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她的选择 >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她的选择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作者:千水之外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8-14 20:27:26 来源:文学城

五月,温暖的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新的希望开始蒸腾。林军希冀着,这一年,沉闷的生活能有所变化。

就这一年五月中旬,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件灾难性的大事——五月十二日中午两点二十八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八点三级强震。

在距离震中六百多公里的古城西安,正在九楼家里午睡的林军,被床的晃动摇醒。他赶紧爬起来,沿楼梯跑到八楼洪涛的家里。

洪涛两口子,也刚刚被楼体的震动惊醒。他们仨急忙打开电视,收看新闻。

洪涛的老婆忍不住打电话,给她儿子的小学班主任,询问学校的情况。看了电视新闻后,洪涛和老婆又赶紧给在成都的家人打电话。林军也一一联系在四川各地的战友,到了下午五点,他们陆续得知了灾区的一些消息。

这个月,洪涛和林军的公司,只有西郊一家工厂的土方工程在做回填。接下来的两个月,暂时没有可开工的项目。他俩当即决定,让杨平负责西郊的工程,他们带两辆卡车,两台挖掘机,和十来名工人,明日凌晨,赶赴灾区。

坍塌的道路,滚落的山石,四面八方赶往汶川的车流,堵在通往四川的路上。

所有的人脸上都挂着焦虑,而车上交通广播电台不断更新的地震灾区伤亡数字,一刻也无法让人安心。

一路上余震不断,往回赶的人,打电话和家里人联系不上,在拥堵的车流中,已经忍不住哭出声来。

洪涛和林军,一面给沿途的医疗救援队伍让开道,一面让他们的挖掘机加入道路抢修队,清理路上的泥土和落石。

他们的两辆卡车,艰难行进了四天,在五月十六号晚上,才赶到靠近震中的北川。

从五月中旬到八月,林军和洪涛,听从当地民政部门的安排,奔赴青川县,帮助抢修垮塌的道路桥梁,搭建灾民安置点。

到了九月中旬,最后一批灾民入住到安置点后,林军和洪涛,又开着车去往青川东面的陕西略阳,到他们一个战友家乡的村落,帮助修建因地震导致楼体产生裂纹,尚未完工的新建乡办小学。

十一月底,略阳的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校舍也建好了。林军和洪涛,这才又开着车,踏上回西安的归程。

没想到,他们人还没有到达西安,奔赴灾区救援的事迹就已上了西安各大报纸的头条,林军在路上接到他父亲的电话,说有多家电视台要求采访他,父亲所在的报社,也要求做他的专访。

林军很吃惊,赶忙问洪涛,可洪涛也不知是谁散出去的消息。思来想去,林军想到了一个人。

这是位西安美院的研究生,他说自己马上就研三了,已经没有课,只身赶赴灾区只为做志愿者。

他一路上搭着林军他们的卡车,有时候帮他们送水打饭,有时候拍些照片。

林军他们整日忙碌着,根本没空留意他在做什么。到了略阳后,他还在那待了一个多月,林军他们修建校舍,他则教村里的孩子们画画摄影。

到了十一月中旬,他说美院的导师找他有事就先走了。

想到这,林军赶忙和洪涛商量,说洪涛脑子活套,让他来想办法应对这些采访者。

洪涛一听,笑着说:“老子应付这事当然没问题!咱做了好事,上上电视给咱公司做些宣传也是应该的。”

可事情并非完全象洪涛想象的那样,等他们到了西安,回到家看了报纸,洪涛登时怨气冲天。

“为啥那小子把你的拍的这么高大英俊,把我的照的这么矮小猥琐?”洪涛生气地说道。

林军拿起报纸,看到报上的两张图,感觉这就不是自己,却像是美国西部大片里的硬汉——一张是他站在搭建的桥墩上,挥手指挥工友们上预制板,一张是众人在路灯下的街边酣睡,他站在那,抬头望月凝思。

洪涛媳妇见他这么生气,笑着数落道:“人家林军本身就长得帅撒!林军有一米八几,你比他低十公分,当然看着比你高大了!”

洪涛瞪了他媳妇一眼,说:“只高八公分!”

洪涛媳妇拍了一下他的背,说:“可八公分,还是高啊!”

洪涛转过头看着林军,酸溜溜地说:“这下,你就等着全西安的未婚女青年找上门吧!”

洪涛媳妇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林军没结婚,未婚女青年找上门不正好?难道你还有这心思?”

林军也笑着说他:“你不是明天就要去电视台吗?还不赶紧地,洗个澡,剪个发,把你那些名牌西装准备好。”

洪涛回瞪了他一眼:“你没听那电视台的记者,在电话里指名道姓地要你去吗?”

林军看着他,一本正经地说:“你放心,我不会露脸,坚决不和你抢镜!”

正如洪涛预料的那样,自从林军的照片和事迹在报纸上刊登,他登时被描绘成了西安市德才兼备的钻石王老五:相貌英俊身材高大,资产数十亿的企业家,在部队上立过军功,一心专注于事业,至今未婚未育。

林军觉得那根本不是自己,他既没有那么多钱,也没那么高的人格。他心里清楚人言的盲目性——多年以前,他曾经被各路流言差点一脚踩进地狱里,现在又被传言捧上了天。

这些年,林军已经对别人的说法开始免疫,深知自己还是那个自己,没有媒体上说的那么高尚,也不像曾经的传言中那般龌龊。

林军呆在家里,推掉了所有的采访,包括他父亲任职的报社。他的低调愈发增加了媒体对他的好奇,但他在渭城时的风流韵事,尚未有一家媒体说起。

说亲的人蜂拥而至,有的干脆省去中间人直接找上门。

林军看着这些**辣的眼神,想着真实的自己只能让他们失望。他回避着,实在没有办法,就躲去了渭城,在父母家待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在渭城的网络论坛上,开始传言他与梁晓琴和罗溪的事,再接下来,故事的版本一变再变。

最后,有一家西安的小报不指名地影射说:

“据渭城知情人士透露,本市钻石王老五林某,之所以这么有钱,是因为他父亲当初在渭城当副市长时是个贪官,并以权谋私让他儿子独揽了市里的基建工程。

林某多年未婚,只因当兵时不慎伤到了肝脏,工作后又与人争风吃醋打架斗殴,伤到了要害。所以他既不能饮酒,也丧失了生理功能。

他原本与渭城的一位女老师谈过恋爱,后来,又追求过一位公务员。可最终,女方在得知他的生理残疾后都选择了分手。”

林军他母亲看到报上这么写,气得破口大骂,不由分说要打电话找报社理论。

她气愤地数落林军他父亲:“当年你那么爱惜自己的名声,送钱的一个都不让收!实在推不走,只让人留下些不值钱的吃食。现在可好,你没贪人家也说你是贪官,还真不如当初把钱都收了,现在也不妄担这贪官的虚名!”

林军阻止了母亲,说道:“人家没有指名道姓,你这样追上门讨说法,只能自取其辱。再说,他们说又能咋样?爸也不怕查。去年渭城的张市长被人举报了,省里的纪检委,上上下下把十几年的帐查了个底朝天,好几个人都收监了。我爸不啥事都没有吗?那时你们要真收了钱,现在还能安稳地在家待着吗?”

可母亲依然愤愤不平:“他们说你爸啥,他已经退休了,可以不去理论。可说什么你把渭城的基建工程全都揽了……你爸没退休前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在退休后人走茶凉时!“

林军笑着对母亲说:“说我揽就揽了呗!反正在渭城干的第一个项目,城建局的那栋家属楼,陈局确实是看着爸的面子给的。人在瓜田李下,总是应该避嫌的,咱没避嫌,也真吃了一口瓜,就不该怕人说……”

母亲听后说道:“人家举贤还不避亲呢!要是你盖楼质量有问题,他们就是再说,我也认了。可你在渭城干得那些个活,哪一个有问题?”

林军听后没说啥,可母亲还是气不过,她接着说道:

“当初和你们一起揽活干的那些个包工头,也只有在农村盖砖房土房的经验。你好歹当过四年工程兵,修过路建过楼,还管理过建筑工地,凭啥他们有资格揽活你就没资格,就因为你爸当过领导干部?”

母亲还想继续说,可林军的父亲早已经烦了,不由恼火地喊了声:“够了!”

他们一家三口就都没有再说话。晚间,父亲的气一直没消,林军去他书房说了些宽慰的话。话虽容易说,可这份报纸发行后,不久渭城的论坛和一些报纸就做了转载,舆论对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有影响的。

父亲因为报上的文章,被他任职的报社同事背地议论着,加之林军早前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们的采访,让父亲脸面上也不好看。

思量后,父亲决定不在这干了。于是,元旦过后,一家人一起搬去了西安。

即便网络报刊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传言,来找林军的人是少了些,可扑火的飞蛾还是有的。

这不,林军他母亲在搬来西安高新区住下后不久,就与当地居委会的几位大姐聊得火热。在春节前半个月,居委会分管计划生育的孙大姐就来了她家,手里拿着五六张照片。

她是在周六上午上的门,林军的母亲盛情接待了她。

当林军得知她的来意,转身托口公司有事,准备开门出去。

母亲拦住了他,“你不是说,一会陪我和你爸去公园吗?咋又有事了?”母亲不悦地问道。

林军不去看她,在门口的鞋架上取下一双运动鞋,蹲在那穿上,站起身说:“我们公司最近打算参加雁塔区的一个项目招标会,我要去准备一下资料。”

母亲拉住他的衣角,说道:“啥时候不能准备啊,偏要现在去?你先看了这些照片再说。”说着就顺手把孙大姐手里的照片拿过来递给了林军。

林军并没有打算接,几张照片滑落在鞋架上,顺鞋架跌落在他脚边。

林军只好再次蹲下身捡。可当他看见鞋面上的一张照片时,心跳加速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