为了考验和利用他的才能。可他心里清楚,自己其实期待听到宁殊的意见,期待那种智力上势均力敌的较量。

欣赏,正在悄然滋长。

对于殷天傲来说,宁殊不再只是一个有用的质子,而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一个有趣的谈话者,一个......可能的知己。

对于宁殊来说,殷天傲不再只是一个危险的掌权者,而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君主,一个有魄力的统治者,一个......令人不得不佩服的对手。

这种欣赏超越了国家立场,超越了身份差异,是纯粹的智慧对智慧的认可,是强者对强者的尊重。

夜色渐深,两人都没有入睡。他们各自坐在灯下,一个在思考明天该如何应对,一个在谋划明天该如何试探。

可是在这些算计之下,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情绪。那是遇到旗鼓相当对手的兴奋,是终于找到可以交流思想之人的欣喜,是......一种隐秘的,不愿承认的渴望。

渴望下一次见面,渴望下一次交锋,渴望......更了解彼此。

智慧的交锋,比刀剑更能征服人心。而此刻,双方都对彼此——很有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