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谁是她的新郎[年代] > 第17章 她所不知道的哥哥

谁是她的新郎[年代] 第17章 她所不知道的哥哥

作者:窝囊妃受气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9 23:49:43 来源:文学城

高卫光之所以叫高卫光是因为“光明正大”这四个字。

是了,他还有三个妹妹,分别叫高卫明、高卫正、高卫大。

他们家前些年在村里总被排挤,他妈妈就发誓要给老高家生一个连,可惜一个儿子之后全是不带把的女儿。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他爷爷奶奶是逃荒落户到河北的,那村子里除了他们一户姓高,别的全都姓王,村里明里暗里的没少下绊子,分的宅基地都是半山腰上的,一家六口人跟萝卜一样挤在一个土炕上,从小他就担心会不会半夜遇到泥石流把家冲跑了,于是岁数一到来征兵的他想也没想就跟着走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发誓要干出个模样来。

不错的身体素质,往上数八辈子的贫下中农,没人比他根正苗红了,可惜那时候军队扩招,各种各样评语里都是“任劳任怨”的木讷人,一眼望过去能看到一片。

他小学只读过一年,认的数仅够于数钱,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就连写自己名字都跟画的一样,刚来连队时候每次吃饭都跟猪一样,扒拉的声音能从这边传到那边,第一回吃馒头舍不得吃,攥成实心的藏到裤兜,压到枕头底下,被查卫生的发现说要邮回家给妹妹们吃。

但也被罚扫一个星期的厕所。

还有,他以前从没刷过牙,也没见过牙膏牙刷,新兵入伍讲完注意事项后他去服务社添置用品,着急想不起来牙膏叫什么,就说要买一个一使劲就能挤出来的东西。

早上洗漱时候别人的牙膏都是白色的,他的挤出来是黑色的,刷到嘴里还又苦又辣又油又腻,一直刷了三天,班长检查内务时候才发现他买回来的是鞋油。

“这有什么好笑的!你一点都不关爱战友,只会嘲笑人。”

“为什么不能笑?再说,这事儿是杜辉绘声绘色跟我讲的,当年我还没入伍。”

“我不像杜辉,那么早就把个人问题解决好了,不给组织添麻烦,当年我还什么都不懂,只是个门门功课都拿优的大队长。”

宋行简看也没看冯月出气红的脸,枕着胳膊看着天花板自顾自地继续讲,他腿特别长,有小半截搭在床沿上。

冯月出生气也是有原因的,她也是杜辉当兵之后才知道刷牙爱护牙齿这一回事儿的,在那之前,她也分不清牙膏和鞋油,又没人穿得起皮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论为公还是为私。

但一个连队浩浩荡荡那么多人,能当上将军的未必能出一人。不过那时候还是有机会往上爬的,政策相对公平,干部也不是全从军事学院调过来的,很多农民子弟兵,高级别的干部一定是战场上血雨腥风下来的那一批,低中层还是有空位的。

训练苦累,干部子弟更倾向于机关混资历,科研单位,文艺宣传系统这种,像他们所在的这种野战部队的一线连几乎没人会去,一是条件艰苦,二是提干难。

高卫光各方面素质确实不高,他想另辟蹊径,可惜想另辟蹊径的人很多,平时打扫卫生环境,节假日帮炊事班厨,帮助生病生活困难战友打饭接水了这种活计抢都不好抢。不过他也有优点,好多人看这样做无望遂放弃,他就一门心思坚持,连队里大部分人都知道他这个热心肠,大会小会上也被点名表扬过,不过还是差一点。

提干也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有些人运气不好当了四五年班长也迟迟提不上去,那个人就是杜辉。

杜辉这个人吧,他优点很明显,活络,会搞群众关系,当时驻地离村镇很近,不少回拉练时候他一撸膀子带着大家伙帮助弱势群众收小麦玉米,恶劣天气还帮着生产队去深山里找回来过几只羊,当时土地紧张,驻地和地方时不时闹点矛盾,每次都派他去调节。他还建议把军队放电影地点从部队大院改成不远处的打谷场,这样四方的村民吃完饭都能过去看,军民一家亲嘛,拉近心连心。

也就是他的好心,后面给他惹了大麻烦。当地有个下乡的年轻知青,原是干部子女,家里受冲击了被下乡到这儿,不太能吃得了苦,经常和其他知青发生口角,甚至有一次想不开直接跳进池塘去了。

当天杜辉轮休,蹭着炊事班买食材的大皮卡,满心欢喜的要把这两个月的津贴一起邮回家去,班长每个月就比义务兵多三块钱,实在算不上富裕。他侦查和观测训练一直拔尖,动态视力很强,一撇头就看到一个穿着红棉袜的女生跳进池塘了。

等他们一队人以最快速度跑过去从池塘捞上来时,那女生已经喝了不少水,脸都白得发紫了,水域救援本来就是训练课程里的,生命至上是宗旨,杜辉便想也没想就做心肺复苏。

人是救上来了,风言风语也传出去了,那女人也看上他了,杜辉长得确实有点意思,浓眉俊脸的,拉歌时候有不少话务连的小女兵偷偷过来瞧他。

他肯定是不同意的,家里已经有了婚姻,但那女人太轴,大言不惭说不嫌弃他只是个小班长。

杜辉严词拒绝,最后闹得很不好看,差点上了军事法庭。

在提干前夕就又坐了冷板凳,一直到边境又起战火才在上战场前提了副排长。

他的缺点太明显,是一种匪气,猛一看有点狂儿的没边了,任谁见了也想搓一搓他的锐气,再加上小毛病不少,丢三落□□纪扣常年不规整,说话又没轻没重。

但这种匪气放战场上就不一样了,成了那种三级跳远的火箭式干部。

只不过后来……

“后来怎么了?”

冯月出有点着急,在宋行简嘴里她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杜辉,在信里杜辉哥从来没跟她说过任何一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只是一味地写,全连队的战士都喜欢他,所有的领导都器重他,部队天天吃白馒头,腻的不行,所以每次休假带回家的粮食补助白面他都不肯吃一口。

“没怎么。”

宋行简觉得人都死了,有些话说了也没意思,就翻了个身,换了个新话题。

我刚进部队时最先认识的高卫光,同一批的没几个北京的,杜辉那个班只有我一人,高卫光是我下铺,那时候他热心得过分,争着抢着带新兵熟悉连队。

第一天我就被给了下马威,行李里的书不知道被谁翻出来,戏谑着说是北京来的文化兵,以及不知道谁的袜子礽我洗脚盆里。后来才知道,有新兵给老兵洗袜子打水整理内务跑腿什么的传统,我脾气一般,再加上并不想分配到这个连队,第一天就跟人起了冲突。

对比刚才讲杜辉的事,冯月出明显显出不感兴趣,甚至有几分昏昏欲睡。

宋行简不讲话了,又翻过身。

“嗯……怎么不讲了?”

冯月出是有点困了,不过她真不是故意的,她天生觉多,在农村时候中午都得眯一会儿才能继续上工,现在已经到了她每天睡觉的时间。

“没什么好讲的了,后面我们三个关系一直不错,边境出事,都被调去了前线。”

宋行简没直说,关系不错是杜辉总厚着脸皮带着高卫光占他便宜,让他请客,他舅舅一直很富裕,运动时候靠着他父亲的庇荫,没被扒掉一层皮,他的衣物用品大多是他舅舅邮寄过来的,他母亲去世的早,对幼妹的思念就都放在了他身上。

甚至某段时间里杜辉写给她的信也是他给写的首稿,那段时间有战友喜欢上文兵团一位女兵,据说喜欢文学喜欢什么斯基,央求宋行简帮忙写首诗,最后靠着这个敲门砖成了事,结婚时候这对新人还特意来给宋行简送喜糖。

冯月出大概也不记得杜辉有段时间写的信像脑袋被门夹了一样,成天不是月亮就是太阳,不是星星就是云彩的,不说人话。

“你……”

冯月出有点生气了,主要是讲了半天也没讲到跟今天门口忽然出现的女人有啥关系。

但宋行简就是这样,他说不讲了就是不讲了,冯月出伸手把灯拉灭,把窗户开一条小缝,在窗框上抹了一把花露水。

这样即不进蚊子又能透气。

“真是老牛拉破车,说点儿话慢慢吞吞的……就这么点事儿讲完了能怎么着……”

冯月出背对着宋行简嘟嘟囔囔的抱怨,没一会儿就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人也翻过身来。

宋行简从没见过比冯月出入睡更快的人,闭着眼,卷翘的睫毛像两只蝴蝶,嘴唇红得像缎子似的,呼吸清浅,人异常新鲜。

宋行简觉得手痒,他想捏住冯月出的鼻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她所不知道的哥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