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宋准探案记 > 第6章 夜探柜坊

宋准探案记 第6章 夜探柜坊

作者:水青梧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9 来源:文学城

灌了几壶水下去,跑了十几趟茅房,令狐朝终于确定宋准的身体可以随意行动了,但也到了茶盐司放值的时候,记档是查不了了,宋准思索了一下说:“我趁夜再去一趟永昌柜坊,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行啊,要去便去吧,别死里面就行。”令狐朝端着茶杯看着书,漫不经心地说道,“要是又遭暗算了,我的船就在河边。”

“我定会小心的。”

填完复检的验尸格目送去州府,令狐朝就回了自己的船屋,宋准等到夜幕降临,找出夜行服换上,从小巷内拐到永昌柜坊的后院,翻墙进去。

柜坊后院十分安静,只偶然听到远处巷内有几声狗叫,月光很亮,不需要照明,很容易就摸到了前堂,宋准打开窗子,小心翼翼翻进去,环视四周,没有见到可疑的情况,摸出火折子打亮,找到了柜坊的账房。

账房的布局没有什么异样,宋准翻翻找找,从柜子里找到了账本,翻阅着上面的记档,都是普通的兑银存物记录,翻到一半,外面突然传来了极轻的脚步声,宋准熄了火折子仔细听着,那脚步声似乎在缓慢向账房靠近!

宋准站起身,挪到了门后,外面那个人进了门,窗户透进的一点月光下,宋准看得清楚,那就是那天在古董行出现的黑衣人!

此刻那人依旧蒙面,头发束在头顶,什么都没戴,手上一把短刀被月光照得发亮,正在环视账房,眼看着就要转身看向门口了,宋准心想,一不做二不休,拔出腰后的佩剑就向那人砍去。

那黑衣人反应极快,立刻回身挡掉了宋准的一剑,二人短兵相接,几个来回下来宋准竟觉得自己隐有落败之势,于是便想着该怎么离开。

打斗中,那黑衣人一剑朝着宋准面门刺来,他往侧边一闪,刀刃从侧脸擦过,留下一道伤口。他自己手里的刀从黑衣人腰上划过,有个东西掉到了地上,黑衣人受了伤,立刻往后院跑去,翻出了墙不见了。

宋准捡起掉在地上的那个东西,是块儿腰牌,借着月光,看到上面刻着两个文字,笔画复杂,不太好辨认,他们在这里打斗动静不小,不免会引人注意,账本是不能再翻下去了,于是他便也从来时的路回去,走到了运河边去找令狐朝。

河面上还是只有他的河船屋亮着灯,稍微走近些,听到船里传来琴声和歌声,琴声凄凄切切,弹琴的人似乎十分伤感,连唱的词也尽是哀切之意:

皎皎明月兮,悬于上;滔滔江水兮,何处去?

身若浮萍兮,逐水流;心似飞絮兮,无从去;

潇潇骤雨兮,莫催发;吾身所在兮,是故乡……

越走越近,那歌声也越清晰,上了船,宋准敲敲门:“令狐兄?”

琴声和歌声戛然而止,随后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开了,令狐朝看着门口的宋准,说:“哪儿又受伤了?”说完把他迎进来,上下打量了一遍,才看到了他脸上那道浅浅的伤口。

令狐朝抓过宋准的手一探脉搏,又细细看了看那道伤口,血液已经凝固,用银针测了,并无有毒的迹象,才松口气道:“还好你来得及时,不然伤口就愈合了。”

“令狐兄莫打趣我了,我也刺伤了那人,从他身上掉下来了这个。”宋准拿出那块腰牌递给令狐朝,他双手止了琴音,接过来腰牌在烛光下看那两个字,面色渐渐凝重,缓缓地说了两个字:“鬼樊。”

“没想到连鬼樊楼的人也牵扯进来了。”

宋准十分不解地问:“鬼樊楼?那是什么?”

“江湖的刺客组织,说是刺客也不完全准确,因为他们什么活都接,小到捎信,买菜,大到杀人,灭门,而且行踪很是神秘,从来没有官府的人能抓到他们。甚至有可能,官府里也有鬼樊的成员,才为他们提供这些便利。”

站着直不起腰,宋准便坐在了竹塌上,拿过令狐朝又递还回来的腰牌,仔细打量着,发现在腰牌侧面似乎有什么纹样,在烛光下一照,竟是玉蝉的形状!

“令狐兄!玉蝉!玉蝉的纹样!”宋准激动得一起身,头磕到了船顶,“啊!”大叫一声又坐回了床上,捂着头顶倒吸凉气。

令狐朝在一旁被逗笑了,过去也坐到了竹塌上,接过腰牌看了看那侧面的纹样,说:“不是玉蝉,是蛾。”

“蛾?是飞蛾吗?”宋准不解,“那怎么会这么像蝉?”

令狐朝笑了笑:“或许是做法不精吧。”

“但这块腰牌是关键线索,老鸨的死,古董商的死,说不定都与鬼樊有关,但是鬼樊又是受了谁的指使,还需要再查下去。”宋准说,“不早了,我便不叨扰令狐兄了,明日我就去茶盐司查记档,若有线索我再来寻你。”

“好,那我也不多留你了,路上小心。”令狐朝起身送宋准出了门,回到船舱又接着抚琴,薄唇轻启,唱着他自己写的词:

皎皎明月兮,悬于上;滔滔江水兮,何处去;

身若浮萍兮,逐水流;心似飞絮兮,无从去;

潇潇骤雨兮,莫催发;吾身所在兮,是故乡;

莫愁前路兮,身孑然;吾心所念兮,魂归乡。

宋准一路上听着那哀切的歌声渐弱,直到完全听不见,心里想着,令狐朝定是有很多心事,他没有说出口,他也不便问,怕更让他难受。

回了县廨,一夜未曾安眠,梦魇一重接一重,老师被斩首,被抄了家的卫府起了大火,人群四散奔逃,凄厉的,不知是人还是动物的哭号响彻天际,他站在一旁,看得见,却触碰不到。老师的头颅掉在地上,汩汩的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那颗头颅的嘴一张一合,在叫着他的表字:“惟衡…惟衡…”

天还未亮透,宋准便睁开了眼,起身坐在塌边,梦里的场景那样真实,像是有人引领自己回溯了过去,是怕自己忘记。

脖颈上的刀伤还未拆纱布,在去请文书时,王知县十分关切地说:“宋县尉可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能为了查案子连命都不要了。”

宋准道:“我的伤无事,多谢知县关怀,今后我定会小心行事的。”

茶盐司建在漕运码头边,运河上停着大大小小的漕船,船工们正搬着粮食,日头照在河面上,金灿灿的,远处河滩上鸥鹭正抓鱼吃,令狐朝的河船屋停在最远处的河岸边,只能看见孤独的一个点。

宋准在茶盐司翻查着记档,对照着蜡丸里的那张盐引票据,发现那是在两个月前发行给一个名叫黄寅的盐商的,除了这张盐引以外,一同发行给黄寅的盐引还有另外的四张,使用期限都只有三个月,一张盐引可兑一百一十六斤盐,这个黄寅要五百多斤盐上哪卖?

茶盐司里只能查到这些,宋准离开茶盐司,准备去茶盐司指定的晒盐场查盐商们的兑盐记档,但盐场在盐官县,跨县查档还需要回县衙请文书才可。

于是宋准又赶回县衙,请了文书快马加鞭赶往盐官县,终于在盐场放值前赶到了。

盐场的监官是个挺着大肚子一脸横肉的男人,工人们都叫他李监官。

宋准站在盐场门口,看着去向李监官通传的工人对他阿谀谄媚,点头哈腰的,心里不免对此人生出些厌恶来,半晌,李监官才慢慢悠悠晃过来,走到宋准面前。

“在下临安县县尉宋准,见过李监官。”宋准先向他行了礼,他只是上下打量了宋准一遍,问道:“临安县的县尉?来我盐官县做甚?”

语气不善。

“李监官,我们县有两起命案或与盐商有关,我想查一下盐场内盐商兑盐的记档,这是我县县令的文书,请过目。”宋准递上文书,面无惧色。

李监官接过文书看了看,又将宋准上下打量了一遍,才说:“跟我来吧。”

宋准跟着他到了盐场的账房,他拿出记档扔在桌上:“都在这了,县尉自便。”说完转身出了门,不知道上哪去了。

宋准叹了口气,翻开记档从两个月前开始查,发现这个黄寅在拿到盐引后不到半个月,便来盐场兑出了五百八十斤盐,但他分明缺了一张盐引,如何能兑出这么些盐来?

在茶盐司时宋准已经请盐政辨认过,古董商胃里的那张盐引并非是作假的,那么现在看来唯有两个可能,要么盐场的账本是假的,要么茶盐司的记档是假的。

但这样一来,牵扯的就不仅仅是人命案,而是关乎到官盐走私了。

官盐走私自古皆有,为防止有盐商夹带私盐,才由官府发行盐引,又在盐场设专人验收产量,签发盐引,贩盐路上的各个关隘也都有查验,还有专门的提举茶盐司监督盐引使用,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环节立刻就能发觉,及时管制。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不止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得尽快找到这个黄寅。”这是宋准离开盐官县时唯一的念头,天已经黑透了,月亮也是晦暗的,隐在黑云之下,似是有雨要落了,城外的官道上仅他一人一马,马蹄声和着草中的虫鸣,往临安县的方向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