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太子的小跟班长大了 > 第14章 第十四章

太子的小跟班长大了 第14章 第十四章

作者:壹个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6:18 来源:文学城

苏晗知道小叔叔说等他回来,她会长成大姑娘,那一定是要离开很久很久,但并不知道具体是多久,哪知这一走就是六年。

六年前大皇子君衡领兵去玉城剿灭胡族来犯的那颜部落。

那颜部落不到三千人,诏德帝派十万钟家军镇压,两军阵营悬殊之大,所有人都认定此场战役大皇子必胜。

大皇子君衡也是这样认为,临行前宏贵妃还向他透底,圣上派他出征不过是在为他立储铺路,钟家军训练有素,钟将军又有勇有谋,他只需听从诏德帝安排,走个过场,待凯旋归来,圣上便可名正言顺的立他为储。

太子之位,他唾手可得。

有了宏贵妃的话,君衡此行玉城一路松弛感拉满。

他本就是养尊处优,金尊玉贵的皇子,从小到大吃过最大的苦怕只有邦臣进贡的朱古力。

君衡与君邺不同,刘皇后奉行打压式教育,无论君邺做得再好,刘皇后都觉不够,永远都认为他还可以更好。

但君衡是被宏贵妃和诏德帝保护在高堂之上,从小娇惯着长大的。

娇生惯养之人哪里受得了行军打仗,风餐露宿之苦。

再加之结果早已定下,此仗必胜,君衡便也没有任何紧迫危机之感,身为统帅如此立身不正。

骄兵——必败。

胡族士兵个个勇猛善战,个个士气高涨,第一次交锋就打得钟家军一万兵马节节败退。

钟绣立见对面山头引动恐有埋伏,下令撤兵。

大皇子“熟读兵法”以孙子论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交锋便被打得节节败退,后面如何能胜?”

钟绣立解释,“胡兵人少却气焰高涨本就反常,山头又有异动,恐是有兵马埋伏,对我军不利。

“冒进恐有损兵折将的风险,以退为进,探清敌人虚实再进攻可保万无一失。”

为将者不光要打胜仗,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收获,保全将士的性命。

爱兵如爱子,十万将士的生死性命就在将领的一念之间。

钟绣立爱兵如子,不建议拿将士的性命冒险。但大皇子只把十万大军当工具,是他为储路上的垫脚石,死不足惜。

“我军十万,对面胡人仅三千兵马,钟将军说对面有埋伏,那又如何?十万大军围将上去,围成一堵人墙,将那几个胡兵一网打尽,岂不轻而易举。”

钟绣立听完都蒙了,用兵不讲兵法技巧,只一味蛮干,多少兵也不够他糟蹋。

还拿士兵的身体做人肉盾,这哪是一个统帅该说出来的话?

钟绣立恨得牙痒痒,他现在甚是怀念和霄王一起共事的日子。

以往边关每有战事,圣上都会派霄王前去镇压,霄王足智多谋,场场战役都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屁滚尿流,那叫一个畅快!

如今霄王不能出谋划策也就算了,圣上还派来这么一个愣头青踩在他头上大放厥词。

钟绣立心里一肚子苦水,还不敢把这累赘皇子怎么样。

只能耐心解释,“殿下的办法并非上策,若非到绝望之地是断不可用的,将士都是……”

钟绣立想说将士都是有思想的人,人是不会明知送死还甘愿白白送命的,若军心涣散了,将士们都成了逃兵,莫说十万大军,便是百万大军对三千也没有胜算。

钟绣立这话很诚恳,但君衡并未让他说完就打断了。

“那以钟将军的意思何为绝境?本殿下告诉你,此刻对本殿下来说就是绝境!”

君衡受够了随军不能洗澡不能享乐的日子,他想念上京城里的黄汤美玉,想念家里的娇妻美妾,玉城这日子他是一天也呆不下去,只想速战速决,早日回京复命。

他手握十万大军足以踏平整个胡族。

如此不顾阻拦发号施令,一股脑把余下九万全派了出去。

结果九万大军不出意料的遭遇埋伏,被那颜打得溃不成军。

君邺收到钟绣立求救的消息时钟绣立身负重伤,玉城失守,兵马损失惨重。

大皇子君衡被皇家暗卫火速带回上京,远离危险之地。

天家之子生来矜贵,兵败之际第一时间保护起来,而普通人的命如草芥。

君邺得知消息后领兵夜入玉城救出了被胡人俘虏的钟绣立,而后不久,诏德帝下旨让君邺去玉城收复失地。

胡人气焰嚣张,加之钟家军刚刚战败,军心涣散,城池易失难收,君邺在玉成与胡族来来回回,大小战役不断,一打就是六年。

六年苏晗已经十三岁了。

小姑娘早已不再是当初还没桌子高的奶娃娃,而是褪去憨态稚子模样,摇身一变,成了身姿窈窕,容貌清丽,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少女。

这六年苏晗被府里人照顾得极好,君邺在前线战功不断,朝堂赏赐的银子贡品就源源不断往金陵王府搬,再加上金陵地界富庶,税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偌大的王府也只养苏晗一人,可想而知,苏晗过得有多滋润。

物质再富足,对苏晗来说她还是更渴望情感上的依托。

她已经六年没有见过小叔叔了。

所以她每月最期待的就是小叔叔寄来的家书和捷报。

“好消息,殿下又收复了荣城,殿下又收复了荣城!”

白如海一路小跑着来到菡萏院,来给苏姑娘报喜。

正躺在樱花树下乘凉的少女听到消息倏得起身,那落在薄毯上的樱花瓣散落一地。

君邺守西关六年,六年期间接连收回三座城池。

苏晗接过捷报一字不落的仔细看,看到荣字,“可是高祖时期丢的那个荣城?”

白如海激动得颤抖着嘴唇,“没错,就是高祖时期丢的那个荣城,被咱们殿下夺回来了。”

君邺这一仗打得可谓是一雪前耻大快人心,把三十年前战败割让的城池也都夺了回来。

少女心里也欢喜,她就知道小叔叔是最厉害的。

白如海也骄傲啊,霄王势力一年比一年壮大,如今丰功伟绩,得百官敬仰,受百姓爱戴,殿下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圣上便是再有意打压放任,包庇袒护大皇子,也无法堵住文武百官的悠悠众口。

他们殿下隐忍蛰伏这许多年,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苏晗不懂朝堂之事,也不知白公公心中感慨。

她把捷报小心收好,明媚的眸子去看白如海的手,“这次只有捷报,没有家书吗?”

君邺的家书每月月末寄出,月初不出十日苏晗就会收到,六年来从不间断。

但这次都二十日了,白如海摊手,“许是殿下事忙,寄得晚了些,正在路上呢。”

小叔叔的家书是唯一能让苏晗开心的事,这六年苏晗独自一人生活在金陵王府,身边虽婢女婆子如云,都竭尽全力的照顾她,逗她开心,但到底缺少了亲情。

少女明媚得眼眸忍不住暗淡下来,她内心失望,却也只能继续等。

可三日后她等来的不是小叔叔的家书,而是君邺战亡的死讯和钟绣立护送回来霄王的衣冠。

那是时隔六年后苏晗第二次见钟叔叔,身影颓唐愁容满面,要没了印象中的意气风发。

而她六年没见的小叔叔啊,只剩下一套冷冰冰满是伤痕的铠甲。

钟绣立颤着音向苏晗转达霄王遗言,“殿下临终嘱托,他说:晗晗乖——不哭。”

钟绣立说着不哭,自己却涕不成声。

七尺高的汉子,哭声响彻整个王府。

人在极度悲伤时是哭不出声的,只会呆愣愣的眼泪止不住的顺着眼眶往下掉。

苏晗觉得胸闷头晕,仿佛灵魂出窍没有了生命。

但这一切的窒息感和她的心痛比起来算不得什么。

她头晕想睡觉,了无牵挂的睡觉,反正在这世上再没有她留恋和在意的人。

苏晗躺在“雪屋”里,回忆着小叔叔六年前用棉花给她搭这雪屋的场景。

回忆着那年初春,七岁的她是如何哭鼻子跟小叔叔闹着要玩雪的。

小叔叔又是如何无奈之下用棉花给她搭了这么个雪房子哄她。

还答应等他回来,便带她去北地看雪。

雪屋还在,可小叔叔却再也回不来了。

苏晗想着想着,听见隔壁传来白如海和钟绣立二人商量葬礼的商讨声,苏晗依稀清醒过来。

“因殿下属年少横死又未婚无后视为不详,所以圣上准殿下厚葬但不许殿下回京安葬,也不准入祠堂。”

钟绣立长叹一口气,只敢在心里骂娘。

当年他战败被俘,是霄王夜入玉城把他救出来,如今霄王遇险他不能报恩抵命不说,如今人战死了,他竟连身后事都不能为他争取,只能委屈的将他带回金陵。

这件事他越想越觉得窝囊。

“人死都讲究叶落归根,殿下是上京人,圣上竟不让殿下回京,你说说有这么做父亲的吗?”

白如海也替霄王不值,“殿下一生为国为民,如今战死他乡,竟连最后的体面都没有,可见帝王之心有多无情。”

历朝历代也并非没有皇子早逝的先例,只要在皇室中过继子嗣依然可入皇陵进祠堂。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诏德帝忌惮刘氏一族,君邺死后怎可能给他留后,引刘氏一族死灰复燃。

“圣上不给小叔叔立后,我们自己立。”

“我就是小叔叔的后人!”

少女推开隔壁房门,坚定的要维护小叔叔最后的体面。

“小叔叔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他不是什么不祥之人,他是大盛的功臣!”

少女早已不是儿时不善言语,不会说话,一提起上学就哭鼻子的小女孩了,如今的苏晗口齿清晰,思维缜密。

白如海内心感动,他就知道殿下没白疼苏姑娘。

可感动归感动,白如海叹气,“若姑娘能过继还好呢,可惜殿下未曾婚配,连妻子都没有,您与殿下也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又是女孩,名不正言不顺,做不得后人啊。”

苏晗咬紧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怎么办?”

钟绣立突然想到,“殿下不是还有位未婚妻,若与殿下成婚再过继一个皇室子弟,这样不就名正言顺了!”

钟绣立觉得这办法甚好,但白如海说:“殿下和郑家小姐的婚事两年前就退了,再说殿下已经亡故,哪个姑娘愿意和已故之人结婚,搭上一辈子呢!”

郑佩儿与霄王之间并无真情实感,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合作关系。

便是没有解除婚约,那郑家小姐也是不会答应的。

“咱们一心想要殿□□面,可这体面之下也不能搭上别人一辈子的幸福啊。”

钟绣立觉得白如海说的非常有道理,是他欠考虑了,但现在他也没有办法了,“那该怎么办?”

始终未言的少女攥白了指尖,她心里已经暗下了决定,冷静开口,“小叔叔不是没人要的孤魂野鬼,别人不会嫁,我来嫁!”

苏晗才十三岁,未长成的姑娘还没到婚配年纪。

白如海只当苏晗是孩子戏言,也只能是孩子戏言。

可苏晗心意已决,她必不让小叔叔一生留有遗憾。

霄王出殡那日,苏晗一身火红嫁衣,捧着君邺牌位出现在殡礼上。

她捧着小叔叔的灵牌犹如她儿时小叔叔怀抱着自己。

她一步步走向棺椁,在众人的见证下与棺中亡魂完成夫妻拜礼。

她是女子,做不了小叔叔的后人,那她就以妻子的身份亲自把小叔叔送回上京,送进君家的祖宗祠堂!

她的小叔叔是功臣,功臣就该有应有的尊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