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俗辣江湖! > 第7章 踏雪寻梅(七)

俗辣江湖! 第7章 踏雪寻梅(七)

作者:野有死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1 14:32:04 来源:文学城

李冬青十五年没走出过家乡,去过最远最大的地方,就是县城,而这次一走就是一千多里以外。

这一路上,他才知道,其实宁和尘是个话少的人,很多时候都是他问,宁和尘答。

“前面有人家。”李冬青说。

俩人走了两天,这才看见村落,李冬青在下头牵马,宁和尘坐在马上,雪地难走,马也跑不起来。只能这样慢慢地跑着,宁和尘似乎也并不着急。

宁和尘眯着眼睛望了望:“干粮都够,没必要过去冒险。”

“不买匹马?”李冬青其实有些心疼千机。

原来畜生真的通人性。千机之前除了李冬青谁也不听,没想到宁和尘根本没费劲儿就使唤动了它,只是这几日都是它来驮着人,人都会觉得劳累,更何况它,是以很多时候李冬青都自己在下头走着。

宁和尘却说:“带着你,几匹马都是一样得慢。”

“那至少也换一换。”

“那就杀了千机。”宁和尘冷淡说,“换一匹新马,那有那么多干草喂马?”

李冬青只好不再说话。

宁和尘本性暴露,他脾气反复,经常不知道那根弦搭错了就要生气,李冬青却脾气好,有了寻死之心之后,脾气倒是更好了,觉得没什么值得生气的,俩人倒是非常和睦。

李冬青又问:“饿吗?”

他这回问对了,宁和尘说:“打一只鹿吧。”

李冬青又犹豫道:“很费时间。这样的山很穷,不一定有鹿,冬天天短,一会儿就折腾到天黑了。”

千机到了晚上,就不愿意再走,总是偷懒。

宁和尘说:“去打。”

李冬青没办法,只好摊手说:“弓箭呢?”

俩人出来了什么也没拿,幸好宁和尘早有准备,身上有钱,干粮可以沿路找人家换。但却没有弓箭。

宁和尘把腰上的剑递给他,说:“去吧。”

李冬青老实说:“我不会用剑。”

“不会就扔出去打,”宁和尘说,“打个鹿而已。”

看来他今天非要吃上这个鹿肉。李冬青没办法,这个大少爷懒得动手,平时可能也是被伺候惯了的,他只好拎了剑往山里走。宁和尘传声入耳道:“只在这一片吧,别再往里走了。”

李冬青觉得自己这几日简直就是他的下人。他站在这山腰上,往树上爬了爬,登高望远,半天也没见到一只鹿,倒是看见了只兔子,但宁和尘不爱吃兔肉,说腥。

李冬青瞭望着,瞭望着,实在是瞭望不到,又不想回去面对宁和尘的冷嘲热讽的脸,只好在树顶上挨冻。

宁和尘靠着马,坐在树前,偶尔看一眼李冬青,不催,也不帮忙。

片刻后李冬青的身影终于动了动,只见他一手抓住树干,身体往外荡了出去,灵巧地像只猴子,手里拿着那把剑随着身体的惯性狠狠地掷了出去,只听见一声铁器打在石头上的声音。宁和尘以为他打空了,也没在意,却见李冬青跑了出去,一转眼失了踪影。

宁和尘:“……”

他猛地站起身来,刚迈出几步,李冬青的脑袋又从雪坡上露出个头来,左手拎着剑,右手拎着一头死狼。李冬青笑出白牙说:“鹿没有,但有一只狼,正好,扒了皮可以给你做大氅,越往北走越冷了。”

宁和尘却看了眼他手里的狼,又看了眼他。刚才那动静,李冬青那一剑分明是打在了石头上了,这狼又是从何而来?

李冬青蹲在他旁边,动作利索地扒狼皮,他以为宁和尘又要不满,赶紧转移话题说:“你的剑真好使。穿过狼的身体,还能插进石头里,把石头都震裂了。”

宁和尘:“……”

李冬青听不到他回答,莫名,抬起头来看他,才听宁和尘说:“……罢了。”

当年李广射虎,也不过是半身箭入石。宁和尘看着这少年,当真是五味杂陈。

李冬青还在说:“你那兔毛的大氅已经旧了,这回可以换了,鹿皮没有狼皮御寒,是真的,我以前给我娘做过,我干娘,她说狼皮最暖和。”

宁和尘不由得好笑道:“口口声声说要给我做,你哪来的针线?”

“以后吧……”李冬青说,“先背着皮子,等到雁门之前,肯定给你做出来。”

“哦。”宁和尘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李冬青十五年没见过江湖,宁和尘又何曾见过李冬青这样的人。

宁和尘最痛恨受人之恩,见到人对自己好,又忍不住刻薄道:“你可悠着点,你真心对待的人都不得善终。我可没想这么早死。”

李冬青:“……”

“你放心罢,”李冬青说,“我不真心待你,行了罢。”

宁和尘其实说完,便觉得不对味。但李冬青这样说,他又觉得那也就无所谓了,只是站在旁边带了片刻,要走的时候,居然看见李冬青低着头,一边处理狼皮肉,一边拿袖子飞快地擦了下眼睛。

宁和尘身子都转过去了,又转了回来,不可置信道:“你哭了?”

李冬青没回答。

宁和尘蹲下/身,一把捏住他肩膀,让他抬起头来,凑过去看,皱眉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你除了哭还会干什么?”

他忽然凑这么近,鼻息之间软香扑鼻,李冬青一紧张向后张去,四仰八叉倒在雪地上,怒道:“你管我!”

居然生气了,宁和尘更来了兴趣,说道:“我就管,多大了,十五岁了,匈奴的王子伊稚邪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杀的人都已经顶上一个郡了。你还在这哭。”

李冬青说:“你戳人痛处。伊稚邪又怎样?”

宁和尘:“这便成了痛处了。仅凭世人三言两语,你就寻死觅活,他们哪一个是你逼着去寻死的?与你又有何干?若这样就是痛处,你也趁早别活了,这世道容不下你。”

“谁要活了,”李冬青说,“我本已是求死之人!我自认不容于世,你又何苦讥讽我,再说,若非你,我又何至于此!”

“你敢!”宁和尘一巴掌就要扇过来,李冬青抬手躲了一下,宁和尘又没打,怒说道:“朽木不可雕也!”

李冬青沉默地蹲回去,拿着小刀,从肚皮剖开狼,掏出内脏和肠子,倒是不哭了,也不跟他吵了。

宁和尘气得半晌没理他,不足半个时辰,李冬青又过来,塞给他一只腿:“吃罢。”

宁和尘:“……”

“你是不是没长心啊。”宁和尘不可置信地说。

李冬青啃肉,抬头看他,笑着说:“算啦。”

这一声“算啦”,宁和尘心硬如铁,也无话可说了,接过了狼腿。

这一次以后,宁和尘不吃的肉里除了兔子,又加了狼,实在是难吃,比兔子肉还难吃。

长安城,东宫。

窦漪房已经活过了五朝,实在是太年迈了,眼睛瞎了,头发花白,但腰背还挺直着,看着还是硬朗,居然没有颓相。

窦漪房问:“人,找到了?”

“回太皇太后,”宰相窦婴道,“找到了,在临江王封地旁的一个小村子里。”

“确定是?”

“那个宁和尘从马邑回来便直奔乞老村而去,”窦婴说,“又是在临江王托孤之处……阿胡儿带回来的人说,那孩子与临江王长得极像,亭亭玉立,风流倜傥。应该是错不了。”

“那可不行,”窦漪房道,“皇室宗亲,不是儿戏。必须要有万全的证据。”

窦婴说:“那确实,但是太皇太后,找不着啊。人说临江王临行前写了封书信以证这孩子的身份,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不一定找得到了。”

窦漪房一敲拐杖,说道:“找啊!”

窦婴为难,头跪得更低:“太皇太后,乞老村,已经被一把大火烧之殆尽了。那个养大刘拙的宫女,已经**了,什么也没留下。阿胡儿只带回来了一把枯骨。”

“不中用的东西。”窦漪房说出这话,已经是大怒。

窦婴说:“兴许刘拙自己,知道这封书信在哪儿。他现在被劫持在宁和尘的手中,我们不敢妄动,又怕兵马太多,惊动了皇上,现在投鼠忌器,不能奈何,但是他们已经往雁门的方向去了,侄儿在那里已经安顿好,只要宁和尘敢去,必然是有去无回!”

“雁门?”窦漪房问,“那个佞臣之子,去雁门干什么?”

窦婴说:“你忘了,郅都,是雁门太守。”

“哦。”窦漪房微微扶额,手搭在椅子上,倒真有些倦了,说道,“对,我倒真的忘了。这倒是来寻仇来了。那他应该冲着我老婆子来,为何要为难我的拙儿?”

她又忽然醒悟:“那拙儿在他手里,岂不是很危险?”

“对。”窦婴说,“但也不是非常危险,因为宁和尘还要用刘拙来做人质,不会杀他,但是一旦到了雁门,那就未可知了。所以雁门之地,一定要拿下他。”

窦漪房说:“你知道他回雁门要干什么吗?”

窦婴:“微臣不知。但是前线探子来报,他的马上,背着一颗人头。”

“左贤王的头。”窦漪房说。

“太皇太后英明。”

窦漪房笑了,冷笑道:“哦,下一颗头呢,是我这个老婆子的吗?还是我的曾孙儿拙儿的?”

“谁的也不是,”窦婴说,“他要死在他爹死之处了。”

“当年郅都的儿子脱罪,”窦漪房长叹说,“我已经是仁慈,准许不可得山拿钱买了他儿子一条命,我的本意,是要诛他三族。你们都说,幼子无罪,宁和尘又是人才,我才准他上黄金台,入江湖,你们看怎么样,人家反过来要族我呢!”

窦婴说:“这……确实没能想到。”

窦漪房道:“我看着江湖,江湖,三教九流之人,已经目中无人了。朝廷大臣养的一群门客里,游侠有半数之多,他们杀了人,犯了法,谁管?难道上了一次黄金台,就有了免死金牌了?”

这问题,窦婴也回答不了。

汉匈之战也才仅仅七十年,而这江湖之乱,却已经长达百年。是秦朝的余孽,当年始皇帝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后世更束手无策。

从高祖时起,高祖为解决游侠之患,在各郡县诸侯国设立黄金台,谁能从黄金台上走下来,谁便算是入了江湖,从此是江湖人,而江湖人不能入朝堂,不能从商。并且,想从黄金台走下来,也并不容易,当年宁和尘一个七岁的少年,在黄金台上打败了三个十八岁的剑客,才半死地走下来。

黄金台不好上,也不好下。是退无可退的一条路。

窦婴说:“高祖当年设立黄金台,也是想给江湖人立一个规矩,说‘杀身成仁’。可这些真的从黄金台走下来的人,都是连命都可以舍去的,根本是不在乎祖宗王法的。游侠之患,确是大患。”

窦漪房停顿片刻,冷淡问道:“小皇帝是怎么说的?”

“皇上还未曾想过动这些人,”窦婴说,“皇上雄心大略,对匈奴早就有了杀心,他……用得上游侠。只要十金就能买一个中等剑客誓死效忠,一百金可以买郭解这样的大侠上阵杀敌,以一敌千……这实在是,太划算了。”

窦漪房最听不得打仗的话,怒道:“胡闹!当年白登之战,白登之战匈奴人是如何羞辱高祖的!轻敌乃是兵家大忌,高祖难道连他还不如吗?他还没死了这条心?”

窦婴只好说:“太皇太后英明。”

窦漪房气短力竭说:“又要变法,又要开战,闹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我……我大汉,怕不是要死在他的手中。”

窦婴赶紧上前去扶,窦漪房说:“你,要抓紧,把我拙儿带回来,侄儿啊,你要知道,我小儿子死后,膝下已经没有人承恩了。”

太皇太后在他的孙子,刘彻皇帝还好好地活着的时候,说这样的话,是极其严重的,窦婴也只好假作听不机密,说道:“太皇太后这话着实伤了侄儿的心,侄儿,不是还在你身边呢吗?更何况长公主还在,你又忘了。”

窦漪房笑了,说道:“你这鬼滑头,老婆子可不敢说真心话。”

窦婴谨慎地笑了。窦漪房疲惫道:“你下去吧,我睡会儿。”

“诺。”窦婴躬身走出,正了正衣袍走出宫门,就见长公主在门外等着,窦婴愣了一下,又拜:“长公主。”

长公主刘嫖说:“丞相,太后找你什么事儿?”

窦婴:“这……”

“得了,看你藏着掖着的,我知道,”刘嫖拿眼神点他,“是说我那个侄儿刘嫖的事儿吧。”

她四下望了望,低声说:“那刘拙果真还活着?”

窦婴:“千真万确。”

刘嫖:“你打算怎么办?”

窦婴居然没答。

长公主急了,说道:“你这人,说话怎么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直说了便是,我还能去告诉皇上吗?”

“敢问长公主,是想让刘拙活着,还是不想让他活着?”窦婴问。

长公主一时语塞。

“当年孝景帝在时,立皇长子刘荣为太子,我为太子太傅,”窦婴居然突然翻起了旧账,说道,“刘荣做太子,一件错事没有做过,读书勤勉,为政以德,他是因何被废,长公主心中有数吧。”

长公主怒道:“大胆了你,敢议论皇储!”

“长公主!”窦婴苦口婆心道,“听我说完。刘荣是先帝的亲儿子啊,一朝被贬为临江王,就连性命都容不下。而刘拙,又是我们皇帝的什么人?”

窦婴忽然跪下:“长公主,恳请长公主,留拙儿一条命吧,为刘荣留下后!”

长公主面色尴尬,羞怒道:“你快起来,丞相说得是什么话?我怎么听不懂。”

窦婴站起来,低头说道:“况且,你我都能知道的事情,皇上怎么会不知道呢。他虽然被太后压住了爪牙,仍是一国之君啊。皇储之事,又哪有那么容易。长公主三思而后行。”

长公主长出了一口气,说道:“罢了。那你打算怎么办?”

窦婴低声说:“刘拙,不会回长安。我已经在雁门打点好人手,绞杀宁和尘之后,便放了刘拙。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吧。长安之城,与他而言,绝非故乡。”

“太后那边怎么说?”

“说刘拙已经死于宁和尘之手。”窦婴说,“宁和尘对刘荣父子恨之入骨。也是常理之中。”

长公主沉默片刻,看了眼窦婴,说道:“丞相,你今天吓了我一跳啊。”

窦婴低头诺诺不语。

“罢了,”长公主说,“我也只是问问我的侄儿,倒是被人当成了个坏人,罢了!我不问了,我不问了!”说罢挥袖便走,只余得窦婴躬身请罪,说了声:“卑臣万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踏雪寻梅(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