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台城春暖 > 第15章 正始音

台城春暖 第15章 正始音

作者:闻竹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8 10:21:23 来源:文学城

旬考名次于世家子而言并无他用,不过是看个热闹。中正官品评士人,虽也重才学品行,但首要的仍是家世门第,门第高则获高品。虽则中正官评议后会经由如今正势盛的司徒府复核批准,再送至吏部作选官的凭据,但九品官人法沿袭上百年,不是谁一朝一夕就能更正的。因而颜柳等人名为看榜,实则不过是换个地方闲谈,并未多停留。

慎斋堂的玄谈在申时开始,一行人从张榜处往慎斋堂走时,十九郎颜箬换好了新衣裳,正站在学舍外一块树下的石头上左顾右盼。

远远见到自家兄姐,他“扑通”从石头上蹦下来,迈开步子跑过去,挨个行礼,与颜笍如出一辙。

见到颜箫,他眼前一亮。不过阿姐身边有不认识的人,他不好凑上前去,跟在颜箫和颜竽后面憋了一路,终于在将要踏入慎斋堂前庭院时,溜到颜箫身边。

“阿姐,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二十四娘呀?”他前几日就听母亲陆氏说起太傅阿伯家得了个小阿妹,听说生得玉雪可爱,可惜他日日都要上学堂,还没有时间去看看这位阿妹。

颜焕和颜炳的府邸虽都在竹枝巷中,后院仅有一墙之隔,但正门离得并不近,平日里走动都要乘车轿,阿箬每日早出晚归,比颜焕还忙,哪得闲去颜炳府上呢。

瞧他可怜巴巴的,颜箫不禁莞尔,豪气干云道:“阿箬莫急,过几日阿筝满月宴时,我替你向祭酒告假,保准让你第一个见到阿筝,如何?”

一旁的柳文茵听了这话佯做不悦,“咦,十一娘不是答应了让我做第一个吗,怎么这么快就反悔啦?”

颜箫全然忘记方才已答应了文茵,“罪过罪过,险些让阿箬后来居上了。”俨然一副出卖亲妹的做派。

说话间几人已来到慎斋堂外,堂屋四面窗门大开,屋内挤挤挨挨簇拥着不少看热闹的学子,连廊道上都围满了人。

“今日这场玄谈有趣得很,对辩双方分别是太学和国子学的学子,大家早几日便得了消息,故而今日都来观战。”颜简解释道。

西窗外不远处有棵槐树,亭亭如盖,投下大片阴凉,站在树下,刚好可以透过西窗望到慎斋堂内,凉风阵阵,槐香盈鼻。

御街以西的瓦官寺远远地传来九响钟声,葛布纶巾的太学生端正坐在长条案的左侧,细绢缣巾的国子学生慢悠悠地在右侧落座。

这场玄谈以时下最焦灼的政事为题,讨论五兵部孙迁之罪是否应当重罚。

柳文宣猜也猜得到双方各自会说什么,不免笑道:“幸而顾司徒早已离开,否则场面恐怕不好看。”

颜笙侧目,视线略过学堂前几个明显不属于国子学的青衣侍从,不置可否。

太学生率先发言。

“孙迁在朝多年,却知法犯法,罪大恶极,毫无宽宥之理,应当严加惩处,以正朝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是连将功补过的机会都不予人,未免太过不近人情。”对方不甘示弱。

太学生又道:“可孙尚书之祸,祸起于利,若不能以儆效尤,正本清源,难保不会有人效仿,进而危及朝堂安定。”

“孙尚书执掌五兵部多年,功在社稷,即便偶有过失也不该全盘否定。”国子学生也毫不退让。

“那依郎君看,难道不处置了不成?”太学中有人不满。

“自然不会。可若是因一件错事便抹杀数十年的功绩,今后何人还敢入仕为官?还如何能为朝廷,为陛下效力?”

“某也同意。”另一国子学生也站了出来,“五兵部掌天下军政,若贸然重罚主官,使得边军不安,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才是动摇国本,危及安定之所在。”

“不若让孙尚书戴罪立功,功过相抵,也好过一味地重罚,伤了老臣一片忠心。”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的不可开交,三个国子学生将对面太学生驳得哑口无言,一时间寒门学子落了下风。

颜箫越听越觉奇怪,“太学生所言不无道理,可听着国子学生却像是在胡搅蛮缠,这是为何?”

颜笙淡笑,他心知肚明,却不答话,柳文宣亦如是。

“不唯胡搅蛮缠,似乎还有意偏袒。”柳昭听出些门道,说得隐晦,“国子学生多出身士族,与寒门学子本就立场不同,故而观念不同也在情理之中。”

柳昭对上柳文宣赞许的目光,知道自己猜的不错,可当他望向双生兄弟时,却发现后者虽站在他身侧,但眸光飘然,不时投向前面杏黄衣衫的颜十一娘,全然没在听学堂内的这场对辩。

女郎的兄长皆在一旁,柳晏的注视未免有些冒犯,幸而那位颜十一娘未曾发觉,柳昭欲言又止几回,趁着众人闲谈时,轻咳了一声,柳晏这才回神。

双生兄弟之间有些话无需多言,柳昭一个暗含警示的眼神便足令柳晏惊醒。他面色微红,羞赧一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慎斋堂内,窃窃私语的太学生仍没想出应对之策,正当博士欲拍案定胜负时,一个葛布纶巾的清瘦书生站了起来。

他声音清亮,“难道只顾老臣心,而不顾天下人的心吗?有错当罚,若置礼教于无物,令律法形同虚设,诸臣还如何使人信服?”

鸣澜听见这道声音,踮起足尖隔着窗向内探望,似是要将那书生的模样看清。

他一句话将被扯远的话题又带了回来,学堂中陷入静默,过了片刻,国子学中才站出一人,“此案内情复杂,非你我几句便能定案,自当是交由有司严加审理。”

他话一出口便觉不对,在众人的注视下匆忙补了一句,“……自然也不能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罪及无辜。”

他忙中出错,结果却弄巧成拙。对侧的太学生这会隐约琢磨出点意思来,互相交头接耳。

“士族官官相护,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有意偏袒。”范远恒轻声提点。

他年纪虽轻,却比寻常人看得透彻,在太学中一向有些名望,他一开口,旁人便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方才那位国子学生也意识到自己失言,被周围几个同窗埋怨了几句,便愤而起身,试图给自己找回些面子。

“且问各位,孙尚书所犯之罪与谋逆相比,孰重孰轻?谋逆者尚能既往不咎,甚至身居高位,孙尚书不过是贪墨军饷、私贩军火,各位却锱铢必较,如此厚此薄彼,是何居心?”

谋逆二字一出,堂内堂外一片哗然。

围观者中不乏忠义之士,闻听此言,仿佛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立刻群情激奋。

颜笙再次望向那几个青衣侍从,却被义愤填膺的观众挡住了视线,只能看见青色的衣角。

范远恒再次起身,“正因谋逆者未曾受罚,才有五兵部今日之祸,岂不正是方才所说的若不能以儆效尤,有人效仿,则会危及朝政?”

这话掷地有声,对方一愣,顺着他的话自然而然地被带进沟里,“若要惩治孙尚书,必得一视同仁,先惩治所有有罪者。”

范远恒清瘦的面容上浮起一个笑来,“正有此意。”

一场玄谈以双方诡异的达成共识而结束,柳文宣摇头一叹,拍了拍柳昭和柳晏的肩膀。

颜箫眉头微蹙,手中团扇摇得飞快,“错了便是错了,便要受罚,和旁人有何关系?”

“若女郎在慎斋堂中,看来是会支持太学生了?”柳晏终于鼓起勇气同她说了第一句话。

颜箫原以为旁边站着的是颜简,故而才畅所欲言,柳晏一开口,将她吓了一跳,却也直言。

她摇头,“有罪当罚,原是极简单的道理,何曾有过立功便可抵罪的说法,更没有因旁人一同犯错便法不责众的律法。”

她弯身问颜箬,“阿箬,去岁你打翻了二十一娘的琉璃屏,叔父可曾因为你送了二十一娘一只狸奴香囊,便没有责罚你?”

那只绣着狸奴的紫罗香囊花费了颜箬一个月的例银,他记忆犹新,使劲摇头,“不曾!”

颜箫摸摸他的脑袋,唇角微抿,一对浅浅梨涡便若隐若现,“孩童都明白的道理,为何一群饱学之士反而不懂?”

*

“这是颜十一娘说的?”顾修昀听到此处忍不住发问。

岳陆努力回想,“便是那位杏黄交领,身量高挑,头发乌黑,眼睛又大又亮,像是会说话似的……”

顾修昀幽幽抬眸。

岳陆自知多言,干笑两声,“应当就是颜十一娘吧。”

顾修昀拇指摩挲着茶盏,沉默不语。那只金镶绿松石指环偶尔碰在茶盏上,发出笃笃的轻响。岳陆抬眼偷觑他,犹豫要不要把自己发现柳晏多看了颜十一娘好几眼的事情说出来。

“郎主在想什么?”

顾修昀长指轻摇茶盏,慢声道:“士族把持朝政,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原来他没在想那颜十一娘,岳陆遗憾没能将自己的新发现告诉郎主。

不怪他多想,郎主午后未能有机会亲临慎斋堂听玄谈,却很是关注,特留了人在国子学中记录学子言行。可他转述过后,郎主却不置一词,反而是对颜家和柳家的几位郎君女郎的交谈更好奇,似乎还有些惊讶。

他自然就认为郎主是在想那位女郎。

啧,郎主来了建邺后愈发叫人猜不透了。

他瞥了一眼窗外,月色从花窗的缝隙漏了进来,更深露重,他该提醒郎主歇下了。

正要开口,忽而门外有人来报,“郎主,门下省张侍郎求见。”

岳陆瞪大了眼,替顾修昀问道:“现在?”

“正是,张侍郎正在二门外候着。”

顾修昀终于放下茶盏,“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下人引着张培兴自浓重夜色中前来。他进了顾修昀的书房,恭敬行礼。

顾修昀向后靠在凭几上,双手交叠,淡声开口,“张侍郎漏夜前来,所为何事?”

张培兴头皮发硬,觉得顾修昀的目光似能穿透他的皮囊,直射内心,他踟蹰片刻,掀起眼皮看了旁边岳陆一眼。

岳陆正竖着耳朵等他发言呢,不承想自己成了该避嫌的那个,眉毛一跳,对上顾修昀的眼神,不情不愿地退了出去。

房门在张培兴身后轻轻阖上,待脚步声走远,他似下定了某种决心,“扑通”一声,在顾修昀面前跪下。

“下官有罪,请司徒责罚!”

顾修昀唇角轻勾,语气波澜不惊,“若是为孙迁一事,侍郎便起来说话罢。”

张培兴浑身一震,不可置信地抬头。

正始之音:兴起于曹魏正始年间的玄谈之风

下章预告:一场大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正始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