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的字,我的戏 > 第17章 屏幕两端:第一次“对视”

发出那封带着视频链接的邮件后,我(苏晴)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在椅子上,久久无法动弹。

心跳快得像是要挣脱胸腔的束缚,耳膜里充斥着血液奔流的轰鸣声。指尖因为过度用力攥着衣角而泛白、麻木。

我做了什么?

我竟然……主动发出了视频邀请?

这个认知像一道惊雷,反复劈砍着我混乱的脑海。比上次答应她的视频请求更甚,这一次,是我主动的,是我越过了那条由恐惧划定的、绝对安全的界限。

胃里翻江倒海,熟悉的恶心感直冲喉咙。我猛地起身冲进洗手间,对着马桶干呕了一阵,什么也吐不出来,只有生理性的泪水模糊了视线。

我扶着冰冷的瓷砖墙壁,看着镜子里那个脸色惨白、眼神惊恐的女人。她在发抖,从指尖到心脏,都在无法控制地颤抖。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是因为那天在咖啡馆,感受到的、来自她间接传递的暖意吗?是因为她一次次在邮件里,精准地接住我所有或清晰或混乱的意念碎片吗?还是因为……我内心深处,那点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对连接和光明的渴望,在悄然滋长,最终冲垮了理智的堤坝?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邮件已经发出,覆水难收。

巨大的恐慌之后,是一种近乎麻木的等待。我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像等待末日审判的囚徒,计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她会怎么想?会觉得我唐突吗?会感到压力吗?还是会……接受?

每一种可能性都让我备受煎熬。

当邮箱提示音终于响起,我几乎是触电般弹坐起来,颤抖着点开。

林夕的回复很简短,却像一道强光,瞬间刺破了我周围的黑暗:

“收到。晚上九点,我会准时上线。期待与您交流。:)”

她接受了。甚至……用了一个表示微笑的颜文字。

那个简单的“:)”符号,像拥有魔力一般,奇异地抚平了我一部分尖锐的恐慌。她没有觉得被冒犯,她没有退缩。

这意味着……我可以继续向前?哪怕只是一小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处在一种极度分裂的状态。身体依旧被焦虑的生理反应折磨着——胃痛、心悸、头晕。但精神上,却有一种异常的、近乎亢奋的清醒。

我反复测试着摄像头和麦克风,调整着房间灯光的亮度,既希望环境看起来不那么令人窒息,又害怕过亮的光线会暴露我更多的狼狈。我甚至换掉了那件穿了好几天的旧开衫,找出一件稍微……顺眼一点的衣服。

这些举动让我自己都感到陌生。我什么时候开始在意这些了?

晚上八点五十分。我提前坐在了电脑前。房间只开了书桌上一盏昏黄的台灯,将我的身影笼罩在一小片光晕中,四周是沉沉的黑暗。

摄像头依旧关闭着。这是我最后的屏障。

九点整。邀请提示音响起。

那声音依旧像丧钟,敲得我心脏骤停。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按下了“接受”。

连接建立。

屏幕那端,不再是漆黑一片。林夕的身影出现在画面里。她似乎是在酒店的房间里,穿着舒适的居家服,头发松松地挽起,脸上带着干净的、未施脂粉的柔和。背景是暖色调的灯光,看起来温暖而……真实。

她对着镜头笑了笑,眼神明亮而专注:“苏老师,晚上好。能听到我吗?”

她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比上次视频时更加清晰、稳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能。”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那么颤抖,但效果甚微。

“那就好。”她似乎并没有在意我的紧张,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正题,“我们今天主要讨论一下叶文婧在最终抉择前,那场与男主角的‘无声对峙’戏好吗?我觉得这里的情感层次特别复杂……”

她开始阐述她的理解,条理清晰,语气平稳。我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听着她的分析,偶尔用简短的“嗯”、“对”来回应。

整个过程,我的视线死死地盯着屏幕上她那边画面的背景,或者她手中的剧本,不敢与镜头另一端、她那似乎能穿透屏幕的明亮目光有任何接触。

即使她看不到我,那种“被注视”的感觉,依然让我如坐针毡。

讨论进行到一半,关于叶文婧在那个关键时刻,内心除了决绝,是否还存在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尘世的留恋时,我们产生了一点细微的分歧。

我认为没有。叶文婧在那个节点,已经被星墟的奥秘完全“捕获”,任何属于人类情感的留恋都是“噪音”。

而林夕则认为,正是那一丝潜藏的、几乎被理性湮灭的留恋,才让她的决绝更具悲剧性的力量。

我们各自引经据典(她引用表演理论,我引用自己创作时的设定),试图说服对方。讨论变得有些激烈。

就在我因为专注于争论而暂时忘记了部分紧张,下意识地提高了一点音量强调我的观点时,林夕忽然停了下来。

她看着镜头,眼神里带着一种极其温柔的、了然的善意,轻声说:

“苏老师,我好像……有点明白您的意思了。那种被更高维度真理‘捕获’的状态,确实可能让她暂时剥离了所有属于‘人’的软弱。”

她顿了一下,然后,用更轻、更小心的语气,仿佛怕惊扰到什么似的,试探着问:

“那个……如果您不觉得打扰的话……或许……您可以打开摄像头?我只是觉得,如果能看着您的眼睛交流,可能更容易捕捉到您想表达的那种……纯粹的、非人的‘神性’状态?”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打开……摄像头?

像被瞬间剥光了所有伪装,暴露在聚光灯下。血液仿佛逆流,冲上头顶,带来一阵剧烈的眩晕。

不!不能!

恐惧像一只冰冷的手,死死扼住了我的喉咙,让我发不出任何声音。我放在膝盖上的手瞬间攥紧,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屏幕那端的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瞬间的僵硬和无声的抗拒。她没有催促,没有流露出任何失望,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眼神依旧温和。

死一般的寂静在耳机里蔓延。

只有我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可能通过麦克风,泄露了出去。

我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撞击的声音,能感觉到冷汗正顺着额角滑落。

打开它吗?让她看到我这副惊慌失措、苍白脆弱的样子?让她看到我身后这片象征着孤僻与混乱的、昏暗的房间?

还是……再次逃离?缩回安全的黑暗里,让她失望?

叶文婧……她会怎么做?她会因为恐惧,而背向那片吸引她的、危险的星墟吗?

不。她不会。

那个被我创造出来的、拥有着惊人勇气和偏执的女人,仿佛在这一刻,将她那微弱却灼热的力量,隔着时空,传递给了我一丝。

我颤抖着,抬起如同灌了铅般沉重的手臂,移动鼠标。

光标,悬停在那个摄像头开启的图标上。

指尖冰凉,抖得几乎无法控制。

林夕在屏幕那端,依旧安静地等待着,眼神里没有催促,只有鼓励和理解。

我闭上眼,用尽灵魂深处最后一丝气力。

按了下去。

---

当苏晴那边的画面,从一片漆黑,骤然亮起,显现出她模糊的、笼罩在昏黄台灯光晕中的身影时,我(林夕)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她真的……打开了摄像头。

画面有些暗,看不太清细节。只能隐约看到她坐在书桌前,穿着一件素色的衣服,头发似乎有些凌乱地垂在颊边。她低着头,视线死死地盯着桌面,整个人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我看不到她的眼睛,但能清晰地感受到,从那小小屏幕里传递过来的、几乎要实质化的紧张、恐惧与……巨大的勇气。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酸涩而胀痛。

我知道,这对于她意味着什么。这比让她在围读会上发言,比让她独自走进咖啡馆,是艰难千百倍的壮举。

我没有立刻说话。也没有刻意去“看”她。我只是将目光放柔,落在她画面背景的虚影处,给她时间适应这种“暴露”的感觉。

耳机里,只有她极力压抑却依然清晰的、急促的呼吸声。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我才用尽可能平稳、温和,不带任何审视意味的语气,轻声开口,将话题重新拉回我们刚才的讨论:

“所以,苏老师,按照您的理解,叶文婧在那一刻,其实是进入了一种……类似于‘超然’的状态?人类的留恋对她而言,已经不是需要克服的障碍,而是早已被摒弃的……低级程序?”

我说得很慢,给她反应的时间。

屏幕那端,她依旧低着头,但紧绷的肩膀,似乎几不可查地……松弛了一毫米。

然后,我听到她极其轻微、带着剧烈颤抖,却异常清晰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

“……是。就像……就像观察者……跳出了……事件视界。”

她用了天体物理学的术语。这是她在感到安全时,才会使用的、属于她那个世界的语言。

她虽然在颤抖,虽然依旧不敢抬头,但她回应了。在打开了摄像头的情况下,回应了。

一股汹涌的热流,瞬间冲上我的眼眶,让我几乎要落下泪来。

我强忍住鼻尖的酸意,保持着声音的稳定,顺着她的话继续讨论下去:“我明白了。‘跳出事件视界’……这个比喻太精准了。那么我在表演时,需要呈现的就不是挣扎,而是一种……绝对的、令人心悸的平静?”

“……嗯。”她低低地应了一声,这次,颤抖似乎减轻了一丝。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顺畅了许多。她依旧很少抬头,大部分时间都低垂着眼睑,或者视线游移在屏幕之外。她的声音依旧带着紧张的颤音,语句简短。

但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我能偶尔瞥见她快速眨动的睫毛,看见她因为专注思考而微微蹙起的眉心,甚至在她偶尔因为找到精准表述而语气稍显急促时,能捕捉到她唇边一闪而过的、极其微弱的弧度。

那个在文字后面拥有磅礴世界的灵魂,那个在现实中脆弱得不堪一击的躯壳,在这一刻,通过这方小小的屏幕,以一种极其艰难却真实无比的方式,重合在了一起。

我不再去刻意引导话题,不再去小心翼翼。我只是像一个真正的、渴望理解角色的学生,提出我的困惑,聆听她的指引。

我们讨论着叶文婧,讨论着星墟,讨论着理性与情感的边界。

时间在专注的交流中悄然流逝。

直到我感觉她那边的呼吸声似乎又开始变得有些紊乱,才主动结束了这次通话。

“苏老师,今天真的太感谢您了。”我真诚地说,目光柔和地落在屏幕上她低垂的头顶,“您让我对叶文婧的理解,又深刻了很多。”

屏幕那端,她似乎愣了一下,然后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依旧没有抬头,声音轻得像叹息:

“……不用谢。”

“那您早点休息。晚安。”

“……晚安。”

我看着她伸出手,快速地、几乎是慌乱地关闭了摄像头,画面重新陷入一片黑暗,只剩下那个灰色的ID。

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我切断了视频连接,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动弹。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澎湃的情感。有欣慰,有心痛,有敬佩,还有一种……仿佛见证了某种奇迹般的震撼。

她跨出了那一步。在无尽的黑暗与恐惧中,为了她所创造的世界,也为了回应我这份或许过于执着的靠近,她主动地、艰难地,撬开了那扇紧闭的门,让我得以窥见门后,那一丝真实的光亮。

我不知道这光亮能持续多久,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她是否又会退回到厚厚的壳里。

但至少此刻,我们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视”。

隔着屏幕,隔着疾病,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看到了她。而她,允许了我看见。

窗外的夜色浓郁,星光黯淡。

但我却觉得,有一颗遥远的、一直隐藏在云层之后的星星,在今夜,为了我,微微地、颤抖着,闪烁了一下。

这就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