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谁都知道时光不负爱意 > 第15章 第十五章 偶遇(回)

第十五章偶遇(回)

沈瑜在顾安公寓里的“幽灵”状态似乎一成不变。时间在晨曦微露的匆忙早餐和深夜门锁转动的低吟中,悄无声息地滑入了落叶纷飞的深秋。

顾安的“校园生活”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作为学生会会长,顾安被邀请出席并做简短的总结发言。

讲座主题是“现代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演讲者是校外一位颇有名气的设计师。台下座无虚席,多是艺术学院的师生。

顾安坐在前排嘉宾席,偶尔在本子上记录几点想法,大部分时间是平静而略带疏离地听着。

演讲结束后,主持人示意他可以上台。顾安刚站起身,一个轻柔却带着自信的女声在身旁响起:“顾学长好,我是舞蹈学院的黄玉莹。刚才演讲中提到的巴塞罗那城市家具案例,我有些疑问,不知道结束后能否向学长请教一下?”

顾安侧目。身边的女生笑容得体,五官明艳,身着一条剪裁得体的米白色羊绒连衣裙,外搭一件学院风的深蓝色开衫,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后,显得既温婉又知性。

她手中拿着一个设计精致的笔记本和一支笔,眼神带着恰到好处的崇拜和求知欲。

顾安隐约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一时没想起来是谁,但出于礼貌,又是在公开场合,他点了点头:“嗯,讲座后可以。”

他的发言依旧简短有力,专业点评了演讲内容并强调了几点艺术与校园文化结合的可能性,随后在掌声中走下台。刚回到座位收拾东西,黄玉莹果然拿着笔记本走了过来。

“顾学长您好,”她微微欠身,笑容明媚,“打扰了。就是关于巴塞罗那那个高迪风格的公共座椅,那位设计师提到它成功将艺术符号转化为社区情感纽带,但我觉得仅凭造型独特其实很难达到,是不是在材质选择、互动性或者与当地居民文化的结合上,设计师团队还做了其他特别的工作?”

“这个观点在演讲里好像没展开,我想请教一下您的看法?”她翻到笔记本的某一页,上面竟真用娟秀的字迹记录着讲座的关键点,还在“情感纽带”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问号。

问题提得很有深度,也精准踩到了顾安自己觉得演讲略有欠缺的地方。他有些意外地看了黄玉莹一眼,收起了几分疏离感:“嗯,你的观察很敏锐。单纯依靠造型符号确实单薄。”

“更关键的是设计师团队前期深度的在地调研,理解了老城区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习惯和社区历史脉络,那些座椅的曲线设计其实是融入了几种传统街头游戏设施的变形,并选用当地一种特有石材打磨,配合了社区推行的慢生活计划。”他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黄玉莹听得很认真,不时在本子上速记着,眼神里闪烁着“学到了”的真诚光芒。“原来是这样!谢谢顾学长解惑!”

她显得十分开心,落落大方地合上笔记本,“学长果然名不虚传!听君一席话,胜读几篇文章了。对了,学长您平时会关注国内城市规划方面的最新案例期刊吗?比如《城市设计参考》?”

顾安随口应道:“嗯,有时候会看看。”

“太好了!我也订了那本杂志,第十期上那个深圳滨水空间改造的案例分析特别棒!”黄玉莹顺势接话,巧妙地切换话题,自然地将讨论引入了更日常也更可持续的学术探讨范畴。

讲座散场,人流向外涌去。黄玉莹很自然地随着顾安的步伐往外走,一边聊着对几个案例的看法。

直到在艺术学院门口分开时,黄玉莹才仿佛不经意地提了一句:“顾学长,下周三下午您在图书馆吗?《城市设计参考》新的一期应该到了,我正好有些问题想跟您探讨一下。”

她的目光坦荡自然,提出“探讨”而非“请教”,姿态拿捏得很好。顾安想了想,下周三下午他正好要去图书馆查点资料,便随口应下:“应该会在。”

“那太好了!回头再向学长请教!”黄玉莹笑意盈盈地挥手告别,步履轻盈地消失在银杏大道上。

顾安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下意识地抬手整理了一下被秋风吹乱的领口。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了下来。

指尖翻动手机屏幕,他点开了沈瑜的头像。最近的一条消息,还是几天前他有个东西找不到想问问沈瑜看没看见,沈瑜简短回了两个字:“在书桌”。

算起来,又有好几天没在公寓里碰见那个“大忙人”了。

他点开沈瑜的朋友圈,里面只有寥寥数条,且都是几个月前打工时的广告转发分享。那个账号头像,还是系统默认的灰色人影,和他本人一样沉默得让人无从捕捉痕迹。

黄玉莹的“偶遇”显然并非终点。

几天后的某个傍晚,顾安刚从图书馆出来,手里拿着两本厚厚的专业书,打算穿过艺术楼后面的小花园抄近路回公寓。

夕阳的金辉透过高大的悬铃木枝叶,在蜿蜒的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就在花园深处的紫藤架下,他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又似乎在意料之中的身影。

黄玉莹穿着练功服,勾勒出曼妙的身姿,外面随意披了一件宽松的奶油色开司米毛衣,正独自对着花园深处的一面爬满常青藤的墙壁,舒展着手臂和腰肢,做着舒缓而优雅的舞蹈拉伸。

金色的阳光勾勒着她身体的曲线,动作舒展得如同林间休憩的鹤。她神情专注,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顾安走近的脚步声惊醒了她。黄玉莹动作一顿,转过身,看到顾安,脸上瞬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欣喜:“顾学长?好巧!”

“嗯,”顾安停下脚步,点点头,“刚出来?”

“是啊,刚排练完。”黄玉莹轻轻喘着气,脸颊因为运动泛着健康的红晕,额角挂着细密的汗珠,显得健康又活力十足。

“排练厅太闷了,出来透透气,顺便拉伸一下。”她用手背轻轻拭去额角的汗,笑容明媚,“学长这是要去哪儿?”

“回家。”顾安简明扼要。

“正好我也快拉伸好了,顺路吗?”黄玉莹一边说着,一边自然地弯腰拾起放在旁边的水杯和一件轻薄的外套,动作流畅,仿佛真的只是偶遇后的同行邀请。

顾安不置可否,但也没有拒绝,两人便一起沿着石板路往花园外走去。

黄玉莹很懂得把握交谈的节奏。她没有像上次那样抓着专业话题不放,而是像朋友闲聊般,聊起最近的排练有多辛苦,吐槽某个教授的严苛,分享在学生会遇到的趣事,偶尔也会问一句顾安学生会的工作累不累。

顾安大部分时间只是听着,偶尔应和几声。

黄玉莹是个非常敏锐的观察者,她的视线状似无意地扫过顾安手中那两本厚重书籍的封面——《城市土地置换机制研究》、《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她心里快速记下。

“顾学长,你好像对土地政策特别有研究?”她语气带着好奇和真诚的佩服。

“学习需要。”顾安淡淡解释了一句,算是回应。

“这样啊”黄玉莹点点头,话锋一转,“哎呀,光顾着聊天,前面就是女生宿舍楼啦。”

“那我从这边走了,谢谢学长陪我走这段路!”她在公寓区的一个岔路口停了下来,指了指自己宿舍的方向。

夕阳将她白皙的手腕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她微微仰头看着顾安,笑容灿烂而毫无负担,“今天聊得很开心!学长再见!”

深秋的寒意愈发明显。清晨的厨房窗玻璃上开始凝结一层模糊的白霜。

这天顾安难得的醒得比平时略晚,也许是因为昨晚看文献看得太晚。他打着哈欠走出房间,公寓里异常安静,客厅角落的加湿器发出细微的白噪声,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味道。

一种混合了洗洁精的清香和皂粉的干净气息,看来沈瑜今天这是又不在家了?

他走到厨房。意料之中,岛台上放着一份依旧温热的早餐:一碗白米粥,旁边放着一碟切得细细的、用香油拌过、撒了几颗芝麻的小咸菜,还有一个剥好壳的水煮蛋。碗筷已经摆好。

顾安坐下,喝了一口粥。温度刚好,米粒熬得恰到好处,软糯清香。他夹起一筷子小咸菜。口感爽脆,咸淡适中,微带芝麻的油润和香气。

顾安的胃得到了抚慰,暖意顺着食道蔓延。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无意识地落在对面空着的椅子上。

咔嚓,沈瑜的房门打开了,他顶着个鸡窝头,黑眼圈异常明显。昨天晚上他替一个同学去网吧值班,早上5点做完早饭就回房间睡觉了。

沈瑜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到顾安坐在餐桌前。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脚,想把拖鞋穿好,却因为动作太急差点绊倒。顾安看着手忙脚乱的沈瑜觉得有些搞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十五章 偶遇(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