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关城依托地势之便,城门高耸立于城墙之上方圆几里皆一览无余。
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城中将士虽只有三千却足以抵挡西大营的数万人。
但横关城中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粮食短缺,横关城临近几座城池皆贫瘠,所产粮食少城中人所用都从其他城池买回来。
如今西大营围城,城门不开便没有粮食送进去。
□□听完后看向她:“敌军围城你以为城中所剩的粮草会给谁吃?”
每每打仗都会征粮,上位者会在危机时刻保证战场上打仗的人能够吃饱,横关城的官员也必然如此。
到时候城中百姓没有吃食,将怨气归结于西大营身上,而将士却能够吃饱来守护城墙。
这样的情形下,即便是打下来也不好治理,因为那份怨气会刻进骨子里一直带着。
但若是在那些百姓最绝望的时候出现一个救世主呢?
如果那些夺走粮食的人还在阻扰救世主的施救呢?
□□听了她的计策后表示,自己将母亲下葬后就会立刻赶回去。
谢琮回去的路上碰见了季栎良。
她是第一次感觉到这京城竟然能这么小,走两步都是一个熟人。
季栎良怀中抱着一个小孩,那个应该就是西门仰夙的小女儿。
季栎良一见到她便将小孩抱的更紧,那样子像是生怕谢琮会对她做什么。
“不用这般防着我,我还没那么无耻,不会对一个小孩动手。”
季栎良自然知道,可西门仰夙只剩下这么一个孩子,她不想她会有任何一点意外。
夏日的雨下了整个白天,傍晚时便停了,不仅是停了甚至还从云层中照射出了阳光。
季栎良:“不晓得谢大人在讲什么,只是孩子还小人生。”
“季大人这般繁忙为何不将令爱送回老家?”
“带在身边吧,带在身边才放心。”
谢琮其实想说这个孩子对于她而言就是拖累,季氏那边不会不管她,把她送回老家离开京城比跟着季栎良更好。
可见她现在对什么都警惕的样子到底没说出来。
“你放心将她留在京城,可这京城中人又有几个容得下她?”
话音刚落季栎良便浑身是刺:“只要你们权氏不再动手,还有什么人会想着害她!”
谢琮咬牙,呼吸渐重:“权氏没人会去动一个没什么威胁的稚子,可她对权氏没有威胁对其他人也没有吗?你是不是忘了,当今陛下可还没有子女。前储君遗孤,先帝在时珏宁君的部下不敢轻举妄动,先帝没了他们还能安分守己?”
季栎良被噎住,因为谢琮说得没错,这些时日一直有人过来拜访。
话里话外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季消踩着珏宁君的名望登基。
可那些人又有几个是真心为她着想?
登上皇位做得是皇帝还是傀儡?
季栎良知道那些人都只是不甘心本要到手的权利就这样飞了,所以她也一直认准一句季消是她的孩子,跟珏宁君没有关系。
思绪万千却只剩一句:“陛下既然已经登基,便应该着手立后事宜,陛下年幼拜右相大人为师,大人难道不应该替陛下张罗吗?”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
谢琮盯着她的背影看了良久,当晚就进宫与西门仰涵商讨立后之事。
西门仰涵如今也不过十四五岁,放寻常人家也不会让她这么早就娶亲,可身为皇帝她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有一个继承人来稳定朝堂。
甚至是出身高门的皇后还能帮她拉拢世家,稳固地位。
“陛下既然同意了,不知陛下可有心仪之人?”
西门仰涵在她面前完全不想是个皇帝:“姐是朕的老师,按理来说挑选皇后应当是听从姐的意见,只是……朕早年曾见过一人,温润和煦性情可人,又出身高门实乃后位的不二人选。”
谢琮对这些不感兴趣,西门仰涵的兄姐娶亲都晚,到了她这自然也不会张罗得很早。
“不知陛下所中意的是何人?”
“宋老大人幼子,宋逾温。”
……
“小皇帝这么做是什么目的咱们都清楚,你还过来就不怕宋氏真的去帮着那个小皇帝?”
少府大人宋逾白见她竟没有将这事压下来反而来告诉她,心中高兴却也嗔怪。
“咱们温儿不论是样貌还是秉性都是一顶一的好,谁见了都喜欢这有什么可压的?”
宋漳听她夸自己幼子也笑起来:“真要是谁都喜欢怎不见你自己领回家去?”
“您可就别打趣我了,我是什么人啊?办事没个章法哪能让温儿同我一起担惊受怕。”
宋漳深深看了她一眼,最终只是叹息一声:“其实让温儿入宫为后也挺好,你若是不担心两家之间会因此有隔阂便去应了那小皇帝吧。”
宋逾白皱眉:“母亲……”
却见宋漳对她摇摇头,便起身离开留她们二人在这。
“你不想让温儿过去吧。”
宋逾白点头:“温儿自幼体弱又生性敏感,既然知道小皇帝的求取不安好心又怎会愿意将他送进去。”
“宋姨是不是也打算退下了?”
宋逾白闭上眼睛,无奈的点头。
宋漳正打算退下了,自宋漳之后宋家的希望便当属宋逾白,可宋逾白年岁太小了。
所以宋氏如今的家主是宋漳的一个侄子,那人于官场上没突出,甚至可以说是平平无奇。
但他为人爽朗,却又细心谨慎,与人为善却又谁都不能从他手上分走些什么。
是守成之才,可如今这天下都是疯子,一个只能守成的家主可做不到让宋氏保证如今的辉煌。
也正因此,当宋漳知道这场带着算计的婚姻时才会想着去博一把。
“他进了宫会不会不好过?”
谢琮摇头:“这个你放心,温儿是你弟弟那就是我弟弟,其他的我不敢说但只要我活着一天这皇后的位置就一定是温儿的,没人会敢不敬重他。”
宋逾白苦笑,她信可她信不过宋逾温和西门仰涵啊!
立后大典举行的很是盛大,文武百官皆跪下向这对新的帝王朝拜。
宋逾温坐在高台上看向地下密密麻麻的人头,脸色越发苍白,心里慌乱冷汗直流。
突然他的手被另一只温热的手抓住,温度从那人身上传来,莫名让人感觉到安心。
“皇后别怕,有朕在呢,皇后只管在这高台上坐着便好。”
宋逾温点头,却也记得母亲之前的叮嘱。
大婚过后,傀儡还是那个傀儡,只不过从一个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拉下去的傀儡变成了地位稳固的傀儡。
谢琮却开始主张变法。
“域如今的情形可还经得起大人再折腾?”百官之中唯有季栎良能与她一较高下,季栎良素来行平稳之道,并不同意谢琮对着整个国家这样大刀阔斧的去改。
谢琮却同她想法不同:“春秋时期各国皆以变法来强国,秦最为突出。而今这天下正是争锋之时,拼得是律法治国,季大人也曾在外任职,于各国形式自然也是清楚的,我且问大人周国因太祖皇帝一站打完了整个国力,而不过短短几年便能恢复这样的速度域以如今的法治,再过两年可还能与周有一争之力?”
季栎良:“谢大人的意思在下并非反对,而是如今百废待兴正是整治山河的时候,与其让天下大变不如先休养生息?”
往后一段时间就要在京城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8章 谢琮要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