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不是反派的救赎(快穿) > 第16章 薄情女帝VS逆臣贼子(16)

“陛下,沈文远这逆臣贼子,早有不臣之心,绝不是真心悔改,陛下莫要被他蒙蔽了。”沈肃跪在女帝脚下,一副要死谏的模样。

沈肃惯常是个色厉内荏的人,只有在权势地位不如他的人面前,才有几分气势。

他在女帝面前,一向是唯唯诺诺,努力做好恭顺的君后。

此番进言算是沈肃此生少数的“勇猛”。

他自小爱慕沈瑜,又在求而不得中不断美化心中的她。

辅国公说先帝就是看中他没有野心,只有忠心,才许以君后之位。

沈肃虽没有政治上的野心,却妄图独占女帝的身心,他要做沈瑜唯一的裙下之臣,唯一的入幕之宾。

在沈肃看来,沈瑜对他不理不睬,对他的倾慕视若无睹,也不是她的错。

问题出在沈文远身上,是沈文远从中作梗,包藏祸心蓄意引诱她,离间他们的关系。

沈肃几乎是抱着一种献祭的心情谏言,沈文远这样一个龌龊的人,怎么配与她同床共枕?

“君后来势汹汹,搅扰朕用膳,难道也是有不臣之心?”沈握瑜仍然没有看向沈肃,吝啬到连一点眼神都不想分给他,语气却格外凛冽。

沈肃方才说的这番话,辅国公也说过,也是做出一副忠良死节之臣的模样来,父子一脉同心,沈握瑜一贯置之不理。

虽然沈握瑜并未将沉船一事归罪于英国公父子,没有定他们谋逆之罪。可群臣心中多有揣测,只是猜不准女帝的心思,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讲。

辅国公爱子情深,又自恃身份贵重,自当为君后除了沈文远这个“妖妃”,屡屡上奏说沉船一事的背后主谋乃英国公父子。

什么忠臣贤后,不过是各为其谋罢了,面目可憎,沈握瑜当然不想听,谁也不能左右她的意志。

沈肃一腔怒火,在听到女帝声音那一刻,瞬间哑火了。他设想中的拿出君后威望,命人将沈文远带下去处死,终究只是南柯一梦。

他今日要回禀的事,没有证据,只是一种猜测。

况且他自己在其中也没有扮演什么光明磊落的角色,所以才隐忍多年,并未告发。免得女帝认为他悍妒,蓄意陷害沈文远。

可时至今日,就算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沈肃也要豁出去了。女帝就算不信他的说辞,要责罚他,他也愿意受着。

辅国公曾言天子多疑,伴君如伴虎,只要陛下心头留下了怀疑的种子,那他的目的也就算达成了。

只要沈文远不好过,那他这口气才能舒坦了。

“陛下…臣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证,天地可鉴,臣绝无二心 。”沈肃有些哆嗦,一时紧张,说话竟有些结巴。

他温顺着跪在她脚边,将头垂得更低,腰也弯得更低。

多年以来,他对沈瑜是又爱又怕,沈瑜是他的妻,是他的君,是他的天,也是他一生尊荣所系。

沈文远能发现眼前人已不是沈瑜,可沈肃却不能,因为他从未真正了解过沈瑜,未曾与她有过亲密无间的岁月。

沈肃看沈瑜,始终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并不真切。

他不懂沈瑜的仁慈与温柔,她留给他的永远是冰冷的背影,是客套与疏离。

在过往的记忆中,先帝曾对沈瑜说过:“沈文远出类拔萃,却是狼子野心。沈肃庸拙无志,是君后的人选。吾女来日身为天子,便不要耽溺于情情爱爱,切记选君后并非要选意中人。”

沈握瑜与先帝的看法一致,她二人也算是跨越时空的知音。

九五之尊绝不能囿于情爱。她敏锐察觉到,先帝早看破了沈文远父子的野心,之所以不杀他们,是想留枚棋子给女儿“铸心”。

沈瑜若是姑息养|奸,一昧的仁慈,先帝就算除了沈文远,还会有张文远、赵文远……后患无穷。

她并没有把目光从沈文远身上挪开,饶有趣味地看着他痛苦又呆滞的表情。

这场铸心局,沈瑜输了,可沈握瑜不会输。

一个人倘若不能无情到底,注定会被牵动情绪,落得万劫不复的境地。不管耽于哪一种情感,都是痴愚。

“朕不过说句玩笑话罢了,君后莫怕,究竟有什么事?非要在朕用晚膳的时候赶过来。”沈肃的怒火还需要添些火才能重燃起来,沈握瑜正忙着倒油。

沈肃松了口气,不能说自己急着收拾沈文远这个蓝颜祸水,他迂回地着想,但显然是词藻不够用,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说法:“求陛下息怒 ,臣无心叨扰陛下用膳,臣确实有要事要回禀。”

前朝后宫都该劝谏君王,前朝说沈文远狐媚祸水,那沈肃作为贤后,也该直言劝君。

沈握瑜嘴角翕动,终于偏头看了沈肃一眼,“哦,君后既有要事回禀,直言便是,可膳桌旁是议事之地?”

沈肃知道这不是好时机,可他没有别的办法了。因着女帝施舍的这一点目光,又重拾了信心。

“求陛下恕臣之过,是臣思虑不周,恳请陛下移驾长秋宫,臣将此事细细道来。”

沈握瑜嗤笑一声,没有因为沈肃的失礼而怪罪于他,反而准了他的恳求,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但沈握瑜到底是有意戏弄,接着说道:“自然是可以去长秋宫议事。可不该铺张浪费,这桌子膳食还是得吃,君后既然来了,就同从前一样在旁替朕和念之布菜吧。”

沈肃面色忍不住一沉,心中憋屈万分,要他替女帝布菜自然是一万个愿意,可沈文远是哪路货色?

替一个戴罪之身的庶人布菜,这对君后而言是莫大的折辱。

他恨得咬牙切齿,这笔账自然是要算到沈文远头上,狐媚惑主,恃宠而骄,千错万错都怪他蒙蔽了圣上。

沈肃暂且忍下了所有的屈辱,站在一旁布菜,暗自盘算着如何坐实沈文远早起祸心,谋害女帝,是以没有注意到他的异常。

沈文远全然不像沈肃设想中的“妖妃”,没有得宠之人该有的红光满面。相反,他面色苍白,神情恍惚,这些日子勉强吃了些东西,又大多吐了出来,因而瘦得颧骨略微凹陷,下颌线也更分明。

他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位草包堂兄,像怕光的鬼魂躲避日光一样,偏过头去不看碗中的鹅掌,目光涣散,犹如被魇住了。这鹅掌让他想起了亲人断裂的手。

沈文远不怕死,可惜这世上有许多比死更骇人的事,总会叫活着的人生不如死。

“念之,若是做不到谨言慎行,赵毅割人舌头也是好手,连着舌根割起,割得整齐极了,你想看看英国公和你兄长的舌头吗?”她附在他耳边低语,沈肃听不见,只觉得他们亲昵无比,实在扎眼。

一字一句,犹如最恶毒的诅咒。

诚然,沈文远让人将荼刹做成了人彘,那般恐怖的模样,也未曾让他心中起什么波澜,只有泄愤的快意。

刀子不扎在自己身上,永远不会觉得疼。

这不知从哪里来的修罗恶鬼,占据了沈瑜的身体,时刻在他和家人的头上悬着一把刀。让沈文远知道了什么是恐惧。

沈肃觉得这一顿御膳格外漫长,他忍得后槽牙都快咬碎了。好不容易等到女帝用完了膳,他才挺直了脊背,如同大战前蓄势待发的将军。

——

长秋宫外的红梅开得正好,在宫灯的照耀下,刺骨的寒风吹过,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在跳动着,又如点点鲜血,红色的花与白色的雪,色彩迥异,刺目极了。

一路走向长秋宫时,沈肃亲自提灯为女帝引路。

沈握瑜若是肯分些眼光看他,就会发现他提的不是精致的宫灯,而是粗制滥造的金鱼灯,鱼尾巴歪歪扭扭,看上去有些滑稽可笑,这是他亲手扎的。

长秋宫内,丫鬟仆从都被摒退,就连沈肃倚重的宫人都不能在旁,在场的只有女帝与其心腹,以及“唱戏的”沈肃与沈文远。

沈握瑜坐在主位上,沈肃身为君后,本不用跪着回禀,可他为表兹事体大,还是这么做了。

长秋宫中匍匐着瑞龙脑香的寒凉香味,冬日本不该点这款香,只会让寒意更甚。

可是为了讨女帝欢心,沈肃便令宫人四季都备着瑞龙脑香,虽然他对香料并无研究,但是女帝喜欢的,那一定是极好的。

沈握瑜原也不焚香,不过是为了模仿沈瑜的习|惯,才燃了瑞龙脑香,好在她冰灵根的天性,对这寒凉的香气颇为适应。

她没有什么偏爱的事物,对世界万物都只有浅薄的好奇,而这种好奇又很容易消耗殆尽,时常觉得无趣。

沈握瑜的情绪就像一潭深不足三尺的死水,她如一个顽劣的孩童,偶尔往其中投掷几枚石子,很快便知道了水的深浅,也就兴致缺缺了。

沈文远是一枚石子,沈肃、沈瑾、李洵亦是如此。

也许有一天她会看到如北冥一般幽深的海,或者是无底无尽的时之河,但那都是后话了。

”君后到底所谓何事?”沈握瑜知道戏台子已经搭好,各类丑角该粉墨登场了。她慢悠悠喝了口茶,君山银针清醇甘甜,回味又带点涩,若是回忆有味道,该是这个味道。

沈肃怀着怨毒之心,讲了三年前的一桩往事。

那时大厦未倾,沈文远还是人人称道的君子,旁人说他光风霁月,出淤泥而不染,出身世家却无半分纨绔xi气。

不狎妓不吃花酒,甚至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又做出了一番政绩。

沈肃却很不屑,辅国公曾对他说:“你三叔父子是老狐狸和小狐狸,都擅长装模作样,背地里恐怕什么勾当都做。”

他要让沈文远的狐狸尾巴漏出来,以免沈瑜被蒙蔽,分不清忠与奸。

可沈肃那猪脑子自然是想不出什么好的谋略,身边那些酒囊饭袋之徒倒出了个馊主意。

“小公爷,这色字头上一把刀,不怕他冷静自持,咱们可以添把柴。”

辅国公寿辰便是个好时机,那日英国公父子来贺寿,沈肃着人在沈文远的酒里下了烈性chun药,想等他药效发作,丑态百出。

“去粗使丫鬟里挑些人过来,反正药效上了,哪里还顾美与丑,免得便宜了沈文远。”那些打扫院落、洗衣劈柴、刷马桶的丫鬟,大多姿容鄙陋。

事情本是按照沈肃预想的进行,他敬的酒,他那堂弟还是一饮而尽以示敬意,装就要装到底,总得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药效很快便发作,沈文远察觉有异,想提前离席,却被沈肃扶着,将他往厢房里带。

事情的纰漏出在哪里呢?沈肃事后回想,一则是他低估了沈文远,二则是那个叫青荷的粗使丫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薄情女帝VS逆臣贼子(1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