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 > 第12章 第 12 章

四合院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戈壁鸿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2:14:38 来源:文学城

1928年清明。

深春时节,草木莺长。

张若菊手里提着一口小木箱踩着泥泞回到丰源塬。

小木箱里装着课本和几件换洗衣裳。师范学堂的三年让她脱了稚气,齐耳短发衬得眉眼愈发清亮,湖蓝色的学生装在灰黄的塬上像抹醒目的风景。

“二小姐咋回来了?听说在省城当先生了呀。”村口的老槐树底下,晒太阳的乡亲们纷纷起身招呼。

张若菊以本届师范学堂第一名的总成绩肄业,婉言谢绝了师范学堂留校任教的邀请,携一箱书、几件衣服回到张家堡,来到刘家沟。

张若菊笑着掏出糖果分给孩子们:“回来给咱们塬上的娃教书。”她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塬下的刘家沟,那里有她要找的人。

张鹤年对女儿的归来忧心忡忡。省城的报纸上满是“清党”“剿共”的消息,他总觉得女儿带回的不只是课本。

“安分教书,别掺和外面的事。”他在堂屋训话时,手指叩得八仙桌砰砰响,“你大姐刚嫁入王家,张家经不起折腾。”

张若菊没应声,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木箱去了刘家沟。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张若菊的“启明学堂”里传出的不再是咿咿呀呀的《三字经》诵读声。十几个年龄不一的孩子,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小脸冻得通红,却都挺直了腰板,眼睛亮晶晶地跟着他们的女先生,用一种带着浓重山西口音、却异常清晰的调子,轻声哼唱着一首陌生的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童音稚嫩,甚至有些跑调,但那歌词里蕴含的力量,却像初春冰层下悄然涌动的暖流,在这间简陋的学堂里回旋、流淌。

阳光透过糊着薄纸的窗棂,斜斜地照进来,在张若菊沉静的侧脸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她微微闭着眼,专注地打着拍子,仿佛在用整个身心引领着这些幼小的灵魂,触碰一个遥远而充满希望的旋律。

歌声透过薄薄的墙壁,飘散在丰源塬清冷的空气里。几个路过的乡民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侧耳倾听。有人茫然地摇摇头,觉得调子古怪;有人则皱起了眉,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疑;也有人,比如那个蹲在墙角晒太阳、满脸愁苦的老佃户,浑浊的眼里似乎有什么东西闪动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

第一课教的是“劳工神圣”,刘志同混在后排的成年人里,眼神与讲台上的张若菊撞在一起,像火星落在干柴上。

后晌教的第一课《农民千字课》,黑板背面画镰刀斧头,教唱他们《赤潮曲》。

夜里,张若菊在油灯下给学生批改作业,刘赤悄悄摸进来。窑洞外传来狗吠声,他从身后的掏出油印机:“省城带来的,得靠你学堂做掩护。”若菊看着那台沉甸甸的铁家伙,指尖在“打倒土豪劣绅”的字模上轻轻划过,点了点头。

两人慢慢移步到庙前空场上,肩并肩看着夜幕上几颗眨着眼的星星;两人紧紧依偎在一起,刘赤轻轻摩挲着若菊双手。

太原、北平、天津卫、香港,工人运动、学生罢课,一浪高过一浪,丰源塬的春天就还会远吗,两个人都没说话,凝望着远处的天空发呆。

张若菊从怀里掏出母亲赠予的一对半圆玉佩,分半个挂刘赤脖子上。

“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就让玉佩像我一样伴着你”若菊喋羞说;

“你也一样,要自己保护好自己;革命必定成功”刘赤攥紧拳头。

一朵厚重的云霾急匆匆遮住天际边,夜空暗了下来,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四处静悄悄空留心跳声、急促呼吸声......

与君安好方携手,山河无恙岁月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