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未响,并非僧人失职,而是不敢。
一道猩红的身影,如一滴落在宣纸上的血,兀自立于百级石阶之下。
苏晚肩上扛着那柄不成比例的巨大钟槌,槌身古朴,却萦绕着淡淡的、令人心悸的绯色光晕。
她身后,更悬浮着一尊石碑,那并非真正的岩石,而是由沸腾翻滚的赤色情焰凝结而成,焰光流转间,碑上八个大字仿佛拥有生命:“情非妄念,心即是佛”。
她动了。
赤足踏上第一级冰冷的青石台阶,肩上钟槌的末端随之轻巧地触碰地面。
嗡——一声沉闷的低鸣并非来自钟槌本身,而是自她脚下扩散开来。
一道繁复的绯色符纹以落足点为中心绽放,宛如烙印,与深藏于祖庭地底、沉寂了千年的佛门地脉产生了第一次对抗。
“阿弥陀佛!来者止步!”
两名守门的武僧手持戒棍,面色凝重地冲上前来。
他们是佛宗的金刚罗汉,肉身强横,足以撼动山岳。
然而,他们甚至未能靠近苏晚三尺之内,一股无形的压力便如潮水般席卷而来。
那并非灵力,也非煞气,而是一种源于七情六欲最本源的威压。
在这股力量面前,他们苦修多年的不动禅心瞬间崩裂,只觉心头爱恨嗔痴百般杂念丛生,气血翻涌,竟被硬生生逼得连连后退,脚下踉跄。
苏晚视若无睹,一步,一阶,一记轻震。
每踏出一步,便有一道情钟符纹烙印于地。
九十九级石阶走完,九十九道符纹连成一片,如一条赤龙盘踞于通往大悲台的圣道之上,与脚下厚重的金色佛光分庭抗礼,竟隐隐有压制之势。
终于,苏晚登上了大悲台。
这里是佛宗祖庭的核心,平日里唯有方丈与元老会成员方可踏足。
苏晚看也未看周围那些闻讯赶来、满面惊骇的僧众,径直走向平台中央那个用于安放晨钟槌的凹槽。
她将巨大的钟槌重重插入其中。
那尊情焰石碑也在同一时刻轰然落地,不偏不倚,正立于大悲台的正中心。
碑石落下的瞬间,仿佛一根烧红的烙铁刺入冰水,整座佛宗祖庭剧烈地颤动起来。
地底深处的佛脉发出愤怒的咆哮,金色的佛光冲天而起,试图将这亵渎圣地的“魔物”碾碎。
冰冷的电子音在苏晚脑海中响起:“警告:检测到佛宗核心道基与情证之道产生根源性冲突,正在生成高强度对抗性震荡。宿主生命场受到压制,请立刻脱离!”
苏晚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对系统的警告置若罔闻。
她伸出右手,并指如刀,在左手掌心轻轻一划。
鲜血涌出,她毫不犹豫地将掌心按在了那八个大字之上。
血迹触碰到碑文的刹那,并未下流,反而像是活了过来,沿着字迹的笔画飞速蜿蜒,最终汇聚成一道燃烧着无形火焰的契约符文。
这道“情燃契”顺着碑体瞬间渗入地脉深处,直接烙印在了佛宗道基的本源之上。
刹那间,异变陡生!
祖庭之内,万佛殿中,数千尊佛陀金身雕像的双目之中,竟齐齐流下两行金色的泪滴!
悬挂在钟楼之上的万千铜铃,在没有一丝风的情况下,发出尖锐而急促的悲鸣,如泣如诉!
“住手!”一声清喝如玉石相击,穿透了鼎沸的人声。
叶怀瑾一袭白衣,拨开层层叠叠的僧人,终于看到了那立于风暴中心的红色身影。
她如此孤单,却又如此决绝,仿佛要以一己之力,对抗这整个天下。
他本是来劝她罢手的,佛宗底蕴深厚,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尊石碑,看到“情非妄念,心即是佛”八个大字时,心中预设的所有说辞都化为了齑粉。
没有恐惧,没有退缩,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炽热,仿佛那碑文点燃了他灵魂深处某些被压抑许久的东西。
他没有停下脚步,越过惊愕的元老会成员,穿过满是敌意的目光,一步步走到了她的身侧。
在万众瞩目之下,叶怀瑾抬起手,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那尚带着苏晚血温的碑面,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悲台。
“她说得对。若心不动,见佛亦非佛;若情不燃,诵经亦是空。”话音未落,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举动。
他竟当着满庭僧众的面,执起了苏晚那只尚在滴血的手,紧紧握住。
而后,他与她并肩而立,坦然面向那一张张或愤怒、或震惊、或迷茫的脸。
“此生,我只认这一人。”
“孽障!叶怀瑾,你竟敢背叛师门,堕入魔道!”一位元老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他怒斥。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不高,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方丈明法不知何时已立于高台之上,他静静地看着叶怀瑾公然违逆祖训,看着他与那红衣女子交握的双手,眼中却无半分怒意,唯有深邃的叹息。
面对元老会的怒火,他手持一枚古朴的金钵,缓缓上前一步,沉声道:“三百年前,圣僧坐化前曾留下法旨,‘情愿可成佛’。此语因有违祖训,被历代方丈以朱砂封印于《心经》祖本之内,却从未被天道否定。今日,魔碑立于佛庭,佛像泣血,万铃悲鸣,难道……这不是天意对我佛宗的警示吗?”
言罢,他手中金钵骤然大放光明,嗡嗡作响。
一道金光从钵中射出,投映于半空之中,竟显化出一篇残破的古文,字迹古奥,正是那被封印了三百年的《情劫录》原文!
众僧哗然,那些年轻的弟子眼中满是迷茫,而元老会的老僧们则面如死灰。
他们认得,那的确是圣僧的笔迹!
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合欢宗密殿深处,温如卿看着水晶镜中清晰呈现的景象,发出了一声愉悦的冷笑。
“佛宗讲轮回,我合欢宗讲刹那。可若刹那之绚烂,足以撼动万古轮回,那便是真正的无上大道。”他长袖一挥,身后的“传灯阵”瞬间被激活。
情心碑立于佛宗祖庭的影像,以及此前苏晚敲响的那十一道钟声所特有的波动,被瞬间复制了亿万份,通过无形的网络传入了三千世界无数散修的传讯玉简之中。
一时间,无论是边陲小派的弟子,还是山野之间的游修,都收到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我的天,有人把碑立到佛宗祖庭去了?”
“情非妄念,心即是佛……这话听着……竟有几分道理?”
“原来,情也能证道?”
夜幕降临,大悲台前的对峙仍在继续,但气氛却已悄然改变。
忽然,那尊情心碑上的赤色焰光猛地一收,转而绽放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蓝色光芒。
碑身最下方,一行崭新的小字缓缓浮现。
“第十一响,不在天,而在人心。”
几乎在同一时刻,苏晚与叶怀瑾交握的手心同时传来一阵灼热。
两人摊开手掌,只见一道全新的、与碑文同源的符纹正烙印在彼此的掌心,闪烁着微光。
苏晚的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再次突兀地响起,却不再是警告,而是一种全新的宣告:“检测到宿主与特定目标达成深度道心共鸣,双修共修模式触发升级。新功能开启:心契共鸣·双向引道。”
无人知晓,就在这一夜,佛宗藏经阁最深处,一本被尘封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初代佛祖语录》无风自动,缓缓翻开。
在一处空白的页脚,几行早已淡去、肉眼不可见的墨迹,在情心碑蓝光的遥相呼应下,悄然浮现。
“吾亦曾心动,故知众生皆可成佛。”
风波暂息,大悲台前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苏晚感受着掌心那道崭新的符纹,它不仅仅是一个印记,更像是一条无形的锁链,将她与叶怀瑾的道途、气运乃至神魂都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通过这道心契,她能清晰地感知到叶怀瑾的剑心,纯粹而炽烈;而叶怀瑾,或许也能窥见她那片由无尽情感构筑的深渊。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力量在共鸣中飞速增长,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境界的大门。
然而,在这磅礴的力量之下,苏晚却隐隐感觉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这由她亲手斩开、用鲜血浇灌的道路,如今已不再独属于她一人。
它的一端连着自己,另一端则牵引着另一个灵魂,那片领域浩瀚而深邃,却也带着一股她尚无法洞悉的未知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