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她的选择 >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她的选择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作者:千水之外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8-14 20:27:26 来源:文学城

到了一五年六月,西安的天气迅速升温,月末最后两天,气温竟罕见地达到了四十摄氏度。到了七月中旬,更是连着一个星期都这样。

林军他们一家人,只能整日躲在空调房里。女儿茜茜所在的幼儿园马上要放假了,林军寻思着,找一个海滨城市,带家人去避暑。

洪涛也正有此意,他和林军左挑右选,最终选定了青岛。

洪涛的父亲因为都有老寒腿,不想去海边吹风,说这样的三伏天,正好是药灸驱寒的好时机。而盛彦的母亲,又被医院回聘了,他父亲要留在家给她母亲做饭,也不想跟着去。

盛彦对与洪涛一家一同外出度假,显然是排斥的。可她与林军和他母亲刚刚温和起来的关系,不想因此再变冷,她只能口头默许着,心里却想着怎么躲开他们。

七月二十号,洪涛一家三口,和王霞的母亲,林军一家三口,还有林军的父母,一行九个人,坐飞机飞往了东部的海滨城市青岛。

到青岛的第一天,他们先去了崂山。

林军原本打算与洪涛徒步上山,让盛彦和王霞陪着老人孩子坐缆车。可王霞说她身体好,偏要陪他们步行,盛彦听闻,赶紧说自己也想上山走一走。

这样一来,老人和孩子们单独坐缆车,肯定是不能让人放心的,到最后,只好九个人都坐着缆车上了山。

一路上,林军喊着不过瘾。不久,在山顶,一处处耸立在山峰之上的奇异大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林军感到奇怪,这一块块巨大无比的圆石,是怎么被放稳在那看似陡峭的山峰上的?这显然不是人力所为,如果是地壳运动,山石滚落,按照惯性,也不会在山顶停稳。

林军想,这鬼斧神工的景象,只有一个可能——这些巨型的圆石,原本是在海底,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水逐渐干涸,海平面上升,变成了山顶。

林军一边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一边瞅着山上有没有被丢弃的树根。

他想起在结婚前,和洪涛一起上华山,他那次幸运地在华山北峰上捡到一根五十年以上树龄的老根。那树根跟着他们坐缆车下了山,最终被他带回家里,刻成了“峰回路转”。

显然这一次他没那么幸运,直到下山,他仍然一无所获。

第二天,他们一行人入住到崂山斜口景区的一处海滨,宾馆门口不远处就是海滩,因为正逢旅游季,海边到处都是人,好在海岸线足够长。

入住后的第二天,一早吃过饭,林军和洪涛,穿着泳裤,带着一众老小,拿着野营帐篷,还有孩子挖沙子用的小铲子小桶子,和一大堆吃喝,早早在海滩上扎好营地。

盛彦和王霞都穿着泳衣。她们俩,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在王霞的映衬下,盛彦的身姿愈发显得婀娜。

王霞不会游泳,她穿了一件保守的黑色泳衣,与海滩上五彩缤纷的着装比起来,显得有点土气。

盛彦穿着一套蓝白相间的古典风格的青花瓷套装,饱满的胸,纤细的腰身,根本不像是生过孩子的女人。她在水中时而仰泳,时而自由泳,像一条逐浪的美人鱼。

王霞让洪涛教她游,洪涛没耐心,烦躁地说:“在家时给你办的有游泳卡,你自己不好好学,跑到这里来丢人现眼!你要么别游,要么让儿子教你吧!”

王霞见儿子在水里正游得欢实,只好讪讪地走回到岸边。

林军在海滩上陪着女儿挖沙子玩,茜茜的爷爷奶奶和王霞的母亲,坐在帐篷边唠着家常。林军见王霞走过来,问她:“嫂子,咋不游了?”

王霞害羞地答道:“我还没有学会。”

林军看了一下女儿,把她抱到不远处的帐篷边,叮嘱道:“你就在爷爷奶奶旁边挖沙子,别乱跑,爸爸教阿姨去海里游泳,一会就回来。”

他母亲看见,说道:“安心去吧!有我们看着呢!”

在海边玩了一上午,等中午他们回到宾馆里洗完澡,换衣服的时候,盛彦对林军感叹道:“海边的太阳真毒,才半天,我还擦了两次防晒霜,还是被晒黑了!”

林军看了她一眼,说:“晒黑点看着健康。”盛彦照了照镜子,没说什么。

在宾馆餐厅吃午饭时,杨平打来了电话。他们公司准备投标的一个项目,发包方原定八月八号立秋这天招标,没想到现在提前了十天。

饭间洪涛和林军商量着,要不要他俩提前回。王霞听罢,赶忙说道:“要不一起回吧!你们俩不在,我们几个玩着也没意思。”

林军想了想,觉得家人好不容易来海边一趟,正玩在兴头上,不必这么急往赶回。

可他也担心,他和洪涛两个人都走的话,盛彦和王霞看顾三个老人两个孩子,忙不过来。于是决定他一人先走。他之前已经在家休养了近十个月,而洪涛刚从绵阳回来没多久。

商量好之后,当晚林军就买了机票回西安。可接下来的一周,却让他永生难忘……

林军走后,洪涛原想带着两家人再多去几处景点,第二天他们去了八大关和栈桥,没曾想,林军的母亲,下午在栈桥边坐快艇时吃了些风,晚间咳嗽起来。

隔天早上,洪涛和林军的父亲陪她到青医附院看了医生,确诊是普通的风热性感冒。

老太太在医院打了一上午吊瓶,盛彦,王霞和她母亲,带着孩子,在他们入住的宾馆里,待了一上午,等中午洪涛他们回来,老人咳嗽还不止,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出去玩。

见这情形,洪涛就和盛彦商量,要不明天就回西安。盛彦觉得没尽兴,却不好意思说。

洪涛见状,商量着说:“要不,等你婆婆咳嗽见好些,咱们再回,免得老人呼吸道还不顺畅就坐飞机,容易引起危险。”

林军走后的第四天上午,她母亲的咳嗽还没见好,盛彦在宾馆里闷了一两天,实在想出去走走。

午饭后,其他人都回了房间午睡,她回到房中,想着这次出来还没拍几张照片,她母亲在电话里一直问她玩得咋样?她想拍几张海边的泳装照,发给母亲。

盛彦带着女儿在房间换好了衣服,这一次,她穿了一套紫色和白色相间的艺术泳装,将她的好身材展露无遗。

她给女儿茜茜也穿了一套同样亲子款的泳衣,然后领着她,带着她的小桶和铲子来到了海滩。

这时宾馆门口的海滩上已找不到一块空地。盛彦想给女儿拍照,画面上总不停地有人穿插进来。

她就领着茜茜向海滩西面人少的地方走去,半个小时后,身边的人终于少了。盛彦让茜茜在海边跑,海边跳,她给女儿拍了十多张照片,感觉每张都很满意。

拍好后,盛彦把手机递给女儿,教她给自己拍。可茜茜急着在海滩上跑着玩,不理她。盛彦没办法,只能找了一个看似大学生模样的女生,给自己拍了三张。

好在这女生还算是有点艺术细胞,拍的画面比例总算还协调,但有两张上,还是没有避过别人的腿或头。

盛彦用图片处理工具把照片做了切割,这下她终于满意了,给母亲发了过去,母亲收到后随即打来电话,叮嘱她别光顾着玩,这个时候,要多关心关心她生病的婆婆。

盛彦听后有点不耐烦地说:“你昨晚上已经说过了,我知道!”

等她挂了电话,去看女儿茜茜,却找不见了。

她跑到茜茜刚刚挖好的沙坑旁,见铲子还在那,可小桶和女儿却不见了,她沿着海岸的人群慌张地寻找着,半个小时后,还没有找到。

盛彦紧张地开始哭,给母亲打电话:“妈,茜茜找不见了!”

她母亲接到电话后,不停地告诉她要镇定!要镇定!她让盛彦先向海滩上的人群求救,然后拨打110报警。盛彦在一一照做后,身体开始不停地发抖。

这时,洪涛和王霞带着儿子正好来了海滩,得知茜茜不见了,洪涛一面让王霞安抚已经手足无措的盛彦,一面把盛彦手机里,刚刚拍的茜茜的照片,发给了赶来的警察。

这时,高音喇叭开始在海滩上想起:“各位游客请注意,请大家依次按顺序,沿着警戒线从西边的出口出来,有一个穿着紫白相间泳装的六岁小女孩,一个小时前在海滩上失踪了,如果有人看见,请迅速与警方联系,我们的电话是……”

海边的人流依次往西边走,人群中不停有人说:“唉,这个海滩每年夏天都会出事,一出事就别指望来这游泳了!”

有人问:“那这咋老是淹死人呢?”

“别乱说,不是还没有找到吗!”

“八成是没指望了!这个海滩有暗流,而且落差大,二十米宽的海滩,就有将近一人高的落差,所以这里一直都没有正式对外开放。可天太热了,来海里游泳的人还是不断!”

到了下午两点,海滩上的人群全部离开了,可茜茜并没有找到!

警方打算从两条线来查找,一路人主要查看海滩附近的监控录像,看有没有人带孩子从海滩离开。一面联系海事局,派海警船,在斜口海滩附近的海岸线边搜寻。

海边的警报响起后,林军的父亲在宾馆的走廊里,听人说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在海滩上失踪了。他马上想到了茜茜。老伴午饭后吃了药,还在床上睡着,他赶紧找来隔壁没有外出的王霞她妈妈,帮忙照看着,然后自己跑去了海滩。

林军在下午两点一刻才得知这消息。

盛彦的母亲,原想着孩子只是一时在海滩上与盛彦跑散了,没想到人群清理后,并没有找到茜茜,她觉得不能再隐瞒了,才小心翼翼地打电话给林军。

盛彦母亲的电话刚刚挂断,洪涛也打了电话过来。他之前也有着类似的想法——觉得可能只是一场虚惊,但现下的情形,似乎并不乐观。洪涛告诉林军,现在警方正分多路在找。

林军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呆坐了几秒……他内心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自己:林军,莫要慌,茜茜会找到的。

他突地站起身,拿起电话,订了一张最近一班飞往青岛的机票。

这时杨平已经接到洪涛的电话,得知了情况,跑了过来。林军让他开车带自己回家拿了身份证,然后赶往咸阳机场。

路上,林军什么话也不说,他闭着眼,十指交叉放在腿上,靠坐在车子最后排的角落。他的手心脚心和额头,都在流汗。

杨平从后视镜里看着他,急忙把车里的空调开到最大挡。他这几年经历了妻子患癌后整个治疗过程,完全明白,有可能失去亲人的感受。

到了机场,取了机票,把林军送入海关,杨平没有马上离开。他望着林军消失在人群中,那看似坚毅的背影,流下了两行清泪。

下午六点十分,林军赶到了斜口海滩,此时距离女儿茜茜的尸体被发现,刚刚过去二十分钟。

林军在海滩上看到父亲,佝偻着身子,用一条浴巾,裹着已经泡胀的女儿,不停地擦拭着,似乎这样不停地擦,孩子就能醒来。

王霞搂着儿子蹲在一旁低声抽泣着,看见林军,她急忙站起,眼泪喷涌而出。

林军跪倒在海滩上,抱起被海水泡胀,已无法辨认的孩子的尸体,多希望这只是一场误会。

他从浴巾里拉出孩子的左臂,看到她手腕上,原本黄豆大小的血红色的朱砂痣,此时已变成蚕豆大小的粉红色。

紫白相间的泳衣,勒着孩子已经胀大的身体,让林军感觉透不过气。

他抱起女儿,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此时的大海开始涨潮,一浪接着一浪,拍打着堤岸。

三艘救援海警船,先后发动起来,一艘艘驶离,传回一阵隆隆的回声。围观的人群,看见涨潮,也纷纷散去。

林军张开眼睛,怒视着海面。他感觉,整片天空都变成了血红色,此时的大海,就像一个张牙舞爪的巨型怪兽,吐着四散的舌头,喷出一阵阵苦涩的腥味。

四十多分钟后,盛彦的父母也赶到了海滩。

王霞看到他们,擦了擦眼睛,低声说:“盛彦刚刚看到孩子就晕过去了,洪涛把她送上了救护车,跟着去医院了。”

盛彦的母亲没说什么,示意她已经知道,他们快步走到了林军和他父亲身旁。

当天晚上,盛彦的母亲,找到一位在医学院上学时的同学,把茜茜的遗体,存放在同学任职医院的太平间里。

林军陪着女儿的遗体,在太平间里待了一夜。

没有人敢进去劝他,直到第二天上午,他丈母娘走进来,轻声告诉他:逝者已去,生者为大,他母亲昨晚在得知孩子的消息后,已经咳出了血,林军这才抬起了头。

孩子的遗体,在第二天下午被火化,林军抱着女儿的骨灰,和家人一同回到了西安。

立秋过后,早晚天气渐凉下来,林军母亲的咳嗽,仍然断断续续,没有完全好转。

盛彦在她父母的劝说下,已恢复了正常饮食。她母亲也开始给她准备起备孕食物,说乘着这个年龄还能生,赶紧再生一个。

孩子走后已经有三个月了。家里面,孩子的衣物,玩具,被褥,画的画,看的书……谁都不愿丢。

林军眼见着母亲已经咳了三个多月,吃药打针都没有效。他陪着母亲前后去了三家医院,看了中医看西医。

最后,医生无奈地解释说,病人抑郁的心情,加之西安入冬后严重的雾霾天,都会抑制病体康复。到了十一月初,在暖气开通前,林军决定,一家人带着保姆,搬去曲江。

林军已经四个月没有上班了,七月份孩子出事后,月底的招标会上,他们公司中了土方项目。现在由杨平负责着。

林军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他开始早起,每天清晨六点半起床,沿着小区边的南湖跑一圈,回家后吃完早饭正常去上班。到下午三点多,他提前两个小时下班回来,去小区里的游泳馆游一千米,再回家吃晚饭。

林军希望着,逝去的一切都可以重来,可他自己身体的感觉,却异常坦白,和盛彦的夫妻生活,已回不到从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