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的字,我的戏 > 第27章 交汇的轨迹:月光下的邀约

收到林夕那封带着月色照片的邮件时,我(苏晴)正对着一片空白的文档发呆。

电脑屏幕的光映着我怔忪的脸。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却一个字也敲不出来。脑海里反复回响着姜医生的话——“人之常情”,以及我自己那无法抑制的、危险的悸动。

邮件的提示音像一道突如其来的光,刺破了我混沌的思绪。

点开。看到她熟悉的措辞,关于表演,关于叶文婧。一切如常。

直到目光滑到邮件末尾。

那张照片。清冷的月光,透过酒店的窗棂,洒落在窗台上,勾勒出安静而温柔的轮廓。

以及那句……“莫名想起了叶文婧,也想起了您。”

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暖而柔软的手,轻轻握了一下。随即,失控地狂跳起来。

不是恐慌。不是恐惧。

是一种……混合着巨大惊喜、难以置信、以及更深层惶恐的剧烈震荡。血液仿佛瞬间涌向头顶,带来一阵轻微的眩晕,脸颊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烫。

她……想起了我?

在那样美好的月色下,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她……想起了我这个躲在阴暗角落里的人?

这怎么可能?

理智告诉我,这或许只是一种礼貌的、工作范畴内的分享。就像她之前分享星空照片一样。

可是,“也想起了您”这几个字,像带着魔力,穿透了我层层叠叠的防御,精准地触碰到了那个连我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悄然滋生的渴望。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很久。仿佛能透过这定格的影像,感受到她按下快门时,那份可能同样不平静的心情。

指尖颤抖着,抚过屏幕上那抹清辉。

暖和。

那种熟悉的、令人心慌的暖和感,再次从心脏的位置弥漫开来,流向四肢百骸。这一次,它如此鲜明,如此强烈,几乎要压过那伴随而来的慌张。

我该怎么办?

像往常一样,用专业的、克制的语言回复,只讨论角色,忽略这行字和这张照片?

可那样……是不是一种辜负?辜负了她可能(或许只是我自作多情)鼓起勇气传递过来的……一丝不同寻常的信号?

如果我回应了,会不会暴露我那不该有的心思?会不会让她感到困扰,进而毁掉我们之间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激烈的内心挣扎,几乎让我喘不过气。

我猛地站起身,在房间里焦躁地踱步。月光照片带来的暖意,与害怕失去的冰冷恐惧,在我体内激烈交战。

最终,那抹月光的诱惑,那“人之常情”的微弱鼓励,战胜了退缩的本能。

我坐回电脑前,深吸一口气,仿佛要进行一场比面对媒体、比接受诊疗更加艰难的冒险。

我认真地回复了她关于表演的问题,语气尽可能保持平稳。

然后,在邮件的最后,我敲下了耗尽了所有勇气的一行字:

“月色……很美。谢谢。您……也是。”

点击发送。

瞬间的虚脱感之后,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后悔和后怕。

我说了!“您也是”!

这几乎是在直白地回应她那句“想起了您”!

她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很越界?

我几乎想立刻撤回邮件,但已经来不及了。

我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冲撞,仿佛要挣脱束缚。这一次,恐慌不再源于对外界的恐惧,而是源于对自己内心那失控情感的恐惧,以及对可能失去她的恐惧。

然而,在这一切混乱的情绪底下,一丝极其微弱的、陌生的甜意,像石缝中悄然探出的嫩芽,顽强地生长着。

她想起了我。

而我,告诉她,她也一样。

---

发出那封带着月色照片的邮件后,我(林夕)经历了一个几乎无眠的夜晚。

各种猜测和担忧在脑海里盘旋。她会怎么解读?会觉得我冒昧吗?会因此退缩吗?

第二天在片场,我有些心神不宁,甚至在一场相对简单的戏份中罕见地走了神,被李导提醒了一次。

“林夕,今天状态不对啊?没事吧?”休息时,陈灏似笑非笑地问了一句。

“没事,可能有点没睡好。”我敷衍过去,心里却更加烦躁。

直到中午休息,我迫不及待地点开邮箱。

当看到苏晴的回复安静地躺在收件箱里时,我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点开。前面是关于表演的专业回复,一如既往的精准。

我的目光迅速滑向最后。

当看到那句“月色……很美。谢谢。您……也是。”时,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周围片场的嘈杂声瞬间远去。

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血液奔流的声音,能感觉到一股汹涌的热流,从心脏泵向全身每一个角落。

她回应了!

她用她那特有的、带着迟疑和颤抖的方式,回应了我那小心翼翼的试探!

“您也是”……

这三个字,在她那封闭而谨慎的世界里,无异于一句惊心动魄的表白。

一种巨大的、几乎让我站立不稳的喜悦,混合着强烈的心疼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瞬间将我淹没。

她是在怎样的挣扎和恐惧中,才敲下这三个字的?

我几乎能想象出她蜷缩在昏暗的房间里,面对着屏幕,脸色苍白,手指颤抖,却最终鼓起莫大勇气按下发送键的样子。

这个认知,让我的眼眶瞬间湿润。

她跨出了这一步。为了回应我,她再次挑战了她那坚固的壁垒。

这一刻,所有的不确定和担忧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清晰和坚定的决心——

我要走向她。用更明确的方式。

这个念头如此强烈,以至于我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我立刻回复了一封邮件。依旧围绕着角色,语气甚至比平时更加温和、稳定。我没有再提及昨晚的月色,也没有对她那句“您也是”做出任何直接的回应。

仿佛那场心照不宣的月光对话,从未发生。

但在邮件的最后,我写下了一句与角色探讨毫无关联的话:

“苏老师,最近发现了一家很安静的咖啡馆,就在您酒店附近拐角的地方,叫‘隅角’。他们家的海盐芝士拿铁味道很特别。不知您下周一下午三点,是否方便一起去坐坐?只是喝杯咖啡,聊聊天(或者不聊天也可以)。当然,如果您觉得不便,完全没关系。”

写下“隅角”这个名字时,我想起了她曾经独自去过的咖啡馆。我希望这个选择,能让她感觉稍微安全一点。

发出这封带着明确线下邀约的邮件,我放下手机,感觉整个手掌心都是汗。

我知道这很冒险。这比任何邮件、任何视频通话都更近一步。这是真实的、物理空间的靠近。

但我必须这么做。

月光下的对话已经开启,我不能让她独自停留在那片令人心慌的暧昧里。我需要给她一个更确切的信号,一个让她知道,这份不同寻常的牵引,并非她一个人的幻觉。

我需要让她知道,我愿意,并且渴望,走向她。

无论那一步有多么艰难。

---

收到林夕的咖啡馆邀约时,我(苏晴)刚刚结束与姜医生的又一次诊疗。

这一次,我们没有过多探讨那令人困惑的“暖和”与“心慌”。姜医生只是引导我,去感受和接纳这些情绪的存在,而不急于给它们贴上标签或判断对错。

“允许自己感受,苏女士。”她平静地说,“感受本身,没有好坏。”

带着这份尚未完全消化的、关于“允许”的功课,我回到了酒店房间。

然后,就看到了林夕的邮件。

咖啡馆。隅角。下周一下午三点。海盐芝士拿铁。

每一个词,都像一颗石子,投入我刚刚试图平静下来的心湖。

线下见面。真实的,面对面的。

光是想象那个场景,熟悉的恐慌感就再次攫住了我。胃部抽搐,呼吸变得困难。

不。我做不到。

和姜医生的诊疗是一回事,那是寻求帮助,是在一个绝对安全、受控的环境里。但和林夕……在一个人来人往(哪怕她说是安静的)的咖啡馆……

我会搞砸的。我一定会像只受惊的兔子,说不出话,或者做出什么愚蠢的举动,让她失望,让她后悔发出这个邀请。

拒绝她。立刻回复邮件拒绝她。

这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我颤抖着手,准备回复。

可是……“只是喝杯咖啡,聊聊天(或者不聊天也可以)”。

“或者不聊天也可以”。

她连这一点都想到了。她给了我沉默的权利。

还有“隅角”……那个拐角处的咖啡馆。是我曾经独自去过的,那家让我获得过片刻喘息的地方。她记得?还是巧合?

一种被深刻理解和体贴包裹的感觉,缓缓弥漫开来,奇异地中和了一部分尖锐的恐惧。

我想起姜医生的话——“允许自己感受”。

我感受着对这次邀约的恐惧,也感受着……内心深处,那丝微弱却无法忽视的、想要见到她的渴望。

是的。渴望。

我想亲眼看看,那个在视频里有着温和眼神、在邮件里充满智慧理解的女人。想感受她真实存在的气息,而不是隔着冰冷的屏幕。

这个渴望如此强烈,带着一种近乎疼痛的力度。

我闭上眼睛,回想起她邮件里那句“您也是”,回想起月色照片带来的暖意。

如果……如果我再次鼓起勇气呢?

为了这份前所未有的、让我感到自己还“活着”的牵引?

我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不再完全被恐惧填满,而是夹杂着一丝破釜沉舟的决绝。

我睁开眼睛,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那行邀约的文字上。

然后,我抬起依旧颤抖,却不再完全冰冷的手指,敲下了回复:

“好。”

只有一个字。

却仿佛用尽了我此生所有的勇气。

发送。

我知道,下周一下午三点,将是我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坐标。

一个通向未知,却也可能通向……光亮的坐标。

我抬起头,看向窗外。

阳光正好。

而我发现,这一次,面对那明亮的光线,我竟然没有立刻想要拉上窗帘。

病情是否好转,尚不可知。

但有些东西,确实在悄然改变。

因为心里住进了一抹月光,和一份勇敢的邀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