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仙:势均力敌的敌人 > 第4章 谢琮在上课

水仙:势均力敌的敌人 第4章 谢琮在上课

作者:水文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5:04:46 来源:文学城

谢境同崔元启道别后便将谢境交予她。

崔元启低头看着这刚有他腿高的小娃娃,顿时感觉到了头疼。

崔家破灭之时,他孤身一人在外游历倒是躲过一劫。

为族人收尸后不久,他自己寻了个代人笔墨的差事。

因一手好字出了名,过得倒也不算差。

但人一旦出名便会引来许多人。

谢境倒不是找他代书,而是想将他请回京城为谢家的小辈讲学。

为小辈讲学倒是没什么,只是崔元启好逍遥,不然凭着崔家的声望早就入朝为官了。

那时谢境许他,只要他想无论是离开还是想远行皆可,不必固守于谢氏,他才应了下来。

早年年岁轻在谢家族学挂了名,却是一年都讲不了几个时辰,后来年纪大了想安定下来才惊觉,谢氏同崔氏的教养方式不同,谢家在族学念书的子嗣幼则三两岁,年纪最长的也不过十二三。

守着那么一群人憎狗嫌的学生,崔元启都觉得他打算安定下来后,反而老得更快了。

崔元启很不端庄的抹了把脸,拉着谢境到了静室。

静室虽说是被称为静室,但那是崔元启授课的地方,也是整个族学除演武场上最热闹的地方。

春末至秋初这一段时候,虞州的族学同京城这边时常有学生的交换,族中子嗣可以听不同的先生授课。

甚至还可以前往世交族中听学,就比如谢家族学中边有几个世交家的在。

静室如其名,偏僻幽静。

院中有一凉亭,凉亭内有几人聚在一起下棋。

见崔元启过来,赶忙起身整理因嬉闹被弄乱的衣服。

“先生安。”

”先生可要同我们一起下棋?”

“先生下了学可还要去寻家主?”

……

一通叽叽喳喳崔元启头更疼了,这样年纪的小孩对什么都好奇,而且还不会收敛自己的好奇心。

崔元启至今还记得,他刚来到谢氏族学时,谢氏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孩到他这问他,是不是跟谢境有私情。

崔元启那时候只觉得……他就不应该为那五斗米跟谢境过来。

“棋就不下了,一群臭棋篓子下不赢还要悔棋,跟你们下棋我还不如去寻个阴凉地睡一觉。你们家主又给我带来了一个人,从今日起跟你们一起听学,这是……”崔元启被刚才叽叽喳喳的吵昏了头,一时间忘了这姑娘名唤什么,“你们的同门,也是大多数人的同族至亲。”

此时众人才注意到崔元启身旁跟着的人,谢琮今日同谢氏族学其余人衣衫相似,素净整洁一时间让人不敢相认。

昔日谢琮来时是客,往旁人家中做客自需要衣着庄重以示尊敬。

况且那时因着相邦,她出生时便有爵位在身,一身行头高贵威严令人不敢靠近。

而如今再见,才令人惊觉,这人其实也就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孩。

谢琮见众人因自己而拘谨,便忆起母亲的话。

母亲说,若是同一些人需要长久相处,便需要学着去融入他们,只有融入进去才能拔尖,否则则需忍耐要压下自己的才华。

木秀于林,必摧之。

谢琮想,忍耐一事,太过于磨人心气,而姐说过心气散了做什么都再难成。

谢琮拱手行礼:“诸位同窗,在下谢琮,年少无字,今入学求世间大道,日后能与同诸位结同窗之谊乃三生有幸。”

少年人的心思总是直白又爽朗,再加上谢琮主动表露出亲近之态,其余人便只想着能多个人,一起挨夫子的怒火。

众人被自己的好奇心所驱使,围在谢琮身边,说他们刚才那盘棋下得有多好。

不过半炷香,便被崔夫子驱赶入了静室。

这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也是众人觉得最有趣的一节。

崔元启让人多置了一张书案,放在了靠前的位置。

谢琮本想推辞,但入了静室才发觉崔元启将年纪小的孩子放在了前面,而年纪稍长的却在后面。

年纪小的听得懂朝堂局势吗?

谢琮不明白。

书案几乎没有挨在一起的,只有前面几个年纪小的学生的书案离得较近。

谢琮坐下,两边各有一个同她年纪差不多的小孩,两个小孩都是胖乎乎的看着模样相似,想来应该是兄妹或是姐弟,再不济也应当是血缘亲近的人。

小姑娘偷偷拿出了荷包里藏着的点心,左右各瞧了一眼,面向谢琮的方向思索了一会,方才想明白自己应该怎么称呼:“姨母,你吃点心吗?”

谢琮朝那点心望了一眼,金黄软糯散发着淡淡的甜香勾人味蕾,于是点头接过其中一块。

小姑娘将点心递出去,像是做坏事拉倒了同盟一样,嘿嘿笑了两声便将注意力放在了点心身上,专心品尝自己带的零嘴。

点心像是栗子做的,香甜可口。

谢琮感觉到右边的袖子好像被人扯了一下,转眼看去那小男孩正眼巴巴的看着她:“姨母我也想吃。”

谢琮又看向左边,小姑娘赶忙将点心塞进嘴里,摊手用口型说道:“没有了。”

小男孩好像要哭,正当谢琮以为自己要经历魔音贯耳的时候,崔元启带着他今日授课需要的东西过来了。

小男孩不想在夫子面前再出丑,只得憋下眼泪端正坐好。

后面年长的学生见夫子过来便前去接过夫子手中的东西,替夫子送到前面。

那是三张极大的舆图。

今日夫子带领他们谈论的想来同疆土有关。

三张舆图一张是前朝开国不久的,一张是前朝破灭时的,最后一张是现如今的。

前朝时,太祖皇帝好肥沃土地,一心只想要能为自己种出粮食的土地。

所以第一张舆图上面鲜少有山峦。

而大权到了相邦手中时,外患的情形一直没能被解决。

但仗已经打了很久,城池内十室九空。

兵多需要的钱就多,那样一笔军费,国库近乎难以支撑,而外患当前都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么一大块肥肉,罢兵归家绝不可能!

于是相邦便想着依天险而守,向外继续开疆拓土,于财政近乎崩溃时达到了目的。

自此前朝开始休养生息。

也正因此,第二张舆图比第一张的要大上一圈,多了许多山脉,南边的疆域到了淮水。

最后一张才是最令人好奇的,西门邕篡位有得可不只是赵毓,还有他以前朝御史大夫之位勾结外敌。

为他国臣子出兵劳民伤财,若是不拿出些诚意来又怎能说的动?

而这诚意便是疆土。

第三块舆图上相较于第一块上少了不少,甚至上面还标注着国内因这场内乱而频繁打仗时地方。

西门邕为了说动他国,以疆土为诱饵。

国君心动于是出兵助他。

西门邕登基之后不愿履行诺言,但别国大军一日在境,边军便一日不可安生。

最后没办法,只得将说好的疆土给他。

但他们当时商议割让疆土时,没有料到自己动笔画的一条线,已经到了上将军所管辖的范围。

上将军不肯将自己的地盘交于他国,便不理会西门邕,宋国不甘心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便直接出兵想将应得的地盘夺回来。

北大营刚经历了伤心事,正是心情低落的时候,被这么一刺激直接就像是水入了油锅。

那场仗打的也快,陌约半个多月前便已经结束了,宋不仅没能将西门邕允下的疆土拿回来,还又白白失了一座城池。

气愤不已,但又看清了自己几斤几两。

于是便开始举兵攻打赵毓率领的西大营,西大营反击却没讨着好,西门邕不懂打仗却也明白了那不能种出粮食的山,就是天然的屏障。

世上没有后悔药,西门邕只得赶忙征兵,想用人肉堵住那一块空缺。

崔元启讲到这便停下来,观察底下的学生。

静室内坐了二十余人,里面不仅有谢氏的子嗣,还有谢氏的门生、世交族中的子嗣……

这些人有的面色凝重,有的昏昏欲睡唯有谢琮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段时间谢琮一直关注京城动向,不知道边疆竟出了这么多事。

父亲说西边连绵的山,便是大宁的墙。

有这堵墙在,任再强的外敌,想要觊觎中原大地也要掂量几分。

可她没想到,父亲母亲刚走了没多久,他们好不容易得到了疆土便被这所谓的新帝随手送给了旁人。

留底下的学生思索了一会,崔元启才开口问道:“诸位安坐于京城内,能否知边疆?”

崔元启问得太空了。

边疆,边疆太大了。

南边的淮水是边疆,北边的草原是边疆,西边的山同样也是。

但崔元启就是想看他们能说出些什么来。

一名锦衣公子起身道:“边疆若无天险便难守,劳民伤财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则乃国朝弱也。”

紧接着另一人起身:“此言有理,可北大营一直都无法据天险而守,是以北大营的将士于其他军营更加勇猛。而今西大营落入了北大营的局势,当以此为勉力勤加练兵。乱世天下毕竟还是以兵为先。”

“学生也认同宋姐所说,这天下久分必合,而今乱世已延续多年。大势当为一统,即便我们不想打仗,可不代表旁人不觊觎这块肥肉。届时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还是难逃一场大战,以强敌来勉励自己,当为上上之选。”

……

按理来说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守着天险,毕竟如今的朝堂即便是有一统的心思,内部也不允许。

想要强壮的将士,大可以打包送进北大营,让他们同蛮族真刀真枪的拼上几场。

但天险已失,说再多风凉话也没用,倒不如借如今的形势将利益提到最大化。

“谢琮,你以为呢?”

偏群像,所以配角需要一部分的笔墨去勾勒,尤其是前期谢琮还小的时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谢琮在上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