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所以她拿起屠刀 > 第3章 第一次杀人

所以她拿起屠刀 第3章 第一次杀人

作者:佳杨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1-08 03:53:16 来源:文学城

青青生于斯长于斯,亲族皆居于此,这片土地不会直接对她露出狰狞的一面,可对老年还乡、无亲无故的孙锦书却残忍得多。

又是那个宗祠,长高了的青青早就不觉得它的院墙高了。砖块已经有些脱落,雨水侵蚀的痕迹无处不在,嘲笑着这里的虚伪。

孙锦书正在这里受罚,因为“不守妇道”“妖言惑众”,乌合之众你一言我一语,敬告祖先,累牍连篇的罪名压下来,只待明日宣判,或许她会嫁人,或许她会沉塘,再或许被烧死,只看他们怎么说。

好像都是死路,就算成婚,没有钱的孙锦书难道不会被虐待吗?殴打女人的例子在这块贫瘠的天地间日日上演。

不,好像有一条活路。

“你犯下如此大错,厚颜无耻,明日乡民们必会烧死你。”昏暗的宗祠里,烛火在乡长的脸上闪烁跳跃,他沉着脸,仿佛集结了天地的威严。

“我不懂,是什么大错?”孙锦书并无嘲讽之意,只是自她屡屡拒婚以来,流言四起,罪名多到她数不清。

“还想狡辩!”乡长也不知道是什么罪名,他还没挑好,挑哪一个,要看孙锦书识不识相。

“我今日单独审你,就是要给你一条活路。群情激愤,但你若有悔改之心,未尝不可弥补一二。你将家中银钱捐出,为村中孩童穿衣读书、为贫者供餐饭、为夏季有水患的河筑堤、为赶考的孩子做盘缠……”他顿了一下,眯起了长满皱褶的眼睛,又接着说:“你一个妇人,用不了太多。将那些阿堵物拿出来行些好事,我再从旁为你周旋,总能保下条命来。”说完,他微微躬下身子,堪称和善地看着跪在地上、手脚被麻绳捆绑的孙锦书。

孙锦书的心沉了下去。审判就在明日,今日乡长单独“苦口婆心”劝说于她,不过是坚信她有积蓄,软硬兼施要挟一番。话说得好听,今日拿到了钱,怕都进了乡长的私囊。她不在乎钱的去处,人年纪越大,越知道生命的可贵,只是她的钱少得可怜。她家里早就在抓她时被翻遍了,仅有的钱财已被拿走,此刻他想问个藏钱的去处罢了。

“怎样才能活下来?”孙锦书心如乱麻。

“怎样才能救出老师?”青青在宗祠外看着日头一点点落下去,心中的不祥之感愈来愈重。明日审判的消息人尽皆知,今晚是最后的机会。她并不知道乡长在审讯,此刻阻挡她的,是紧闭的木门,和木门后众多的可能性。

青青被可能性吓怕了。

宗祠里面是什么样子?青青从来没有进去过,经史中的面目太模糊,从小到大的言传身教让她纵使怀疑、不屑,内心深处却仍保有一丝敬畏。外面没有上锁,是有沉默、威严、高大的长辈在内值守吗?她进去会立刻被抓起来,像“不贞”的女人一样被重棍打死吗?会被沉塘吗?或者更糟,祖宗真的存在,他们会把她怎样?她读的书里,也没有允许不敬祖先的。

但是……但是……

青青理不清楚思绪,随着夜色逐渐笼罩这片村落,对老师的担忧还是压过了敬畏与恐惧。她先试着推了推门,发现被从里面拴住了,便猜是有人看守。祠堂四周没有紧挨着墙的树,她只好四处捡些较粗的树枝和大石头,慢慢在墙边架高,悄无声息地爬到了墙上,跳下时虽小心,却难免重重跌在地上。青青顾不得疼痛,只怕跳下的声音太大引来人,赶紧起身向堂内走去。

村里的宗祠并不大,进了院门是个小院,然后便是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所以,她很快清晰地听见了孙锦书的惨叫。

方才,祠堂里,孙锦书胡诌了个藏钱的地点,只想先稳住乡长保下性命。但方才还语重心长的乡长听完这话,突然抡起手中的拐杖重重砸向她的脊背。孙锦书登时被打得伏在地面,却因手脚被缚,双腿依然保持着下跪的姿势,以堪称虔诚的样子伏在乡长脚下。她额间因为巨大的疼痛而冒出冷汗,滴落在祠堂的地面上,恐惧和痛苦让她的身体猛烈颤抖。

乡长看着她的姿态,满意地笑了,又是那副冷静温和的样子:“你何苦撒谎,那些地方我都搜过了,你当着祖宗的面诓我,该受些惩戒。说!到底藏在哪里了?”

孙锦书痛得说不出话来,连思绪都一片空白。见她不说,乡长的拐杖又砸了下来,但却并未落在她身上。

突然冲进来的青青将他猛地推向摆放排位的灵台,几块牌位掉了下来,发出单薄的、清脆的响声。

她趁机解开了孙锦书身上的麻绳,扶着她就地侧躺下,接着自己跪在了乡长身后。

“求求您放过她吧!”她低低地哀求,平日里那种年轻的、张扬的骄傲神色都消失了。

乡长谨小慎微地捡起排位,擦拭一番,跪在台前磕了三个头,又转过身来变回一副狰狞的面貌。“你们为什么不能恭恭顺顺的呢?为什么要忤逆我、忤逆祖先?”他的声音很低、很慢,似乎真有些费解。

“规矩!规矩懂吗?”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三从四德是女人最基本的操守,枉孙锦书还识几个字,《女德》《女戒》教的都忘了吗?那还不如不识字的村妇!你这丫头一把年纪还没嫁出去,是受这婆子唆使吧?让你爹没脸,也让麦村没脸,麦村白养了你。”

“不能怪她。我知错……”“你还敢插嘴!”青青的哀求声被打断。

悠悠晃晃的烛火下,年迈的乡长想起了那些忤逆他的年轻人、那些不服管教的女人、那些懒汉,他的脸色因为怒气涨红,却又想到自己一直以来代替祖宗规劝、惩戒了无数这样的人,一时间自感已经成了这片天地的神灵,他慢慢冷静下来,用平静的语调给青青下了判决。

“你冲撞祖先,不守祖制,不遵女德。我念你是村里长辈看着长大的,给你忏悔的机会,只罚你受些家法,挨十个棒子。你娘教不好你,一并受罚。明天跟这个婆子一起宣判。日后再让你父亲交粮时多补给村里一些,算是替你赎罪。”

青青如坠深渊,她毕竟还年轻,长辈都是老实的庄稼人,面对这样的权威判决,早已不知所措。她可以受罚,她娘却不可以,几次生育和长久的劳作、间歇性的饥饿让她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腰酸背痛,近来更是常有潮热之症。青青听说过族规打死人的事,那人尚且年轻,三十棍下去就没气了,十棍不残也要重伤,母亲怎么受得住。

“求求您了!求您放过我娘,放过孙婆婆,都是我的错。”她膝行到乡长脚下,身体伏在地上,涕泗横流,颤抖着求饶。

“放过青青一家吧,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你。”孙锦芳从身体的巨大痛苦中挣扎出来,绞尽脑汁想找到一条生路。“在村口的槐树下埋着……足足十两黄金,是我一生的积蓄。”

乡长的眉头不悦地拱了起来,让他脸上的褶皱更多、更深了,抬脚就要踩向孙锦书的头。

但青青死死抱住了他的腿,于是这成了踢向青青小腹的一脚。

她痛得蜷缩在地上,像婴儿在母亲腹中的姿势,渺小、脆弱。

乡长嘴里冒出些当地的脏话,又踢开青青走向前去,掐住了孙锦书的脖子——她又一次赌输了,那也是被查过的地方了。理智上,孙锦书知道,只要他还以为她有钱,就不会杀了她,但当脖子上的疼痛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窒息感和晕眩感时,她觉得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只可惜连累了这个孩子。”她想着,手脚的力气渐渐衰弱下去,心里只剩下茫然的“我想活着,我想活着……”

颈间的束缚突然消失,孙锦书呛了气,猛烈地咳嗽起来。待她从晕眩中反应过来,只看到青青跪在乡长身后,死死地用麻绳勒住他的脖子。青青的眼神里没有恐惧和慌张,甚至称得上冷静专注,就像她学写字时那样。村长的手胡乱向后抓着,在青青越收越紧的手上留下了一道道抓痕。

她身后是一个个祖先的牌位,它们冷漠地注视着这场杀戮,像过去无数次一样。

青青的手很稳,她有点想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比起恐惧和愤恨,她心里更觉得荒谬好笑。不久前还束住孙锦书手脚的麻绳,正牢牢束在乡长的脖子上;刚才掐住别人脖子的手,正拼命向后抓,想挽救自己的脖子;刚才让青青腹痛不止的脚,正在地上无力地蹬着;他遵奉、代表的祖先就在身后看着,没有人跳出来审判青青,也没有人出来挽救他们的信徒。

孙锦书扑上去,用浑身的力气压住了乡长的腿,也压制了他最后的反抗。

夜越来越深了,间或响起几声乌鸦的叫声,划破夜空,也渐渐叫醒了青青。

她松开了手,茫然地看向手心被麻绳摩擦出的血肉,视线再向下,是乡长的脸。他怒目圆瞪,像年少时宣判她抢食物那次一样。

“你为什么总是那么生气呢?”青青睁着无辜的、茫然的眼睛,和乡长对视着,默默地想。

先反应过来的是孙锦书,她忍着剧痛和恐惧探向乡长的颈间,确认乡长已经死了,又走过来扶起了青青。

“你快走吧,回家睡下。”她的声音喑哑。

“你呢?”青青愣神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反应过来。

“回家去,记住,今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每说一个字,孙锦书便感觉喉间一阵刀割般的痛,但她还是尽量耐心地跟青青说——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教青青了。“声音一定要小,回家要是被爹娘发现了,就说出来解手……算了,旁的说什么都行,别说来过这,更别说见过我们。”

她慈爱地看着青青明亮的、单纯的眼睛,伸手拢了拢青青的乱掉的头发,又轻轻扶着青青的手腕,心疼地看着她满是伤痕的手,问:“疼不疼啊?”

“疼。”青青突然哭了出来,她一瞬间觉得很委屈。

孙锦书低下头吹了吹青青的伤口,对她说:“手心是牵牛的时候伤的,手背是被野猫抓了,记住了吗?”接着,她抬起手,轻柔地、专注地擦掉青青的眼泪。

“爹不会问的。”看着孙锦书手腕上被麻绳捆绑留下的淤痕,青青摇了摇头,她好像隐隐明白了孙锦书在交代什么。

“我不回家了”,青青嘟囔着说,“我不回家了,我不回家了,我不回家了!”她的声音越来越大,脑中也逐渐清醒。

“我回家了,你怎么办?”她问。

“我逃跑。”她的声音嘶哑,每一个音节都让青青伤心。

“你骗人!”

“我……”“孙婆婆,你别再说话了。”青青急急打断她的回答。

受了伤的孙锦书跑不跑得掉,青青心里再清楚不过。

但再加上她,就能跑掉了。她脑中只剩下一个“跑”字,一个粗略的逃跑路线渐渐成型。“婆婆,你别说话,我们一起逃。”

孙锦书相信青青的决心和办法,但她不能接受万一,青青就此回家是最安全的。“回去,我有我的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青青轻声问道,她似乎已经完全冷静了下来,甚至没有刚杀了人的恐慌了。不等孙锦书回答,她将祭台上的食物揣进怀里,又把台上的牌位一块一块扔到了地上,就掉在乡长的尸体旁。

“婆婆你看,原来它们只是些小木板,小木板是不会打死人的。我们把这些小木板烧了,放一把大火好不好?”青青的脸上还挂着泪痕,眼神失了焦,只直直地向前看。

“你……这些是你的先祖。”孙锦书很担心青青,她毕竟年轻,心境大起大落,难免染上疯症——现在的状态就很骇人。但此刻已来不及细究,她催促:“别管我的办法,你快回去。”

时间紧急,青青不欲多说,她拿起蜡烛,猛地扯下祭桌的台布,香炉跌到地上发出闷响,炉灰洒满了牌位和乡长的头脸。她将布覆盖在牌位和乡长身上,又将另一端绑在木制桌角,然后用蜡烛将其点燃。

这些行动只在几息之间,孙锦书来不及阻止,便被青青拉着手带出了祠堂。

“这次可以走大门了。”青青拔开门闩迈出去时,竟只有这个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