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朔安故 > 第6章 意参百花

朔安故 第6章 意参百花

作者:扶望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2:43:20 来源:文学城

蔺洺则被蔺绥恐吓走,书房中顿时安静不少。

蔺绥也没了看宗卷的心思,一手撑额,懒散地掀起眼皮,朝何皎皎勾手。

“说吧,来找我究竟何事。”

“你让我查的珠花我拿去朔安城中好几家首饰铺比对过,但老板都说那做工不像是京城有的。”

“嗯。”

蔺绥并不意外,“还有呢?”

何皎皎:“金夫人也有消息了,据派去的暗探回话,她后日会出席皇后娘娘的元日宴。”

这位金夫人是大齐有名的花镶匠人,专给王公贵族、高门官吏定做珠宝首饰,而她平日里最爱云游四海,行踪不定,蔺绥自那日从青山寺回来后就一直派人打探她的消息,直到近日才有眉目。

蔺绥缓缓抬眸,闻言看来。

怪不得何皎皎方才欲言又止,又劝说他去元日宴。

“这事你办得不错,等改日见了你爹,我一定好好夸你。”

蔺绥最知道怎么打发何皎皎,见少年人难掩喜悦,他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见他还愣着不走,蔺绥蹙眉:“怎么,你还想留下来用饭?”

顺着他的目光,蔺绥发现他正盯着自己打开的宗卷,里头是他派何皎皎去查的宿客身份,其中有一人的名字被他用朱砂圈起。

如阎王点卯般,在一众黑墨中尤为显眼。

“殿下,你当真怀疑那白姑娘啊?派去的探子说,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身子骨弱得风都能掀翻,这样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会杀人?”

蔺绥勾唇:“不要小瞧了女子的力量,更不要觉得她们柔弱,有时你我做的未必比她们出彩。”

更何况,“弱”有时也可以成为武器。

……

除夕那日,是清荷在白家过的第一个年。

贴年红,燃爆竹,家夜宴……

这些都是清荷许久未体验过的,她站在热闹的庭院里,看着四周火树银花,红灯映竹,嬉闹的笑嚷声传入耳中,恍如隔世。

飘雪染白了飞瓦,引得檐下灯笼乱颤,焰火亮色四溢而出,暖意覆过深寒,只留下一地欢笑。

清荷站在廊下,目光穿过浮沉夜云,望向那弯明月。

明日,便是元日宴了。

是她正大光明回到朔安,第一次在人前露面的机会。

第二日一早,不用蒲秋叫,清荷早早就起了床,在蒲秋的服侍下换好衣裳,簪好发髻。

她穿的是苏寻菀昨晚送她的那件碧色云袄,苏寻菀眼光很好,这碧色很衬她,白清荷本就肤色白,脖颈修长,这衣裳腰间缀花,将她身段勾勒得娉婷玉立,让蒲秋都眼前一亮。

蒲秋本想给清荷多戴些首饰,给她提提气色,可清荷却拒绝了,让蒲秋给她编了个简单的发髻,只留下一只荷花玉簪。

这玉簪是大公子送的,蒲秋想了想,觉得也挺好,便顺着白清荷的心思去了。

“只是姑娘,这银镯太素了,不摘吗?”蒲秋看向她手腕上那只笨重的镯子。

银镯素得发白,上头连个像样的花纹都没有,实在不起眼,看起来就连下人都不会戴。

清荷摇了摇头,将袖子往下一拉,遮住了那只银镯。

蒲秋扶着白清荷出去时,白徽正他们已经等在宅门外。

看到白清荷,白徽正与苏寻菀相视一眼,皆是满意地点头。

白徽正与白泛舟驾马在前,白曷月与苏寻菀同坐一车,清荷便拉着蒲秋上了最后一辆马车。

这是她第一次与这么多人一同出行,也是她回京后第一次好好看这朔安。

白雪天里的朔安很不一样,连带着翘瓦飞檐都有别样的滋味。这座皇城藏在皑皑白雪中,任由风霜扑落,却又在雪下露出璀璨一角,如抱月明珠,熠熠生辉。

蒲秋鲜少出府,看什么都新鲜,随着马车晃悠悠地往前走,她想掀开软帘探出头去,手已摸到帘角,又记起什么,忽而顿住,把手放下。

清荷看在眼里:“你不必顾及我,今日没什么风,没关系的。”

近几日落雪小了很多,这一去青山寺,不算远,因无积雪,还未等到夜幕降临,日近黄昏时他们便到了。

暮青峰山脚下已停了不少马车,青山寺在山腰处,若想上山只得步行,好在这小山峰不算高,也没几步路,参宴的达官贵人便都把车马留在这,自会有小沙弥来牵去。

清荷刚下车,便听见前头有人与白徽正寒暄。

白泛舟将马匹交给小沙弥后朝她走来,指了指她鬓间玉簪,笑道:“三妹妹今天很漂亮。”

清荷微愣,朝他莞尔扬唇:“是大哥哥簪子送的好。”

正是初雪如絮的好时节,青山寺隐匿于雪松深处,朱漆山门敞开着,青石阶覆着半融的薄雪,深浅不一的脚印从阶道蜿蜒而上,雪粒在石缝间积成点点银星,倒比檐角的风铃更先承了天恩。

最令人新奇的是,分明是冬日,百花凋零,风雪摧残之季,这青山寺四周却布满了鲜花。

那花色鲜艳夺目,想来为元日宴精心培育,临到今日才搬出的,上头还滚落着化开的水珠,在这白雾山端尤为夺目。

蒲秋还拉着白清荷看了好几眼,时不时指指这朵,时不时指指那朵,末了还要赞叹一句:“百花坊果然不虚其名。”

上山路中,一直有小沙弥为他们引路,白徽正与苏寻菀走在前头,白泛舟带着两个妹妹跟在身后,提醒着她们看热闹时注意脚下石阶,以免滑倒。

尤其是白清荷,她身子弱,这山间的风又大,蒲秋一个丫鬟照看着她也是吃力,白泛舟便干脆接过蒲秋手里的伞,替清荷避风。

这一路上白曷月都没说话,哪怕看见鲜花也无动于衷,清荷以为她又是不高兴了,正感叹着小姑娘心性时,谁料有只手却突然伸出拉了她一把,又很快松开。

“走路都不会看路。”

她声音很轻,可清荷和白泛舟都听到了,不约而同地,他们抬起头来,无声一笑。

那是清荷第一次觉得,或许这位“白二姑娘”,也并非真的讨厌自己。

这股来得莫名的笑意,却在清荷踏进后山时僵下。

青山寺中前院、中庭与后山三处泾渭分明,此番元日宴一开三日,来的都是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都被安排入住后山。

后山景色的确优美,远不是那日白清荷在前院能比的。

刚一踏入幽远长廊,便有人与白徽正寒暄,倒是和之前在山脚下一样。

他身任礼部右侍郎,乃朝中正三品大员,他人自然是不敢怠慢。平日里白徽正除了在礼部当值,其余时间鲜少出门,也不与这些官员多加来往,有些想巴结他的找不着门路,今日乘着元日宴的风好不容易见到了,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但没说多久,便又涌上一群人。

这一回,那些人朝的是他们身后。

宁武九年,正月初一这日,在青山寺雪幕中,清荷再次见到了他。

直到白家人簇拥着她走往禅院,清荷仍久久不能回神。

待进了房,关了门,外头喧嚣一下静下。

清荷坐在矮桌前抬头,声线却很冷:“方才那位,就是康阳王吧。”

帮她铺着床褥的蒲秋没多想,随口应道:“正是,本朝王爷不多,只有两位,一位是永昭王,陛下亲封,年纪轻轻手握重权,另一位年长的,便是先帝三皇子,也就是当今陛下的弟弟康阳王是也。”

清荷没再接话。

她抬眸看向窗外飞雪,嘴角笑意再次勾起,这一次,笑的却是自己。直到指甲深陷掌心,丝丝麻意传来,她才猝然回神。

“蒲秋,我有些头疼,等会晚膳我就不用了,你帮我告诉伯父伯母,免得他们担心。”

……

元日宴自明日才正式开宴,今日各权贵舟车劳顿,都在自己院里歇着,晚膳便由寺中负责。

后山占地极大,风景秀美,静谧旷远不说,还有着许多禅院,禅院侧着环寺分布,而每个院子中又有好几间禅房,青山寺会根据官员品级,以及所携家眷的人数安排禅院。

白徽正正三品,白家人就住在从上数,第三道拱门进院处,此院名唤“松月轩”。

除了白家五人,第三道门拐进,还住了其他人,包括与他同级的三品、和二品官员。

一品入住第二道拱门后,至于那第一道拱门,风景与风水皆是寺中最佳,住的自然是皇亲。

彼时夜色正沉,青山寺内静悄悄的,除了走动的和尚外,便只剩下人脚步。趁着正是用晚膳的时辰,清荷悄悄从松月轩后门溜出,她没着急冒险去探那第一道拱门。

眼下夜深,那处还住着天子,皇家守卫定然森严。

她此番出来,是为了别的事。

今日蒲秋点醒了她,这青山寺的花有些古怪。

在料峭寒风中都竞相开放,此栽花技艺,皆是出自那名冠京城的“百花坊”。

廖信云告诉她的那句意味不明的情诗中,不也提到“百花”吗?

“莫负百花深处约,薄幸休教误折枝。”

起初清荷还以为此“百花”指的是风月之所,可直到找遍朔安春楼酒肆也毫无下落后,清荷明白,是她想错了。

但不管她如何把这句诗嚼烂了念,却还是没有头绪。

直到今日,蒲秋的一句无心之言,才让她歪打正着参透这玄机。

想要打听这百花坊并不难,他们是皇家特请来布置元日宴的,这几日都会在青山寺,清荷只随便问了个小沙弥便知晓,百花坊的人都住在中庭。

只是从后山走去中庭有些距离,其中还要穿过一处偏殿。好在雪天路滑,通往山下的石阶鲜少有人走动,清荷借着月黑风高用轻功疾行也还算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