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位高权重 > 第2章 哥哥

她位高权重 第2章 哥哥

作者:鹤汀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2 19:14:50 来源:文学城

她眼底忽然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三哥自要保我北安侯府百年清誉,而我则负责拉他们下地狱。”

“可上京……”宋萧还想说什么,却被贺兰瑾一眼打断。

“越是腌臜的地方,才越容易找到蛆虫,不是吗?”

宋萧知道再劝无益,索性叉着腰:“那我也要去上京。”

贺兰瑾闻言,不慌不忙地端起碗,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随后把空碗稳稳地放在桌上,缓缓抬头,眼里狠厉全无,嘴角浅扬,语气轻快,只一个字:“好。”

贺兰瑾很少笑。

她生就一副清冷容颜,不笑的时候很能唬人。

贺兰瑾初来幽州时,幽州的部下瞧她年纪轻轻又是个女子,心中难免生出诸多不服。

她狠下心,收起全部的温和与笑意,威慑军队里蠢蠢欲动的异心。

久而久之,便也不怎么笑了。

宋萧比任何人都知道贺兰瑾对上京的厌恶,也知道她为何选择回去这牢笼。

只是心中烦闷,从一旁取出一只海碗,拿起贺兰瑾旁边的壶,学着贺兰瑾的样子倒了满满一碗,准备豪迈的一饮而尽以表决心。

下一秒,一碗水便尽数喷在眼前的藤木桌子上。

宋萧不可置信的回头看贺兰瑾,只见她正嫌弃的拿着自己的碗往一边躲。

“你怎么拿茶壶装酒啊!”

贺兰瑾拎起酒壶,往外走去,经过宋萧,转头盯着她,语气一本正经,“壶而已,我装什么,就是什么。”

眼看着人已经要走远,宋萧气鼓鼓的大喊道:“谁让你大早上喝酒的!”

***

“太子殿下此番言论差矣,这和亲使团若要尽显我大靖重视之意,怕是唯有太子殿下亲自前往接待,方能压得住阵脚。”

宣政殿内,气氛庄严肃穆。诸位大臣仿若被施了定身咒的鹌鹑,一个个脑袋低垂,不敢随意动弹。

究其缘由,无他,只因二殿下慎王又与太子殿下在这朝堂之上明里暗里的较劲起来。

太子殿下素来沉稳持重。此刻,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目光沉稳地望向皇座之上的建宁帝,字斟句酌地说道:“北黎此番求和,派遣使臣赴京。我大靖为彰显大国风范,以示诚意,理应出一位皇子前去接待,如此方显妥当。”

建宁帝俯瞰着大殿上那乌泱泱一片的臣子,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接待一国使臣,固然是朝堂之上的要事,可实在没必要让众人如此推三阻四,像躲避瘟神一般。

此次北黎派来求和的乃是其北黎四皇子,接待之人理应位高一阶,才足以彰显大靖大国风范。

然而,北黎乃求和之姿,自然不能等同于寻常使臣,太子殿下身份贵重,若亲自接待求和使臣,未免自降身份。

倒是慎王殿下,如今在朝堂之上可谓是意气风发,志得意满,风头正盛。

确实是接待使臣的最佳人选。

只是,这其中另有个微妙之处。随北黎求和队伍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和亲的公主。

说到底,接待使臣自有鸿胪寺操持,这主事的皇子自然是要以迎娶和亲公主为主。

太子殿下已然有了正妃,即便再娶一位外邦公主为侧妃,对其地位与朝堂局势而言,也掀不起太大波澜。

但慎王殿下却截然不同,他心怀壮志,图谋大业,其正妃的人选,必定要能对他的宏图大业起到极大的助力作用。

他心中自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对这和亲公主之事,自然是避之不及。

朝堂之上,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眼瞧着着建宁帝的脸色愈发阴沉,礼部尚书赶忙挺身而出,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笑容,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明鉴,太子殿下身份贵重,若亲自接待使臣,我大靖恐显过于殷切,怕是让北黎得意。”

“北黎已然割让三城,献上宝物无数,做出这般退让之举,还送来公主和亲,又有何可得意之处?” 四殿下宁王忙接过话茬,言辞恳切地说道,“儿臣以为,北黎此次求和态度真诚,我大靖亦当拿出相应的诚意,如此方能彰显我大国的泱泱风范。”

建宁帝目光如炬,将殿下臣子们各怀鬼胎的模样尽收眼底。他微微眯起双眸,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几分威严,缓缓开口道:“牧昭,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被突然点名的翊王,方才似乎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整个人愣怔了一下。

不过,他反应极快,忙躬身行礼,恭顺地说道:“父皇圣明,儿臣以为皇兄们所言,皆有道理所在。”

慎王听闻此言,回头瞥了一眼身后恨不得缩成一团的翊王,不紧不慢地说道:“父皇,五弟久不在京中,哪里懂得这些微妙的权衡之道。”

“不懂?”建宁帝冷笑一声,目光像利刃,落在大殿中央那几乎要把脑袋埋进地砖缝里的李牧昭身上,心头愈发烦闷,“朕看他不是不懂,是整日忙着流连烟花巷陌,压根没心思顾这些!”

建宁帝膝下十一子,虽说算不上个个都让他满意,却也都守着皇子的本分,唯有这五子李牧昭,自小养在宫外,十岁才被接回皇宫,规矩教养全无不说,即便皇后亲自教导,也依旧长成这般荒唐模样。

四年前,建宁帝忍无可忍,将他扔去莱州军中历练,原指望肃王治军严明能磨磨他的性子。谁知半年前刚召回京,单就这个月,督察司参他荒淫无度、挥霍成性的折子,就快将宣政殿的案头堆满了。

建宁帝重重一拍龙椅扶手,震得案上的玉玺都轻轻颤了颤:“依朕看,你就是缺个能管得住你的人!”

圣上不悦,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之下,众人皆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为翊王说上半句好话。

“那便由翊王主持吧。”

慎王原本正绞尽脑汁,思索着如何再与太子殿下唇枪舌剑一番,听到建宁帝这般决定,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父皇,此举恐怕会让北黎觉得我们有所怠慢,这于两国邦交而言,恐非好事。”慎王性子急躁,脱口便是推辞。

户部尚书见状,赶忙上前附和,恭敬地说道:“陛下,慎王殿下所言极是,还望陛下三思。”

“无妨,既已求和,就该有求和的态度。” 建宁帝摆了摆手,语气之中已然隐隐透露出一丝不耐,“况且,年节将至,华瑾也该回京了。”

建宁帝上朝前刚刚收到快马送回来的密信,贺兰瑾选择第二种。

北安侯府当年不惜抗旨也要送她离开,她却一次一次往回撞。他念在北安侯府满门忠烈,贺兰凛更有从龙之功,才给她选择的余地。

可惜她舍不下这滔滔权势。

贺兰大哥那样英武澹泊的人,他的孩子们,却个个被利欲熏了心。

“父皇!”慎王向前跨了一小步,面目急切,试图再争几句。

“父皇圣明。”慎王还想说什么,宁王那清朗且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横空杀出,硬生生地将慎王即将脱口而出的话语拦腰截断。

“儿臣领旨。”李牧昭挨一场骂,便从天而降了一份大差事。

他在心底暗自思忖,怎么不算好事呢?这是他回到上京后第一次接到指给他差事。

不是半年前从莱州回到上京后,而是八年前从国安寺回到皇宫后,第一次接到差事。

已然退朝,宣政殿外方才晨光熹微。微光中,殿宇飞檐的轮廓被勾勒得分外清晰,琉璃瓦泛着清冷的光。

慎王大步流星的走在最前面,众臣自然看出这位殿下不大高兴,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生怕被抓住错处触了这位大佛的霉头。

“你拦着我做什么!让老五主持和谈,岂不是胡闹!”慎王一出殿门便对着宁王怒目而视,语气难免充满了责难。

“二哥慎言,父皇自有父皇的道理,再说下去,怕是要惹父皇不悦。”宁王堆着笑赔罪,对着慎王连连赔罪,“况且自有鸿胪寺那些老家伙们在,不会出事的。”

宁王瞟了一眼躲在后面一言不发的李牧昭,压低声音说道:“这华瑾郡主就要回京了,若能通过此次和谈拉拢一二,岂不是一举两得。”

慎王闻言脸上缓和一些:“这贺兰瑾居然要回来了。”

李牧昭正揪着刚顺手摘的花逗殿前侍奉的小宫女,见气氛突然安静,忙假装烦恼:“是啊,这三年前华瑾郡主手刃的北黎大将,正是北黎四皇子的亲舅舅,父皇竟让她参与和谈,岂不是要打起来。”

慎王懒得理他,只冷声说道:“这和亲公主你是推脱不掉了,母后原想着让你娶表妹。不过以你的身份,娶这和亲公主也不委屈你,既然接了差事,就好好办,别在外面丢了母后的脸面。”

慎王说罢猛地一甩衣袖,迈着大步,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宁王见状,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李牧昭的肩膀,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亲和的笑容,轻声说道:“五弟,好好干。” 说罢,便转身快步跟随着慎王的脚步离去。

走在后面的众臣不敢吱声。慎王一向得建宁帝宠爱,鲜少有如此气愤的样子。

倒是太子一如既往地沉稳如渊,恰似一潭深不见底的死水,让人瞧不出丝毫的喜怒。

他身姿挺拔,步伐稳健,脸上带着那副惯有的波澜不惊的神情,不紧不慢地走着。

付太尉走在太子身侧,微微俯下身,压低声音,神色间带着几分急切与担忧,同太子说道:“殿下,华瑾郡主若要回京,她的支持到底是至关重要,殿下也应设法争取一番才是。说到底,殿下与北安侯向来交情深厚,虽说北安侯与他这位胞妹关系不睦,但毕竟血浓于水,总归是一家人。华瑾郡主想来不会轻易站到与殿下对立的面上。”

太子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太尉此话怎讲,北安侯与华瑾郡主都是陛下的臣子,自然效忠陛下,又何来对立一说呢?”

说罢,太子微微颔首,便迈开步子,缓缓离去,留下付太尉独自一人,呆立在原地,脸上满是懊悔与无奈,一边责怪自己方才言语的失当,一边在心中暗暗抱怨太子不懂变通。

收藏来~评论来~魂兮归来!收藏来!评论来!魂兮归来!(做法)(跳大神)(围炉转圈)(上香)(做法)(念咒)(祈祷)(旋转)(摇铃)(跳大神)(低声吟唱)(摇铃)(甩旗)(点火)(做法)(摇铃)(念咒)[猫头][猫头][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