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种田日志 > 第2章 第二章:空碗里的乾坤

---

齐墨的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死水,激起的不是涟漪,是阮小二眉宇间骤起的风暴和几乎要凝成实质的怀疑。

“妇人,你莫不是饿疯了,拿俺们消遣?”阮小二的声音沉了下去,带着水匪特有的狠厉,“那芦苇荡,鸟不拉屎的地方,能种出粮食?老子看你是想提前去见你那死鬼男人!”

他身后的两个汉子也面露凶光,手按在了腰间的短刀上。

屋内的空气瞬间绷紧,狗儿吓得瑟瑟发抖,缩在墙角。

齐墨的心跳也漏了一拍,但她知道,此刻绝不能露怯。她不是空口说白话,她必须抛出一点真东西,镇住这些刀头舔血的汉子。

她深吸一口气,非但没有后退,反而迎著阮小二审视的目光,指尖点着空碗的内壁,清晰地说道:

“阮二哥可知,为何良田沃土,年复一年,产出却有限?而芦苇荡,看似无用,却能芦苇疯长?”

不等阮小二回答,她自问自答:“土地肥力有尽时,不懂轮作休耕,不懂施肥追肥,便是良田也会变薄田。而芦苇荡,水泽淤积,底下的淤泥看似污浊,实则是天然肥库,只是寻常作物受不住那深水浸泡,无法利用。”

“你……”阮小二眉头紧锁,他一个打鱼的,听得懂“肥力”、“淤泥”,却听不懂什么“轮作”、“追肥”,但齐墨话语里那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让他一时没有发作。

“我能找到一种稻。”齐墨抛出第一个诱饵,语气斩钉截铁,“一种不怕深水,能在芦苇荡里生长的稻!杆子比芦苇还高,能直接在水中结穗!”

这是她知识库里的东西——深水稻。在古代中国或许已有雏形,但绝对没有经过系统选育和科学种植。对她而言,培育出适合本地的高产深水稻种,只是时间和资源问题。

阮小二和他身后的汉子都愣住了。不怕水的稻子?还能在芦苇荡里长?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荒谬!”阮小二身后一个汉子忍不住喝道,“二哥,别听这疯婆子胡扯!”

“是不是胡扯,一试便知。”齐墨立刻接口,目光紧紧锁住阮小二,“阮二哥,你们‘借粮’,能借多久?能养活石碣村老小多久?一次?两次?等到官府围剿,或者惹怒了真正的大户,引官兵清剿,石碣村又能抵挡几次?”

她的话语像冰冷的锥子,刺破了好汉们表面风光下的生存窘境。

“但若你们有自己的粮源,藏在茫茫水泊之中,自给自足,官府难寻,还能用多余的粮食换取盐铁布匹……届时,谁还能卡住你们的脖子?”

阮小二的瞳孔微微收缩。齐墨描绘的场景,太过诱人,也太过……匪夷所思。

“你凭什么?”阮小二死死盯着齐墨,仿佛想从她脸上看出花来,“就凭你空口白牙?”

“凭我能让东溪村后山那块连草都长不旺的坡地,在三个月内,产出足够十人吃一季的菜蔬。”齐墨抛出了一个短期内可以验证的承诺。改良小块土地的肥力,对她而言是入门级操作。“若我做不到,阮二哥届时再来取我性命不迟。于我,你们并无损失;于你们,却可能抓住一条活路。”

她将选择权,看似卑微,实则巧妙地交还给了阮小二。

赌的就是这些被逼上梁山(虽然现在还没上)的好汉心中,除了悍勇,还有一丝对“活路”的渴望。

长时间的沉默。只有几人粗重的呼吸声。

终于,阮小二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他再次上下打量了齐墨一遍,这个脸色苍白、身形瘦弱,眼神却亮得惊人的小寡妇。

“有点意思。”他咧开嘴,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笑容里带着野兽般的兴趣和审视,“妇人,你成功让俺……不想立刻掐死你了。”

他大手一挥:“那块坡地在哪儿?带路!俺倒要看看,你怎么变出粮食来!”

“二哥!”身后汉子还想劝阻。

阮小二摆手打断:“横竖今日无事,看她耍什么把戏!若真是戏弄俺们,哼,这东溪村,俺们也不是白来的!”

齐墨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知道第一关,算是险险过了。

她看了一眼桌上的空碗,对缩在墙角的狗儿道:“狗儿,去帮我找些东西来……”她低声吩咐了几样田间地头常见,却常人不知其用的植物和腐殖土。

然后,她转向阮小二,微微侧身:“阮二哥,请。”

阳光从破门照进,落在那个空空如也的粗陶碗上,碗沿反射出一点微光。

仿佛有什么东西,即将被填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