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朔安故 > 第3章 初入白家

朔安故 第3章 初入白家

作者:扶望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2:43:20 来源:文学城

跨了宅门,轩窗掩映,玉栏朱榍,拐过长廊,直进内堂,便见阶前两株老梅斜出,虬枝负雪,暗香幽浮,衬得这宅院更为清幽。

路上偶遇不少扫雪忙活的下人,看见施嬷嬷一路引着的姑娘,纷纷暗中侧目,面中带着新奇与打量,可到底是大户人家的下人,问好礼节倒是周到,一口一个“姑娘安”,目光迎送着白清荷进了内堂。

绣着芙蓉锦鸟的软帘一掀,一股暖意拂来,带着铜炉温香,甜丝丝地慰过人心。

堂中坐着两人,上座的夫人一副三十左右的姣好模样,穿着紫鸢缎面袄裙,裙襕暗绣松针细纹,领口滚着素白貂毛,发无赘饰,耳边坠着一对白玉丁香坠子,玉质温润,却无雕饰,垂在颊边,衬得肤色如雪,面态温和。

而在她身旁那位,便是方才门外见过的白曷月。

听到动静,苏氏将刚拿起的茶盏放下,略一抬眸,便见眼前一亮。

她还从未在朔安城见过这样的姑娘。

许是常年累病,她身形纤瘦得怜人,裹着不合身的狐裘锻氅,露出底下杏白绫袄,白得近乎透明的薄纸肤色下,锁骨伶仃,脆弱得堪比白瓷。

她未施粉黛,娟秀乌发亦了无雕饰,唯有瘦削的腕骨间挂着一只笨重的银镯。

素净眉眼下,一双水眸藏在若柳黛眉间,本应是含情灵气的美目,却因额间病气掩上一层云雾,压抑沉闷,朦胧得难窥山水,睫毛低垂时,眼下更是投落浅浅阴翳,淡如兰草,冷如碎月,娇弱憔悴。

此番样貌,在美人锦绣的朔安城中算不上出挑,勉强算作小家碧玉,可这身气质实在动人。

苏寻菀明媚张扬的美人见惯了,偏偏白曷月又是个不拘小节的,倒是白清荷这般“幽苦清茶”,颇得她心。

毕竟这样一个“病美人”摆在眼前,很难不让人心生垂怜。

她招手唤白清荷上前,这姑娘娇弱得可怜,声怕自己惊着她,与她讲话时都不由得轻声细语起来:“你便是季弟之女清荷?”

眼前姑娘怯生生的,水露黑眸微微抬起,轻声应是,后退一步向她行礼:“伯母安好。”

这一声“伯母”,唤得苏寻菀心都要碎了,想起白敬林一家清苦,她眼角微酸,浮上浅泪。

虽说白徽正与白敬林只是旁亲,且多年无往来,但毕竟同宗同姓,现在白家人丁奚落,多少年来只剩下他们两脉,当白徽正提出要接白清荷来朔安城时,苏寻菀是答应的。

从小多病,母亲早死,父亲病亡,家无积蓄,她一孤女独在乌镇老家,守着一空荡荡的老宅,这让人怎能放心?

苏寻菀拿着帕子擦了擦泪,温柔地拉过白清荷的手:“好孩子,以后这就是你家,我们便是你的亲人。”

女子柔若无骨的手微顿,寒风吹起软帘一角,将那鼻尖温香驱散了些,连带着指尖有些冷下。她轻轻抽出手,眼中清潭涟漪泛起,泪花涌现,作势便要跪下,好在施嬷嬷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

“谢过伯母恩德,清荷永世难忘。”

苏寻菀叹息:“既是一家人,以后不准再言谢。”

内堂暖房里熏香袅袅,身穿青锻长袄的丫鬟有序退出门外,苏寻菀牵过她,指了指一旁红纱斗篷姑娘的:“这是曷月,她比你年长一岁,你唤她二姐姐即可。”

“二姐姐安。”

白曷月扭头:“谁是你二姐姐。”

“阿月。”苏寻菀瞪向她,随即转身安抚白清荷:“曷月性子急躁,都是被我们惯坏了,伯母替她向你赔不是。”

清荷笑着摇头:“不会的,二姐姐为人直爽,是清荷礼数不周,二姐姐莫见怪。”

白曷月动作微顿,看了看白清荷,又看了看苏寻菀,最后轻哼一声,起身出门去了。

苏寻菀懒得理她,与白清荷说笑道:“你伯父与大哥哥他们都有官职在身,现下不在家里,今天晚上等他们回来再一起为你接风洗尘。”

又聊了会,苏寻菀担心白清荷身体欠佳,久坐不得,便招呼施嬷嬷将她带回院里休息。

惟荷院,是苏寻菀特地为白清荷准备的。

因她来得突然,这备下的院子不大,但格外清雅秀气,四周种有映窗翠竹,椒花香苒,配着粉墙青瓦,冬日时白雪覆景,独树幽惬,等春后花开,又是一番绿绮裁窗,香草扑鼻。

“安置好荷姑娘了?”

施嬷嬷回到内堂,走到苏寻菀背后帮她捏了捏肩:“都照夫人吩咐安排妥当了,蒲秋是个机灵的,有她在姑娘身边照料着,定不会出差错。”

苏寻菀阖眼假寐,“对了,你们不是昨日就该回到了,怎么耽搁得这么晚?今早出门老爷还问来着。”

说到这个,施嬷嬷好似记起了不得了的事,手上捏肩的动作顿住,特地压低声音,将青山寺发生的怪事一五一十地讲给了苏寻菀。

“永昭王?”她蹙眉。

“正是,”施嬷嬷摇头道:“那阵仗,多半是缉拿什么要犯,吓人得很。”

苏寻菀缓缓睁眼,眸中一片清亮。

最近乃多事之秋,宦官曹禄海出逃在前,青山寺命案在后,这风云波谲,总是让人看不透。

她颔首:“你先退下吧,叫厨房把晚膳备好,老爷过些便要回来了,至于青山寺的事,就此烂在肚子里,免得招惹是非。”

那永昭王堪比人间阎王,实在招惹不得,白家还是能避则避的好。

……

惟荷院内,里屋窗子半开着,有一女子正坐在窗前,抬眸看向那从檐顶飘落的飞雪,徐徐然覆住面前翠竹,只露出一点碧色。

她抬手,那只戴着银镯的腕子伸出,像感受不到冰冷般,穿透冰雪,折下一根翠枝,掐在指尖把玩。

她指尖翻飞,动作利落,仿佛手中拿着的不是一根竹枝,而是一把寒刃。再观眸色,方才的怯懦柔弱均已散去,眉眼间云雾初开,山水方显,暗涌一番寒色。

穿过这四方屋檐,望向漫雪天际,她眼神微眯,唇角半勾而起:“朔安,我回来了。”

房门被人推开,一股苦味飘来,蒲秋端着熬好的汤药走进,白清荷正坐在桌旁,她刚一放下瓷碗,便瞥见白清荷不紧不慢地收回手,背脊绷直了些。

蒲秋以为是这位“堂小姐”初来乍到,难免拘谨,特地将药晾凉了些端在她面前,本想亲手服侍,却见她摇了摇头,温和一笑,自己接过。

不知为何,屋中的药香被冲淡,那是苏寻菀特地着人调配的药材熏香,里头配了许多上好的白芷,怕清荷天冷遇寒,对体虚病弱之人最有药用。

蒲秋见白清荷不需要她伺候,便走到香炉前将那香料更添几分。

背对着她的女子眉心轻蹙。

“姑娘用了药便小憩片刻吧,待用晚膳奴婢再来唤您。”

见白清荷很快就把药喝完,蒲秋微愣,面上很快浮现起一抹笑意。

本想着照顾病弱之人要多费心些,没想到这位“堂小姐”这么好相与,蒲秋对她好感更深几分,愈瞧她苍白面色,只觉怜惜。

清荷轻捏素帕,擦了擦唇角药渍:“此番入京,路上多亏了施嬷嬷照顾,我还未好好谢过她,劳烦姐姐帮我帮我向她陪个不是,等过几日我这身子骨爽利些了,定当面致谢。”

蒲秋听着,心下讶异,荷姑娘未免太谨小慎微了些,但又是实实在在将下人挂念心怀的。

正想着,蒲秋怀里又被塞进一样东西。

她低头一瞧,是白清荷入府时披的那件刺花狐裘锻氅。

“这件衣裳是施嬷嬷给的,想来也是伯母的意思,你也一并帮我还给她吧,对了,”她指了指衣角一处:“昨日碰见永昭王时险些摔倒,不小心弄脏了一点,给你们添麻烦了。”

蒲秋一愣:“姑娘碰见了永昭王殿下?”

清荷无辜抬眸:“怎么了?这位殿下很可怖吗?”

蒲秋神情有些别扭,她实在没有胆子编排皇亲,但见白清荷如此真诚地看着她,又有些心软。

想来她孤身一人奔波千里赶来朔安城,说是举步维艰也不为过,若是不了解京中情况,这日后处境岂不更加为难?瞧今天夫人的样子,是要将这位小姐一直养在身边直至出嫁的,以后也是自家人了……

蒲秋抿唇,左顾右盼,又走去将门窗都掖紧了些,这才思量着开口。

见状,清荷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这蔺绥当真是瘟神出了名,人人皆闻之色变。

“永昭王是先帝长孙,其生父安亲王是先帝长子,亦是当今圣上兄长,可惜的是安亲王和王妃早在九年前便过世了,此后殿下流落民间,直到十二岁时才被陛下找回,毕竟是亡兄独子,陛下疼爱极了他,从那以后一直养在皇后身边,与太子相伴,而‘永昭’的封号,也是那时陛下连下三道圣旨亲赐的。”

清荷若有所思:“这样看来,他身处高位,极得恩宠,当是有为无量才是,你们为何如此忌惮提到他?”

其实这些清荷都知道,她想打探的却是别的事。

蒲秋摇了摇头:“这位殿下姿容无双,手段更是狠辣,这些年来杀过的人数不胜数,说是玉面修罗也不为过,这朔安城中就没人敢惹他的。当年,他甚至还……”

再详细的,蒲秋便不肯说了。

清荷有些失望,却不能表现,待蒲秋为她放下床幔出去后,她这才睁开那双漆亮的眼,眼里哪还有半分虚弱之意,寒光之中冷意分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