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睁开眼——如果这里存在“眼”这个概念。
没有时间,也就没有“醒来”的刹那;但他知道自己已被重启。一粒纯白的念头悬浮在连黑暗都尚未加载的虚廓里,像唯一被允许的误差。
信息像潮汐,无声灌入:
1. 他是"缔律者",一枚被各世界意识共同抵押出来的万能补丁。
2. 任务:进入濒临崩溃的叙事域,校正核心偏差,换取存在能量。
3. 失败代价:被永久写入错误日志,连"自我"这一行注释都会抹除。
念头轻震,虚廓应声裂开一道漆黑缝隙,内里闪出无数世界线的缩略图——有的刚诞生,有的已走到热寂前最后一秒。
他选定相较其他而言,比较黯淡的那一枚,将自身折叠成可以穿透叙事屏障的"人格束",等待着该世界意识的许可,随时准备进入。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份:
他只是一束被各世界意识共同写定的「平衡函数」。
——没有**,没有恐惧;连"合作"这个词也是人类语言强加的近似描述。
更准确地说:
当某段叙事域的熵值偏离阈值,世界意识便自动发出一段纯逻辑广播;若他在,就响应;若他不在,广播亦不会重复。
交易并非谈判,而是双方底层代码的互补校验
他校正偏差 →世界意识回传「存在当量」→他得以继续维持「自我」这一最小冗余包。
失败不会令他"痛",只会令他被系统回收,像删除一行无人调用的注释。
所以他启程,不带兴奋,也不带抗拒;下一个世界已在前端加载,他把自身折叠成可穿越的「人格束」,悄然坠入裂缝。不是为了谁,也不被谁所驱使;只是协议已生效,他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