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与星河皆凛冽:靠山村女战神手札 > 第56章 蜗居与营生

河冰初裂,靠山村雪云棉工坊的织机声取代了冬日的静谧,村中大树下晒太阳的身影,如今只剩零星几位须发皆白的耄耋老人和牙牙学语的幼童。

沈家大院,已然人去,屋里没剩下几个人。

只有偶尔来看护一下房子的里长,及工坊的管事几人。

与此同时,临山县城一隅。

“云裳记”后院那三间逼仄的隔板房,却仿佛被塞入了整个靠山村的生气与嘈杂。

满满当当,几无立锥之地。

推开主屋的门,一股混合着汗味、尘土和年轻人蓬勃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

最显眼的,莫过于一件宝蓝色的绸衫,华丽又随意地搭在屋内唯一一张榆木圈椅上,那是沈厌的“战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叠放得一丝不苟、棱角分明的青布衣——凌战的标志。

小石头的宝贝弹弓滚落在窄小的床底,旁边紧挨着的,是一张几乎占据了半个房间的大通铺,挤着几个半大的小子,被褥凌乱纠缠。

清晨的光线艰难地从狭小的窗户挤进来,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微尘。

西屋稍好,但也仅能容身。

苏婉的绣架占据了半壁江山,细密的绣绷上,一幅蝶恋花初具雏形。大妞的账本、算盘和笔墨堆叠在床头,大丫的药草筐和晒干的植株塞在唯一的桌子底下。

两张窄床拼凑的通铺上睡着几个稍大的女孩子。

中间仅用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帘子勉强隔开私密空间。

耳房更是拥挤的重灾区,一张大通铺上,虎子、豆芽等七个半大小子如同沙丁鱼罐头般排列。

夜晚是交响乐时间。

浓重的汗味、无法忽视的脚臭、此起彼伏的磨牙声、梦呓声,交织成独特的“青春奏鸣曲”。豆芽半夜迷迷糊糊起夜,一脚踩在不知是谁的腿上,黑暗中立刻爆发出压抑的痛呼和一连串睡意朦胧的骂娘。

“爹!四毛又尿炕了!湿漉漉的,挤死了!”

大清早,虎子就捏着鼻子,一脸嫌弃地从通铺上拎起一床湿透的褥子,水汽在冷空气中氤氲。

“挤挤咋了?热闹!人多阳气足!”

沈厌正对着水缸里晃动的水影整理衣襟,头也不回地回了一句,声音带着晨起的慵懒。

“你小子忘了当年钻乞丐窝都睡得打呼噜的日子了?赶紧晾去!别在这儿碍眼!”

小石头揉着惺忪的睡眼,从被窝里钻出来找鞋,却被满地散落的包袱、杂物绊了个趔趄。

一只沉稳的手及时扶住了他单薄的肩膀。凌战不知何时已起身,单手扶稳小石头,另一只手利落地将晾衣绳上还在滴水的粗布衣衫推向一边,清出一条狭窄的通道,声音平静无波:“当心。”

前院铺面,却是另一番天地。

“云裳记”朱漆金字的招牌高悬门楣,三间阔朗的铺面窗明几净,绸缎的光泽与熏香的气息交织,一派富贵气象。衣着光鲜的顾客进进出出,伙计殷勤招呼,热闹非凡。

凌战抱着几匹刚拆封、散发着新布气息的粗棉布通往后院的小门过去。

她依旧是一身半旧的青布衣。

发髻间插着那支温润的白玉簪,朴素得与这流光溢彩的店铺格格不入。

“大丫,”她将布匹递给早已候在门边的大丫,声音清晰,“裁七尺幅,平价区。”布匹厚实,颜色是最耐脏的靛青和土黄。

“是,娘!”大丫利落地接过,转身推开通往前铺的门。

门扉开合间,清晰地传来前铺的对话:“大娘,您摸摸这‘靠山暖’棉布,厚实耐磨,七文一尺,给孩子做冬袄里子最是实惠,管够!”大妞的声音清亮爽脆,带着令人信服的朴实。

“哎哟!真这个价?七文?”

一个老妇人惊喜又难以置信的颤音响起,“城里别的粗布都要九文十文哩!”

“童叟无欺!咱‘山海粟’只售良种平价布,让乡亲们穿得起暖衣。”大丫语气肯定,“您要的量,店里现货不足,劳烦您明天去临河边的‘山海粟’分店取货,给您留好!”

门关上,隔绝了前铺的喧嚣。

沈厌正对着柜台上一面小铜镜整理鬓角,闻言撇了撇嘴,对着凌战的方向拖长了调子:“啧,七文…刨去本钱、运费、人工,赚个吆喝!连个响儿都听不着!”

凌战恍若未闻,将另一匹质地明显细软、光泽温润的棉布递给一旁的苏婉:“此布,‘云裳记’用。”

这正是雪云棉工坊用特等绒精心纺出的细棉布,手感柔滑如脂。

苏婉指尖轻柔地拂过布面,感受着那细腻的纹理,温婉应道:“是,凌姐姐。这布色如初雪,正好做春衫里衬。沈公子,”她转向沈厌,“前头王员外夫人到了,点名要看神棉锦的样,正候着呢。”

“来了!”

沈厌瞬间如同上紧了发条,精神抖擞。他迅速理了理宝蓝色绸衫的衣襟和下摆,对着铜镜露出一个无懈可击的完美笑容,昂首挺胸,步履生风地掀开那道厚重的帘子,瞬间融入了前铺那个金光灿灿、衣香鬓影的成衣世界。

帘子落下前,他刻意挺直的背影与帘外传来的热情洋溢的招呼声融为一体:“王夫人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快请上座,上茶!”

凌战用过简单的早饭,也前往她的“山海粟”粮种店。

店铺位于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门脸不大,却门庭若市。

粗木制成的长柜台前挤满了肤色黝黑、指节粗大的农人,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种子和汗水混合的气息。

店内,大丫早已卸下门板,利落地招呼着客人。

“凌娘子!”

一个皮肤黝黑、手掌布满老茧的汉子捏着一粒饱满的棉种,急切地问,“这‘寒地短绒’棉种,当真能种坡地?那地薄,存不住水啊!”

“能。”

凌战走到柜台前,捻开汉子手中的一粒种子,露出里面健康的胚芽,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温水浸三时辰,草木灰拌种。开沟宜浅,覆土压实,保墒。”

汉子看着那饱满的种子和凌战笃定的眼神,脸上疑虑顿消,立刻掏出用布包好的铜钱:“信凌娘子的!给我来五斤!”

大丫手脚麻利地称重、包好。

豆芽蹲在一排排装种子的陶瓮中间,闭目凝神,指尖轻轻点在其中一个瓮壁上,片刻后睁眼道:“娘…这瓮底三层种子…地气稍弱,活力略逊,播时宜深半分,出苗更稳。”

凌战颔首,对大丫道:“记下,告农人。”

柜台后,小石头正踮着脚,努力在一个厚账本上登记。

他笔下的小楷已写得相当工整:“李有田,冬麦种二十斤…用…用旧犁头换!”他一边写,一边大声念出,确保无误。

墙角不起眼处,一身常服的县长陈启年正默默观察着店内繁忙有序的景象。

他身旁的周师爷低声道:“大人,您看这…”

陈启年微微抬手止住师爷的话,目光扫过那些拿到种子后如获至宝、脸上洋溢着踏实笑容的农人,低声感叹:“粮种稳,布价平,民心安。凌娘子此举,功在桑梓,善莫大焉啊。”

他话音未落,又有农人挤进来,嗓门洪亮:“大丫姑娘!给俺来一斤‘百日青’萝卜籽!要快,赶着下地哩!”

“好嘞,周叔!”大丫应声利落,转身取种称量。

柜台后的小石头头也不抬,笔下不停:“周大山,萝卜籽一斤,钱二十文。”

豆芽的声音又从瓮阵中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玄妙感应:“娘…‘金皇后’玉米种,靠墙那三瓮…地气燥,火气旺了点,浸种时水宜稍凉,时辰足些。”

凌战捻开一粒玉米种看了看胚部,果断道:“浸种过夜,水换两次。”

忙忙碌碌一上午,回到家里后院,凌战的眉心几不可察地蹙起一道细纹。

拥挤的生存空间,如同无形的绳索,在饭桌上勒得人喘不过气。

午饭设在后院,那张不大的方桌被围得水泄不通,简直要“炸”开。

碗筷碰撞声、咀嚼声、孩子们的小声交谈和抱怨交织在一起。

“凌战!”

沈厌用筷子敲着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斜睨着主屋角落那个挡住视线的旧柜子,“我说,把那破柜子挪开!碍事绊脚的!小石头夜里起夜黑灯瞎火的绊着咋办?挪开好歹能支个矮榻!总比你那地铺强!”

“柜在,界在。”

凌战夹了一筷子凉拌的山野菜,声音平淡,“榻,不必。”

“嘿!”

沈厌嗓门立刻拔高,带着被忽视的不满,“老夫老妻了,你跟我划什么界?!县城地皮金贵,挤挤怎么了?人多还暖和呢!”

“清静,需界。”凌战眼皮都没抬,专注地吃着碗里的饭。

“清静?”

沈厌嗤笑一声,环视着挤成一团的孩子们,“这一窝崽子叽叽喳喳,你清静个…”话未说完,小石头被旁边虎子一挤,小手一抖,半碗菜汤“哗啦”泼在了凌战青布衣袖上,瞬间洇开一大片深色油渍。

凌战动作顿了一下,没看自己衣袖,先拿过布巾给小石头擦了擦溅到下巴的汤渍。

“大妞!别用筷子在盘子里扒拉!姑娘家像什么话!”沈厌立刻转移目标,敲着碗训斥。

大妞吓得缩回筷子,委屈地小声辩解:“…苏婉姐让我吃完快去理新到的苏绣线,怕耽误下午的活计…”

“豆芽!你筷子上的饭粒掉老子汤里了!还让不让人喝?”

“虎子!坐直了!你那硬邦邦的胳膊肘顶着老子腰眼了!”

小石头被挤在凌战和沈厌中间,捧着碗,小口小口地扒着饭,大气不敢出。

凌战沉默地将一块炖得软烂的肉夹进他碗里,抬眼,目光如实质般落在沈厌脸上,再次开口,声音清晰:“年岁小的,送回村。雇专妇,住老宅。安全,宽敞。玄尘子教习文字。”

这是釜底抽薪的解决方案。

满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孩子们全都瞪大眼睛,屏住了呼吸。

“送走?!”

沈厌“嚯”地站起来,嗓门震得房梁似乎都在抖,“送哪去?扔回那空荡荡的院子当野孩子?!谁来管?!”

“雇人,住老宅。安全,宽敞。还有老道士教习文字。”

凌战重复了一遍,声音平稳无波。

“放屁!”

沈厌“啪”地一声把筷子重重拍在桌上,碗碟都跳了一跳,“挤死也是一家人!离了老子眼皮子底下,磕了碰了谁管?饿着了冻着了谁心疼?你当都跟你似的,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铁疙瘩,摔不坏打不烂?!”

他猛地站起来,目光如电扫过一圈被吓呆的孩子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家长权威”吼道:“都听好了!想跟爹娘挤在一块儿的举手!爹保管把你们一个个都揣怀里护着!”

死寂笼罩了饭桌。空气仿佛凝固了两秒。

小石头第一个怯生生地、缓慢地举起了小手,声音细若蚊呐:“…想跟娘…”他飞快地偷瞄了一眼脸色铁青的沈厌,又小声补充,“…和爹。”

仿佛得到了信号,虎子、豆芽对视一眼,眼中闪过兴奋,也毫不犹豫地高高举起手:“挤着热闹!好玩!”

大妞、大丫犹豫着,看看凌战,又看看沈厌,最终也慢慢地、带着点忐忑地举起了手。苏婉看着这一幕,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沉默地低下头。

沈厌脸上瞬间阴转晴,得意洋洋地环视一周,目光最后挑衅地钉在凌战身上:“瞧瞧!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挤,是福气!”

凌战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一只只举起的手,孩子们眼中那份对父母、对家庭团聚的依赖,远胜过对拥挤的抱怨和委屈。

她沉默了片刻,直指沈厌:“既留,大者当立。虎子十四,豆芽十三,大妞大丫十二。工钱,三成自持。”她顿了顿,抛出更具体的方案,“可赁铺面阁楼独居,习掌钱米,备将来立户。”

这是放权,也是锻炼。

“啥?!自持工钱?还搬出去?!”

沈厌刚坐下的屁股像被针扎了似的又弹起来,一掌拍在桌上,碗碟叮当乱响,“反了天了!钱放老子这儿存着!娶媳妇盖房攒嫁妆才是正经!搬走?想都别想!门儿都没有!”

凌战放下碗筷,碗底与桌面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她不再多言,径直起身离席,走向主屋角落那块青布地铺,盘膝坐下,取出一卷磨损了边角的《农桑辑要》,在昏暗的光线下凝神翻阅。

午后的短暂休憩后,又是各自奔忙。

直到晚饭时分,拥挤的饭桌再次成了战场。

大妞急着去理绣线,端汤时被挤得手一滑,滚烫的汤汁溅到手背上,疼得她“嘶”了一声。豆芽和虎子为争抢最后一块肥肉,胳膊肘撞在一起,差点掀翻了桌子,汤汁四溅。

凌战放下碗筷,目光如寒霜般扫过虎子、豆芽等几个明显抽条拔高、肩膀开始变得宽厚的大孩子,旧话重提,语气不容置疑:“虎子,豆芽,大妞,大丫。工坊、铺面,已能担职。月钱,三成自持。”

这一次,她直接点名,并给出了更明确的理由——他们已能胜任工作。

“啪嗒!”

沈厌的筷子这次是直接掉在了桌上,他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眼中怒火翻腾:“啥意思?啊?!让他们自己管钱?翅膀硬了就想飞?!老子还没死呢!”

“自持,非离巢。”凌战解释,“识钱米,知生计,乃立身之本。”

这一次,孩子们的反应不再是单纯的依赖。

虎子眼睛骤然一亮,带着少年人的跃跃欲试:“娘!我能行!工坊护卫队巡夜排班我都熟!工钱…我想攒着买口趁手的新刀!”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那把旧刀的木鞘。

豆芽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眼神里透着渴望:“娘…我…我想攒钱买本《地脉经》…上回在书铺看到残卷,里面讲的地气流转好像有点道理…”他对那些玄妙之事的兴趣日益浓厚。

大妞揉着被烫红的手背,小声却异常坚定地开口:“苏婉姐说,我能试着学看整本账了…另外也需要自己的针线盒和好些的绣线…”她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工具和认可。

大丫也小声嘀咕:“山海粟后院墙角虽小,但也能开出来种点新鲜时蔬…省得总买…想买些小铲小锄…”她对土地和种植的热爱从未消减。

“不行!统统不行!”

沈厌梗着脖子,像只被侵犯了领地的斗鸡,“才多大点?毛都没长齐!离了老子眼皮子底下,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工钱放我这儿存着!还是那句老话,娶媳妇盖房办嫁妆时,老子一分不少地给你们!现在?门儿都没有!”

小石头扒着碗里的饭粒,大眼睛不安地看看剑拔弩张的爹,又看看沉默气息冰冷的娘。

“十二束发,古之成童。”

凌战看向沈厌,仿佛能穿透他愤怒的表象下的想法,“护于翼下,难御风霜。笼中雀鸟,何以翔天?”

“老子乐意护着!老子高兴!”

沈厌瞪圆了眼睛,怒火烧掉了最后一丝理智,口不择言地吼道,“你当都跟你似的,天生天养,没爹没娘?!懂什么叫亲情吗?!”

“沈公子!”

苏婉脸色一白,急忙出声想打圆场,“凌姐姐也是为孩子们长远计,大了是该学着…”

“闭嘴!”

沈厌的怒吼如同炸雷,瞬间盖过了所有声音,矛头直指孩子们,“一个个翅膀都硬了?!要造反?!虎子!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离了老子算个屁!豆芽!整天神神叨叨,当心哪天被官差当妖道抓了去!大妞!大丫!姑娘家攒什么私房?!想干什么?!啊?!”

“够了!”

凌战的声音并不高,瞬间刺破了所有喧嚣。

满桌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她看向沈厌,眼底是深不见底的寒潭,一字一句,清晰无比:“你护雏,以笼囚之。我砺翼,以风淬之。道不同。”

这十二个字,如同冰冷的判词,道尽了两人不可调和的根本分歧。

说完,她不再看任何人,起身离席。青布衣角擦过粗糙的桌沿,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她径直走向后院堆积如山的棉种麻袋,抓起一把,借着最后的天光,沉默而专注地分拣起来。

沈厌烦躁地扒拉了几口冷饭,如同嚼蜡。

最终“哐当”一声把碗推开,对着孩子们发泄般地吼道:“虎子豆芽!收拾碗筷!大妞大丫帮苏婉姐归置绣样!小石头!滚去温书!明日考校《千字文》,错一字,手心开花!其他小子,去街上玩一个时辰,准时滚回来睡觉!”

他起身,带着一身未消的怒气,“呼啦”一声掀开里屋的帘子,把自己摔了进去。

夜深人静,后院的鼾声再次成为主旋律。

沈厌摸黑蹭到后院,借着清冷的月光,看到凌战依旧蹲在棉种堆旁,就着稀薄的月色,手指翻飞,一丝不苟地筛拣着棉籽。月光勾勒出她挺直的脊背和专注的侧影。

“…咳!”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别扭,“那什么…工钱的事…准他们留一成…当零花。搬出去…想都别想!休想!”他划出自己的底线。

凌战筛棉籽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只有棉籽滑过筛网的沙沙声。

片刻后,平静的声音响起,不容置疑:“三成。”

“一成半!最多了!”沈厌咬牙,试图讨价还价,“再讨价还价,老子…”

“可。”

凌战的声音干脆利落地打断了他,“钱存苏婉处,凭账支取。立户之言,暂收。”她给出了折中的方案,也收回了让孩子们外住的提议,算是给沈厌留了台阶。

沈厌被噎住,一口气堵在胸口,半晌才重重哼了一声:“…哼!这还差不多!不过说好了,钱是存着!将来娶媳妇、出嫁的本钱!谁敢乱花,看老子不打断他的腿!”

他背着手,那件宝蓝色的绸衫在清冷的月色下晃悠着,慢慢踱回里屋。

黑暗中,只留下他渐行渐远的嘟囔声,带着不甘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妥协——

“…一群小兔崽子…毛没长齐就想当家…反了天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