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妃她拒当垫脚石 > 第4章 归宁探亲

太子妃她拒当垫脚石 第4章 归宁探亲

作者:满陇桂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6:08:57 来源:文学城

翌日清晨,陆昭华醒来时,天色已大亮。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室内投下温暖的光斑。她起身梳洗,神色平静,仿佛昨日宫中的暗涌与回府后的冷遇,都不过是镜花水月,未曾在她心底留下痕迹。

用过早膳,她便吩咐下去:“备车,回陆府。”

邻香有些担忧:“太子妃,您昨日才回府,舟车劳顿,不如再歇息一日?再者,归宁之事,是否需先禀明殿下或宫中……”

“不必。”陆昭华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本宫归宁探亲,合乎礼制。母后昨日亦有关怀之言。至于殿下……”她顿了顿,唇角掠过一丝极淡的弧度,“他政务繁忙,不必以此等小事相扰。”

她需要的,正是这看似合乎规矩、却又略显突兀的时机,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一些东西,更方便她做某些安排。

马车很快备好,规格依制,不算招摇,却也足够彰显太子妃的身份。陆昭华只带了邻香和几个心腹侍从,轻车简从,驶出了太子府那扇沉重的朱漆大门。

当马车离开太子府管辖的街巷,融入京城熙攘的人流时,陆昭华一直微微绷紧的脊背,几不可察地松弛了几分。她轻轻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熟悉的街景,叫卖的小贩,嬉戏的孩童,步履匆匆的行人……一种久违的、属于人间的鲜活气息扑面而来。

这才是真实。而非东宫那被权力和虚情包裹的、令人窒息的华丽牢笼。

陆府坐落在城西的清晏坊,门第虽不及王府公侯显赫,却也是世代清流,门风严谨。黑漆大门上方悬挂着“陆府”匾额,字迹苍劲古朴,自有一番书香世家的沉淀与气度。

得知太子妃今日归宁,陆府上下早已开了中门等候。陆昭华的父亲陆文渊,官拜礼部侍郎,此刻正与陆昭华的兄长陆昭珩一同站在门前。父子二人皆穿着常服,神色间带着期盼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

三年未见,女儿(妹妹)在药王谷生死徘徊,如今终于归来,他们心中悬着的大石却未能完全落下。太子府的情况,他们虽在朝堂,亦有所耳闻,深知那并非坦途。

马车停稳,陆昭华扶着邻香的手下车。当她抬眸,看到父亲鬓边新添的华发,兄长眼中深切的关怀时,鼻腔猛地一酸,一股热意险些冲上眼眶。

前世,她困于情爱迷障,一心只想博取萧景玄的欢心,甚至因觉得娘家不够显赫、无法给她更多助力而隐隐有所怨怼,回娘家次数寥寥,与父兄也日渐疏远。直到她死后,陆家因她之故,更因不肯依附某些势力而备受打压,逐渐边缘化,她才在魂魄飘零时追悔莫及。

这一世,她绝不会再让历史重演。

“父亲,哥哥。”她快步上前,敛衽行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陆文渊连忙虚扶一把,声音沉稳却难掩激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起来,自家人,不必多礼。”他仔细端详着女儿,见她脸色虽仍苍白,身形单薄,但眼神清亮,气质沉静,与三年前那个虽温婉却总带着一丝轻愁的女儿似乎有所不同,心下稍安,却又涌起更深的心疼。这三年,她定然吃了不少苦。

陆昭珩亦上前一步,看着妹妹,眼中满是疼惜:“昭华,身子可大好了?在谷中一切可还习惯?”

“劳父亲、兄长挂心,女儿已无大碍。谷主医术通神,悉心调养,如今只需好生将养便是。”陆昭华微笑着回答,目光扫过父兄关切的脸,心中暖流涌动。这才是她真正的依靠,是她拼死也要护住的至亲。

一行人入了府,直接去了陆文渊的书房。书房内陈设简单,四壁书架,翰墨飘香,一如记忆中那般清雅肃穆。陆文渊屏退了左右,只留父子三人在内。

房门关上,隔绝了外界。陆昭华一直挺直的脊背才真正放松下来,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昭华,”陆文渊神色凝重地开口,“昨日你回府,宫中……太子殿下他……”他话语未尽,但关切之意溢于言表。太子腰间那突兀的香囊,以及昨日宫中传来的、关于太子妃态度冷淡的些许风声,已让他心生忧虑。

陆昭华知道父兄在担心什么。她抬起眼,目光平静而坦然地看向父亲和兄长,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父亲,哥哥,不必为女儿忧心。太子殿下如何,东宫如何,女儿心中已有计较。”

她顿了顿,继续道:“三年前为殿下挡那一刀,是女儿身为太子妃的本分,亦是女儿自己的选择,后果女儿一力承担,无怨亦无悔。但经此一劫,女儿也想明白了许多事。”

“人生在世,并非只有情爱一事。殿下心有他属,强求无益。从今往后,女儿只愿恪守太子妃本分,安稳度日,教养泽儿,再不想其他。”

陆文渊和陆昭珩闻言,皆是一震。他们没想到女儿(妹妹)会如此直白地说出这番话,如此平静地接受“夫君移情”的事实。这需要何等的心灰意冷,亦或是……何等通透的觉悟?

“昭华,你……”陆文渊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女儿心疼,又有一种复杂的欣慰。女儿似乎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们时时呵护、易碎的水晶人儿。

“父亲,”陆昭华打断他,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女儿今日归来,一是思念父亲兄长,二来,也是有要事相商。”

她站起身,走到书案前,目光扫过案上的舆图和账册:“陆家世代清流,门风廉洁,这是立家之本。然,朝堂风云变幻,如今之势,想必父亲比女儿更清楚。清流之名固然可贵,但若无些许自保之力,只怕大厦倾颓之时,连片瓦都难以存留。”

陆昭珩神色一凛:“妹妹的意思是?”

“女儿在药王谷三年,并非全然虚度。”陆昭华缓缓道,“谷主除了医术,亦精通商事,曾与女儿论及南北货殖、物产流通之事。女儿觉得,陆家或可借此,稍作经营,不为牟取暴利,只为……多留一条后路,多积攒一分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她不能直接说出前世陆家的结局,只能用这种方式引导。她知道父兄为人正直,未必屑于商贾之事,但为了家族存续,有些观念必须改变。

陆文渊沉吟片刻,眉头微蹙:“我陆家世代书香,若涉足商贾,恐惹人非议……”

“父亲,”陆昭华目光恳切,“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我们并非要弃文从商,只是暗中经营一些不起眼的产业,譬如药材、绸缎、米粮等民生所需,不显山不露水,既能贴补家用,又能暗中积蓄。女儿听闻,如今京中不少清流世家,暗中皆有产业,并非稀罕事。只要我们不行贪赃枉法、与民争利之事,便无愧于心。”

陆昭珩若有所思,他比父亲更了解朝堂暗流,深知妹妹所言非虚。他看向陆文渊:“父亲,妹妹所言,不无道理。如今朝中……多留一份心,总归是好的。”

陆文渊看着女儿坚定而清亮的眼眸,又看了看儿子,最终长叹一声:“也罢。既然你已有成算……昭珩,此事你暗中协助昭华,务必谨慎,不可张扬。”

“儿子明白。”

陆昭华心中稍定,知道父亲这一关算是过了。她接着道:“此外,女儿还需兄长帮忙,暗中查探一人。”

“何人?”

“一个名叫‘阿霁’的少年,年约十七八岁,应是杀手出身,武艺高强。此人……或许与一桩旧事有关,对女儿日后或有大用。”她不能直接说出卫珩的皇子身份,只能先以此为由,让兄长开始留意。根据前世记忆,此时卫珩应该已经受伤,流落在外不久。

陆昭珩虽疑惑妹妹为何要找一个杀手,但见她神色郑重,便点头应下:“好,我会留意。”

正事谈完,气氛轻松了不少。陆昭华又与父兄聊了些家常,询问了母亲坟茔的情况,以及族中其他亲眷的近况。

午膳设在内院花厅,只有自家人,菜肴虽不奢华,却都是陆昭华幼时喜爱的口味。席间言笑晏晏,温情脉脉,是她三年来,乃至前世死后魂魄飘零时,都未曾感受过的温暖与安宁。

她知道,这样的时光弥足珍贵。饭后,她又去祠堂给母亲上了香,默默立誓,定要护住陆家周全。

直至申时末,陆昭华才起身告辞。陆文渊和陆昭珩亲自送她到府门外,千般不舍,万般叮嘱。

“昭华,在东宫……一切小心。若有事,定要派人告知家里。”陆文渊沉声道,眼中是化不开的担忧。

“妹妹,保重。”陆昭珩亦郑重道。

陆昭华颔首,眼中水光潋滟,却强忍着没有落下:“父亲,哥哥,放心,女儿知道该怎么做。”

她转身,登上马车。在车帘落下前,她最后看了一眼陆府的门楣,那目光深沉而坚定。

马车缓缓启动,驶离了让她倍感温暖与力量的陆府,重新向着那座冰冷的太子府驶去。

车厢内,陆昭华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已开始飞速盘算。陆家这边的线已经埋下,接下来,便是利用太子妃的身份,暗中筹谋,一步步积攒力量。还有那个流落在外的少年……必须尽快找到。

敛财,自保,护住陆家。

这条路注定艰难,但她既已觉醒,便义无反顾。

夕阳的余晖将马车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承载着一个女子孤绝而坚定的新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