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种田日志 > 第12章 第十二章:风雨欲来,铁壁初成

“龙骨水车”的成功,如同给高速发展的浅水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那巨大的木质骨架在溪流中不知疲倦地转动,将汩汩清流提升至沟渠,不仅灌溉了圩田,更灌溉了每个人心中对于“人定胜天”的信念与希望。工匠们备受鼓舞,在水车的基础上,开始全力攻关结构更为复杂的“水力碾磨”。

与金沙帮的木材交易也初步达成协议。由石秀带队,组织人手进入指定山林,按金沙帮要求的规格采伐木材,在几处隐蔽的河湾进行交割。第一批换回的粮食和盐铁,有效缓解了基地的物资压力。沙管事再次来访时,看到那已然投入使用的“龙骨水车”,震惊之余,态度更为热切,不仅爽快支付了物资,还主动提出下次可派两名熟悉滑轮绞盘的工匠前来“交流学习”。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齐墨和吴用都清楚,这平静的水面下,潜藏着巨大的暗流。黄安败退已近两月,官府绝无可能就此罢休。哨探派出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

这日黄昏,数匹快马带着滚滚烟尘冲入浅水湾,马上的哨探几乎是滚鞍落马,声音嘶哑而急促:

“报!济州府点齐三千兵马,由新任团练使‘双鞭’呼延灼统领,已抵李家道口!另……另有探得,那呼延灼麾下,有‘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为先锋,更……更有连环甲马助阵!”

消息传来,如同晴天霹雳,整个浅水湾瞬间笼罩在一片肃杀与凝滞的氛围中。

三千兵马!是上次黄安兵力的三倍!更有呼延灼这等名将统领,韩滔、彭玘为爪牙!最令人心悸的,是那“连环甲马”!在这个时代,重甲骑兵几乎是战场上的噩梦,尤其是在相对平坦开阔的地带,其冲击力堪称毁灭性。

原本因水车成功和交易顺利而带来的乐观情绪,瞬间被巨大的危机感所取代。即便是最悍勇如阮小七,听到“连环甲马”四个字,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

聚义堂(一处新建的较大木屋)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晁盖面沉如水,阮氏兄弟、刘唐等一众好汉皆默然不语,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了吴用,最终,更多落在了齐墨身上。

上一次,是她的奇谋妙计,让众人以极小代价击退了黄安。

这一次,面对数倍于前、装备精良、更有悍将强兵的正规军,她还能有回天之力吗?

吴用轻摇羽扇,眉头紧锁:“呼延灼乃名门之后,将门虎子,非黄安庸碌之辈可比。其连环甲马,更是攻坚利器,我等寨墙尚未完全建成,若被其冲入开阔地带,后果不堪设想。”

阮小二闷声道:“怕他个鸟!大不了俺们退回水泊深处,凭俺们的水性,官军还能追上来不成?”

“退?”齐墨清冷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寂,“我们可以退,这刚刚开垦的圩田,这新建的工坊,这投奔而来的数千百姓,他们往哪里退?一旦退却,数月心血毁于一旦,人心必然涣散,再想聚拢,难如登天。”

她站起身,走到那张日益精细的沙盘前(这是她指导制作的),目光锐利如刀:“我们不能退,也无需退。呼延灼虽强,亦有弱点。”

“其一,劳师远征,补给线长,粮草转运困难。”

“其二,其优势在于平原冲阵,而我水泊地带,港汊纵横,芦苇丛生,不利大队骑兵展开。”

“其三,连环甲马虽强,却笨重迟缓,转向不便,更惧水火与特殊地形。”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瞬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让众人精神一振。

“齐娘子,你有何对策,快快讲来!”晁盖迫不及待地问道。

齐墨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指向几个关键点:“此次,我们需水陆联防,层层阻击,要将这石碣村与浅水湾,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沼泽泥潭’,让呼延灼的雷霆重拳,如同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她开始详细阐述她的防御方案,这方案比之上次对付黄安,更为系统、狠辣,也更具前瞻性:

一、陆地:沟壑纵横,步步杀机。

·纵深防御带:在原有沟渠土垒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构筑三道以上的防御地带。不再是简单的沟壑,而是蜂窝状陷阱区。挖掘更多、更密集的陷坑、绊马坑,坑内不仅插竹签,更埋设削尖的硬木、甚至涂抹污物以增加伤口感染风险。陷阱之间,以仅容一人通过的曲折小径相连。

·强化障碍:在所有主要通道和可能被骑兵利用的开阔地,大量设置拒马枪、铁蒺藜(由汤隆铁匠铺加紧打造)。砍伐树木,制作简易的鹿砦,层层阻隔。

·火力升级:将库存的火油、鱼油集中使用,制作更多的□□(陶罐填充油脂、布条)。同时,大量制作简易投石索和大型弹弓,用于投掷拳头大小的石块,虽然威力不及正规投石机,但胜在制造简单,可用于中距离骚扰和杀伤无甲目标。

二、水域:铁锁横江,火攻伏击。

·水下屏障升级:由阮氏兄弟负责,在所有主要水道的关键节点,设置更坚固、更隐蔽的水下暗桩和沉底铁索(利用与金沙帮交易获得的铁料)。同时,准备大量柴草油脂,绑扎成筏,隐藏在芦苇深处,构成可随时发动的火攻阵。

·机动水军:挑选熟悉水性、身手敏捷者,组成多支小型突击队,配备快船、渔叉、弓弩和火种。他们的任务不是正面决战,而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进行骚扰、偷袭敌船、焚烧辎重,甚至伺机破坏敌方架设的浮桥。

三、指挥与协同:

·烽火传讯:建立完善的烽火台和哨探体系,确保敌情能迅速传递至指挥部。

·统一号令:由晁盖坐镇中枢,吴用统筹全局,齐墨负责所有防御工事的协调与应急调度。各防御区域指定负责人,明确职责。

·全民皆兵:再次进行动员,明确“保家卫园”的口号。所有非直接战斗人员,包括妇孺,也需承担后勤支援、伤员救护、器械运输等任务。

齐墨的方案,将防御的哲学从“硬碰硬”提升到了“体系对抗”的层面。她不仅要消耗敌人,更要利用环境,剥夺敌人的优势,将其拖入最不适应的战斗模式。

“此外,”齐墨最后补充道,目光扫过众人,“我们需要一支最强的‘钉子’,一支能够在最关键时刻,顶住甚至反击敌军最锐利锋芒的力量!”

她的目光落在了晁盖、刘唐以及几位公认武艺最高强的头领身上。

晁盖霍然起身,豪气干云:“好!便依齐娘子之计!俺晁盖便来做这颗钉子!倒要看看那呼延灼的双鞭,能否砸得动俺的托塔天王!”

整个浅水湾乃至石碣村,再次以惊人的效率运转起来。这一次,没有了最初的慌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历过血火考验后的沉稳与坚定。人们都知道,这一战,将决定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深挖沟,广设陷,造器械,练协同……日夜不息。

汤隆的铁匠铺炉火日夜不熄,全力打造铁蒺藜、枪头,修复加固兵器。木工坊则疯狂产出拒马、鹿砦和改良后的盾牌。甚至连那台尚未完全成功的水力碾磨,也被临时改造,尝试用来驱动一个巨大的砂轮,用以快速打磨兵器,虽然效果不尽如人意,却代表了在这种极限压力下,人们对于技术应用的极致渴望。

齐墨更是几乎不眠不休,巡查每一处工事,解决每一个突发问题。她的身影出现在泥泞的壕沟边,出现在忙碌的工坊里,出现在紧张训练的水军队列前。她的冷静、果决和对细节的苛求,感染着每一个人。

数日后,远方地平线上,尘土大起,旌旗招展,如同乌云压境。沉重的马蹄声如同闷雷,由远及近,震得人心头发颤。

呼延灼的大军,终于兵临水泊。

站在加固后的瞭望台上,齐墨能清晰地看到官军那森严的阵势,尤其是中军那一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的重甲骑兵——连环甲马,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她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拳头。她为这片新生之地打造的“铁壁”,能否经受住这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

答案,即将在这水泊之畔,用鲜血与烈火来书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