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的字,我的戏 > 第22章 黎明之前

她的字,我的戏 第22章 黎明之前

作者:椰子味奶皮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02:59 来源:文学城

回复林夕邮件的动作,几乎耗尽了我(苏晴)刚刚积聚起的所有气力。

手指敲下最后一个句号,点击发送,我便像被抽空了所有支撑,软软地瘫倒在床上,眼前一阵发黑。大脑因为短暂的专注而过度耗能,此刻只剩下嗡嗡作响的空洞回音。

胃部的绞痛变得更加鲜明,喉咙干得冒烟。生理的需求终于压倒了精神的惰性,迫使我必须做点什么。

我挣扎着爬起来,脚步虚浮地走到房间的小冰箱前,取出一瓶冰凉的矿泉水,拧开盖子,近乎贪婪地灌了几大口。冰冷的液体滑过灼热的食道,短暂地缓解了干渴,却也让空荡荡的胃部一阵痉挛。

我需要食物。需要真正的、能提供能量的东西。

这个认知让我感到一阵绝望。叫客房服务?意味着要与人交流,哪怕只是隔着门。自己出去买?想起几天前独自去咖啡馆的那点微末勇气,早已在后续的风暴中消耗殆尽。

我看着桌上那堆早已失去味道的速食食品包装袋,胃里一阵翻涌。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林夕那封邮件,像一根细弱却坚韧的丝线,将我即将再次沉沦的意识,稍稍拉回了一点现实。她还在期待。期待着一个能正常沟通、能提供专业意见的“原作者”。

而我,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自理。

一种深切的悲哀和无力感笼罩了我。我扶着墙壁,慢慢滑坐在地毯上,将脸埋进膝盖。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要承受这种连正常生活都成为奢望的痛苦?

眼泪似乎已经流干了,只剩下干涩的刺痛。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被遗忘在记忆角落的片段,毫无预兆地浮现出来。

那是在我情况还不太糟糕,勉强能够维持表面正常的时候,一个同样被情绪问题困扰的网友(我们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小论坛里相识)曾向我推荐过一位心理医生。她说那位医生“不评判,只倾听,像一面平静的湖”。

当时我嗤之以鼻,觉得自己不需要这种软弱的帮助。我的痛苦是独特的,是源于我过于敏感和天才(多么可笑又自大的想法)的大脑,而非普通的“心理问题”。

但现在……

我看着自己颤抖的、冰凉的双手,看着这个昏暗、杂乱、如同我内心世界外化般的房间。

我还能撑多久?在下一次风暴来临前,在没有林夕那束微光偶然照进来的时候,我是不是真的会彻底碎裂,消失在这片无人知晓的黑暗里?

那个网友的话,此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诱惑力。

“不评判,只倾听……”

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可以让我放下所有伪装和恐惧,只是……存在的地方呢?

这个念头,像在漆黑的海面上,看到了一盏遥远的、微弱的灯塔。

它可能只是幻影。可能毫无用处。

但……万一呢?

求生的本能,或者说,是对那束已经照进来的光的不舍,让我心底生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想要抓住什么的冲动。

我颤抖着,重新拿起手机。在浏览器里,输入了那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那位心理医生,姓姜。

搜索结果显示出一个简洁的专业页面,地址离我并不算太远。页面上有联系方式,标注着“需提前预约”。

预约。意味着要打电话。要组织语言。要面对可能被拒绝或者等待。

每一个步骤,都像一座需要攀爬的险峰。

恐慌再次攫住了我。我几乎要立刻关掉页面,缩回安全的壳里。

但脑海中,闪过林夕邮件里那句平静的“祝好”,闪过叶文婧在星墟尽头孤独却坚定的背影。

我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在肺部打了个转,带着颤抖,却终究没有散去。

我复制了那个预约电话,打开短信界面,粘贴。

然后,我开始极其缓慢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击虚拟键盘。每一个词都耗费着巨大的心力,仿佛在雕刻石碑。

“姜医生您好,我是……苏晴。经人推荐,想预约……心理咨询。时间……都可以,看您方便。谢谢。”

没有透露太多信息,没有说明具体情况。这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极限。

按下发送键。手机屏幕暗了下去。

我将手机扔到一边,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既害怕收到回复,又害怕收不到回复。

这是一种将自己命运交托出去的、令人恐惧的悬空感。

我重新蜷缩起来,等待着未知的审判。

几分钟后,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是短信提示音。

我猛地一颤,几乎不敢去看。

挣扎了许久,我才鼓起勇气,点开短信。

回复来自那个预约号码,语气专业而平和:

“苏女士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本周四下午三点有一个空档,您看这个时间方便吗?地址如下:[详细地址] 如确认,请回复。姜。”

周四下午三点。就是后天。

地址清晰地列在那里。

一个具体的时间,一个具体的地点。这意味着,我没有退路了。

巨大的恐惧再次袭来。我要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袒露我所有的混乱、不堪和痛苦吗?她会怎么看我?她会把我当成一个真正的疯子吗?

我想立刻回复“取消”。

但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却怎么也按不下去。

林夕的脸,叶文婧的眼神,还有这些日子里一点点渗透进来的、微弱的暖意,像一道道细小的丝线,缠绕住了我即将退缩的脚步。

也许……这是我唯一能为自己,也为那些在意我(或许)的人,做的事情了。

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灵魂深处最后一丝力气,敲下了回复:

“确认。谢谢。”

发送。

然后,我关掉了手机,将它塞到枕头底下,仿佛这样就能隔绝所有后续的可能。

我躺在黑暗中,身体因为做出了这个重大决定而微微颤抖。前方是未知的深渊,还是可能的救赎,我无从得知。

但我知道,我跨出了这一步。

为了能在阳光下,更久地,看到那颗为我闪烁的星星。

---

我(林夕)收到苏晴回复的邮件时,正在为一场重要的颁奖典礼做准备。

芳姐和小圆围着我,忙着确认礼服、首饰和妆容。房间里充斥着一种热闹而紧绷的气氛。

手机提示音响起,我几乎是立刻拿了起来。看到发件人是苏晴,我的心微微一提。

点开。邮件内容依旧是关于角色细节的探讨,专业,克制,仿佛几天前那场可怕的电话风波从未发生。

但不知为何,我从她那比平时似乎更简洁、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疲惫的措辞里,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她似乎……在努力地,重新搭建着什么。用一种更加小心翼翼的方式。

“夕姐,这条项链怎么样?”小圆拿起一条钻石项链在我颈前比划。

我有些心不在焉地点点头:“挺好的。”

目光却依旧停留在手机屏幕上。我迅速回复了邮件,肯定了她的看法,并提出了一点新的表演构想,语气尽可能地平稳和支持。

放下手机,我看着镜中盛装打扮、容光焕发的自己,再想到屏幕那端,那个可能正蜷缩在昏暗房间里,与内心巨大风暴搏斗的女人,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我们仿佛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星球。一个充斥着闪光灯、赞誉和喧嚣;一个则沉浸在无声的挣扎、恐惧和与自我的战争中。

而连接这两个星球的,只有那些冰冷的文字,和一份对同一个虚构灵魂的珍视。

“林夕,准备好了吗?该出发了。”芳姐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

我深吸一口气,将心底那份柔软的牵挂暂时压下,脸上重新挂起属于演员林夕的、得体而自信的笑容。

“好了,走吧。”

颁奖典礼现场星光熠熠,觥筹交错。我坐在台下,听着周围人的谈笑风生,感觉自己像戴着一张精致的面具。

当主持人念到我的名字,凭借在之前一部小成本文艺片中的表演,获得“年度突破女演员”奖时,聚光灯瞬间打在我身上。

全场掌声雷动。

我站起身,提着裙摆,优雅地走向舞台。每一步都踩在柔软的红毯上,却感觉如同行走在云端,有些不真实。

站在话筒前,看着台下无数张面孔,我例行公事般地感谢了导演、剧组、公司和粉丝。

然后,我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这璀璨的会场,看到了某个昏暗的、安静的角落。

我顿了顿,用清晰而真诚的声音补充道: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星墟》的原作者,苏晴老师。是她笔下那个孤独而勇敢的灵魂——叶文婧,让我对表演、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谢谢您,创造了如此动人的世界。”

我没有多说。我知道,过多的关注对她而言并非好事。

但我想让她知道,她的光芒,正在通过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看见。

台下再次响起掌声。有人好奇,有人了然。

我捧着冰冷的奖杯,走下舞台。光芒和喧嚣渐渐退去,心里却异常平静。

我知道,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道路的期许。它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更复杂的局面。

回到酒店,卸去华丽的妆容和沉重的礼服,我疲惫地倒在床上。

拿出手机,习惯性地点开邮箱。没有苏晴的新邮件。

我点开之前她回复的那封,又看了一遍。

然后,我打开浏览器,搜索了一些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科普文章和专业资料。那些描述——情绪像坐过山车般剧烈起伏,抑郁期的无价值感和绝望,轻躁狂期的精力旺盛和思维奔逸——都让我对苏晴的状态,有了更具体、也更心痛的认知。

原来,她一直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枷锁。

原来,她那惊人的才华和洞察力,可能与她所承受的痛苦,是同源的双生子。

这种认知,让我对她的所有“古怪”和“难以接近”,都化为了深深的理解和怜惜。

我关掉网页,没有试图去联系她。我知道,她此刻需要的不是打扰,而是空间和时间。

我能做的,就是守候在原地,当她需要时,让那束光,还能找到方向。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

在这个巨大的、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如同两颗运行在不同轨道的星辰。

但我知道,我们共享着同一片夜空。

黎明之前,夜色最是深沉。

但总有一些星星,会固执地亮着,等待着破晓的那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