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执凶刃 >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国书

她执凶刃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国书

作者:苏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9 18:59:47 来源:文学城

季砚书一直陪着萧迟月待到晚上,这才抽身,前往赫连翊暂居的营帐。

她上次见赫连翊已经是小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误打误撞认错了人,差点反手将人家的小命弄没了,这次见面倒还有求于他,难免有点尴尬,在门口做了半天心理建设,这才着人前去通报。

进门的时候,赫连翊正坐在榻上喝茶。

季砚书和他没有和赫连铮那么熟,按理来说,南疆现在还是大祈属国,赫连翊虽然是一国之君,但论起身份来应和季砚书不相上下。不过如今情况今非昔比,她也不矫情,对着对方行了个标准的南疆礼。

等季砚书起身,赫连翊才笑着示意对方落座:“快坐吧,长宁殿下这是折煞我了。”

我折不死你。

季砚书挂着假笑落座,赫连翊亲自给她斟了一杯茶:“这杯敬殿下,我弟弟顽劣,平时我对他少有约束,此次北上估计给殿下添了不少麻烦。”

“陛下说的哪里话。”季砚书将茶接了,“有求于人,怎么好说是麻烦。”

赫连翊笑笑,等季砚书将一杯茶喝净了,摆摆手挥退了众人,这才开口:“殿下是爽快人,深夜前来,有些不好摆在明面上说的话,自然是我们关起门来谈。南疆地处偏远,无意逐鹿,唯一的愿望,只是偏安一隅,清净度日而已,殿下应当明白。”

季砚书从善如流:“我自然知道陛下苦心。说实话,大祈现在内忧外患,陛下没有起兵叛乱,已经算是帮了大忙了。”

赫连翊笑出声:“殿下与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有些交情,大祈为我南疆屏障,无论怎样都是应该的。”

说着,赫连翊将一封早就写好的国书递过来,上面密密麻麻至少上百条,季砚书略有点头疼,却只能强打精神应对,刚要将那一封国书接过,却被赫连翊伸出手拦住。

年轻的南疆皇帝表情严肃,拦着季砚书的一只手:“殿下。”

季砚书抬眼看他。

“殿下是挽大厦将倾之辈,所以我等才敢发兵来援,这国书中所有条件我们都可以再谈,唯有一条,我希望殿下一定先答应我。”

季砚书表示洗耳恭听。

赫连翊和犹如鹰隼的眼神盯住她,似乎想要看出季砚书的话有几分可信,半晌他缓缓开口:“我要殿下以大祈国运起誓,有生之年,绝不起兵南疆。”

听完这话,季砚书却是罕见的没一口答应下来,她神色有点复杂地盯着他,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才缓而坚定地说:“好。”

“我有生之年,绝不起兵南疆。”

赫连翊微不可察地松了一口气,将国书缓缓递了过去,接下来的两个时辰,两个人针对其中条款一条一条仔细商对,直到四更天,才勉强敲定了前面几条。

眼看着天色渐晚,季砚书将笔放下:“今日晚了,陛下先休息吧,剩下的我们明天再议不迟。”

赫连翊也点了点头,礼数周全地将季砚书送出了门外。侍书正在外面等着,见二人出来,先是对着赫连翊行了个礼,然后才将披风给季砚书披上,一起往回走。

“老狐狸。”刚走出一段路,季砚书就骂道。

侍书不知刚才发生了什么,只好问:“怎么?”

“你听见他说的话了没?叫我有生之年不犯南疆,他可没说不犯我大祈。”她翻了个白眼,“我不管,等咱们缓过这口气来,不把赫连铮揍得找不着北,我是他孙子。”

“殿下这些年南北兼顾,不可谓不辛苦。要是签订国书后两国能不相犯,殿下何必置这个闲气?”侍书低声劝着。

季砚书叹了口气:“也是,往后的事谁知道呢?对了,我这两日忙昏了头,没顾得上问,晏儿怎么样?”

侍书斟酌着说:“小皇孙倒是适应,只不过……”

“怎么?”

“只不过到底已经有八岁了,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童。大皇子和皇子妃之间的事请,就算不十分明白,心里恐怕也有了猜测。”侍书脸色担忧地看着季砚书,“殿下这次来应该发现,小皇孙都不似之前亲近了。”

“那也没办法。”季砚书皱了皱眉,大人这边各有各的焦头烂额,比起那些个关乎生死存亡的事,一个小孩的喜怒哀乐,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季砚书拢共就在西南大营呆了一天,第二天在帅帐里就大祈现在内忧外患的近况与宋老长谈了一天,次日一早就带着西南营的半数兵以及南疆皇帝的车架,启程回京了。

双方都心知肚明情况紧急,所以也都没客气,一行人脚程奇快,不过月余就回了皇城。

一路上她也没闲着,白天赶路,夜里和赫连翊一起针对着国书剩下的细节加以推敲讨论,这才赶在进城前敲定了一份双方都暂且不反对的条款。

进京已经是半夜,皇上亲自下旨明天要宴请南疆皇帝,季砚书先是将人老老实实安顿进客栈,等一切妥当,四更天的时候,才踏进王府的大门口。

在南边还不觉四季变化,一路由南至北,季砚书才觉出时间飞逝——一进了淮水以北的地界,深秋的小寒风一吹,就要穿上夹袄了。

她没惊动任何人,和侍书一起悄没声儿地摸进了自己院子,刚一碰上床,主仆二人倒头就睡,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要不是晚上还有陛下的宫宴,平叔不得已将二人叫醒,他俩怕是根本就醒不过来。

侍书昨天甚至没撑到回自己的院子里,两个人从季砚书床上爬起来,四只眼睛里都是如出一辙的迷茫,被人推着拽着梳洗沐浴,等坐上了妆台,还是不甚清醒。

侍书倒是勉强活过来了,正忙着和平叔到处确认最近府上的近况,顺便伺候季砚书梳妆。赫连铮昨天一听说赫连翊进京,就马不停蹄去找他哥了。

怪不得昨天晚上这么安静。

季砚书进宫的时候尚早,黄公公等在宫门口,一眼见到了她,却是神色有些古怪:“陛下已经等候多时啦,殿下这边来。”

季砚书勉强睁开眼,脑袋一团浆糊,习惯性的摆出一张笑脸,实则一句话都没听见,自然也就错过了这精明的老太监欲言又止的微妙表情,老老实实跟着往里面走去。

到了西暖阁,侍书实在是看不下去,悄悄在后面伸手掐了她家主子一把。这姑娘手劲不小,季砚书瞬间就清醒了,愤愤地回头瞪了她一眼,也不等对方提醒两句,随后晃晃脑袋,强打精神走了进去。

一只脚刚踏入大门,就被一只手拖住了胳膊,季砚书一个习惯性的礼还未成型,就先行胎死腹中。

她抬眼看见盛景义阴沉的脸,这下是彻底清醒了,一股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讷讷喊了一声:“二哥……”

“闭嘴!”盛景义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拉着她转着圈的检查一遍,见没什么大事,却没有松一口气,转而吼的更大声。

“季砚书!我让你南下是去打探情况的,哪个要你去拼命了?柳州营里有多少人,五万不止,私兵更是不计其数!你有多大的能啊?谁给你的狗胆敢单枪匹马地就往里闯!”

这一嗓子颇有功力,就连一旁的侍书都吓了一跳。

季砚书从柳州离开后,曾欲盖弥彰地给盛景义回了个语焉不详的折子,上面只说了柳州境内韩氏余孽蠢蠢欲动,已经联系宋老收拾好了,各种细节都隐去不提。陛下知道的这么清楚,怕还是从她这三言两语中看出了端倪,动用了江南的暗桩。

盛景义这辈子连名带姓喊她的时候屈指可数,这下怕是真的气狠了,季砚书只好摆出一副讨好的笑脸:“臣也不是单枪匹马嘛,还有赤霄和一众亲卫呢,都是我身边一等一的……”

面对对方的嬉皮笑脸,盛景义终于忍无可忍,长臂一挥就愤而拂掉了桌上一堆东西,那青石做的砚台就这么砸在季砚书那厮的脚边,弹开去,竟在原地留了一个小坑。

季砚书终于是不敢笑了。

盛景义在桌子后面飞快地踱步,伸手指着季砚书的鼻子,张口却不能言,竟觉得下一口气有点上不来。

半月前,他看着清风暗桩传回的信件,知道季砚书这厮竟然敢带着她那仨瓜俩枣勇闯柳州营,吓得肝胆俱裂,当场捏碎了一杆上好的狼毫笔。

盛景义恨不能即刻飞过去将那人抓回来,好好晃荡晃荡她脑袋里的水,一连好几日夜不能寐食不下咽,就怕对方再缺胳膊少腿地回来。直到今日见了全乎人,才终于有口子发泄出来。

满室沉默中,季砚书悄悄抬眼看了陛下一眼,正好和那怒火中烧的视线对上。她急忙眼观鼻鼻观口,就听见皇帝陛下大吼一声:“滚进来!”

季砚书一个激灵,这才一步一蹭到大殿中央,按照往常,她应该先老老实实服个软认个错,再说两句好话,这事也就过去了。但这次却没有,她“扑通”一声跪下了。

盛景义见她这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哆哆嗦嗦拿手指她,你你你了半天,没你出个所以然,好半晌才憋出一句。

“你放肆!”

“陛下。”季砚书依旧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据事后统计,柳州营共有将士五万人,韩玉另藏有私兵四万余,金银,火器,私铁不计其数。臣赶到之时,岸边巨帆足有十余艘,遮天蔽日。”

盛景义听闻,冷着脸一言不发。

季砚书却轻轻叹了一口气,语气软下来:“十万兵。陛下,大殿下是死了,可韩家还没有倒,韩丞尚且建在,若臣不冒险一搏……”

她抬起头直视着年轻帝王的双眼:“陛下是知道臣的,昔日京城围困,臣不会叫顾玄明退,他日兵临城下,臣就算死在皇城底下,北境军依旧不会退。”

“若韩玉下定决心要反,京城却再没一战之力了。

盛景义听了这一句,就好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他有点颓然地坐了下去,轻轻阖上了双眼。

他不是不懂,道理知道的明明白白,可就是舍不得。

二人一站一跪,竟就这么僵持下来。

一滴泪顺着这年轻帝王的眼角滑下,滴落到滚着金边的龙袍袖角,只一滴,转眼就消失的无踪无迹。

季砚书说这话的时候未曾抬头,就这么与这一滴泪擦肩而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