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四时赶山记 > 第18章 祭亡人

四时赶山记 第18章 祭亡人

作者:菇菇弗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5 13:50:57 来源:文学城

进得大殿,挨个拜过城隍老爷和城隍奶奶,还旧愿,许新愿。

“叮当”几声,是霍凌朝功德箱里丢了香火钱。

两人依次从蒲团上起身,这一排有四个蒲团,最靠边的一个上面睡了只黑白花的猫,人来人往也不见它走,也不见人来驱赶。

颜祺朝那多看了几眼,不知霍凌注没注意到,于是他拽了拽霍凌的衣裳。

“你看,那有个猫。”

霍凌看过去,笑了笑道:“我以前来也见过它,是庙里养的。”

“还养的挺胖。”

颜祺弯了弯眼睛。

“庙里常布施粥米,存的粮怕是不少,耗子肯定多。”

又看了半晌,瞧着殿外一连进来数人,快要站不下了,他们才离开。

霍凌寻了个路过的小道士,问哪里可以给过世的亲人烧纸,小道士给他们指路,“大殿后面有个大香炉,那里就可以。”

还问霍凌和颜祺要不要给逝者做法事,霍凌摆手说不必,小道士也没多言,叮嘱几句烧纸时的规矩,如此这般方能让亲人收到云云,说罢行了个礼就走了。

霍凌和颜祺以前确实没做过这事,诸如此类的老规矩,多是老一辈人懂得多,再教给小一辈,一代一代往下传。

依言到了香炉旁,正好没有人在,炉内有不少燃尽的纸灰。

颜祺对着香炉念了一遍爹娘名姓,生于何处,葬于何处以及生辰年岁,可惜具体的八字他并不知。

那边霍凌已将纸钱投入炉中,用一根香借火,示意颜祺点燃。

黄纸烧得迅速,火苗升高后没多久便逐渐消散,颜祺擦了擦泛湿的眼睛,复又朝大殿的方向拜了拜。

做完这件事,好似压在心头许久的一块大石被搬开了,霍凌眼见颜祺眉眼神情都松快了不少。

人活于世就是这般,有个念想和寄托,很多事更容易想开。

自己丧亲日久,早过了想起来就会伤怀的时候,可他的夫郎,怕是还需好一阵子才能彻底放下。

……

离了城隍庙,不急着回程,还需扯红布做腰带。

这个不需多,二尺足够,布行伙计一看是买红布的就知是为了什么,收钱时不忘说了几句吉祥话。

布行隔壁就是间不大的绒线铺子,各色彩线铺了满柜,霍凌见颜祺一直朝里看,便道:“进去瞧一眼,看有没有想买的,也好带上山去。”

颜祺想说不必,可转念一想上了山添置东西确实不方便,现下在家,缺什么还能问问大嫂有没有。

他迟疑道:“我想着绣几方帕子,送大嫂、英子还有明哥儿,家里彩线还是少了些。”

其实给霍凌绣的红豆荷包也没有合适的色,红色是有,先前霍凌买了,但绿色尚缺。

不过他没主动提,与其把没做好的东西挂在嘴边,不如到时候直接拿出来。

“多简单的事,走,来一趟就挑全了。”

绒线铺子小小一店面,看着甚至有些杂乱,掌柜的如同坐在盘丝洞里似的,但你想要什么,她一伸手都能给你寻出来。

以霍凌的身高,站在里面显得铺子愈发逼仄,赶巧又有个夫郎往铺子内进,抬头瞅见他还吓了一跳。

继续留下去就挡人生意了,他只得退出去,在门口等颜祺。

“炉果儿嘞——卖炉果儿——”

一小娘子挽着篮儿沿街卖点心,炉果儿是白面加糖,混上鸡蛋做的吃食,家家多是过年才能做来吃,平常街上常有卖的,也是哄孩子时方舍得。

霍凌叫住她,问怎么卖。

“五文钱三个,您要是要十文钱的,我再多送您一个。”

炉果儿个头不大,咬几口就没了,霍凌算了算道:“那给我拣上二十文的。”

“成,那多送您两个。”

小娘子模样伶俐,立刻数着数给他点了十四个出来,拿裁好的油纸一裹,霍凌摸了摸道:“竟还是热乎的。”

小娘子笑了笑,重新把篮儿上蓄了棉花的干净罩子盖回去。

“可不是,两刻钟前刚出锅,我赶着就出来卖了,您要是吃着好,下回再来,我总在这附近几条街转悠。”

霍凌揣着炉果儿等小哥儿买好线出来,两人各拿了一块儿边走边吃,实是酥脆又香甜。

如此吃着零嘴逛街市的经历,从前颜祺从未有过,觉得新鲜的同时又格外珍惜。

小小一个炉果儿,他分了好几口才舍得吃完,连油纸上剩的一点渣渣也舔干净。

大约是觉得他爱吃,当天夜里喝完药,霍凌变戏法似的又摸出一块炉果儿给他。

颜祺舔了舔唇,心道自己的嘴巴也是被养刁了,比起饴糖竟还真的更馋炉果儿。

“白日里都吃过了。”

“难不成一天只能吃一块?哪来的这规矩。”

霍凌见颜祺不接过去,便从中间掰开,一人一半,这下小哥儿总算乐意吃了。

两人胳膊挨胳膊,像那山里树上捧着松果儿啃的松鼠似的,分完了一块点心。

吃完以后,忍不住相视一笑。

颜祺道:“咱俩可真是够馋嘴的。”

以前就算在家里,也没有这样吃零嘴的,英子嘴馋,照样被爹娘管着,哪里像他俩,躲在屋里“无法无天”。

“这就是当大人的好处,尤其是刚成亲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你不知大哥大嫂,有英子前还隔三差五常做俩小菜,喝两口小酒的。”

一下子说到孩子身上,颜祺抬手蹭了蹭嘴角压根不存在的点心渣,红着耳朵侧身下炕。

“我去接水,咱俩漱个嘴,准备睡觉了。”

霍凌紧跟其后,把剩下的药碗端出去洗干净。

加了点盐的水涮去了嘴里的甜滋味,吹灯前霍凌瞥见了收在针线筐里的桂花头油。

这是今天在镇上新买的,下山后他问了才知,货郎上回进村没带头油,颜祺没买到,也没跟他讲。

倒也是正赶上了,镇上卖的比货郎手里的要好得多,当然也更贵些,一罐子五十文。

怀着小小的心思,他贴着夫郎,将脑袋搁上枕头。

荞麦皮的枕头有一股沙沙声,他喜欢睡平的,颜祺则喜欢抖一抖,把荞麦皮堆在靠下的地方,将脖子垫起来。

颜祺见他进被子,也翻了个身朝向他。

“明日你梳头,记得用那头油试试。”

颜祺听罢却道:“我……想留着过两日再用。”

霍凌开始还想劝颜祺别那么节省,他听大嫂说过,头油就是要常用着才好,英子从小也用,现在头发黑油油的,谁看了都夸。

一听这个,转念一想,过两日岂不就是两人摆喜酒的日子,那等等也无妨。

“好,那就过两日再说。”

现在身边的夫郎虽说没有桂花香,却有一股子药香,一样好闻的。

——

霍凌下山这几日,可谓一日没闲着。

一日赶集销货,一日往双井屯拉回了新箱柜儿,一日再去见了回灶人和屠子,好说准了当日来掌灶和送肉之事。

因算着来的人比预想中多,他从山上猎的兔和榛鸡都不太够,还不得不另寻猎户额外买了几只添上。

再一眨眼,便到了正事关头。

三月十八,下山村霍家门前的鞭炮足响了一刻钟方歇。

虽只是补个喜宴,但除了省去接亲和送亲,其它的一概不少。

霍家从村长周家,请了周成祖的长媳孙氏做全福娘子,为颜祺梳头上妆,顺道铺床撒帐。

孙氏生了个银盘脸,描细柳眉,一副宽腰身兼垂珠耳,谁看了都说她是有福气的面相,近些年里,下山村和她娘家村里有人成亲,多是请她上门的,为此光是礼钱就收了不少。

事儿做多了,手上也熟。

“这头油香得很,看看抹上之后头发多黑亮,可是在城里买的?”

这会子她笑吟吟地帮颜祺挽发,见桌上的头油是新启封的,一股子桂花香,甜而不腻,不似进村货郎卖的便宜货,遂有此一问。

颜祺看了眼铜镜中的自己,其实人还是那个人,但颊上和唇上抹了点胭脂,好似令气色亮了几分。

他暗揪着衣摆,压住心中紧张,浅笑答话道:“是先前去镇上赶集时买的。”

孙氏夸赞:“定是二凌的主意,我早说那孩子仁义,别看迟迟不娶亲,一旦娶了,保管是疼人的。”

她几下子替颜祺束紧头发,哥儿的发式简单,比不得女子有各式各样的发髻,尤其乡下哥儿,多是和汉子一样束起来,至多在干活时裹个头巾。

但颜祺文静秀气,稍微梳洗打扮一下就不差。

颜祺没有陪嫁首饰,没什么能妆点的,这也不稀奇,村户里穷人多,能穿身新衣踩双新鞋便足够体面,有首饰是添彩,没有亦是寻常。

“转过来我瞧瞧。”

孙氏用沾水的梳子替他抿了抿最后几丝碎发,轻扶他下巴教小哥儿微微仰头,端详一二,满意道:“多好的模样,一会儿二凌见了,定是移不开眼嘞!”

吉时未到,新夫郎还不能出门,孙氏忙完自己应做的,留他在屋,独自先出去,片刻后肖明明进来,身旁还跟了个小尾巴霍英。

“素萍嫂子忙不开,让我帮忙照看着英子,顺道进来陪你说说话。”

肖明明凑近些看颜祺,好奇问道:“小祺哥,你搽了胭脂?”

颜祺抬手欲捂脸,“是孙大嫂子拿来的,我本说不用了

“哪能不用,成亲这日就要漂漂亮亮的才好。”

林家无甚余财,加上林长岁没了的爹在世时没个正形,和好些亲戚都闹得不愉,所以林家没打算像霍家这样摆酒。

肖明明对颜祺羡慕归羡慕,却没因此怨林家,席面都是摆给外人瞧的,关上门过好自己日子才最要紧。

就如现下这般,能有个机会过来见着友人出嫁,帮忙操持一二,吃顿喜酒也是极好的,过去哪敢想呢。

他低头笑问霍英,“英子,你看你婶伯美不美?”

霍英毫不犹豫,“当然美!”

颜祺让两人哄得脸红,坐下来闲聊了半晌,就听得屋外人声愈发喧嚷起来,便知是请来的客大抵都到了。

[猫头]明天见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祭亡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