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死对头似乎觊觎我? > 第1章 癸卯八月

死对头似乎觊觎我? 第1章 癸卯八月

作者:阿漾zz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6 13:45:06 来源:文学城

癸卯八月末,三年一比的秋闱落下帷幕。

贡院里,莫管是京城远派,还是省里拔擢,大官小吏近二十人对上眼前徐徐展开、三丈有余的名录单子,总算舒展眉头,扬出笑意。内帘郎官朱笔一挥,拍板定下:不等了,就明日!

——廿八!

辰时龙腾跃,张榜见文昌!

贡院门上,锈了近月余的铜锁,终于发出一声松惬响动。

此时,远在万溪镇上的尹逸,在晨时弥散的雾气中,吱呀一声,阖上院门,转身牵引青牛,踏上前往豫章府的青石路。

卢学究日前派人传信,道是:豫章王同知府大人相议,有意在揭榜后做宴,以恭贺英杰才俊。

学究嘱咐他学生五人务必前来,即便不参与来年省试,也须在州府大员面前露个脸。所以,要他五人提早回书院,他要细细嘱咐些场面上的规矩。

信中言辞切切,全然为着学生前程考量,尹逸看得直摇头。

做宴恭贺,贺得该是举人大官人,他几人功业如何尚未可知,届时若去不得,岂不空欢喜一场?

何况尹逸对试论心无成算。向来题目如何出,她便如何答。此次解试题目弯弯绕绕,看似问甲,实则问乙丙丁。她乍然想不出应对,静心将读过的听过的在心中细细盘梭了一遍又一遍,才可勉强落笔。

偏偏,老师信中并不问及他几人临场如何,仿似功名已是囊中之物,字句背后隐隐挑白他几人皆榜上有名。笃定的,恍似从主考官手中窃了题。

可转念一想,或许也该如此。

同窗几人才学非凡。而老师卢为钊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曾任宜王之师。三谪三迁后仍可安然致仕还乡,其学问眼界自然不比寻常。

尹逸昨日收到信,告诉阿翁大抵会在书院留宿几日。今日天蒙亮,动身启程。

出万溪,过雁子桥,便是一程山路。

青牛踩上松泥,蹄子和青石板碰撞出的嗒嗒之声没了踪迹。青牛低沉眸鸣一声,伏低前肢,尹逸弯了眉眼,道一声谢,侧身坐上去,停在肩头的白鸦顺势张开翅膀,啊啊叫了两声,落去一侧牛角。

一人一牛,肩上落只白鸦,悠悠钻进迷雾,未几多时彻底消失了身影,寂寥山间中,只偶或泛出几声低沉哞鸣或是高昂嘲喳。

光晕稀淡雾气,

自日中晃去西山。

终是在彻底落山之前,尹逸到了豫章府。

城楼下,尹逸正予守卫查验文书,听得身后遥遥唤了几声,她转过头,见是沿街的茶肆老叔,一身粗布短褐,洗得发白的袖口卷起,露着一截干瘦的手臂。

老叔姓潘,名望仁,在尹逸初入州府求学时,见她年幼瘦弱,一人往返于州府县镇,心生怜悯。所以时常接济,或是一餐饭食,或是些许笔墨,总之很尽心意。到了今日,潘老叔手里提着一小麻袋物什,正朝她连连扬手。

“逸儿!”

尹逸望过去,弯起唇角,颔首示意,待收妥案牒,又得了守卫夹着笑意的一声奉承:“日后再见,便该称您官相公了。”

尹逸含蓄笑了下:“承您吉言。”

潘望仁在摊席上候着瞧,隔壁的酒坊娘子也挑眼,见一道身影渐渐从城楼下的阴影走出,清隽挺拔,斯文秀气,身穿素净雪衫,外罩一件墨色禅纱。

尹郎经年不改装束,似观里的道人,质朴得很。所以,不必很细致,粗一打量便知是他。

他近来身量抽长,也不过是将襟口衣摆改了改,反倒衬得那一截脖颈愈发修长,冷白的脖颈上若隐若现露出一抹细细的红绳,也不知佩着什么不值钱的物件。

料想,待桂榜一张得了功名,也不必再受清贫,保不齐还能予他们来些生意。

酒坊娘子摇扇轻笑着走出,倚在门框打趣一声:“可算叫潘老攀上了贵人。”

潘望仁挂在面上的笑意僵了僵,转过头正要斥她:不会说话便将嘴巴塞上,嘴巴才张了张,就听尹逸温和回了一声:“娘子误会,是轻鹤攀上了潘叔。”

潘望仁心中顿时舒畅痛快,当下也不欲理会。趁他二人闲话,他乐呵呵拿起桌上麻袋,动作娴熟地缠去牛背,顺手还从袋里掏了一颗隔空丟进尹逸手里。

尹逸低眼一瞧,金灿灿一枚饱满大柿子,沉甸甸的,浑似塞进一锭金元宝。

潘望仁朗笑一声:“柿柿顺意,全当讨个好彩头。”

尹逸眉眼一弯,道了声谢,又问价钱。

“都是院里树上摘的,不值钱。”潘望仁摆手,说完,忽地诶呀一声,拍了下脑门,“你可是要去书院?”

尹逸面露疑惑,微微点了点头。

潘望仁忙绕去青牛身侧,把麻袋解下来,数了数,又点出四颗柿子,仔细擦了擦,另装进小一些的长条布袋,而后将一大一小两个袋子一并缠上了牛背。

他一面解释:“我挑的都是些硬果子,原想着多存几日,好教尹翁也尝尝。却是忘了书院那几位郎君……”

尹逸顿时了然,轻笑:“潘叔多虑了,他们不会在意。”

潘望仁却很坚持:“虽你我亲厚,但礼数不可失。未几日便放榜,纯当添福罢了。”

“潘老莫不是还想多多攀附几个贵人?”酒坊娘子拿眼风去扫一眼那麻袋,啧啧摇头:“光这几颗柿子怕是不能够呢。”

潘望仁眉毛一拧,嫌她聒噪,扭头同她囔起嗓子。

尹逸这回没插话,手摸进袖袋,抿出两颗碎银,暗暗掂了掂,分量很是不足,想了想,又将为数不多的几枚铜板在指尖抿齐,一并悄悄扣在茶肆桌案上。

在二人吵嚷的间隙中匆匆插上一声辞别,牵起青角溜之大吉。

她身上还有别的差事——秦家叔父托她顺路给秦家大郎递一封信,眼瞧天擦黑,秦家贤文斋怕要关门,得紧走几步才是。

潘望仁吵到一半,见尹逸走远了好些,当下也顾不得隔壁的阴阳怪气,跟上送了好些路,待回到茶肆,这才看到案上搁下的银两,两眼一愣,再想追,人早已隐入人潮。

他一屁股坐下,支在桌案叹了口气,将钱目好生收起。

酒坊娘子斜眼:“瞧瞧,你同他讲情分,他可未必愿领你的情。”

“你晓得什么?孩子是心疼我这把老骨头!”

酒坊娘子扁了扁嘴,浑然不信:“我劝潘老还是莫折腾。卢老门下那几人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哪里瞧得上你我这些平头百姓的施舍。”

潘望仁张嘴想反驳,却沉默了下来,细想想,话糙理不糙。

戚家的小公爷、邢知府的大公子、豫章首富秦家二郎、便是席家如今凋零,那也是祖上出过宰辅的门第。

此皆非富即贵,唯有逸儿,家世清寒无所凭依,拿一支笔杆争得卢老青眼。

这些人都是做大官的璞玉,可做官与做官也很有分别。有些人眼高于顶,忧得了国,未必忧得了民。

可逸儿不一样,尹翁德厚福载,他受尹翁一手教养,又忍过平民百姓的饥寒冷暖,当能做个心存万姓、惩奸除恶的大官。

这般思忖着,潘望仁心中又舒坦些,肩上巾帕一甩,睨了酒坊娘子一眼,动身收拾起桌椅,摇头轻嗤:“你晓得什么?”

尹逸还是晚了一步。

到秦家贤文斋时,秦大哥已不在店内,掌事的收了信,请她进去稍坐,尹逸婉拒,牵起青角转道入了书院。

此间书院实则是在卢老宅邸中辟出的一间偏院。

卢老致仕后本不愿再劳心费神地教学生,耐不住豫章是个宝地,英杰才俊辈出。卢老惜才,实不忍心这些好苗子行差踏错,走了岔路。于是,挑下两个入眼的,又接下硬被塞进的三家,勉强凑出一处私塾。

入眼的两人,其中一个便是尹逸。

她熟门熟路地将青角栓去后院棚窝,一面喂草,一面同小厮打听老师今夜有何安排。

小厮卖了个关子:“原先是有的,眼下大抵不成了。”

尹逸抬眸看去:“哦?”

小厮笑着应:“老爷原定今夜同各位郎君赏月夜话,不过方才被知府大人请去做客,不知几时才能回来。”

小厮又笑:“老爷耍了小孩脾气,嘱咐说,不论他今夜何时回来,郎君们都得候着他老人家才行,连厢房都亲自布置妥当了。”

尹逸弯了眉眼。

可随即又想起,除她之外,其余人在豫章府城皆有住所。是以,往日频频在书院厢房留宿的,只她一人。而书院本就一间偏院,堂屋被作学塾,余下东西两处厢房,东面宽敞的成了藏书阁,西厢略小,予她作了休憩所在。

她一人在时倒不觉逼仄,可五人同宿,却是……

尹逸心头打鼓:“可是书院那两处厢房?”

小厮连连点头:“老爷一时兴起,将藏书阁的书垒成一条长榻,还振振有词,今夜卧枕书海,明朝蟾宫折桂。不过眼下过了中秋,夜凉,老爷还是心软,教人铺了厚厚两层褥被,同床榻也并无分别。”

尹逸想问的不是这个,却也只能含糊:“五人俱在一室?”

小厮终于听出一丝言下之意,尹郎是不愿与人同榻,隐晦地笑了下:“藏书阁几架都已撤了,书卷垒成的长榻容纳五人绰绰有余,不过老爷也吩咐,另在旁边小室备下两张单独的软榻,郎君若是觉得拘束,也可宿在旁室。”

尹逸轻轻颔首,心想,这也不是她想要的。

不过卢老内宅有女眷,矢口留宿内院,反显得心怀不轨。

她思绪翻飞,手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抚着青角。恰时,白羽不知从哪里飞来,落在一侧角上,抖擞着缓缓收起羽翼,无声吸住尹逸视线。

今夜,不能这般干等着。

[眼镜][眼镜]开文啦!请狠狠评论我吧!摩多摩多!!

下周会改一下笔名,大家不要走错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癸卯八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