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俗辣江湖! > 第13章 踏雪寻梅(十三)

俗辣江湖! 第13章 踏雪寻梅(十三)

作者:野有死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1 14:32:04 来源:文学城

长安城,丞相府。

窦婴也要疯了。

“那是河朔啊,”窦婴说,“不是大汉的后花园!”

灌夫说道:“丞相,就说刘拙死了罢!若是轻举妄动,势必要掀起汉匈之战,这就完了啊!”

“不行,”窦婴说,“朝廷不敢动,江湖却敢,若是到时候江湖人把刘拙劫了出来,让太后知道了,我还活不活了?”

灌夫:“那怎么办?”

“你那个朋友,”窦婴说,“郭解,在长安吗?”

灌夫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要请江湖人来插手吗?丞相,江湖人插手皇家事,这是也死罪。”

“我知道,”窦婴疯了,说道,“那你要我怎么办啊?我还能怎么办?这个刘拙,他怎么到了河朔啊!”

灌夫:“我也不知道啊。”

灌夫是个莽夫,窦婴当然知道他不知道,窦婴自己心里明镜一般,他们都被宁和尘给摆了一道,现在除了宁和尘,谁都是被动的。可是偏偏没有办法。太后失了小儿子之后,实在太想有一个寄托了。可是景帝有数十个儿子,都太不得意,太后就想念这个小儿。这时候又何止太后一个人想要李冬青?诸侯王、江湖人、匈奴人啊,哪个是吃素的?

灌夫问:“太后还真想找回来刘拙,废了皇上?”

“不至于,”窦婴说,“她的想法和长公主差不多。现在诸侯王里没有可以托付的人,我看她废皇上的心小,要挟皇上的心大。只是想让皇上更听话一点。”

“哈,”灌夫说,“那刘拙这个小子,等太后百年之后,岂不是必死无疑?”

窦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拿钱去找郭解,让他尽管去找高手,把雁门的那些人也撤回来吧,别空守着了,让他们去河朔,把刘拙接出来。宁和尘给我立斩之!”

灌夫拿了千金去找郭解,郭解却说:“打不过。”

“钱给你,还是打不过?”灌夫问。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郭解说,“你以为宁和尘是谁?”

灌夫:“你是第一剑客。”

郭解:“宁和尘还是第一高手呢!高手的意思就是比剑客厉害,高我一头,没人能打得过宁和尘,你这钱不够。”

“你得要多少?”

“给我一万金,”郭解说,“我去给你找找小月氏的人,雷被还欠我一个人情,不过他最近在淮南,一时半会回不来。”

灌夫说:“小月氏已经败在宁和尘手里了,死了三十二个歌女。”

“哦,”郭解说,“那完了,打不过了嘛。”

灌夫:“……那咋办?”

郭解:“你是想杀他,还是想活捉啊?”

“杀了就行,但是他手里有一个少年,要保住这个少年的命。”

“这做不到吧,”郭解说,“宁和尘精得跟个什么似的,从他手里抢的话,他先毁了不就行了?你要是只想要宁和尘的命,这倒是容易点,但也不能保证。”

灌夫思考片刻,说道:“其实也行。”

“那我可以试一试,”郭解说,“要死人,便宜一些,五千金,我去找剧孟,让他一试。但是那个少年的命,我可真的不管。”

“剧孟?!”灌夫说,“周亚夫将军麾下的剧孟?他还活着?”

郭解:“让丞相备钱罢。”

长安城,前侧殿。

太尉田蚡跪在殿前。

田蚡说:“淮南王写了一本书,叫《鸿烈》,论黄老之道,教人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太皇太后很喜欢,亲自给这本书赐名《淮南王书》,让大臣们传阅学习,还让卑臣给您也送一份来。”

刘彻坐在王座上,正在吃甜瓜,挠了挠眉毛说:“拿上来吧。”

田蚡把书简送上来,刘彻翻了两下,看他还在下头,问道:“你还有什么事?”

田蚡说:“皇上,太后让你好好读一读,明日给她说一说,哪里写得好。”

刘彻说:“我这不是正看着呢吗?催什么催?”

“我的意思是说,”田蚡大着胆子说,“侄儿,太后实在太不喜欢儒学了。你的那一套,还是放一放吧。那个董仲舒……”

“我还没放?”刘彻说,“已经放了,还要怎么放啊,别再说了。”

田蚡便要退下,却忽然想起来什么,说道:“对了,还有一事。”

刘彻漫不经心地说:“有屁就放。”

“你可还记得,前一阵子太皇太后在找的那个刘拙?”田蚡问。

“记得,”刘彻说,“找到了?”

田蚡:“据说是落入了匈奴人的手中,在河朔附近。太皇太后想要把人讨回来……她心里一直觉得亏欠了刘荣,估计也对这个孩子有感情,皇上,我们该怎么办?”

刘彻:“拦不住,让她去找吧,你也帮忙去找,哦罢了,你把韩安国叫来,朕跟他说。”

“……可是皇上。”田蚡欲言又止。

刘彻说:“无妨,那也是朕的侄儿,太尉去罢。”

“诺。”田蚡跪退。

高祖以来,汉朝廷最高官职是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太尉管兵权,御史大夫管人事,而丞相是首辅。刘彻继位后,丞相是窦太后的亲侄子窦婴,太尉是王皇后的亲弟弟田蚡,这两个人都是外戚,一个是太后外戚,一个是皇后外戚,看似制衡了,可太尉手中其实并无兵权,兵权虎符在太后手中。无兵就无权,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只能被限制。

皇帝刚刚继位时,也有一番革故鼎新,改换新颜的雄心,因为诸侯王有自己的封地,还赖在长安不走,董仲舒提出了天人三策,提到了要让各诸侯王回到各自的封地中,这便让诸位诸侯王不满。诸侯王都是景帝时的老臣,直接去找了太后,太后一巴掌拍下来,这事便歇菜了。

刘彻这几年来被太皇太后压下来的决策又何止天人三策。是干啥啥不成,做什么都挨骂。也是忍得辛苦。就是这样太后尤不满意。

韩安国来了,说道:“皇上,你找我。”

刘彻头疼,说道:“哦,你来了,朕那个舅舅田蚡说,刘拙到了河朔,这可怎么好?”

“敢问皇上是想要他活,还是想要他死?”

刘彻烦躁说:“当然是活!让他好好活着,接回长安。”

韩安国当然也是这个想法,说道:“皇上英明啊,当年景帝对待魏王,也是如此。窦太后想动皇储,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景帝在时,她就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来当太子,皇位兄终弟及,当时景帝时如何处理的?景帝善待魏王!魏王元月的时候进长安,景帝亲自为他驾马,所有大臣都眼看着,他一句也不拒绝窦太后,而是让诸位大臣堵住太后的口舌。”

“现在大臣可也等着看朕的笑话呢,”刘彻扶额,说道,“已经今非昔比了,罢了,先把人接回来,省得老太太以为我也像父亲一样无情。”

刘彻说:“我就不明白了,这老太太怎么就不喜欢我们父子呢?她两个儿子,偏偏喜欢魏王,她这么多孙子,偏偏喜欢刘荣?”

“皇上,”韩安国说,“魏王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啊。而刘荣,死得太冤屈了……而皇帝什么都有,她自然就觉得,不用疼爱。”

“罢了,”刘彻说,“罢了!快去把人找回来,但是别动兵,我服了,这都什么事儿啊,那个宁和尘那么厉害?我前一段时间派出去四个刺客,都折了。”

“郅都之子,”韩安国说,“别说四个刺客,小月氏流落在东瓯国的遗民,自成一派,立了一个山门,在江湖上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也折了三十二个歌女进去。就连不可得山的人也接不回自己的弟子。”

韩安国又劝说:“不过皇上确实不用太过于忧心,陛下的姐姐金俗流落民间二十载,再找回来的时候,宛如一个山野村妇,那是王皇后的亲生女儿,尚且如此,又何谈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太后想找,就让她去找罢,让他看看,这世上到底有多少皇储是拿得上台面的。”

“随意吧,”刘彻说,“她现在看我横竖不顺眼,就让她开心开心。”

刘彻说:“反正你自己看着办吧,最好是能接回来,接不回来,就让人杀了,也不要落入匈奴人的手中,你心里有数吧。”

韩安国说:“那是当然。”

淮南,淮南王府。

淮南王刘安道:“这咋办?”

太子刘迁说:“姐姐从长安传来消息,让咱们,一定要杀了刘拙!”

刘安:“这不好办啊。”

“雷被是我的师父,”刘迁说,“爹,放心吧,让他去办。”

刘迁又说:“爹,千万不能心慈手软,您是高祖刘邦的亲孙子,单论血统,也比他要纯粹得多,就算是轮,这皇位也轮不到他刘拙!您忘了您在书中是怎么说的了?道法自然,顺势而为,这就是时势已到,该我们动手了!”

刘安:“孩儿,雷被可信吗?”

刘迁:“他们江湖人,只要有钱,不是什么都做吗?父王放心罢。”

“且让雷被去试一试,”刘安说,“杀一个人,总比救一个人要容易得多。只是,万不要打草惊蛇!”

刘安说:“父亲放心吧!”

龙城,大单于王帐。

军臣单于的阏氏是王皇后的亲女儿,南宫公主。

于单说:“母亲,刘拙落入了伊稚邪的手中。”

南宫公主十五岁时嫁到草原,到如今也不过是三十出头,美貌动人,此时说:“于单,刘拙是母亲的侄儿,与你是兄弟。为娘的知道你看不起汉人,但母亲也是汉人,没有汉人,也就没有母亲与你,你不要杀他。”

“不杀他,必成大患,”于单还是一个少年,冲动说,“母亲,伊稚邪早已对我不满多时,你也想让我死在伊稚邪的手中吗?你心里只有汉?”

南宫公主含笑说:“你傻了,孩子,我与刘拙是血亲……你救了他,你说,他是愿意与伊稚邪为伍,还是愿意与母亲认亲,助你这个兄弟一臂之力?”

于单思考片刻,坐到母亲的身边,说道:“母亲,我会好好做的。”

与此同时,胶西、吴、赵、淄川、济南、济北各诸侯王,又各有打算。自七国之乱之后,诸侯王的势力被大幅度削弱,剩下的余威也都是借太皇太后的势,自然以太皇太后为尊,一触即发。

江湖人士又有以不可得山、小月氏、吞北海等为首,以追剿宁和尘、顺便能抢到李冬青就更好的打算。

而此时的李冬青,又在干什么?

宁和尘轻扇了他一巴掌,说道:“你是不是流口水了?”

李冬青躺在他膝头,头发睡得乱七八糟,睁开眼睛,擦了擦嘴:“啊?”

宁和尘:“你装什么蒜?”

他指着自己的衣服上的湿印子,说道:“这是不是?”

说着又翻了翻自己的下摆,指着一块干了的水渍,说道:“这是不是昨天晚上的?你流口水了还不告诉我?”

李冬青:“我给你洗!”

可能是因为到了陌生的地盘,熟人只有一个,李冬青这两天就跟着宁和尘,方圆十米里,只要看见了宁和尘坐在那儿就要凑过去,晚上时,宁和尘要守着他,他就躺在宁和尘的膝头,跟他说说话。

李冬青这个人实在太记吃不记打,没记性,他以前在家的时候,也是很容易就跟人亲近起来。当初见面时,还是一个有骨气的小少年,相处久了,就像是个没皮没脸的小狗。

宁和尘说:“你是没骨头吗?”

李冬青嘿笑,却依旧没皮没脸地。宁和尘赶了几次,赶得烦了,就随他去了。

李冬青仰着头躺在他膝头说:“伊稚邪今日又问我了,我就问他,你想让我帮什么忙呢?”

“伊稚邪就说,中原有诸侯王要谋反,”李冬青说,“势力已经侵袭到了草原,派了使臣过来,想要与匈奴联手抗汉。他想等两军交战,疲敝的时候,趁乱翻天,我有汉室的血统,也能举旗安抚老臣,也阴那诸侯王一手。”

宁和尘说:“哦。”

李冬青看着他,说:“这事之后,你要去哪儿?”

宁和尘说:“你先想好自己要怎么活吧。”

李冬青说:“我不知道,但我想,我很难活命,宁和尘,你会记得我吗?”

宁和尘沉默片刻,李冬青神色黯然起来。

时间线和原历史有出入,只是在大的节点上是一致的,而且两个主角都是原创人物。

两个并行的世界,朝堂上的人物和人物的官职都是真实的,而江湖上,(除了游侠郭解、雷被、剧孟之外)全是虚构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踏雪寻梅(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