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 > 第10章 第 10 章

四合院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戈壁鸿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2:14:38 来源:文学城

1927年谷雨。

这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也格外诡异,阳娃子总是有气无力白晃晃挂着。

已是三月,往年塬上向阳的坡地早该冒出嫩绿的草芽,可今年,天空却铅云低垂,一场倒春寒裹挟着细密的雪粒子,不期而至。

寒风卷着雪沫,打在脸上冰凉刺骨。天地间一片混沌的灰白。

然而,丰源塬通往王家铺的黄土道上,却涌动着一片与这阴冷天气格格不入的鲜艳红色。一支庞大的迎亲队伍,在呜咽的唢呐和沉闷的锣鼓声中,艰难地行进在泥泞湿滑的土路上。

队伍最前方是骑着高头大马、胸前戴着大红绸花的新郎官王伯驹。他努力挺直腰板,脸上带着得偿夙愿的喜气,但眉眼间却难掩一丝疲惫和不易察觉的忧色。连年灾荒、匪患,加上溃兵劫掠,王家的光景早已大不如前,这场倾尽全力的“十里红妆”,更像是一场强撑门面的豪赌。

紧随其后的是八人抬的龙凤大轿,轿帘低垂,遮得严严实实。轿中,新娘张若兰身着鲜艳华丽的大红嫁衣,头戴沉重的凤冠,珠帘垂落,遮住了她姣好的面容。她端坐着,双手紧紧交叠放在膝上,指甲深深陷进掌心。轿子随着颠簸的路面摇晃,她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终于要嫁作王家妇了,这本该是少女最甜蜜的期盼。可不知为何,听着轿外呜咽的风雪声和单调的鼓乐,心头却沉甸甸的,没有半分喜悦,只有莫名的惶恐和一种山雨欲来的窒息感。盖头下,一滴滚烫的泪珠悄然滑落,涌开了脸颊上精致的胭脂。

送亲的队伍排得老长。张鹤年作为老丈人人,骑着另一匹马走在花轿旁。他穿着体面的绛紫色团花绸袍,脸上挂着符合身份的、矜持而得体的笑容,不时向道路两旁看热闹的乡邻拱手致意。然而,只有离得最近的人,才能看清他那双深陷眼窝里的眸子,里面没有丝毫喜气,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疲惫和忧虑。与匪首歃血换来的短暂平静下,是更深的不安。这铺张的婚礼,更像是在动荡乱世中,张家、王家竭力维持的最后一点体面。

道路两旁,稀稀拉拉站着些看热闹的乡民。他们裹着破旧的棉袄,袖着手,缩着脖子,脸上大多带着麻木和看戏的神情。几个半大孩子追着花轿跑,嬉笑着讨要喜糖。然而,在人群后方不起眼的角落里,几个穿着更加破旧、眼神却异常锐利的汉子,冷冷地注视着这支喧嚣的队伍。其中一个,正是张家佃户刘满仓的邻居。他朝着花轿的方向,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低声咒骂了一句:“呸!朱门酒肉臭!”声音很快淹没在鼓乐声中。

队伍最后面,是张家送亲的女眷马车。二小姐张若菊静静地坐在马车里,掀开一角车帘,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和纷扬的雪沫,望着姐姐那顶在风雪中摇晃的大红花轿,清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在省城读了几年师范,眼界早已不同。

眼前这喧嚣浮华的场面,这被十里红妆极力粉饰的“大喜”,在她眼中,却透着一股末世般的荒诞和凄凉。她想起了年前偷偷带回塬上、藏在箱底的那些被翻得卷了边的《新青年》、《向导》,想起了课堂上先生痛心疾首讲述的当前国事,想起了千里之外北伐军的隆隆炮声,更想起了那个风雪夜渡黄河、音讯全无的桀骜猎户…这小小的丰源塬,这看似热闹的婚礼,不过是即将被时代洪流席卷的、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

花轿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印,很快又被新落的雪沫覆盖。呜咽的唢呐声穿透风雪,在空旷寂寥的塬上回荡,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凄惶。

雪花,这春日里不合时宜的春雪,无声地飘落,覆盖了黄土,覆盖了枯草,也试图覆盖这塬上所有的悲欢与即将到来的风暴。然而,那轿中无声的泪,那族长眼底的忧,那角落里的愤恨,那马车里的冷眼,都如同冰层下涌动的暗流,预示着这片看似被白雪暂时抚平的土地下,早已是岩浆奔突,山雨欲来。

花轿渐行渐远,把张家堡抛在身后。

远处的吕梁山脉在雪雾中若隐若现,黄河的涛声隐隐传来,像是在诉说着这片黄土地上即将上演的悲欢离合。

洞房花烛夜----红烛高烧、玉影缠绵。

门当户对喜结婚,生逢乱世愁诸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