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谁挖到宝了 > 第4章 取经

谁挖到宝了 第4章 取经

作者:乐只绥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1:47:41 来源:文学城

慕砚沉浸在怀中的温暖里,他刚抬起手想回应这个拥抱,怀中的清瘦少女却毫无留恋地松开他,跑掉了。

霍宵晴凑到张县令身旁,她视线扫过批文上的内容,喜不自胜。

“太好了。”

她没想到居然真的批下来了,就算是在现代,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开会讨论审批个几年都不会动工,在这里,居然如此轻而易举。

待她看仔细了总负责人的名字——张泉。

竟然是张县令。

也是,且不说她原身不过十几岁深闺千金,还是流放至此的戴罪之身,瞎奢望什么呢。

如果是回归现代的话,她,更不配。

不过……

霍宵晴要在这片土地上,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来日方长,她必定会做出一番实绩,为霍家正名!

既然万事俱备,那么开工吧!

许是慕砚交代过,不少匠人都将她当作主心骨,自愿跟随其后。

翌日拂晓,霍宵晴便带着两个年轻匠人出现在沧江畔。黄滨肩扛勘探工具走在最前,一路上沉默如磐石。杨婉兰则截然相反,活泼健谈,用当地方言与沿途乡民亲切交谈。

三人找到正在收网的陈伯。

霍宵晴先行开口问道:“阿伯您好,您这会儿方便吗?可以向您请教几个问题吗?”

陈阿伯眼皮都没抬,继续整理他的渔网,神情漠然,一脸沧桑。

杨婉兰解释道:“宵晴妹妹,他听不懂你说什么。”随后她便用桐城方言跟陈阿伯沟通。

原来是这样。

桐城离都城远,并非所有人都会说东寰本国官话。

霍宵晴说:“那婉兰姐姐你帮我问他,这江里的银线鱼,要在哪里才能捕到?”

杨婉兰愣了一下,还是翻译了过去。

银线鱼是本地特产,且习性狡猾,非老渔民不知其踪迹。陈阿伯摇摇头不想理睬,收了网就要走。

黄滨下意识上前半步将人拦下,陈阿伯脸色大变立即警惕地后退。

杨婉兰连忙安抚,她向对方解释他们并无恶意,只是为了建大坝选址而已。

陈阿伯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看着杨婉兰笨拙却努力比划着水位上涨、洪水泛滥的样子,脸上的皱纹稍稍舒展。

看到陈阿伯的反应,霍宵晴走上前,像之前一样,捡起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她画了江河,画了城池,然后指着上游,画了两个山隘和一道坝。

陈阿伯看懂了,他在旁边的山体上用力划出一道深沟,他指着下游的城池,连连摆手,脸上露出恐惧的神色,用方言急促地说着。

杨婉兰:“他说那里是鬼哭涧,河神发怒的地方,但鱼群最多。”

霍宵晴默默记下这个矛盾的信息。

然后,陈阿伯主动拿起树枝,在霍宵晴画的坝址上游某处点了一下,又跺了跺脚下的土地,吐出一连串方言。

“他说这里!”杨婉兰惊喜地翻译,“河床下面,他年轻时在那里捞起过镇河之宝!”

镇河之宝?

霍宵晴表示想看一看这个镇河之宝,陈阿伯却面露警惕,摆摆手说要离开了。

霍宵晴一行见拦不下他,便打算跟着对方,谁知陈阿伯气得想拿杆子砸他们。正当几人陷入僵局时,马蹄声由远及近,少年郡王玄衣白马冲破晨雾,意气风发。

慕砚利落地勒住缰绳,他额间的薄汗在阳光下闪着细碎金光:“原来你们在这里。”他的眼底漾着藏不住的笑意,“霍宵晴你也太能走了吧,是不是天未亮就偷跑出来勘探了?什么时候出的门,我竟然都不知道!”

霍宵晴立即有了主意,伸手拽住他随风飘扬的衣摆:“殿下,你带钱了吗?”

慕砚一愣,随后乐道:“不算太多,只要不是买宅邸买田地,应该是够的。”

闻言,她立即朝杨婉兰使了个眼色。当“富可敌国的安西王愿重金求购”被翻译成方言后,始终沉默的陈阿伯突然两眼放光健步如飞,急匆匆引着众人往家走去。

慕砚跃下马背,“这是要去何处?”

霍宵晴却攥着他衣袖小声确认:“是不是工程所有的开支安西王府都包了?当真是全包的?”

慕砚挺直脊背:“那是自然。”

话音落下不久,陈阿伯捧出的黝黑岩块让他怔住。只见霍宵晴接过岩石时眸光骤亮,指尖抚过断面的神情,竟比宫中女眷赏鉴珠宝更专注。

“买这些顽石作什么?”慕砚拈起块青灰色石片左右端详。

“这可不是顽石。”霍宵晴掏出地质锤轻轻敲出,挑出薄片,将其举至阳光下,矿物结晶折射出星芒,“它们是大地书写的年鉴。看这辉绿岩的柱状节理,能推演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这砂岩中的交错层理,记录着古河道的变迁……”

她转头看见慕砚怔忡的眼神,不由失笑:“就是说,通过这些石头,能听懂山河想告诉我们的秘密。”

陈阿伯又陆陆续续拿了很多形态各异,颜色不同的岩石,回忆着是从哪里收获的,何时获取的,周边环境是如何凶险。霍宵晴拿出纸笔不断标识位置和岩石类型。

慕砚接过她手中地质锤,听着对方如数家珍的岩石知识,再次敬佩不已:“宵晴你懂得真多。可以教教我吗?”

“可以啊,有时间就教你。”

“何必特地找时间,”慕砚双眼真挚,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你往后出门勘测走工程什么的我都要跟着,边看边学!”

闻言霍宵晴突然想起现代每次出野外时,师兄师弟们全都得跟着导师四处跑,累死累活像野人一样在山里摸爬滚打,任劳任怨当苦力还要挨训……

这个小傻子王爷!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干嘛非要没苦硬吃?

她望着他眼底灼人的光:“殿下何苦自讨苦吃?都出钱了,出力就免了吧。出钱的金.主安安稳稳等着成果不好吗?”

慕砚不解:“金.主是什么意思?”

霍宵晴苦笑道:“就是你付完了钱,等着享受产品和服务就行。”

慕砚困惑地眨着眼,忽然展颜一笑:“你可是我未过门的妻子,夫妻一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哪有让妻子独自在外面经历风吹雨打的道理?”

正在记录的杨婉兰噗嗤笑出声,笑完又觉得不妥,她强忍着憋笑,嘴角快拉到下巴了。

黄滨尴尬得别开脸,默默往旁边挪了两步。

霍宵晴无奈地摇摇头:这难道就是网上说的黏人小奶狗吗?

“行行行,随便你吧,可不是我非要拉壮丁的,你自己抢着吃苦的。”

慕砚附和道:“是啊,苦都让我吃了,你享福就行。”

“好了,少贫嘴,去下一个地点吧。”霍宵晴转过身,唇角却不由自主地扬起清浅弧度。

于是,安西王殿下那匹能日行千里的雪色骏马,此刻正驮着满袋岩石与土样,慢悠悠跟在队伍末尾。慕砚亦步亦趋地黏在霍宵晴身侧,黄滨依旧沉默地在前开路,杨婉兰跟在他后面,仍旧时不时和路人熟稔地打着招呼。

“前面是郑阿爷。”杨婉兰放轻声音朝他们说道,“去年洪涝卷走了他的儿子儿媳,如今他带着五岁的孙子小虾米相依为命。”

霍宵晴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佝偻老人正编着柳筐,背篓里的小童探头探脑地与他嬉戏。那柳条编得柳筐极为精巧,随着老人动作微微晃动。

霍宵晴眉头紧锁,天灾无情。她本来想开口问的问题又咽了回去。

老人手里拿着柳条和背篓里的小孩一言一语逗闹着。背篓也是柳条编制的,结实又耐用。

“这背篓倒是别致,样式看着挺新鲜。”慕砚挑眉,“没想到还能用来装人当摇篮用。”

“郑阿爷编筐为生,手艺极好,只是……”杨婉兰喉间发紧,“小虾米的腿在洪水里泡坏了落下残疾,如今不良于行……”

众人愕然。

慕砚闻言,解下腰间锦袋递给杨婉兰:“去告诉阿爷,他编的柳筐本王全要了。”

郑阿爷惶恐推拒,那些柳筐用不了这么多钱。

他朗声补充,“余钱当作酬劳,本王有些陈年旧事想请教。”

待杨婉兰翻译完毕,霍宵晴深吸一口气。

郑阿爷点点头,表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霍宵晴神色复杂,最后还是让杨婉兰帮忙问道:“这条河自古以来发过最大的洪水淹到何处?”

郑阿爷抬起浑浊的眼,瞥了杨婉兰一眼,用沙哑的方言回了几句,手指随意地指向远处江岸的一片山坡。

杨婉兰翻译道:“郑阿爷说最大的水,到他指的那片山坡脚下。”

霍宵晴心里一沉。那片山坡比她目前预估的最高水位线还要高出近一丈!如果这是真的,她之前设想的坝高和溢洪道容量就远远不够了。

“您确定吗?是哪一年的事?当时您亲眼所见?”霍宵晴追问,语气不由得急切起来。

杨婉兰又翻译过去。

郑阿爷神色悲怆,语速缓了些,带着浓重的口音和俚语。杨婉兰努力听着,脸上显出几分共情和犹豫。

她红着眼睛说:“就是去年。去年龙王爷发怒,江水漫过了三棵并排的老槐树,也带走了阿爷的孩子,阿爷的儿媳把小虾米举到头顶,阿爷的儿子背着他,然后两个人都没了。就在,就在那个坡上。江里的鱼都游到了房顶上。”

“三棵老槐树”这个地标是否还在?霍宵晴需要更精确的证据。

她担心会不会是郑阿爷因为极度的悲伤对记忆重新加工?

霍宵晴捡起一根树枝,再次在潮湿的沙地上画了起来。她画了一条蜿蜒的线,代表沧江。然后,在线的旁边画了一座简笔的城池,标上‘桐城府’。

霍宵晴指着城池,做出一个被水淹没的手势,然后指向河流,用疑问的眼神看着阿爷。

郑阿爷皱了皱眉,他点点头。

霍宵晴继续用树枝画着泉眼冒水和坚硬岩石的图案。

郑阿爷放下背篓沿着江岸走了几步,在一处看似平常的岸边踩了两下,又用方言说了几句。

杨婉兰翻译:“他说,这里看着是泥,下面却像铁一样,是他们世代系船的地方。往上游半里,那片长满芦苇的浅滩下面,却都是流沙,人踩上去就陷进去,从来没人敢在那里下桩。”

霍宵晴眉头紧锁。

慕砚俯下身看她:“怎么了?”

“我先前的预估有误,工程量可能要翻倍。”

慕砚:“那你岂不是还得需要再辛苦地重新制定方案?”

“关键不是这个,是物力人力需要加大!”

慕砚莞尔:“那你尽管放心,物资方面有我兜底!”

霍宵晴忍不住感慨:真喜欢这种财大气粗的甲方。

她对郑阿爷郑重地行了一礼,一行人慢慢走回县令府。

夕阳终于完全沉入山后,暮色四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