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谁在点睛 > 第3章 第3章

谁在点睛 第3章 第3章

作者:周时颂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7 10:01:02 来源:文学城

我从红色袋子里掏出了两个新鲜的柑橘,放在了张陌然奶奶墓碑前。

“我来看你了,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在我身后是调查陌然死因的两个警察,如果有消息了我会告诉你。”

随后,我向方珞一和李安做了简单的介绍。他们也对现场的痕迹留了照片,但总归没有其他线索,为了让逝者安宁,我们没有多加打扰便很快离开了。

离去时,我注意到方珞一的表情不太自然,她似乎在隐瞒什么。

回到老宅,天色也深了。院子门前立着一道不高不矮的身影,走近看发现是隔壁家朱奶奶的孙子张信。见到我们回来,他很远便激动地挥手:“村子里的人都说你回来了,喊着让你去吃百家饭哩。”

“原来是小信,替我谢谢他们了。我和两位警官都有正经事要办,恐怕不太好......”我正想婉拒,谁知张信已经拉住我的手往外带。他嘴里嘟嘟囔囔道:“没事,大家都弄好了,赶紧跟着我去吃吧。”

我颇为为难地看向了身后那两位警官,从前我只吃过一次百家饭,是陪张陌然第一次回老家的时候。他们这儿有个风俗,凡是村里的人带了陌生人回来,那么回来的第一天,每家每户都会烧好饭菜一起邀请远方的人吃百家饭。或许是我嫁给了张陌然,他们自然也当我是村里的人。

我眼前这小孩张信,今年正好十一岁,在村里自建的小学上学。学校教书的通常是城里下乡的老师,语数外都是一个人教,班主任也是一个人当,几个年级的小孩都会混合着上课。听村子的人说他们小孩换了好几任老师,有的是因为条件太差,受不住就辞职跑了;有的是因为下乡加分考上了城里的编制,没做几年就离开了。还有一个女老师留的时间最长,最后嫁到了村子里的一户人家,好像姓许,但从来没有在村子里见过。

我和张信很有眼缘,他总是说我长得像他许老师。虽然许老师后来没继续教他了,他却常常挂在了嘴边。所以这半年每逢回老家,张信都喜欢来老宅找我,有时会问我课本上的作业,有时我也会在白纸上教他些简单基础的数学题。相处久了,朱奶奶总是会感恩地提着好些柑橘送过来。张信和我说:“你喜欢吃柑橘,但许老师不喜欢,她不喜欢太甜的水果。之前我也送过,她却拒绝了。”

他带着我前往的是村长的家,村长叫张广茂,我们不会经常打交道,但他是个很圆滑的人。他听说我在A市教书,便盘算着让我回村时可以给村子里的小孩补补知识。我的确挺乐意的,有几次回来也给几个小孩上过课,但发现他们和城里的小孩知识面相差挺大,得在知识点上从头学。我也将这问题反馈给了学校那唯一的老师,他却表现得并不是特别专业,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太会教书。村长听说了,也只是让那男老师多向我学习,说是学校目前缺老师,临时在村子里找了个会识字的赶鸭子上架来教书。

我还记得,那男老师叫张勤奋。

不过我也只是每次跟着张陌然回老家那几天,会去学校给小孩补课,去了几次都发现学校里还没安排下乡的新老师,仍然是那张勤奋在教书。张广茂提了几次让我留下来,我都只是笑笑,并没有当真。

还未到村长家,就听见了屋外特别热闹,人声鼎沸。村长家的院落是自己搭建的,外面关着铁门,被两面平房合围着。在院门口处还拴着一只吵吵嚷嚷的土狗。

院子的好几张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有猪肉,有鸡肉,也有鱼肉。几桌人围在一起,坐得端端正正地等着我们,最中间的那桌正好差了三张位置。

这是我第二次吃百家饭,看见了场面并不惊讶。方珞一和李安似乎脸上表情有了变化,因为在白天四处坐着的这些老人和小孩还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现在个个热情四溢,脸上堆满了笑容。除了这些老人和小孩,还多了些陌生的男人和女人。

张广茂出现的很及时,他端着两盘菜,佝偻着背从其中一平房走了出来。他看见我们,眼神微亮:“你回来啦,赶紧带着客人快入座吧。”

这句话,我不知他是说给张信听的,还是说给我听的。但我还是礼貌地朝他点了点头。

我们坐着的饭桌大多坐着老人,她们似乎对方珞一特别感兴趣,还未坐稳,便竖着耳朵前后相问:姑娘,你今年几岁了...你家是哪里的...你嫁人了吗...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她们颇为关心她的私人问题,这些提问问得方珞一耳根直泛红,喜爱说话的她也像触了霉头,紧闭了嘴巴只顾着吃菜。

李安并没闲着,鲜少开口的他开始朝这些老人打听村子里的情况,问了案件相关的一些线索,顺势也岔开了话题。在座的这些奶奶并不认为张陌然是会自杀的人,她们都提到了他打小的一个外号:窜天猴。她们认为他若是要命,也不是主动想要自己的命,而是因为调皮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张陌然这性格和他爸一样,自小就不省事,喜欢上房揭瓦到处挂彩。有一次他不顾湍流去河里游泳,险些回不来。若不是他奶奶懂水性,将他救了回来,他差点就没命了。不过自那一次后,他就不敢惹事了,惜命得很。

这些奶奶还提到了一些往事,是关于张陌然奶奶白濯心的。当年白濯心跟随母亲改嫁到了他们村最有钱的一户,她刚来的时候白白净净的,用的物件都稀奇的很。听别人说,她母亲娘家曾是地主,被抄家后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才改嫁了过来。

刚嫁过来的时候,白濯心已经到了快懂事的年纪,自小就有股劲,相处起来总是心高气傲的,人却不坏。她母亲的确是个大美人,为人处事时轻声细语,像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白濯心没出村子嫁给了同样家底殷实的张泰德,也就是张陌然的爷爷。

她们一言一语就将张陌然的家底盘了个底朝天,特别是张陌然父母离婚的事情,探讨起来还颇有微词。不过,说来说去都是不太满意张陌然的母亲,说是城里来的姑娘始终都留不下来。而我比较在意的是,她们说的时候,还忍不住一直看我。我们眼神相对时,她们还有些躲闪。听了一阵,她们倒不太了解张陌然的父母,毕竟他父亲很早就出去读书,母亲也只回村过几次,后来很早离婚就再也没见过了。

其他几桌的老人和小孩,我看着都挺眼熟,特别熟悉的还能叫出名字。但是临坐的那些男人和女人却不大熟悉,他们鲜少露出太多的表情,动作也很奇怪,有种钝挫感。

张广茂举着白酒杯,朝我们这桌走来。透过屋檐前牵过来的昏黄日光灯,他满脸通红,应是喝了不少。他有些跌撞,但还不至于失态。在他身边跟着的是张勤奋,他一手举着白酒杯,一手举着酒壶,眼神也故作镇定。

“你总算回来了,我们村最盼着你回来的肯定是勤奋。”张广茂笑的很大声,顺势拍了拍张勤奋的肩膀,指着他手里举着的酒杯,“还不快敬一下你老师,她回来你又可以多学些授课的技巧了。”

张勤奋听了照做,酒杯正想碰上,我假装朝前示意又很快躲开。还未等他开口,我便推诿道:“村长,这次回来我有正事,所以学校那边确实没法继续帮忙了,希望你们能找到比较好的下乡老师,尽快能接手张老师的工作。”

张广茂闷咳了几声,清了清喉咙:“哎呀,实在可惜了,那这样你先处理好你的事情。处理完了,想回学校看看这些孩子,随时都欢迎。”

我笑了笑,并未再接话应下,而是转身介绍身边坐着的方珞一和李安。张广茂听见了他们的身份,也是特别客气地上前碰了碰酒杯,简单聊了几句村里的情况。提到这个,他不经意间表现出了疑惑:“对了,你们应该还没去问过张春红家吧,他们家这次也没有来参加这场百家饭,奇怪的很,他们平时可不这样。”

他凑近前来,用微乎其微的声音朝着方珞一和李安的耳朵边说道:“他们家的田地离那洞桥最近,每次都会路过那座桥,去问问他们说不定能发现什么。”

我侧头扬了扬鼻子,摒住了呼吸。酒气太浓,我不喜欢。

来的时候,我听方珞一提到过,C市的警察早就找了张春红一家做了背调和笔录,因为发现张陌然尸/体的就是张春红的儿子张水水。张春红本还在外地务工,听见了消息连夜买了火车票赶了回来。挺凑巧的,张水水的母亲在他很早的时候就和张春红离婚了,所以他们家也是奶奶、爸爸和一个孙子的结构。

张水水是才上小学的年纪,却很早就开始跟着他奶奶到田里干活。发现张陌然尸/体时,他正好是在放学后赶往家里田地的路上,在通过洞桥时就看见了桥下不远处的地上躺着什么。他年纪太小,又具有好奇心,凑近前才发现是张陌然的尸/体,吓得魂不守舍、屁滚尿流。

我也理解,他们今晚不来的原因。张水水恐怕现在吓得不轻,家里的大人应该都在安抚他的情绪。

张广茂身上的酒气又参杂了烟味,我紧绷了脸,尽管讨厌什么也不想太过流露,假装好意地感谢了他的这句“提醒”,桌上该有的客气没完全漏掉。方珞一和李安也并不想在外人面前披露过多的案件细节,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将话题转开。很快,张广茂在大家的吃喝声中似乎也淡忘了这件事,他自顾自地又举着酒杯朝其他人其他桌挨个敬去。

但有一个人的眼神,我极其不太喜欢,哪怕掩饰情绪也很难在面对他时能保持片刻的笑容,他便是张勤奋。他每次看向我的目光都带着目的性,导致我总是刻意想和他保持距离。

今晚也是如此,我不太喜欢他那双细长的三角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